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傅瑛 黄焕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120-121,131,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法将76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Routine car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法将76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Routine care,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2.63%(1/38)比15.79%(6/38),5.26%(2/38)比21.05%(8/38),0(0/38)比2.63%(1/38),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昏迷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角色适应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佳 余立平 +1 位作者 叶斐 张晓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8-52,共5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早产儿出院后父母角色适应水平评估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WHO养育照护框架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2轮专家函询进行量表编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80名早产儿父母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法进行条目... 目的编制适用于早产儿出院后父母角色适应水平评估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WHO养育照护框架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2轮专家函询进行量表编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80名早产儿父母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法进行条目筛选并形成正式量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的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共28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5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1.882,GFI=0.820,CFI=0.912,IFI=0.914,TLI=0.899,RMSEA=0.06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折半信度为0.822。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3-1.000,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77。结论早产儿出院后父母角色适应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早产儿出院后父母角色适应水平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父母 角色适应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2
3
作者 曹亚男 朱燕妮 +5 位作者 钟赛琼 王娜娜 钟丽玲 陆燕英 董兰菊 翟燕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86-90,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对各类研究进行文... 目的检索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证据并进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总结出33条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饮食管理的目标、评估、体质量管理、营养素推荐、饮食结构、进食时间及顺序、饮食的运动管理、健康教育8个方面。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护士更好地进行饮食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可根据循证证据,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饮食管理 营养素 饮食结构 健康教育 运动管理 循证护理 最佳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共情疲劳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4
作者 邹梅 杨丽 +2 位作者 李碧云 沈云龙 朱燕妮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5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究护士发生共情疲劳(CF)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86名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JSE-HP)、成人心理弹... 目的探究护士发生共情疲劳(CF)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86名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JSE-HP)、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护士的CF程度、心理弹性、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CF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对CF的预测价值。结果86名护士中,共72名出现CF,发生率为83.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婚姻状态、心理弹性、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不同的患者,其CF发生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建立回归方程模型,Logit(P)=-12.428+工作年限×0.854+婚姻状态×0.853-心理弹性×0.919+工作压力×1.395-社会支持×0.812;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发现预测模型的cutoff=0.468时,预测敏感度为79.28%,特异度为71.43%,阳性预测值为93.44%,阴性预测值为40.00%。结论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婚姻状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均是护士职业群体CF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CF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尽早发现护士的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疲劳 护士 风险预测模型 心理弹性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