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WI-ASPECTS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4 位作者 邹玉坚 袁灼彬 黄翔 刘勇林 王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和/或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的临床和...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和/或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改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对SWI上PVS进行评分。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END(-)组,比较两组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改良SWI-ASPECTS对END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男63例,女13例),其中24例(31.58%)发生EN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改良SWI-ASPECTS、基线NIHSS评分高于END(-)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WI-ASPECTS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6,95%CI=1.026~1.687,P=0.03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WI-ASPECTS以6为截点时,曲线下面积为0.733,诊断敏感度为79.20%,特异度为61.50%。结论:改良SWI-ASPECTS可能是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发生END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改良SWI-ASPECTS增加侧脑室旁深髓静脉评分,有助于提高深部脑白质区梗死预后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敏感加权成像 神经功能恶化 突出血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4小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无效再灌注的相关因素研究
2
作者 李润雄 胡伟东 钟望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5年第7期397-405,共9页
目的探讨发病6~24 h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行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寻出现无效再灌注(futile recanalization,FR)相关因素,为晚时间窗前循环LVO... 目的探讨发病6~24 h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行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探寻出现无效再灌注(futile recanalization,FR)相关因素,为晚时间窗前循环LVO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收治的发病时间为6~24 h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LVO行MT治疗的患者资料。按入院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MT后改良灌注评分(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评分、已完成灌注成像参数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分组。结果与有效再灌注组相比,无效再灌注组中取栓侧支循环差组、合并心房纤颤、NIHSS较急诊就诊时下降≥4分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6.511,95%CI:1.600~25.454)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评估侧支循环不佳组(OR=15.022,95%CI:3.631~62.153)是独立危险因素。有效再灌注组的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值较高(0.45±0.07 vs.0.30±0.08,P<0.001)、出血转化率较高(44.43%vs.20.00%,P=0.003)、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较高(45.71%vs.23.33%,P=0.003)及预后良好率较低(44.29%vs.67.78%,P=0.03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R值与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有效再灌注组:r=-0.856,P<0.001;无效再灌注组:r=-0.888,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无效再灌注组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与HIR预测晚期时间窗急性卒中预后的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837 vs.0.887;Z=1.696,P=0.090)。结论心房纤颤、DSA造影评估侧支循环不佳组是无效再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低灌注强度比值与临床预后高度相关,可准确预测晚期时间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出血转化及预后,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术 侧支循环 无效再灌注 低灌注指数 心房颤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