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态蛋白-7对糖尿病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厚勤 史伟 +1 位作者 张永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1-675,67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30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DM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c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调,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蛋白-7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肝脏3.0T质子MRS检查的可重复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莉 梁长虹 +3 位作者 萧远球 张忠林 张水兴 谢淑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探讨质子MRS检查正常肝脏同一感兴趣区(ROI)的可重复性。方法对31名正常志愿者,采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TE:1500ms/30ms,NSA:64次,ROI:2cm×2cm×2cm。对... 目的探讨质子MRS检查正常肝脏同一感兴趣区(ROI)的可重复性。方法对31名正常志愿者,采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TE:1500ms/30ms,NSA:64次,ROI:2cm×2cm×2cm。对预扫描匀场效果和抑水效果、SNR和基线稳定性、水峰和脂质峰两次重复测量及水峰、脂质峰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部位两次MRS检查得波谱SNR(Z=-0.535,P=0.593)、基线稳定性(Z=-0.333,P=0.739)、自动匀场线宽(Z=-0.305,P=0.761)、抑水(Z=-1.232,P=0.218)、脂质峰高度(Z=-0.558,P=0.557)、脂质峰峰下面积(Z=-1.195,P=0.232)、水峰高度(Z=-0.647,P=0.518)、水峰峰下面积(Z=-0.118,P=0.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两次脂质峰面积、水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P<0.001)和0.799(P<0.001)。结论在体质子MRS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磁共振波谱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肝脏3.0T质子MRS匀场与抑水信度研究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徐莉 梁长虹 +4 位作者 刘再毅 赵振军 黄飚 曾琼新 萧远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肝脏3.0T单体素PRESS序列质子MRS自动匀场线宽(LW)和抑水率(WS)的信度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E Signa Excite HD3.0T超导MR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1H-MRS采集参数为TR/TE1500/30ms,NSA64,VOI2cm×2cm×2cm。... 目的探讨在体肝脏3.0T单体素PRESS序列质子MRS自动匀场线宽(LW)和抑水率(WS)的信度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E Signa Excite HD3.0T超导MR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1H-MRS采集参数为TR/TE1500/30ms,NSA64,VOI2cm×2cm×2cm。波谱常规预扫描,记录LW和WS后进行波谱采集,然后重复执行一次得到另外一组LW及WS数据共计38组。计算两次LW和WS组内相关系数(ICC)、变异系数(CV)及两次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显著性,并对LW和WS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前后两次波谱常规预扫描LW和WS的ICC分别为0.862、0.961(P均<0.0001);CV分别为0.20、0.18、0.09、0.08。两次LW(t=1.106,P=0.276)和WS(t=-1.349,P=0.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前后两次LW和WS相关系数为-0.659,-0.485(P均<0.0001)。结论在体肝脏单体素3.0T质子波谱自动匀场与抑水信度较好,匀场与抑水效果差者相同部位重复进行匀场与抑水达到较好效果的预期成功率低。重复测量时匀场线宽的变异程度较抑水率大。②匀场效果与抑水效果呈中等程度相关,匀场效果好的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抑水,从而有可能在采集中得到高分辨的可析性波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磁共振波谱 单体素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重建算法(iDose^4)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苗雨 梁长虹 +2 位作者 赵振军 张金娥 李景雷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在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拟行全胸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3组在平扫及肺动脉期时扫描参数相同(120kV,管电流自动调控),在主动脉期时3组管电流分别为40、30... 目的:初步探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在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拟行全胸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3组在平扫及肺动脉期时扫描参数相同(120kV,管电流自动调控),在主动脉期时3组管电流分别为40、30和20mAs。平扫以及肺动脉期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图像,主动脉期采用FBP和迭代重建算法(iDose4等级为1、2、3、4、5、6级)。比较肺动脉期与主动脉期有效辐射剂量的变化及气管腔内空气CT值和其标准差(SD)及信噪比(SNR)的差异。在肺窗图像上观察肺内小结构(胸膜下2cm内小血管)的显示情况并对其评分(3分评价法),记录各mAs-iDose4组的平均分,平均分>2分为临床阅片能够接受的图像质量。结果:有效辐射剂量:肺动脉期常规剂量组为(5.84±1.41)mSv;主动脉期40mAs组为(1.49±0.70)mSv,30mAs组为(1.04±0.19)mSv,20mAs组为(0.71±0.05)mSv。气管腔CT值在不同管电流及不同重建算法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管电流组间及不同重建方法的图像平均SD值、平均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内小结构的评分:肺动脉期图像为3分;主动脉期40mAs组内iDose4-4、5、6重建图像的平均分大于2分;30mAs组iDose4-5、6重建图像的平均分大于2分;20mAs组的iDose4-6重建图像的平均分大于2分。结论: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在胸部螺旋CT扫描的应用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且保证图像质量,40mAs采用iDose4-4重建、30mAs采用iDose4-5重建以及20mAs采用iDose4-6重建图像质量均能达到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MSCT诊断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乾君 梁长虹 +1 位作者 张水兴 刘再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的3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并进行血管重建。后处理采用容积显示技术(VRT)、多...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的3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并进行血管重建。后处理采用容积显示技术(VRT)、多平面重组(MPR)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5例。CT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30例)或狭窄(6例)。间接征象包括:肠管扩张、肠腔内积液积气(22例),肠壁增厚(14例),肠壁薄纸样改变(3例),肠壁积气(3例),肠系膜脂肪水肿及渗出(4例)。结论:MSCT与其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是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的一种有效且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阻塞动脉的部位及范围,对手术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峥嵘 黄新胜 +4 位作者 黄奕高 黄涛 黄文辉 张曹进 申俊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3-1164,1168,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其进行校正,计算出右上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upv)、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lpv);并与右心导管术Fick法计算出肺循环血流量(Qp)进行比较。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所得出的右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与右心导管术计算的Qp相关性良好。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肺血流量,其作为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量的检查技术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相位对比法对流体模型的定量测量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荣品 刘辉 +1 位作者 梁长虹 黄美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通过流体模型,检验3.0T磁共振相位对比法(3.0T PC-MRI)速度编码值(Venc)、编码方向的选择及其对流体动力学定量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固定流速和Venc,检验不同编码方向下的流体信息;固定Venc和编码方向,检验PC-MRI对... 目的:通过流体模型,检验3.0T磁共振相位对比法(3.0T PC-MRI)速度编码值(Venc)、编码方向的选择及其对流体动力学定量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固定流速和Venc,检验不同编码方向下的流体信息;固定Venc和编码方向,检验PC-MRI对不同注射流率(0-5 ml/s)所测流速值与标准流速的差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检验二者差异性。结果:只有选择SLICE或SI编码方向才能正确反映质子流动的方向;在Venc适当大于实际流速时,不同注射流率PC-MRI流速测量值与流速真实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1,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9,P〈0.001)。结论:选择正确的Venc和编码方向是准确测量流体动力学的前提,3.0T PC-MRI能客观、准确地测量流体模型的动力学信息,可用于临床血流定量测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测量 磁共振成像 血液动力学 模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钆类对比剂及预饱和带对肾脏3.0T质子磁共振波谱匀场和抑水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徐莉 谭绍恒 +2 位作者 梁长虹 张忠林 萧远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对感兴趣区周围施加预饱和带及静脉注入钆类对比剂是否会影响在体肾脏3.0T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MRS)的匀场与抑水效果。方法对21名肾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受检者,使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MR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 目的探讨对感兴趣区周围施加预饱和带及静脉注入钆类对比剂是否会影响在体肾脏3.0T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MRS)的匀场与抑水效果。方法对21名肾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受检者,使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MR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采集肾脏单体素PRESS序列波谱。保持感兴趣区位置不变,在静脉注射Gd-DT-PA前后感兴趣区周围分别施加及不施加预饱和带行MRS自动预扫描程序。结果①非增强施加预饱和带组较非增强未施加预饱和带组匀场效果(Z=-2.801,P=0.005)和水抑制效果(Z=-2.880,P=0.004)均变好。②增强施加预饱和带组较增强未施加预饱和带组匀场效果(Z=-4.434,P<0.0001)和水抑制效果(Z=-4.709,P<0.0001)均变好。③施加预饱和带组静脉注入钆类对比剂后较非增强时匀场(Z=-4.785,P<0.0001)和抑水(Z=-4.788,P<0.0001)均变差。结论感兴趣区周围施加预饱和带在静脉注入钆类对比剂前后均有利于获得有效地匀场和水抑制。肾脏实质MRS匀场和抑水受静脉注入钆类对比剂的影响,推荐施加预饱和带后、注入Gd-DTPA对比剂前行波谱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单体素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红军 梁长虹 +2 位作者 黄飚 王广谊 张水兴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984-987,共4页
目的:评价MRI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诊断为DVA的患者5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51例DVA中发生于额叶白质27例,顶叶白质9例,颞叶4例,基底节区2例,小... 目的:评价MRI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诊断为DVA的患者5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51例DVA中发生于额叶白质27例,顶叶白质9例,颞叶4例,基底节区2例,小脑半球9例;合并出血2例,均位于幕下;并发海绵状血管瘤2例。MR平扫显示病灶14例,其中表现为条状流空信号者10例,表现为T2WI放射状高信号者4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强化特征。11例行SWI者均能清晰显示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低信号影。结论:DVA多发生于幕上额顶叶白质及小脑半球,合并出血少见,可并发海绵状血管瘤。MR平扫难以显示细小病灶,MR增强检查是显示DVA的有效方法,SWI对小静脉病变较敏感,能取代MR增强检查用于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萍 范瑞莲 +1 位作者 周沫 杜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评价PTC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对103例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1%(101/103)。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5例,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重型α-地中海贫血H... 目的评价PTC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对103例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8.1%(101/103)。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5例,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重型α-地中海贫血HbBart's水肿胎3例。穿刺术后未出现流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母腹脐带穿刺术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穿刺术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参数与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成伟 张奕 +3 位作者 李新云 曹希明 郑君惠 梁长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兔肝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R)CT灌注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肝脏酶学指标(AST、ALT)的相关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4组(0.5 h、2.0 h、6.0 h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I/R组结扎肝左叶血供60 min后恢复,制备I/R模型... 目的观察兔肝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R)CT灌注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肝脏酶学指标(AST、ALT)的相关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4组(0.5 h、2.0 h、6.0 h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I/R组结扎肝左叶血供60 min后恢复,制备I/R模型。各组分别接受全肝CT灌注成像,在灌注图上测量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检查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样,测定AST、A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AP在0.5 h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2.0 h组急剧升高(P<0.01);HPP在各I/R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TLP在0.5 h、6.0 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R各组HP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各I/R组血清AST、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ST与HP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5,P<0.05);ALT与HAP、HPI、HPP均有相关性(r=0.418,P<0.05;r=0.767,P<0.01;r=-0.674,P<0.01)。结论通过CT灌注参数,能够动态监测兔肝I/R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