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中山市城区6~12岁学龄儿童鼻眼气道皮肤过敏症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晓雄 黄东明 +7 位作者 阮健 何晓玲 李丽莲 汪叶红 郑伯强 黄英 崔碧云 高丽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城区6~12岁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制定过敏性疾病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中山市城区4所小学6~12岁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族...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城区6~12岁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制定过敏性疾病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中山市城区4所小学6~12岁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族史、鼻过敏症状、眼过敏症状、气道过敏症状和荨麻疹或其他皮肤过敏症状等6部分。问卷结果提示有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且自愿参加检测的儿童行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4478名儿童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85份,有效率为91.2%。结果显示,25.2%(1030/4085名)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曾患过敏性疾病,父母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24.0%(980/4085名)儿童出现过鼻过敏症状,男602名,女378名。51.9%(2120/4085名)儿童出现过眼过敏症状,以春季为主(77.8%,1650/2120名)。3.4%(140/4085名)儿童曾患有哮喘,其中17名(12.1%)在过去1年内有哮喘发作。17.7%(722/4085名)儿童曾出现过荨麻疹或其他皮肤过敏症状。220名儿童自愿进行了SPT,其中196名结果阳性(89.1%),主要过敏原依次为:屋尘螨185名(94.4%)、粉尘螨181名(92.3%)、热带螨120名(61.2%)、艾蒿45名(23.0%)、狗毛27名(13.8%)及猫毛26名(13.3%)。结论中山市城区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螨虫是本地区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皮肤点刺试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连红 上官予梅 +4 位作者 付四毛 刘玉玲 欧俊斌 徐康 张翠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6-880,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状况,并分析替代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阳性者召回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静脉血TSH、游离甲状腺素以确诊。选取经确诊CH并规范... 目的总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状况,并分析替代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阳性者召回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静脉血TSH、游离甲状腺素以确诊。选取经确诊CH并规范治疗2年的永久性CH患儿54例(CH组)及正常健康儿童120例(对照组),两组均长期监测体格发育,并于6月龄、24月龄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及儿童气质量表分别评估神经运动发育水平及气质特征。结果共筛查新生儿285242例,确诊140例,CH发病率1/2037。CH组及对照组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LAZ)及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Gesell总发育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大运动发育商均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和对照组气质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CH组中难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的比例较高。CH组与对照组在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及坚持性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患儿经早期替代治疗后体格生长及神经运动发育基本正常,但尚需关注其心理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体格发育 神经运动发育 气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白介素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胜 周涛 +3 位作者 付四毛 朱建萍 吴涛 罗序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12-3614,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IL-2R、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25例为惊厥组,同期单纯肠炎患儿25例为单纯肠炎组,因外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需行硬膜外麻醉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抽取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检测SIL-2R、IL-6、IL-8。结果惊厥组、单纯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入院24h内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与对照组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和单纯肠炎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及中度脱水组血清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SIL-2R、IL-6、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存在免疫失衡并同时导致神经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动态跟踪白介素的水平变化,为判断预后及病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白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小琳 付四毛 +3 位作者 刘玉玲 张莉 林国模 潘晓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3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的重要环节;XLA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和NSAIDs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关节炎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免疫缺陷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胜 罗序峰 +2 位作者 周涛 付四毛 朱建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33-3635,共3页
无乳链球菌是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 无乳链球菌是婴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无乳链球菌脑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前囟紧张或膨隆及呼吸不规则,部分患儿伴有硬膜下积液、脑出血、肝功能损害、低钠血症并发症。经药敏试验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4~6周6例患儿中治愈1例、好转4例、因感染性休克放弃治疗死亡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细菌性 无乳链球菌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状态下的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建明 陈艳玲 +2 位作者 官燕飞 叶贵诚 刘树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观察未孕及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的水平,探讨妊娠对血清Cys-C的影响。方法:分析42例未孕(未孕组)、261例单胎以及57例双胎的早、中、晚孕期妇女的血清Cys-C以及肌酐水平。结果:未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74... 目的:观察未孕及不同妊娠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的水平,探讨妊娠对血清Cys-C的影响。方法:分析42例未孕(未孕组)、261例单胎以及57例双胎的早、中、晚孕期妇女的血清Cys-C以及肌酐水平。结果:未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74±0.09)mg/L及(55.8±7.8)μmol/L;单胎早、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66±0.08)、(0.67±0.08)、(1.19±0.30)mg/L及(45.8±7.1)、(42.5±6.1)、(48.4±10.2)μmol/L;双胎早、中、晚孕组血清Cys-C及肌酐分别为(0.82±0.11)、(0.95±0.32)、(1.49±0.51)mg/L及(35.1±11.6)、(40.7±8.3)、(43.9±13.8)μmol/L。在妊娠各个时期,双胎孕妇的血清Cys-C以及Cys-C/Cr比值均显著高于对应孕期的单胎孕妇(P<0.05)。血清肌酐在中孕及晚孕期单双胎孕妇差异没有显著性,在早孕组,双胎孕妇显著低于单胎孕妇。结论:在应用Cys-C评价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时,应将妊娠因素考虑进去。应该根据不同妊娠状态分别制定Cys-C的参考值。妊娠进程中的Cys-C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妊娠导致的生成增加所致,而非均由肾功能受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胱抑素C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54例症状体征及其出现时间对死亡的预警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佩青 李薇 +3 位作者 黄宇戈 马力忠 吴林 杨思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38-344,共7页
目的提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死亡病例预警症状和体征早期甄别能力。方法复习文献穷尽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表现,临床诊断EV71感染重症病例时开始观察,死亡病例进入本文分析,以首次发热作为EV71感染起病零时点,系统记录症状和体... 目的提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死亡病例预警症状和体征早期甄别能力。方法复习文献穷尽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表现,临床诊断EV71感染重症病例时开始观察,死亡病例进入本文分析,以首次发热作为EV71感染起病零时点,系统记录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时间,统计死亡前(特别是6、12、和24 h)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系统定位。结果 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5家参与医院住院并系统观察记录了54例EV71感染重症死亡病例,男31例,女23例,5岁以下53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78.5(6~432)h,120 h内死亡43例(79.6%),4项一般指标均被记录(发热、皮疹、咽峡炎和流感样症状),余89项观察指标中7项未被记录到。除一般指标外,起病至36 h出现的症状体征有8项:特异性指标(1项)、运动障碍指标(6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1项);~48 h症状体征增加了25项:运动障碍指标(16项)、意识障碍指标(1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8项);~60 h症状体征增加了15项:运动障碍指标(11项)、意识障碍指标(1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3项)。出现超高热、顽固休克、深昏迷、超高心率和持续超高血压者,神经系统定位主要在延髓和部分下丘脑,6 h内死亡;出现眼球共济失调、呼吸共济失调、咽反射减弱/消失、肺渗出、呼吸节律异常和血压升高者,神经系统定位于交感神经、中脑与延髓,12 h内死亡;出现焦虑不安、疲倦思睡、肢体抖动、惊跳、呕吐、皮疹、发热者,距离死亡超过24 h。结论 EV71感染死亡病例临床表现具神经系统定位意义,及时甄别死亡前预警症状体征对降低EV71感染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症状体征 病程 定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唐家彦 黄娟 +3 位作者 黄连红 陈艳玲 周涛 付四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背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激活是中枢性性早熟(CPP)的主要发生机制,但其激活的机制尚不明确。微小核糖核酸可能参与了性早熟的发生发展。目的分析CPP女童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激素指标的关系,并分析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联合检测... 背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激活是中枢性性早熟(CPP)的主要发生机制,但其激活的机制尚不明确。微小核糖核酸可能参与了性早熟的发生发展。目的分析CPP女童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激素指标的关系,并分析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2016年每年的7—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就诊的102例CPP女童(CPP女童组)及同时期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女童102例(健康女童组),记录两组的临床指标[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乳房发育年龄、卵巢体积、骨龄、骨龄与年龄差、体质量标准差分数(WSDS)、身高标准差分数(HSDS)、体质指数标准差分数(BMI SDS)]、乳腺Tanner分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25b;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激素指标(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雌二醇、泌乳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结果 CPP女童组血清miR-125b高于健康女童组(P<0.05)。CPP女童组血清miR-125b与25-OH-D呈负相关(r=-0.809 5,P<0.01)。将CPP女童分为miR-125b高表达亚组(54例)和miR-125b中/低表达亚组(48例)。miR-125b高表达亚组与miR-125b中/低表达亚组年龄、卵巢体积、骨龄、骨龄与年龄差、WSDS、HSDS、BMI 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5b高表达亚组与miR-125b中/低表达亚组乳房发育年龄和乳腺Tanne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5b高表达亚组雌二醇高于miR-125b中/低表达亚组(P<0.05)。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后,miR-125b高表达亚组中维生素D正常者乳房发育消退比例高于维生素D缺乏者(P<0.05);miR-125b高表达亚组中维生素D正常者与维生素D缺乏者生长速率恢复、骨龄减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5b中/低表达亚组中维生素D正常者与维生素D缺乏者乳房发育消退、生长速率恢复、骨龄减速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125b在CPP女童中升高,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影响乳腺发育年龄,这可能与雌二醇的升高相关。血清miR-125b与维生素D联合检测可判定GnRHa治疗对CPP女童乳房发育消退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 miR-125b 维生素D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乳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