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9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代新珍 汤红平 +4 位作者 袁理 米贤军 钟守军 陈志强 邓文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CD9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乳腺癌80例、乳腺导管内癌40例,乳腺良性增生60例及正常乳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99蛋白的表达。利用小干扰RNA技术转染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MD... 目的探讨CD9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乳腺癌80例、乳腺导管内癌40例,乳腺良性增生60例及正常乳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99蛋白的表达。利用小干扰RNA技术转染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分为沉默组(MDA-MB-435S-SiCD99)及对照组(MDA-MB-435S-SiNC),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果。通过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CD9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CD9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良性增生和正常乳腺组织(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DA-MB-435S-SiNC相比,小分子RNA沉默MDA-MB-435S细胞CD99的表达后,CD99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与MDA-MB-435S-SiNC相比,沉默CD99基因表达后,CCK-8实验显示MDA-MB-435S-SiCD99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DA-MB-435S-SiCD99组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延长(P<0.01);Transwell结果表明MDA-MB-435S-SiCD99组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CD99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D99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9 乳腺癌 MDA-MB-435S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詹晓芬 王少洪 +4 位作者 吴璇 邱晓阳 李帆 曾芸珠 陈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采用HPV E6/E7 mRNA检测试剂盒利用Panther分子诊断仪进行检测、P16/ki67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Ventana Benchmark Ultr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分析两种检测法在同级别宫颈上皮病变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测法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效能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分流诊断ASCUS中的作用。结果宫颈细胞学ASCUS对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到宫颈癌等。单纯分子诊断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宫颈炎和LSIL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明显,在HSIL和宫颈癌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联合检测法诊断HSIL以上病变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 65%、85. 40%、0. 81、87. 13%、57. 14%、98. 97%。结论 HPV E6/E7 mRNA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均在ASCUS分流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联合检测HPV E6/E7 mRNA和P16/ki67明显提高分流诊断的灵敏度,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P16/ki67 免疫细胞化学 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CA153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晓阳 吴璇 +2 位作者 刘君 詹晓芬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糖类抗原153(CA153)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6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139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作为受试者,检测其术前CTC和CA...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糖类抗原153(CA153)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筛查及分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6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139例乳腺癌患者(恶性组)作为受试者,检测其术前CTC和CA153水平。比较CTC、CA153及联合检测在3组受试者中的阳性率、检测值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3种检测在恶性组临床分期中阳性率、检测值的差异,综合评估3种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分期预测的差异。结果①CEP8/17探针检测的乳腺癌患者扩增型CTC表现为:CEP8、CEP17单染色体扩增型CTC和CEP8/17双染色体扩增型CTC。②恶性组的CTC、CA153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为最高,与对照组、良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恶性组的CTC数量、CA153数值均为最高,与对照组、良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恶性组Ⅳ期CTC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Ⅲ期、Ⅰ与Ⅳ期之间CTC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CA153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Ⅲ期、Ⅰ与Ⅳ期、Ⅱ与Ⅳ期之间CA153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Ⅰ与Ⅱ期、Ⅰ与Ⅲ期、Ⅰ与Ⅳ期患者之间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恶性组Ⅳ期的CTC数值最高,各期之间的CTC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恶性组Ⅳ期的CA153数值最高,Ⅰ与Ⅱ期、Ⅰ与Ⅲ期、Ⅰ与Ⅳ期患者间CA153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⑥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均较CTC、CA153检测高,整体上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效能。⑦CTC、CA153及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19、0.838,联合检测的AUC明显大于CTC与CA153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C、CA153均为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乳腺癌的筛查及分期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临床价值尚不足。而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与分期预测,是临床价值较高的乳腺癌筛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糖类抗原153 乳腺癌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3 位作者 米贤军 段立锋 陈昂 黄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手术切除乳腺原发性浸润癌109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组织七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E、F、G组。使用4%中性(磷酸盐缓冲)甲醛作为固定液,从A组到G组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分别为3:1、6:1、9:1、10:1、15:1、20:1、25:1,固定15 h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观察各组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差异。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A、B、C组的组织轮廓较模糊,出现细胞碎片,部分探针定位欠佳,出现信号丢失、核发空现象,见明亮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D、E、F、G组的组织轮廓清晰而完整、背景洁净、探针定位准确,见耀眼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A^D组基因扩增阳性率逐渐增高(χ~2=8.601,P<0.01),D^G组基因扩增阳性保持稳定;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以下(A、B、C组)时,HER2基因扩增状态不稳定,随着固定液量的增加不断出现新的基因扩增阳性患者;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及以上(D、E、F、G组)时,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稳定在24.77%;D、E、F、G组的基因扩增阳性率高于A、B、C组(均P<0.05)。结论:采用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固定液的量要保证至少是所浸泡组织体积的10倍以上方可获得确切而稳定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肿瘤浸润 固定剂 甲醛/投药和剂量 原位杂交 荧光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石蜡切片厚度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强 米贤军 +3 位作者 陈昂 段立锋 代新珍 邓文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78例)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进行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石蜡切片厚度为2. 0、3. 0、4. 0、5. 0、6. 0μm的标本p16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随着切片厚度增加,病变部位所在细胞核p16蛋白染色逐渐加深。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817和1. 332,均P> 0. 05);而LSIL和HSIL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688和10. 182,P <0. 05或P <0. 01),当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时可获得较为稳定而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子宫颈组织p16蛋白检测推荐的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p16 石蜡包埋 显微切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