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是首次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李天宏 覃新芳 +1 位作者 韦丽丽 毕慧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3-1671,共9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2月~6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首次行标准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2月~6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首次行标准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临床检测指标、造瘘前术肢血管超声的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术前血清AGEs水平。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狭窄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各组间AGEs及临床指标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GEs临床风险指标预测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术后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34例,未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60例;狭窄组与非狭窄组间糖尿病患者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AGEs水平与磷呈负相关(P<0.05);狭窄组患者血清AGEs水平明显高于非狭窄组(Z=-2.83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GEs为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1,95%CI=1.096-1.42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提示:AGEs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曲线下面积为0.677(P=0.007,95%CI:0.572-0.770),最佳截断值为8.43μg/mL,特异性为90.00%,灵敏度为52.94%;AGEs联合纤维蛋白原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曲线下面积为0.763(P<0.001,95%CI:0.664-0.844),最佳截断值为0.30,特异性为73.33%,灵敏度为70.59%。结论血清AGEs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GEs联合纤维蛋白原构建的风险模型可提高预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动静脉内瘘狭窄 终末期肾病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丽丽 祝小林 +9 位作者 邓伟谦 段娜 梁秀洁 王悦 郭婷婷 束双双 向晓红 姜婷婷 汤珣 章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是否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用Western blott...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是否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用p38 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并予AOPP-BSA刺激,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和m RNA表达;用内质网应激(ERS)阻断剂salubrinal预处理细胞,并予AOPP-BSA刺激,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结果 AOPP-BSA能使细胞p38 MAPK磷酸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磷酸化可显著抑制AOPP-BSA下调的E-cadherin和上调的vimentin和GRP78的表达;用salubrinal抑制ERS可有效地抑制AOPP-BSA诱导的p38 MAPK磷酸化。结论 p38 MAP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AOPP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的过程,且p38 MAPK受ERS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MAPK 间充质转分化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内质网应激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性肾损伤生物标记物预测急性肾损伤发展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俊贤 张素敏 杨小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98-2600,共3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学者认为,AKI患者的高死亡率与缺乏早期有效干预措施相关[1]。AKI的诊断标准历经数次国际性会议的讨论,曾经过数次修改,但大体仍以血清肌酐值和尿量的变化为主要依据...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有学者认为,AKI患者的高死亡率与缺乏早期有效干预措施相关[1]。AKI的诊断标准历经数次国际性会议的讨论,曾经过数次修改,但大体仍以血清肌酐值和尿量的变化为主要依据[2]。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肌酐值具有缺乏时效性、受影响因素多、不能反映早期肾脏损伤等缺点,因此大量学者开始寻找新型的AKI生物标记物,以期能对AKI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后判断,进而完善AKI患者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值 肾脏损伤 生物标记物 肾脏功能 心脏外科 心肾综合征 肾脏替代治疗 FABP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的HK-2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章俊 黄丽丽 +7 位作者 梁秀洁 王悦 段娜 向晓红 束双双 郭婷婷 杨蕾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AOP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3组:牛血清白蛋白(BSA)组、AOPPs组、AOPPs+牛蒡子苷组,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细胞E-cadherin...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AOP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分为3组:牛血清白蛋白(BSA)组、AOPPs组、AOPPs+牛蒡子苷组,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和GRP78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以DCFH-DA为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与BSA组相比,AOPPs组的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cadherin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下调、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vimentin和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与AOPPs组相比,AOPPs+牛蒡子苷组E-cadherin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上调、vimentin和GRP78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结论牛蒡子苷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进而减轻AOP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且氧化应激参与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 内质网应激 间充质转分化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