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优选特应性皮炎润肤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松根 杨西晓 +1 位作者 莫立乾 周冼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4,共8页
目的探讨以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钠、丹皮酚、山茶籽油为主要成分研制润肤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动物模型,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4种主要成分的配比,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安排实验,将4~6周BALB/c小鼠制备的A... 目的探讨以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钠、丹皮酚、山茶籽油为主要成分研制润肤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动物模型,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L9(34)正交实验表设计4种主要成分的配比,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安排实验,将4~6周BALB/c小鼠制备的AD动物模型分为9组,分别涂抹9种主要成分浓度不一的润肤剂,通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皮肤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TEWL)筛选最优处方,并进行药效学及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通过正交表的极差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得出神经酰胺对皮肤含水量影响最大,山茶籽油对TEWL影响最大,最优的处方为1号,主要成分的配比为D1E1F1G1;药效学实验显示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皮肤含水量、pH值、TEWL值均明显改善,且P值均<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0分,无刺激性。结论该润肤剂能明显改善AD小鼠皮肤含水量、pH、TEWL,可用于修复AD小鼠的皮肤屏障,且无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润肤剂 皮肤屏障 皮肤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及白细胞介素-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影响的析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宇 毛祖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55-2657,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皮肤-裸鼠嵌合模型64只,按析因设计要求,使用不同时间和浓度IL-17及IL-10注射于裸鼠移植皮肤内,再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移植人表皮细...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皮肤-裸鼠嵌合模型64只,按析因设计要求,使用不同时间和浓度IL-17及IL-10注射于裸鼠移植皮肤内,再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移植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IL-17使用浓度增加和使用时间加长可致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显著增高(P<0.05),IL-10使用浓度增加和使用时间加长可致人表皮细胞DNA综合荧光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IL-17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有促进作用,IL-10对人表皮细胞DNA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人表皮细胞 DNA 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 被引量:5
3
作者 钟泽敏 杨烨玫 +9 位作者 周思彤 胡永轩 毛祖豪 吴中 韩雪 刘康兴 黄诗韵 胡燕卿 卢艳 周冼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究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178个甲)趾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再按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和甲真菌病严重度指数(OSI)分值高低各分为不同亚组。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178个甲)趾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再按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和甲真菌病严重度指数(OSI)分值高低各分为不同亚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激光治疗(1次/周,共8次)。乙组第1周口服伊曲康唑0.2 g,2/日。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临床评分、外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12个月,临床有效率甲组31.33%、乙组35.79%;真菌清除率甲组30.00%、乙组41.18%;两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O/OSI变化,甲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O<12、OSI<16时,不同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SCIO≥12、OSI≥16时,不同亚组之间临床有效率有差异性(P<0.05)。分别有33.71%、74.72%、70.79%的病甲在面积、形状、颜色方面得到改善。62.16%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9 ms 1064 nm Nd:YAG激光1年内有效改善甲真菌病病甲的外观,对于较为严重的甲真菌病,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是个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甲 甲真菌病 激光治疗 伊曲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仙花、散沫花及海娜花对小鼠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雨诗 胡永轩 +3 位作者 刘康兴 卢艳 胡燕卿 周冼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通过皮下多点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制备C57BL/6小鼠雄激素性脱发模型,探讨不同药物对小鼠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T)、模型组(M)和空白组(K),药物组中又分为凤仙花组(T1)、散沫花组... 目的通过皮下多点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制备C57BL/6小鼠雄激素性脱发模型,探讨不同药物对小鼠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T)、模型组(M)和空白组(K),药物组中又分为凤仙花组(T1)、散沫花组(T2)、海娜花组(T3)、米诺地尔酊组(T4),每组各8只,行背部局部脱毛处理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5 mg/kg·d以构建雄激素性脱发模型,同时T1、T2、T3组分别用凤仙花粉、散沫花粉和海娜花粉于脱发部位外敷封包,1次/d,每次0.5 h;T4组外用5%米诺地尔酊,2次/d;模型组及空白组均予外用生理盐水。35 d后对小鼠背部进行拍照,并分别检测小鼠血清睾酮、双氢睾酮及脱毛处皮片睾酮、双氢睾酮、Ⅱ型5α还原酶的含量,同时取背部脱毛区全层皮肤制作石蜡切片,计算终毛/毳毛比。通过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药物组各组均能诱导C57BL/6小鼠毛发生长。治疗35 d后各药物组小鼠背部脱毛区均可见新发生长,其中T3组背部毛发密度最高,且可见部分皮肤变为灰色,T2组小鼠背部毛发密度最低;药物组实验部位皮肤组织HE染色切片在100倍显微镜视野下计数的总毛囊数量(22.75±4.301、31.38±13.212、33.00±13.825、31.12±8.357)及终毛毛囊数量(13.25±2.605、18.88±9.463、21.25±8.379、21.62±5.805)均高于模型组(9.12±6.854、3.62±2.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3组小鼠皮片中睾酮(0.81±0.12、0.85±0.19)、双氢睾酮(1.41±0.23、1.29±0.39)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4.75±0.41、6.48±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组血清中睾酮、双氢睾酮含量及皮片中Ⅱ型5α还原酶含量与模型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凤仙花、散沫花和海娜花对C57BL/6小鼠雄激素性脱发模型有治疗作用,其中凤仙花和海娜花可能通过降低局部皮肤中的雄激素含量来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凤仙花 散沫花 海娜花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特比萘芬治疗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及其对大鼠模型作用
5
作者 罗娟 冯佩英 +10 位作者 胡永轩 杨烨玫 周思彤 黄松根 Jadad Abdullah 钟泽敏 郑雨诗 刘康兴 卢艳 胡燕卿 周冼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7,共6页
报道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联合特比萘芬成功治疗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并探讨F.nubica的真菌学、体外药敏试验和动物实验特点。患者,男,60岁,右手背约30mm×40mm暗红色斑块10个月,无痒痛。皮损KOH直接镜检、组织... 报道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联合特比萘芬成功治疗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1例,并探讨F.nubica的真菌学、体外药敏试验和动物实验特点。患者,男,60岁,右手背约30mm×40mm暗红色斑块10个月,无痒痛。皮损KOH直接镜检、组织病理见特征性的硬壳小体;沙堡培养基26℃培养2周见灰黑色绒毛状菌落,小培养镜下见着色霉属特征性枝孢样产孢结构。对所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ITS序列测序鉴定为F.nubica。采用M38-A2方案对该致病菌进行9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特比萘芬MIC值最小(0.125μg/mL)。我们应用该F.nubica菌株成功构建了模拟临床的着色芽生菌病Wistar大鼠模型,并使用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脉宽3.0ms、能量24J/cm^2、光斑直径3mm,频率4Hz,间隔30s,照射共3轮)治疗,2次/周连续8次后停用,结果显示经过8次照射可诱导病变组织局部大量淋巴细胞聚集,促进病变恢复,但不能杀灭真菌。临床上,患者经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照射(1次/周,剂量同上)联合口服特比萘芬0.25Bid治疗共8周后皮损明显好转,复查真菌学阴性,随访20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 nubica 着色芽生菌病 WISTAR大鼠 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