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条件下巨噬细胞分泌CCL22促进三阴乳腺癌转移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敏 胡绍勇 +1 位作者 何成思 邹争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9,共7页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表现为很高的转移潜能。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在促进TNBC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乳腺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表现为很高的转移潜能。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在促进TNBC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乳腺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往往处于缺氧环境中。低氧环境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然而低氧环境中巨噬细胞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在该研究中,THP1细胞被诱导成TAM,经过缺氧培养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细胞迁移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将MDA-MB-231细胞移植于祼鼠体内,CT扫描,分析了TAM促进TNBC细胞的器官转移能力;通过ELISA实验检测低氧对TAM分泌的肿瘤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GDSC在线软件分析了CCL22受体CCR4和其他CCR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CCL22的表达来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迁移:经过缺氧培养后的TAM显著增强了TNBC细胞迁移能力,以及促进癌细胞在体内向肺转移;低氧诱导TAM分泌CCL22;CCL22受体C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三阴乳腺癌 CCL22 低氧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余可妍 张晓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63-1566,共4页
膝关节为骨关节炎主要好发部位。深度学习(DL)为医学图像分析的新方法之一,已广泛用于分割膝关节结构、检测病灶、自动分级及预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本文就DL在影像学诊断膝关节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膝关节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骨质密度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脂肪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晓东 赵文吉 +5 位作者 陈焱君 赵银霞 胡少勇 严杰文 赵静 李绍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密度(BMD)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皮下脂肪(SAT)、内脏脂肪(VAT)的关系。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11人(男56人,女55人),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及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定量CT(QCT)行腹部扫描...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密度(BMD)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皮下脂肪(SAT)、内脏脂肪(VAT)的关系。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11人(男56人,女55人),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及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定量CT(QCT)行腹部扫描,测量L3的BMD及相应层面腹部SAT与VAT含量。将男性与女性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分别比较3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和VAT的差异,对BMD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男性间除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及V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0,P<0.05)。3组女性年龄、腰围及VA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身高、体质量、BMI、S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BMD与年龄、腰围、VAT均呈负相关(r=-0.849、-0.412、-0.501,P均<0.05)。结论男、女性腰椎BMD与年龄均呈明显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BMI无明显相关性;男性腰椎BMD与腰围、SAT与VAT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女性腰椎BMD与腰围及VAT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3D配准技术测量颈椎间孔形态学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鑫涛 叶强 +2 位作者 李鉴轶 彭鹏 李绍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2D/3D配准技术测量离体颈椎标本椎间孔形态学的精度。方法获取16具颈椎离体标本的螺旋CT影像,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相应标本的三维模型。然后改变标本的体位,再次行CT扫描并分别拍摄各具离体标本正侧位X线平片,采用2D/3D图像配... 目的探讨基于2D/3D配准技术测量离体颈椎标本椎间孔形态学的精度。方法获取16具颈椎离体标本的螺旋CT影像,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相应标本的三维模型。然后改变标本的体位,再次行CT扫描并分别拍摄各具离体标本正侧位X线平片,采用2D/3D图像配准技术还原拍摄平片时颈椎的三维位置。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测量配准前与配准后C_(2/3)至C_(6/7)双侧的椎间孔面积、前后径和上下径。结果共测得椎间孔的面积、前后径和上下径各158个,经配对样本t检验,配准后椎间孔的面积、前后径、上下径与配准前相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孔面积的准确度为96.77%、精确度为(1.27±1.16)mm^2,前后径的准确度为94.35%、精确度为(0.30±0.27)mm,上下径的准确度为96.14%、精确度为(0.32±0.28)mm。结论应用2D/3D配准技术测量颈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孔 2D/3D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强 李鉴轶 +2 位作者 李鹏 孔祥雪 李绍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0,29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集7位健康成年志愿者颈椎的CT影像,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椎三维模型,并采集同一志愿者保持同一姿势时的颈椎直立正侧位X线平片,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中... 目的探讨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集7位健康成年志愿者颈椎的CT影像,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椎三维模型,并采集同一志愿者保持同一姿势时的颈椎直立正侧位X线平片,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中建立虚拟X线场景,采用2D/3D图像配准还原摄平片时颈椎的位置,并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测量两种位置的椎间孔面积。结果利用2D/3D图像配准方法,可获得颈椎直立位的三维位置数据,共测得56个椎间孔卧位及直立位两位置椎间孔面积,卧位椎间孔面积为(50.9±14.2)mm2,直立位椎间孔面积为(83.6±23.5)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5)。结论利用2D/3D配准技术可获得颈椎直立位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直立位与卧位椎间孔有显著差异,但其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孔 2D/3D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耀彬 李焕敏 李春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群中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用广州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加体检的110例胆囊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病毒性肝炎和大量酒精摄入史。为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目的探讨人群中胆囊切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用广州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加体检的110例胆囊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病毒性肝炎和大量酒精摄入史。为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并且检测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结果 110个胆囊切除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8.18%(42人),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45.90%(28人),女性的患病率为28.59%(14人)。所有入组对象中血脂升高者占70.91%(78人),血脂正常者为29.09%(32人)。结论胆囊切除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皮质骨螺钉置入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鹏 朱美松 +3 位作者 张鑫涛 杜冰冉 李文睿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质骨螺钉轨迹入路,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获取4具下颈椎标本(C3~7)CT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设计椎弓根皮质骨螺钉轨迹,并建立导航模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快速成型(RP)和数控... 目的探讨基于皮质骨螺钉轨迹入路,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获取4具下颈椎标本(C3~7)CT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设计椎弓根皮质骨螺钉轨迹,并建立导航模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快速成型(RP)和数控机床技术(CNC)制造出两种材质导航模板并测量其在颈椎椎弓根辅助置钉的精确性。结果 RP、CNC两组在进钉点的水平面上绝对偏差分别为:(0.28±0.24)mm、(0.32±0.23)mm;矢状面上分别为:(0.30±0.20)mm、(0.52±0.44)mm。钉道中点在水平面上分别为:(0.26±0.22)mm、(0.39±0.32)mm;矢状面上分别为:(0.37±0.29)mm、(0.49±0.50)mm。螺钉安全分级,RP组1级螺钉20枚;CNC组1级螺钉19枚,2级1枚。两组的绝对偏差值、安全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C导航模板经皮质骨螺钉轨迹辅助置钉是可行的,为下颈椎椎弓根置钉提供了一种全新、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轨迹 数控机床 导航模板 下颈椎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武生 李绍林 +1 位作者 黄凯滨 魏清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1-1113,共3页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细胞的非常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为女性55岁,患者因顽固性咳嗽、CT检查发现左肺内实性肿物而入院,入院后腹...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细胞的非常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为女性55岁,患者因顽固性咳嗽、CT检查发现左肺内实性肿物而入院,入院后腹部超声显示左肾占位。行左肾和肿物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肿瘤为来源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术后对病人随访了12个月,目前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超声检查未见复发征象。基于本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细胞瘤 肾脏肿瘤 恶性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与MR全脊柱成像技术在退行性脊柱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绍勇 崔运能 +2 位作者 赵银霞 陆明 李绍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评估全脊柱数字化成像技术(DR)与MR成像质量,分析全脊柱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成像的测量的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1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退行性脊柱病的61名患者资料,年龄49.9±17.6岁,均行全脊柱... 目的评估全脊柱数字化成像技术(DR)与MR成像质量,分析全脊柱站立位DR及仰卧位MR成像的测量的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1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并诊断为退行性脊柱病的61名患者资料,年龄49.9±17.6岁,均行全脊柱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检查,分析全脊柱拼接的图像质量,在全脊柱DR侧位片、全脊柱MR正中矢状位图像测量颈椎前凸角(CL)、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椎倾斜角(SS)、脊柱矢状位垂直轴(SVA)等参数,并利用配对T检验对比DR与MR测量值,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全脊柱DR与MR图像拼接质量优良率为100%,全脊柱DR及MR成像上测量CL、TK、LL、SS、SVA值分别为28.37±10.91o、29.98±8.96o、45.61±12.46o、34.38±9.05o、17.20±26.39 mm,及24.34±9.01o、21.22±8.13o、41.45±12.17o、37.45±8.19o、36.51±12.44 mm,DR与MR测量CL、TK、LL、SS、SVA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1、0.007),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68、0.72、0.51(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34)。结论站立位DR与仰卧位MR全脊柱成像图像质量良好,仰卧位MR图像测量的CL,TK,LL,SS,SVA等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与站立位DR相关,但存在明显区别,并不能代替站立位DR检查,须联合检查才能全面评估退行性脊柱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柱成像 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3D配准技术评估两种可调式颈托对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意君 张鑫涛 +2 位作者 叶强 李鉴轶 李文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基于2D/3D配准技术评估可调式颈托一代与二代对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并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哪种颈托可以更好地为颈椎病患者提供牵引治疗。方法利用2D/3D配准技术采集C_(2/3)、C_(3/4)、C_(4/5)、C_(5/6)双侧椎间孔面积等数据,计... 目的基于2D/3D配准技术评估可调式颈托一代与二代对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并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哪种颈托可以更好地为颈椎病患者提供牵引治疗。方法利用2D/3D配准技术采集C_(2/3)、C_(3/4)、C_(4/5)、C_(5/6)双侧椎间孔面积等数据,计算不同角度椎间孔面积差值及面积增长率。统计对比颈托一代与二代不同角度椎间孔面积差值及面积增长率。结果通过对比,第二代颈托的牵引效果在颈椎大部分位置上统计学结果是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C_(5/6)节段在4个牵引角度上都是显著的。结论第二代颈托对于扩大椎间孔面积效果优于第一代颈托,能更有效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3D配准技术 可调式颈托 椎间孔形态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11
作者 蒋方 肖继杰 +4 位作者 陆苑婷 李葳 段宇雯 盛宗海 李绍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2-658,共7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微粒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背后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BMSCs,Caspase-8比色测定工具包(CCK8法)检测SPIO(1和5μg/m L)对BMSCs细胞毒性;SPIO(1和5μg/m L)与成...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微粒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背后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BMSCs,Caspase-8比色测定工具包(CCK8法)检测SPIO(1和5μg/m L)对BMSCs细胞毒性;SPIO(1和5μg/m L)与成软骨培养基混合培养9 d,普鲁士蓝染色和自发荧光检测验证SPIO与BMSCs结合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软骨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量,如:二型胶原α2、聚集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13;体外行阿利新蓝染色及二型胶原α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MSCs成软骨量;Western blot检测软骨标记蛋白二型胶原α2,聚集蛋白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以及Ihh/PTHr P信号通路蛋白Ihh、PTHr P表达量明确机制。结果体外CCK8法检测提示SPIO(1和5μg/m L)对BMSCs细胞活性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二型胶原α2和聚集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提示,和对照组(单纯加入溶剂)相比,1μg/m L SPIO的mRNA量明显增加,5μg/m L SPIO的mRNA量大于1μg/m L SPIO,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mRNA表达出现浓度依赖抑制,和对照组相比1μg/m L SPIO表达减少,5μg/m L SPIO的mRNA量小于1μg/m L SPIO;体外阿利新蓝染色和二型胶原α2免疫荧光染色提示阳性细胞随着SPIO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均大于对照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提示二型胶原α2和聚集蛋白聚糖蛋白表达随SPIO升高而升高,且均大于对照组,但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随SPIO升高而降低,且均小于对照组,Ihh和PTHr P蛋白表达量随SPIO浓度增加而升高,且均大于对照组(P<0.05)。SPIO促进Ihh/PTHr P信号通路,除CCK8法检测结果外均出现浓度依赖性。结论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在体外实验促进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上调Ihh/PTHr P信号通路,为治疗软骨退变相关疾病提供可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软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MRI和BOLD-MRI对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伤的定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俏玲 李师思 +2 位作者 陈焱君 丁有斌 张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目的比较Dixon-MRI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MRI)定量参数对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成年... 目的比较Dixon-MRI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MRI)定量参数对成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33.88±8.30)岁,行肾脏Dixon-MRI和BOLD-MRI检查,记录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等基本信息,测定血清学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是否存在MetS,分为MetS组(24例)和非MetS组(18例)。测量肾脏皮质、髓质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和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apparent relaxation rate,R2^(*)),分析组间差异,探讨肾脏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R2^(*)、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2-IR,HOMA2-IR)间的相关性以及比较Dixon-MRI和BOLD-MRI定量指标在轻度肾损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MetS组肾脏皮质FF值(4.21%±0.79%)显著高于非MetS组(2.51%±0.75%),P<0.001;MetS组肾髓质R2^(*)值(27.02±1.38 s-1)显著低于非MetS组(31.29±1.17 s-1),P=0.008,但两组间肾髓质FF值和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后,两组间肾皮质FF值及髓质R2^(*)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及0.035)。校正年龄后,肾脏皮质FF值与eGFR呈负相关(r=-0.37,P=0.017),与Scr、HOMA2-IR呈正相关(r=0.39,P=0.012;r=0.34,P=0.026),肾脏髓质R2^(*)值与eGFR、Scr无相关性(r=-0.25,P=0.119;r=0.27,P=0.086)。肾皮质FF鉴别肾功能正常和轻度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7%、85.7%和71.4%。髓质R2^(*)鉴别肾功能正常和轻度肾功能损伤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50.0%和89.3%。结论Dixon-MRI和BOLD-MRI均可无创定量检测MetS相关潜在或早期肾损伤,但是肾皮质FF或许更具有评估MetS相关潜在或早期肾损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XON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代谢综合征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棕色脂肪检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祝翠玲 张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9期829-832,共4页
肥胖症等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棕色脂肪可诱导机体内源性能量消耗,从而作为此类代谢性疾病的潜在诊治靶点之一。因此准确检测及定量分析棕色脂肪,对治疗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棕色脂肪的手段不一,主要包括正电子... 肥胖症等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棕色脂肪可诱导机体内源性能量消耗,从而作为此类代谢性疾病的潜在诊治靶点之一。因此准确检测及定量分析棕色脂肪,对治疗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棕色脂肪的手段不一,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磁共振成像、间接气体交换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法、交感神经张力测定法、棕色脂肪称重等。而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成像参数多及定量检测准等优势,且能够同时检测未激活与激活状态的棕色脂肪,广泛地应用于棕色脂肪检测研究。作者就目前常用于棕色脂肪检测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 白色脂肪 磁共振成像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尤因肉瘤1例
14
作者 陈燚林 李红林 周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38-1438,共1页
女性患儿,13岁,3天前跌伤后感腰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病史。查体:L2~L4椎体棘突间隙处及椎旁软组织轻度压痛,余未见明确异常。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3588μg/L。腰椎CT:L2~L3椎管内见12 mm×9 mm×22 m... 女性患儿,13岁,3天前跌伤后感腰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病史。查体:L2~L4椎体棘突间隙处及椎旁软组织轻度压痛,余未见明确异常。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3588μg/L。腰椎CT:L2~L3椎管内见12 mm×9 mm×22 mm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欠清,CT值约51 HU,邻近骨质未见破坏。腰椎MRI:L2~L3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10 mm×8 mm×20 mm肿块,边界清,T1WI、T2WI呈均匀等信号(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肉瘤 尤因 硬膜下腔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