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突变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静娜 李婷婷 +4 位作者 王镇 刘莹 王文敬 黎诚耀 李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C区)变异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中的作用。方法:从2例献血者OBI的样品中扩增得到C区基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C区突变型质粒,检测各突变型质粒在Hu H7细胞中HBs Ag和HBe Ag的水平。Balb/c小鼠高压...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C区)变异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中的作用。方法:从2例献血者OBI的样品中扩增得到C区基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C区突变型质粒,检测各突变型质粒在Hu H7细胞中HBs Ag和HBe Ag的水平。Balb/c小鼠高压尾静脉注射突变型质粒检测其血清HBs Ag和HBe A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HBc Ag的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HBV-RNA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相比,C区突变型显著性下调HBe Ag和HBc Ag的表达水平,对HBs Ag表达水平和HBV-RNA的水平无显著性作用。结论:OBI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C区变异改变HBV病毒的HBe Ag和HBc Ag的表达水平,对OBI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CAG HBSAG HBEAG HBV—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狨猴血清中重组人5型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亚纯 李婷婷 +3 位作者 王一琳 张玲 朱海 黎诚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构建表达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最佳实验方法,分析小型灵长类动物普通棉耳狨猴体内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为评价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实验动物基础数据。方法利用ADMax包... 目的构建表达荧光素酶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最佳实验方法,分析小型灵长类动物普通棉耳狨猴体内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水平,为评价腺病毒载体疫苗提供实验动物基础数据。方法利用ADMax包装系统,首先构建穿梭质粒p DC315-Luc-GFP,将所得的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p BHGloxΔE1,3Cre共转染293A细胞,进行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的包装。通过3次空斑形成实验筛选出单克隆重组腺病毒,并在大量扩增单克隆腺病毒后用Cs Cl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浓缩纯化。采用TCID50法测定纯化后病毒滴度,并挑选进行中和实验的最优病毒滴度。将合适病毒滴度的r Ad5/Luc/GFP与狨猴血清混合预孵育后感染293A细胞,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及流式细胞术,对14只普通棉耳狨猴血清中腺病毒5型中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PCR、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穿梭质粒p DC315-Luc-GFP构建成功;GFP检测结果证明重组人5型腺病毒r Ad5/Luc/GFP包装扩增成功,病毒滴度可达6.9×1011.5PFU/m L。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检测14只狨猴的中和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Kappa=0.811),化学发光法或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狨猴比率分别为28.6%(4/14)或21.4%(3/14),化学发光法检测得其中2只狨猴中和抗体滴度为1/16,另2只为1/32,而流式细胞术检测得滴度均为1/16。结论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快速,准确,适用于多物种的方法,其灵敏度略高于以GFP为报告基因的流式细胞术(7.2%)。普通棉耳狨猴体内Ad5血清阳性率较低,有望应用基于此型或其他型别腺病毒作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棉耳狨猴 腺病毒5型 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