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在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9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毕超 刘超凡 徐秀梅 段立锋 官燕飞 邓文同 代新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2,767,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的差异,评估qRT-PCR法及其环保技术平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原发性NSCLC标本91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5个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A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B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C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D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E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别测定5组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B、C、D、E组与A组比较,EGFR基因发生突变人数百分率、基因靶位点突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D、E组与A组比较,EGFR靶位点突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好、特异度强、符合率高。结论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试剂,应用于q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以传统试剂应用于直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丙烯酸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3 位作者 米贤军 段立锋 陈昂 黄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体积量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的差异,为建立和优化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过程中的标本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手术切除乳腺原发性浸润癌109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组织七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E、F、G组。使用4%中性(磷酸盐缓冲)甲醛作为固定液,从A组到G组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分别为3:1、6:1、9:1、10:1、15:1、20:1、25:1,固定15 h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观察各组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差异。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A、B、C组的组织轮廓较模糊,出现细胞碎片,部分探针定位欠佳,出现信号丢失、核发空现象,见明亮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D、E、F、G组的组织轮廓清晰而完整、背景洁净、探针定位准确,见耀眼的桔红/绿色荧光信号。A^D组基因扩增阳性率逐渐增高(χ~2=8.601,P<0.01),D^G组基因扩增阳性保持稳定;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以下(A、B、C组)时,HER2基因扩增状态不稳定,随着固定液量的增加不断出现新的基因扩增阳性患者;固定液量与所浸泡组织体积的比例在10:1及以上(D、E、F、G组)时,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稳定在24.77%;D、E、F、G组的基因扩增阳性率高于A、B、C组(均P<0.05)。结论:采用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固定液的量要保证至少是所浸泡组织体积的10倍以上方可获得确切而稳定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肿瘤浸润 固定剂 甲醛/投药和剂量 原位杂交 荧光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石蜡切片厚度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志强 米贤军 +3 位作者 陈昂 段立锋 代新珍 邓文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时的石蜡切片厚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5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6例)及宫颈癌(78例)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进行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石蜡切片厚度为2. 0、3. 0、4. 0、5. 0、6. 0μm的标本p16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随着切片厚度增加,病变部位所在细胞核p16蛋白染色逐渐加深。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 817和1. 332,均P> 0. 05);而LSIL和HSIL患者标本不同切片厚度的p16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688和10. 182,P <0. 05或P <0. 01),当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时可获得较为稳定而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行子宫颈组织p16蛋白检测推荐的标本切片厚度为3. 0~5. 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p16 石蜡包埋 显微切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的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液固定乳腺癌组织对FISH法检测HER2基因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志强 米贤军 +3 位作者 陈昂 段立锋 刘超凡 邓文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pH值的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不同pH值的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固定液对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乳腺癌75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取材4块,按照固定液pH不同,随机分为A、B、C、D组。固定液使用40mL/L磷酸盐缓冲甲醛,A^D组固定液pH值分别为6.0、7.0、7.5、8.0,分别固定15h后制作石蜡切片。采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比较各组HER2基因扩增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1)在荧光显微镜下,A、D组的组织轮廓较模糊、出现细胞碎片、部分探针定位欠佳、出现信号不规则甚至丢失、核溶解现象,见明亮的桔红/绿荧光信号。B、C组的组织轮廓清晰而完整、背景洁净、探针定位准确,见耀眼的桔红/绿荧光信号。(2)B、C组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稳定在24.00%~25.33%;B、C组的基因扩增阳性率显著高于A、D组(P<0.05)。结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原发性浸润癌HER2基因扩增,固定液的pH值在7.0~7.5之间可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浸润癌 pH值 荧光原位杂交(FISH)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