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蛋白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水旺 沈安娜 +2 位作者 郑德仲 黄敬 胡兆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可能与UAP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分别收集2014年6月-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UAP及SAP血浆标本各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 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可能与UAP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分别收集2014年6月-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UAP及SAP血浆标本各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的血浆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n=60)。随机取对照组(n=10)、UAP组(n=10)与SAP组(n=10)空腹血浆标本各100μl,分别等量混合成3组样本,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后,利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进行蛋白分离,经差异软件分析后,采集UAP和SAP之间变化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每组随机选取40份血浆样本,选取UAP特异性差异蛋白进行ELISA验证。结果 UAP与SAP组患者血浆相比较,共筛选出10个表达量差异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包括9个上调蛋白点,1个下调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后,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γ链(FGG)、补体C4-B(C4B)、免疫球蛋白κ链C结构域(IGKC)和血红蛋白α亚基(HBA1);表达下调的蛋白是结合珠蛋白(HP)。与对照组比较后,在这些差异蛋白中共找到2个UAP特异性相关蛋白,即IGKC和HP。选取IGKC进行ELISA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较,UAP组样本中IGKC特异性表达上调(P<0.05),与DIGE验证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到UAP特异性相关蛋白IGKC和HP,IGKC有可能成为UAP早期筛查及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浆 生物学标记 蛋白质组学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邵小飞 周洪跃 +7 位作者 刘新宇 陈佑明 李宓 梁燕 陈珊莹 李永强 Harry Holthofer 邹和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社区居民中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方法:选择珠海市城区成年原住居民(n=2135)进行横断面筛查。收集晨尿及抽取空腹血液检测尿液、血生化指标。结果:... 目的:了解珠海市社区居民中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方法:选择珠海市城区成年原住居民(n=2135)进行横断面筛查。收集晨尿及抽取空腹血液检测尿液、血生化指标。结果:珠海市社区居民中HUA总患病率为32.41%。CKD总患病率为15.83%。CKD检出率在HUA人群(24.42%)显著高于尿酸正常人群(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年龄、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CKD发病独立相关(P<0.05)。结论:珠海市城区居民HUA及CKD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及同一地区7年前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HUA是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横断面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HBsAg阴转停药后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向永 尤旭 +6 位作者 吴元凯 揭育胜 林国莉 张敏 时红 朱昌浩 崇雨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sAg阴转停药后疗效的持久性.[方法]对28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总疗程≥24月,获得HBsAg阴转的慢性HBV感染者,予以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进行肝脏生化学、病毒学、... [目的]回顾性研究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sAg阴转停药后疗效的持久性.[方法]对28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总疗程≥24月,获得HBsAg阴转的慢性HBV感染者,予以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进行肝脏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检测和随访观察.[结果]28例服用核苷(酸)类似物获得HBsAg阴转停药的慢性HBV感染者经过平均2.3(0.8 ~ 7.5)年的停药观察,无一例患者复发.停药时(n=28)、停药后24周(n=28)、48周(n=24)、72周(n=23)、96周(n=18)ALT复常率分别为:77.8%、77.8%、87.5%、84.6%、100%;HBV DNA不可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HBsAg阴转率各时间点全部为100%;HBsAg/HBsAb转换率各时间点分别为:42.9%、42.9%、42.3%、52.2%、61.1%.28例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生化学、病毒学突破及肝炎复发.[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得HBsAg阴转停药后疗效持久、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酸)类似物 持久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HBsAg转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永 陈健宁 +1 位作者 顾玉荣 尤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8-93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CHB患者的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 【目的】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CHB患者的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5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基线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影像学指标及动态变化,了解其血清HBsAg转阴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对1 205例CHB患者随访10年,共50例发生血清HBsAg转阴,每年转阴率为1.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值为1.774,P=0.047)、基线PLT计数(OR值为0.994,P=0.037)、基线HBeAg阴性(OR值为0.335,P=0.001)、脾长径(OR值为1.017,P=0.013)、基线HBsAg滴度(特别是<2000 U/mL,OR值为0.099,P<0.001)、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次数(OR值为0.028,P <0.001)、对NA治疗发生病毒学应答(特别是发生IVR、EVR和MR者,OR值为0.028,P <0.001)、发生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者(OR值为12.255,P=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基线HBsAg滴度(OR值为0.172,P <0.001)、更改抗病毒方案次数(OR值为0.095,P <0.001)、是否发生IVR、EVR、MR(OR值为0.018,P <0.001;OR值0.010,P <0.001;OR值0.005,P <0.001)是发生血清HBsAg阴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血清HBsAg阴转与多种因素相关,基线HBsAg低水平(<2 000 U/mL)、更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次数越少、病毒应答的越早、越快,病毒应答后持续时间越久者,更易发生血清HBsAg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B基因在大肠埃希菌抗生素耐性产生中的作用(英文)
5
作者 席云 黄敬 +6 位作者 陶玲 赵鹏 陈佑明 付永玫 孙恒彪 尤旭 肖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研究探讨din B基因在抗生素耐性产生中的作用。多拷贝含din B基因质粒被转染到大肠埃希菌造成超表达。携带多拷贝din B基因的菌株比野生菌更有生长优势。在体外实验中,din B超表达株在8 h内即显示出耐药性,而野生株不能。在鼠模型体... 本研究探讨din B基因在抗生素耐性产生中的作用。多拷贝含din B基因质粒被转染到大肠埃希菌造成超表达。携带多拷贝din B基因的菌株比野生菌更有生长优势。在体外实验中,din B超表达株在8 h内即显示出耐药性,而野生株不能。在鼠模型体内实验中,与野生株相比,din B超表达株出现耐药株时间更短,耐药水平更高。结果显示din B基因在抗生素耐性产生中有贡献并有作为防止抗生素耐性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B基因 大肠埃希菌 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获血清HBsAg转阴后的长期预后 被引量:6
6
作者 盘铮 尤旭 +1 位作者 崇雨田 李向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6-872,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获得血清HBsAg转阴后的长期临床预后。【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获得血清HB?sAg转阴的127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失访... 【目的】回顾性研究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患者获得血清HBsAg转阴后的长期临床预后。【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获得血清HB?sAg转阴的127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失访患者23例,纳入本研究的患者104例。定期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包括患者人口学数据、家族史、个人病史、基线及随访各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肝脾影像学指标以及药物治疗安全性数据等。【结果】104例患者中,85.6%(89例)男性,37.7%(34例)基线时HBeAg阳性;经过平均5.5(0.3~14.0)年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sAg阴转时平均年龄为49.0(27.0~81.0)岁,ALT复常率为66.2%(48/68),HBV DNA不可测率为98.1%(102例),HBeAg转阴率为85.3%(29/34),HBeAg/HBeAb转换率为79.4%(27/34),HBsAg阴转率为100%(104例),HBsAg/HBsAb转换率7.7%(8例)。104例患者至最后1次随访时,ALT复常率为83.8%(57/68),HBV DNA不可测率为99.1%(103),HBeAg阴转率为88.2%(30/34),HBeAg/HBeAb转换率为79.4%(27/34),HBsAg阴转率为97.1%(101),HBsAg/HBsAb转换率为27.9%(29例),3例患者出现HBsAg复转阳,但血清HBsAg滴度较低,HBsAg滴度对数值波动在-0.3~0.7 U/mL。1例(1.0%)患者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2例(1.9%)肝硬化患者进展至肝癌,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获得血清HBsAg转阴后的长期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血清HBsAg阴转 临床特点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自发转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兴 尤旭 +1 位作者 崇雨田 李向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61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大队列的慢性HBV感染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自然状态下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74例未抗病毒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定期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数据、基线及随访各时... 【目的】通过对大队列的慢性HBV感染者长期随访观察,了解自然状态下血清HBsAg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74例未抗病毒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定期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数据、基线及随访各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肝脾影像学指标,了解其血清HBsAg自发转阴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至2016年12月,974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共54例出现血清HBsAg自发转阴,每年自发阴转率约为1.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特别是≥50岁,HR值为2.647,P=0.001)、BMI(特别是≥28,即特别肥胖者,HR值为3.401,P=0.004)、基线HBV DNA水平(特别是<104U/m L,HR值为11.798,P=0.001)、基线HBeAg状态(HR值为0.192,P=0.001)、基线HBsAg滴度(特别是>2 000 U/m L,HR值为0.056,P<0.001)、脾长径(HR值为1.017,P=0.013)、右肝斜径(HR值为1.026,P=0.007),是血清HBsAg转阴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基线HBsAg滴度(HR值为0.071,P<0.001)、基线HBV DNA(HR值为0.819,P=0.005)是血清HBsAg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自发转阴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HBsAg水平为独立影响因素,基线HBV DNA水平越低(≤104U/m L)、基线HBsAg低水平(≤2 000 U/m L)者更易发生血清HBsAg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HBSAG 自发转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差异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安娜 胡水旺 +2 位作者 黄敬 郑德仲 胡兆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筛选可能与SAP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SAP血浆标本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的血浆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n=60)。下面不变,做... 目的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筛选可能与SAP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SAP血浆标本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的血浆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n=60)。下面不变,做凝胶电泳是将各组的血混合的做实验的。取SA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浆标本各20例(各100 mL),分别等量混合成2组样本,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后,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蛋白分离,经差异软件分析后,挖取变化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每组随机各取40例样本,选取差异蛋白血红蛋白δ亚基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验证。结果 SAP患者与健康人血浆相比较,筛选出表达量差异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共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α亚基和血红蛋白δ亚基;表达下调的蛋白包括载脂蛋白L1、载脂蛋白C3、载脂蛋白E和补体C4-B。ELISA验证结果表明血红蛋白δ亚基在SAP组样本中表达上调,与双向凝胶电泳结果一致。结论血浆血红蛋白δ亚基有可能成为稳定型心绞痛早期筛查及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血浆 生物标记物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