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极读出梯度的单重复时间腰椎定量磁化率成像
1
作者 董振翔 郭义昊 +4 位作者 刘蔷 张益哲 丘倩怡 张晓东 冯衍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 提出一种利用双极读出梯度的单重复时间(TR)腰椎定量磁化率成像方法,并比较单TR与双TR方法在不同腰椎骨密度受试者的定量磁化率结果。方法 提出平移校正方法解决了正负梯度读出图像之间沿频率编码方向空间错位问题,提出相位校正方... 目的 提出一种利用双极读出梯度的单重复时间(TR)腰椎定量磁化率成像方法,并比较单TR与双TR方法在不同腰椎骨密度受试者的定量磁化率结果。方法 提出平移校正方法解决了正负梯度读出图像之间沿频率编码方向空间错位问题,提出相位校正方法消除正负梯度读出图像之间的相位差。使用单TR和双TR方法采集了6名正常人,2名骨质减少患者以及2名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L1-L5的数据,重建出磁化率图后,将校正前后单TR与双TR方法的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TR方法校正前与双TR方法所得腰椎磁化率值的线性回归结果为:Y=0.64*X-11.61。单TR方法校正后与双TR方法腰椎磁化率值的线性回归结果为:Y=1.03*X+0.25。说明校正后的单TR方法与双TR方法的结果高度一致,并且校正后的单TR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结论 经过校正的单TR双极读出梯度方法能够生成无伪影的腰椎定量磁化率分布图,并且将数据采集时间缩短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单重复时间 腰椎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和正反相位MRI成像在骨髓脂肪沉积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灵艳 李绍林 郝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双回波正反相位(in-phase and out-phase)MRI成像技术在骨髓脂肪沉积中的价值,并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择经我院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确诊的38例骨质疏松者及30例骨量正常者分别行MR...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双回波正反相位(in-phase and out-phase)MRI成像技术在骨髓脂肪沉积中的价值,并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择经我院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确诊的38例骨质疏松者及30例骨量正常者分别行MRI常规检查、1H-MRS及双回波正反相位成像,并收集资料,分别测量L2椎体的反相位和正相位信号比值(SIR)、水脂比(LRW)和脂肪分数(FF)。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SIR、LRW及FF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SIR值、LRW及FF对骨质疏松诊断效能,并初步确定骨质疏松各指标诊断阈值;Kolmogorov-Snimov法进行正态性检验,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选择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检验SIR与LRW和FF的相关性。结果得到横轴位和矢状位各68幅MRI腰椎正反相位图,得到68幅单体素MRS波谱图,骨质疏松组SIR值、LWR及FF分别为0.498±0.160、3.677±3.093、0.732±0.176,骨量正常组SIR值、LWR及FF分别为0.350±0.971、2.094±1.892、0.573±0.211,两组间SIR、LWR 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04、2.035、2.738,P值均<0.05);正反相位所测SIR区分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SIR阈值为0.3850,灵敏度78.9%,特异度为66.7%。MRS中LWR、FF区分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740,阈值分别为2.063、0.674,灵敏度分别为75.0%,79.2%,特异度分别为71.4%、72.4%。Pearson相关分析SIR与LRW和FF的r值和P值,结果P值均<0.05。结论1H-MRS和正反相位MRI两种方法均能提供腰椎骨髓脂肪沉积定量信息,可以无创、快速协助诊断骨质疏松,二者指标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正反相位 骨质疏松 骨髓脂肪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