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循环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吕田明 黄小玉 史翠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2-497,共6页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无衬有内皮细胞的淋巴管,但存在结构和功能意义上的淋巴循环。Virchow-Robin间隙是中枢淋巴循环的主要结构,具有与外周淋巴管相似的功能,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Vi...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无衬有内皮细胞的淋巴管,但存在结构和功能意义上的淋巴循环。Virchow-Robin间隙是中枢淋巴循环的主要结构,具有与外周淋巴管相似的功能,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Virchow-Robin间隙具有淋巴引流功能,脑间质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经此途径引流;Virchow-Robin间隙也是免疫监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淋巴循环在淋巴滞留性脑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蛋白质异常折叠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菔硫烷通过下调MAPK/NF-κB信号通路逆转Aβ纤维介导的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神经炎症介导的神经干细胞程序性坏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嘉发 杨灿洪 +8 位作者 张淑芬 曹婷婷 彭瑞 郭蔚泓 严予苹 谢淑婷 彭晓佳 吕田明 黄添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2-2138,共7页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和Aβ25-35纤维(fAβ25-35)对BV-2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其通过下调MAPK/NF-κB信号通路逆转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逆转神经炎症介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程序性坏死。方法以不同浓度Aβ25-35和SFN对BV-2细胞作用后用C...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和Aβ25-35纤维(fAβ25-35)对BV-2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其通过下调MAPK/NF-κB信号通路逆转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逆转神经炎症介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程序性坏死。方法以不同浓度Aβ25-35和SFN对BV-2细胞作用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实验分组:溶媒对照组、Aβ组、Aβ+SFN组、Aβ+SB203580组。对BV-2细胞进行IL-6及TNF-αmRNA检测,对细胞上清进行IL-6及TNF-αElisa检测,对BV-2细胞进行CD16/32和CD206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提取BV-2蛋白后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p38和p-p65蛋白表达;BV-2与C17.2共培养24 h后提取C17.2蛋白进行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p-mlkl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相比,6.25μmol/L浓度fAβ25-35导致BV-2细胞活力增加(P<0.01),≥50μmol/L浓度fAβ25-35BV-2细胞活力降低(P<0.0001)。SFN在0~10μmol/L范围内,对BV-2细胞作用24 h后无明显差异(P>0.05)。RT-qPCR、ELISA、流式细胞术以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BV-2细胞中,Aβ组与其他三组相比,IL-6和TNF-αmRNA表达升高(P<0.001)、上清中IL-6和TNF-α浓度升高(P<0.001)、CD16/32表达升高(P<0.05)、CD206表达降低(P<0.05)以及p-p38和p-p65表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C17.2细胞中,Aβ组与其他三组相比p-mlkl表达升高(P<0.05)。结论SFN通过在fAβ25-35激活的BV-2细胞中下调MAPK/NF-κB信号通路逆转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逆转神经炎症介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程序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阿尔兹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淀粉样蛋白β MAPK NF-κB M1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不同阶段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静 魏清柱 吕田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回顾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发病阶段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9岁,汉族。首次发病以视物模糊、视野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MRI显示右侧顶枕叶皮质下斑片状T1WI稍低信号、T2WI... 目的回顾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发病阶段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9岁,汉族。首次发病以视物模糊、视野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MRI显示右侧顶枕叶皮质下斑片状T1WI稍低信号、T2WI和FLAIR成像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呈点状强化;激素冲击治疗后病灶逐渐消失。再次发病以头痛、呕吐和左侧肢体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MRI显示右侧额顶叶大片状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成像高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病灶呈实性强化。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较丰富,胞核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易见,片状坏死,间质小血管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膜CD20、胞核配对盒基因5和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呈阳性,少数肿瘤细胞胞膜CD10和CD30、胞核周期蛋白D1呈阳性,CD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阴性,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80%。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m RNA呈阴性。肿瘤组织呈明显噬血管特性,围绕并侵犯血管壁,最终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呈实性占位性或浸润性病变,是肿瘤发病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与肿瘤嗜血管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氏病大鼠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田明 梁彦珊 +8 位作者 史翠丽 黄小玉 潘志勇 凌容 张文玲 郝梦淅 郭秋瑶 曾宇 尹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9-973,共5页
目的在建立实验性大鼠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的脑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向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2纤维,建立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应用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高级认知功能情况,应... 目的在建立实验性大鼠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的脑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向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2纤维,建立阿尔茨海默氏病动物模型,应用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高级认知功能情况,应用HE染色、刚果红染色以及α-actin、Aβ双重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淀粉样蛋白在大鼠脑内沉积与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时间和平台探索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HE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区颗粒细胞减少,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内小血管壁变性。刚果红染色可见Aβ纤维逐渐沉积在小血管壁,管壁增厚,小血管狭窄或闭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模型组脑组织内Aβ纤维逐渐向小动脉迁移。结论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变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 Β-淀粉样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耀彬 李焕敏 李春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群中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用广州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加体检的110例胆囊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病毒性肝炎和大量酒精摄入史。为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目的探讨人群中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用广州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加体检的110例胆囊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病毒性肝炎和大量酒精摄入史。为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并且检测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结果 110个胆囊切除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8.18%(42人),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45.90%(28人),女性的患病率为28.59%(14人)。所有入组对象中血脂升高者占70.91%(78人),血脂正常者为29.09%(32人)。结论胆囊切除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型抑制因子1在高血压大鼠血液及组织中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焕敏 李春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以及血压与两者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RHR组(40只)和假手术组(40只)。RHR组采用双肾-双夹法...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以及血压与两者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RHR组(40只)和假手术组(40只)。RHR组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高血压大鼠模型,鼠尾测压仪测定血压。根据Longa5评分法和病理学结果确定脑卒中;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和血管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RHR组大鼠术后2、4、6、8、10、12周血压均明显升高[(157±9.0)比(128±7.0),(176±10.0)比(122±6.0),(194±8.0)比(117±6.5),(202±12.0)比(124±8.0),(218±15.0)比(126.±8.5),(224±20.0)比(129.±9.0)mm Hg,均P<0.05];术后12周,RHR大鼠血清MMP-9高于假手术组[(783.4±109.79)比(573.4±109.59)ng/m L,P<0.05];而RHR大鼠血清TIMP-1低于假手术组[(313.02±83.9)比(976.19±191.1)pg/m L,P<0.05]。同时,RHR大鼠脑组织和血管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而TIMP-1的表达则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的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557,r=0.774和r=0.661,均P<0.05),而与TIMP-1水平均呈负相关(r=-0.481,r=-0.535和r=-0.685,均P<0.01)。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脑和血管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而TIMP-1表达降低。两者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血压的升高与血液和组织中MMP-9的升高和TIMP-1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复发正相关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丽冰 陈静娟 +4 位作者 章成国 王玉凯 罗柏桂 周天恩 王晓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 目的 探究在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及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例确诊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根据头颅CT/MR证实脑梗死复发而分为复发组(35例)和非复发组(176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1级高血压组(60例,复发5例)、2级高血压组(76例,复发11例)、3级高血压组(75例,复发19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Lp-PLA2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性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Lp-PLA2浓度与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不同高血压分级伴AIS中Lp-PLA2浓度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与非复发组对比,复发组中血清Lp-PLA2浓度、年龄、入院时NHISS评分、7 d时mRS评分、HCY、吸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当调整混杂因素后,与Lp-PLA2最低三分位组相比,Lp-PLA2最高三分位组的复发风险增加了4.13倍(OR=5.13,95%CI:1.35~19.40),而当Lp-PLA2作为连续变量时,Lp-PLA2每增加1 ng/mL,伴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增加1%(OR=1.01 95%CI:1.01~1.02)。平滑曲线显示Lp-PLA2浓度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呈正相关。Lp-PLA2浓度预测3级高血压伴AIS患者复发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特异度为0.893,敏感度为0.737。结论 血清Lp-PLA2浓度是伴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是3级高血压伴AIS复发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伴高血压的脑梗死 复发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梗死后脑组织HDAC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麦汉滔 姜涛 +3 位作者 张爱武 吕田明 杨灿洪 覃偲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检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小鼠不同部位脑组织HDCA9的表达及胞内分布变化,探讨HDAC9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与手术组(12只),将手术组术后Longa评分2~3分的小鼠纳入MCAO组(9... 目的检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小鼠不同部位脑组织HDCA9的表达及胞内分布变化,探讨HDAC9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与手术组(12只),将手术组术后Longa评分2~3分的小鼠纳入MCAO组(9只),术后3 d断头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DAC9脑组织内分布位置与胞内分布变化,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不同部位(梗死侧/对侧皮层/MCAO组小脑/假手术组皮层/假手术组小脑)HDAC9的表达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脑组织HDAC9的荧光强度较其他部位明显增强。高倍镜下与假手术组对比,梗死灶周围HDAC9胞浆内表达增多,核内表达减少;(2)蛋白与m RNA表达检测:与各组对比,梗死侧脑组织HDAC9表达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蛋白与m RNA表达情况相一致。结论 HDAC9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癌症幸存者重返校园体验与期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曾庆威 罗梦娜 +3 位作者 王菲菲 李泽楷 黄添蓉 唐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48,56,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癌症幸存者重返校园的体验与期待,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1例青少年癌症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 目的探讨青少年癌症幸存者重返校园的体验与期待,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1例青少年癌症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癌症幸存者重返校园的体验与期待可归纳为以下3个主题:重返校园带来的益处、重返校园的困境、重返校园的需求与希望。结论重返校园给青少年癌症幸存者带来了诸多益处,建议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关注,协助其顺利重返校园,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青少年 重返学校 期待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个案报告中护理问题在护理分类系统中的术语映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饶堃 彭刚艺 +4 位作者 刘雪琴 曾迎春 张茹欣 钟一岳 黄添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个案报告中的护理问题与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呈现交集的现况及国内护士对护理诊断的认知,为建立我国本土化护理术语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4份护理个案报告中的326条护理问题,分别按疾病、症状、功能、健康形态、风险5类... 目的了解护理个案报告中的护理问题与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呈现交集的现况及国内护士对护理诊断的认知,为建立我国本土化护理术语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4份护理个案报告中的326条护理问题,分别按疾病、症状、功能、健康形态、风险5类映射到国际北美护理诊断(NANDA-I)、奥马哈系统、临床照护分类系统(CCC),并对映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问题在三大护理分类系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马哈系统和CCC在疾病分类中更有优势,NANDA-I和CCC在健康形态分类中较奥马哈系统有显著优势(P<0.05,P<0.01),除疾病分类外,NANDA-I和CCC在其他分类中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1)。风险类问题存在39.4%的映射缺失。结论护理个案中的护理问题在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中映射的吻合程度低,尤其是疾病与风险为焦点的护理问题。症状、功能、健康形态此类问题则在NANDA-I和CCC的映射结果存在共性。需结合医护合作模式,针对三大护理分类系统各自的优点建立本土化护理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个案 护理问题 国际北美护理诊断 奥马哈系统 临床照护分类系统 标准化护理术语 护理诊断 术语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庆威 罗梦娜 +3 位作者 王菲菲 李泽楷 黄添蓉 唐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的体验。方法2021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3例异地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恶性肿...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的体验。方法2021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3例异地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体验可归纳为以下3个主题:面临诸多的困境、应对困境的力量与方式、需求与希望。结论异地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面临诸多挑战,护理人员和相关管理者应完善支持系统,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患者应对异地就医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异地就医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I、B及其比值与脑白质变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维华 吕田明 +3 位作者 李焕敏 杜淑华 杨灿洪 袁师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 B)及Apo B/ApoAI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648例经头颅MRI证实脑白质病变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轻度脑白质变性者(n=386)和中重度脑白质变性者(n=262),收集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 B)及Apo B/ApoAI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648例经头颅MRI证实脑白质病变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轻度脑白质变性者(n=386)和中重度脑白质变性者(n=262),收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poAI、Apo B、Apo B/ApoAI比值以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轻度与中重度者两组间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ApoAI及Apo B/Apo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po 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AI和Apo B/ApoAI作连续型变量资料时,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Apo B/ApoAI是中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56,95%CI:3.622~36.229,P<0.001),而ApoAI是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68,95%CI:0.018~0.262,P<0.001)。以ApoAI的上四分位数(p75)为截点分为低ApoAI(≥1.38 g/L)、高ApoAI(<0.138 g/L);以Apo B/ApoAI的下四分位数(p25)为截点分为低Apo B/ApoAI(≤0.58 g/L)、高Apo B/ApoAI(>0.58 g/L)。通过比较发现,高ApoAI、低Apo B/ApoAI组患者的中重度WML的发病率最低(P<0.001)。结论在脑白质病变患者中,Apo B/ApoAI水平增高为中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I水平增高为脑白质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 脑白质病变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庄坚 罗晓青 +2 位作者 吴舒帆 何懿 李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细胞焦亡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损伤组、TBI模型组、MCC950(CP-456773)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小鼠TBI模型,造模后按时腹腔注射MCC950或生理盐水适... 目的探讨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细胞焦亡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损伤组、TBI模型组、MCC950(CP-456773)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小鼠TBI模型,造模后按时腹腔注射MCC950或生理盐水适量。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评价各组小鼠脑组织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及GSDMD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假损伤组比较,TBI组小鼠脑损伤区域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胞核固缩、深染,胞核周围出现大量空泡;MCC950治疗组神经元状态明显优于TBI组。尼氏染色,MCC950治疗组脑组织神经元缺失及损伤情况较TBI组均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显示,与TBI组比较,MCC950治疗组的脑组织冰冻切片NLRP3、Caspase1及GSDMD表达量均较TBI组明显降低。结论MCC950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减轻TBI小鼠脑组织的创伤及细胞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NLRP3炎性小体 焦亡 MCC9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2K家系的GDAP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梨 杨灿洪 +3 位作者 吕田明 李兰英 宗丹丹 伍月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方法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目标外显子捕获及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65个候选基因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对可疑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采用多序列比对分析基因序列的... 目的探讨一个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方法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目标外显子捕获及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65个候选基因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对可疑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采用多序列比对分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利用PolyPhen-2、PROVEAN和SIFT三种软件进行突变基因功能预测。用PyMOL-1软件对突变基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分子模拟。结果先证者GDAP1基因第3外显子检测出1个未见报道的杂合错义突变[c.371A>G(p.Y124C)]。先证者母亲及弟弟均检出该杂合突变,而其父亲未检测到该突变。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位于GDAP1蛋白的第124位的酪氨酸具有高度保守性。三种预测软件预测该突变均为有害突变。分子结构模拟结果显示突变体在124位的氨基酸残基与周围氨基酸残基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影响蛋白整体的稳定性。结论 GDAP1基因突变可能与该AD-CMT家系发病有关,新发现的c.371A>G突变(p.Y124C)扩展了GDAP1基因的突变谱,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2K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神经节苷脂诱导分化相关蛋白1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祸复合伤并低钠血症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振林 杨灿洪 +2 位作者 蔡梓博 谢文艺 吕田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905-3908,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临床少见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影像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可逆的对称性大脑后部白质病变。本文...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临床少见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影像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可逆的对称性大脑后部白质病变。本文报道了1例车祸复合伤并低钠血症所致RPLS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提示低钠血症是导致RPLS的少见原因。临床上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低钠血症患者时应警惕RPLS的发生,而RPLS通常是可逆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防止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多处创伤 低钠血症 复合伤 病例报告 典型病例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