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临床特征及其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晓红 祝爽爽 +5 位作者 刘爱群 刘琴 李永强 熊重祥 郭泽 邹和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40-2344,共5页
背景近年,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若能早期发现其危险因素,予以干预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HTGW)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定论。目的探讨HTGW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关系。方... 背景近年,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若能早期发现其危险因素,予以干预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HTGW)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定论。目的探讨HTGW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6-10月在珠海市香洲区湾仔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142例年龄18~75岁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腰围和三酰甘油水平将参与者分为3组:组1、组2及组3。组1: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组2: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或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组3: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比较不同组别居民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TGW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2 142例参与者中169例因为缺失三酰甘油或腰围数据被剔除。最后纳入1 973例参与者,其中糖尿病172例、糖尿病前期143例,组1参与者1 141例,组2参与者624例,组3参与者208例。组2年龄、男性占比、高血压者占比、糖尿病前期者占比、糖尿病者占比、饮酒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高于组1,教育状况为高中以上者占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年龄、高血压者占比、糖尿病前期者占比、糖尿病者占比、吸烟者占比、饮酒者占比、收缩压、BMI、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酸高于组1和组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组1和组2,男性占比、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者占比、舒张压、C反应蛋白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未调整的模型中,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模型,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BMI模型中,HTGW分组均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TGW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应注意加强对该类人群的血脂控制及腹围控制,以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高三酰甘油血症 甘油三酯类 腰围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血清6种常见过敏食物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朝敏 刘志刚 +3 位作者 眭维国 谷东风 李永强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并比较31例IgA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IgG及IgE水平,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食物过敏情... 目的初步探讨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并比较31例IgA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IgG及IgE水平,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食物过敏情况问卷调查,观察多种食物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IgA肾病组患者血清中6种常见过敏食物的主要过敏蛋白特异性的IgA1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中均未检测到食物特异性的IgE。所有病人均无明确的食物过敏史。多种食物(大于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的患者均有蛋白尿。结论某些食物尤其是高致敏性食物在IgA肾病的发病及进程中可能伴有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食物抗原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24
3
作者 祝爽爽 周树录 +2 位作者 周朝敏 李永强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V型狼疮肾炎...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V型狼疮肾炎、27例Ig A肾病、19例微小病变性肾病、5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PLA2R1抗原。结果 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35例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85.37%。其中PLA2R1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细颗粒状沉积。在V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均未发现PLA2R1抗原沉积。特发性膜性肾病PLA2R1阳性患者与PLA2R1阴性患者相比较,年龄、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PLA2R1抗原的阳性率为85.37%,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 M型磷脂酶A2受体1 PLA2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联系 被引量:31
4
作者 祝爽爽 李永强 +21 位作者 周树录 魏清柱 邓康平 王晓红 李宾 刘江欢 刘新宇 张瑛 邵小飞 刘爱群 吴碧芳 赵志红 徐小蒙 林韩翡 刘琴 黎嘉敏 王红蕾 周琴 朱超亚 吕道远 夏悦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IgA/C3水平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5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的66例IgA肾病,111例其他肾小球疾病,40例无肾脏病的健康体检者。使用CRM... 目的探讨血清IgA/C3水平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5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的66例IgA肾病,111例其他肾小球疾病,40例无肾脏病的健康体检者。使用CRM470调整后的标准化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gA、C3,并计算IgA/C3比值。参照牛津分级及Lee氏分级分别对IgA肾病患者进行病理学分级。在比较血清IgA、IgA/C3比值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较其他肾小球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血清IgA/C3比值升高与IgA肾病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未开展肾活检的医院及不接受行肾活检的患者,血清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清IgA/C3比值 血清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区IgG沉积对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小蒙 祝爽爽 +8 位作者 王晓红 邵小飞 李宾 张瑛 刘琴 黎嘉敏 王红蕾 李永强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6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患者122例。所有肾活检样本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根据患者免疫荧...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11月~2016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患者122例。所有肾活检样本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根据患者免疫荧光结果系膜区有无IgG沉积,将IgA肾病患者分为单纯IgA沉积组(n=63)与IgA-IgG沉积组(n=59)。对所有患者进行Lee分级及牛津分级。对比两组临床及病理差异。结果 IgA肾病伴IgG沉积组临床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单纯IgA沉积组(P<0.05);eGFR低于单纯IgA沉积组(P<0.001);病理中有更多的患者处于Lee氏分级IV-V级、肾小管萎缩或/和间质纤维化评分及MEST评分≥3比例多(P<0.05)。结论 IgA肾病系膜区伴IgG沉积患者临床及病理较重,应加强对IgA肾病系膜区伴IgG沉积的认识,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系膜区IgG沉积 Lee氏分级 牛津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24h尿液细胞外囊泡定量及大小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韩翡 刘新宇 +3 位作者 徐小蒙 Luca Musante Harry Holthofer 邹和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0-1534,1545,共6页
目的研究观察健康成人24 h尿液细胞外囊泡(u EVs)数量、大小分布及个体间差异。方法利用液压透析滤过法分离9名健康成年人24 h u EVs,通过western blot(WB)和透射电镜(TEM)技术验证u EVs的分离效果,应用BCA蛋白定量法及纳米微粒... 目的研究观察健康成人24 h尿液细胞外囊泡(u EVs)数量、大小分布及个体间差异。方法利用液压透析滤过法分离9名健康成年人24 h u EVs,通过western blot(WB)和透射电镜(TEM)技术验证u EVs的分离效果,应用BCA蛋白定量法及纳米微粒跟踪分析技术分别对富集的u EVs样品进行蛋白定量测定和囊泡数量及大小分布的分析。结果 TEM下可见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囊泡。WB技术检测到外泌体的标记物—人肿瘤易感基因(TSG101)。9名健康成人24 h尿液分离的u EVs样品蛋白定量范围为132.50~760.70 ng/m L。纳米微粒跟踪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显示24 h u EVs数量为(3.56~5.12)×1012个,CV=14.23%。24 h分泌的u EVs中,直径在〈40 nm范围内的囊泡占所检测到的总囊泡数的0.04~0.69%,数量为(1.80~26.49)×109个;符合外泌体直径范围(40~100 nm)的囊泡占总囊泡数的22.07%~42.08%,数量为(1.00~1.77)×1012个。符合微囊泡直径范围(100~1000 nm)的囊泡约占总囊泡数的57.88%~77.85%,数量为(2.09~3.86)×1012个。结论新型液压透析滤过法能高效、便捷地实现大样本尿液u EVs的分离。健康成人分泌的24 h u EVs个体间差异较小,是u EVs相关研究较理想的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细胞外微囊泡 外泌体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