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艳 刘慧玲 邓爱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和佛山市各1所医院中于2013年10月~2014年7月分娩并在产后42 d行盆底肌力筛查的... 目的了解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和佛山市各1所医院中于2013年10月~2014年7月分娩并在产后42 d行盆底肌力筛查的产妇1008例。盆底肌肉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测定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影响因素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完成。结果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42 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9.21%、49.60%;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产妇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产妇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低于阴道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存在关联性,并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分娩方式与产次是珠三角地区流动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妇女的健康宣教,提倡计划生育,及时干预以减少盆底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影响因素 流动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迎春 郭遂群 +3 位作者 张易 万波 陈天萌 马从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3-1855,共3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据报道国外此病的发病率为7.0%~12.0%.我国的发病率为9.4%。HDCP以妊娠晚期妇女(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据报道国外此病的发病率为7.0%~12.0%.我国的发病率为9.4%。HDCP以妊娠晚期妇女(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功能损害,严重者可以出现抽搐、昏迷、脑血管出血、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及DIC,甚至死亡.但多数患者病理改变在分娩后随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PREGNANCY 妊娠期妇女 病因 脑血管出血 妊娠晚期 HDCP 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春花 江庆萍 +6 位作者 林丹 陈炜 肖艳怡 林莉 邓渊润 蒋惠萍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蛋白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8(38.3%)和83/12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2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呈负相关(P=0.010,P=0.016),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P=0.025)、组织学分级(P=0.017)、肌层浸润深度(P=0.044)及淋巴结是否转移(P=0.032)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8,P<0.001)。MAP2K4蛋白阳性表达(MAP2K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MAP2K4-)的患者高(P=0.002),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的患者低(P=0.007)。并且,MAP2K4+/波形蛋白阴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长,而MAP2K4-/波形蛋白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短(P=0.004)。结论 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 波形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丹 郭遂群 +2 位作者 赵丽琴 陈天萌 徐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患者排卵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将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诱发排卵的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患者排卵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将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诱发排卵的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20例自发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待排卵后第7天采取内膜,分别测定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用药后,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观察65个周期,其中排卵周期20个,总排卵率为30.8%。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膜厚度[(1.17±0.30)cm]高于对照组内膜厚度[(0.71±0.27)cm],整合素αV、整合素β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间质及腺体PR、ER、AR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具有诱导作用,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其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用于促排卵对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耿蔷 郭遂群 +1 位作者 全松 邢福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09-2211,共3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用于不孕症妇女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拟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指导同房的不孕症患者66例,完成84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于月经周期第3~7d,每日口服来曲唑5mg,B... 目的:探讨来曲唑用于不孕症妇女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拟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指导同房的不孕症患者66例,完成84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于月经周期第3~7d,每日口服来曲唑5mg,B超监测卵泡和内膜发育,出现尿LH峰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观察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及并发症。结果:排卵率78.6%;多卵泡排卵率17.9%;HCG日最大卵泡直径平均为(19.45±1.59)mm;H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占21.4%;累积妊娠率16.7%。结论:来曲唑促排卵疗效较为温和,多为单卵泡排卵。最大卵泡发育直径为18~21mm时,为注射HCG的合适时机。但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发育有无影响,且妊娠率较低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来曲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卫兵 杨宁 +5 位作者 崔蓉 李正芬 苗竹林 庞韬 伍洁华 欧汝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13-251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IL-17、IL-23)和Treg细胞因子(TGF-...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频率;应用ELISA方法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IL-17、IL-23)和Treg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水平。结果:URSA患者Th17细胞在外周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早孕者(P<0.01);而URSA患者Treg细胞在外周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正常早孕者(P<0.01)。URSA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早孕者,而TGF-β1、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早孕者(P<0.01)。结论:URSA的发生与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效果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正芬 郭遂群 刘亚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53-2754,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24~36周羊水过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33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AF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24~36周羊水过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33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羊水指数(AFI)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率)。结果:治疗组羊水指数的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功能,有效治疗羊水过少,改善围生儿预后,提高产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过少羊水 羊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PK3和c-Myc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晨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PK3和c-Myc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PK3和c-Myc的表达,分析DAPK3、c-Myc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子宫内膜癌...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PK3和c-Myc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PK3和c-Myc的表达,分析DAPK3、c-Myc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132例组织标本中DAPK3低表达80例(80/132,60.61%),c-Myc高表达71例(71/132,53.79%);(2)DAPK3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FIGO分级(P=0.034),组织学分级(P=0.027),淋巴结转移状态(P=0.022)和肌层浸润程度(P=0.011)中差异显著;c-Myc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FIGO分级(P=0.015)和淋巴结转移状态(P=0.031)中差异显著;(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DAPK3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少于高表达患者(P=0.023),而c-Myc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患者(P=0.002);(4)等级相关分析显示DAPK3和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负相关(r=-0.310,P<0.001);(5)COX回归分析提示,c-Myc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结论 DAPK3低表达和c-Myc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行为相关,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DAPK3和c-Myc的表达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DAPK3 C-MYC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孕引产中胎盘粘连者胎盘血管生成素1,2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成英 郭遂群 +2 位作者 耿蔷 魏清柱 肖小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15-271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孕引产后胎盘粘连与胎盘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关系。方法:孕13~24周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中,入院后按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利凡诺引产及水囊引产的61例分为两组,A组:利凡诺组40例;B组:水囊组21例... 目的:探讨中孕引产后胎盘粘连与胎盘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关系。方法:孕13~24周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中,入院后按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利凡诺引产及水囊引产的61例分为两组,A组:利凡诺组40例;B组:水囊组2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中Ang-1和Ang-2的表达情况,比较胎盘Ang-1、Ang-2与胎盘粘连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的胎盘粘连发生率分别为50%及47.62%,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中胎盘粘连者Ang-1的表达均高于无粘连者,Ang-2的表达粘连者低于无胎盘粘连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孕引产后胎盘粘连可能与胎盘Ang-1的表达增强、Ang-2的表达减弱有关,可能与Ang-1/Ang-2的比率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孕引产 胎盘粘连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和成人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及频率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正芬 秦卫兵 +5 位作者 崔蓉 杨宁 苗竹林 赵文忠 韦相才 陈春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比较脐血和成人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及频率。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5例新生儿脐血和12例正常健康成人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中CD45RA、CD45RO及胞内抗原Foxp3的表达情况;检测CD4+CD25... 目的:比较脐血和成人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及频率。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5例新生儿脐血和12例正常健康成人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中CD45RA、CD45RO及胞内抗原Foxp3的表达情况;检测CD4+CD25bright/CD4+T和CD4+CD25dim/CD4+T的百分比。结果:与成人外周血相比,脐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显示为独立的细胞群;CD4+T细胞、CD4+CD25dim/CD4+T比例增高;而CD4+ CD25+/CD4+T、CD4+CD25bright/CD4+T的比例降低。在表型方面,脐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大部分是CD45RA+的细胞,同时表达Foxp3,但含量较成人外周血低。结论:与成人外周血相比,脐血中存在数量较多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但功能尚未成熟,可能更适合作为调节性T细胞体外培养的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成人外周血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海华 粟东云 +3 位作者 奉赛芝 郑培玲 范中意 方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女性患者20例,采用自身对照,即对同一患者左侧注射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 目的探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女性患者20例,采用自身对照,即对同一患者左侧注射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右侧采用常规注射法,然后比较两种注射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所致患者的局部反应、药物外渗均明显低于常规注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Z型注射结合留置气泡技术用于氟维司群治疗中,可防止药物在皮下组织渗漏,有助于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药物浪费,确保氟维司群的剂量和疗效,减轻患者疼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维司群 几内注射法 Z型注射法 留置气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ZEB2和C-myc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庆海 蒋惠萍 +2 位作者 邓晓洁 方唯意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探讨E盒锌指结合蛋白2(ZEB2)和原癌基因C-myc(C-my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O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EOC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1例EOC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EB2及C-my... 目的探讨E盒锌指结合蛋白2(ZEB2)和原癌基因C-myc(C-my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O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EOC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1例EOC和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和C-my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EB2及C-my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O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ZE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94/191)和30.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103/191)和15.4%(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ZEB2蛋白的表达与EOC病理分型(P=0.003)、FIGO分期(P=0.028)、T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4)有关。C-myc蛋白的表达与EOC中FIGO分期(P=0.035)、病理学分级(P=0.039)、T分期(P=0.002)有关。EOC组织中ZEB2与C-myc蛋白的表达有关联(R=0.358,P<0.001)。同时ZEB2及C-myc的共同表达在T分期和FIGO分期有关(P<0.001,P<0.008)。结论 ZEB2和C-myc有助于促进EO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EOC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E盒锌指结合蛋白2 原癌基因C-MY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与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渊润 蒋惠萍 +3 位作者 吴兰芳 陈炜 林丹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Sp1在不同种类宫颈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不同种类的6种人宫颈癌细胞系(Si Ha、He La、Caski、Me180、Ms751、C33a)中Sp1的基础... 目的探讨Sp1在不同种类宫颈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不同种类的6种人宫颈癌细胞系(Si Ha、He La、Caski、Me180、Ms751、C33a)中Sp1的基础表达水平,选择Sp1高表达细胞株和低表达细胞株,利用慢病毒载体进行SP1的沉默及过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过表达稳定株及其对照组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情况,曲线拟合计算不同剂量辐射后各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 6种宫颈癌细胞Sp1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Me180>Caski>C33a>Si Ha>Ms751>He La。Western blot证实成功构建稳定沉默Sp1及过表达Sp1的宫颈癌细胞株。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电离辐射作用后,靶向抑制Spl的表达可以使Me180细胞的存活分数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e180/sh SP1细胞SF2、D0、Dq值较对照组偏低,α/β增高。经X射线作用后,稳定过表达Sp1(He La/SP1)细胞存活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 La/SP1细胞SF2、D0、Dq较对照组显著升高,α/β值则显著降低。结论沉默Sp1的表达能够增加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而过表达Sp1则能增强宫颈癌细胞放疗抵抗,Sp1在宫颈癌放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宫颈癌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莉 江庆萍 +6 位作者 林丹 陈炜 蒋惠萍 刘春花 肖艳怡 朱丽彤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1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分析PGK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1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K1的表达,分析PGK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PGK1低表达27例(90%),高表达3例(10%),1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PGK1低表达72例(55.4%),高表达58例(44.6%),相对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01);(2)PGK1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不同FIGO分级(P<0.001),组织学分级(P=0.002),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1)中差异显著;(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GK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患者(P=0.002);(4)多因素分析提示,PGK1高表达不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77)。结论 PGK1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行为相关,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PGK1的表达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GK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i1对免疫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调节性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雨涛 汪庆如 +7 位作者 李欣然 王袁 卓爱萍 谢嘉欣 高萌 马闻擎 汤丽超 付霞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Peli1对免疫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物学特性尚未阐明。文章旨在探讨Peli1对免疫性POI小鼠Treg增殖、凋亡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脾中分离Treg细胞,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过表达Peli1慢病毒载体,转... 目的Peli1对免疫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物学特性尚未阐明。文章旨在探讨Peli1对免疫性POI小鼠Treg增殖、凋亡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脾中分离Treg细胞,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过表达Peli1慢病毒载体,转染Treg细胞。实验分为6组:正常空白组(正常小鼠Treg细胞)、正常上调组(正常小鼠Treg细胞+过表达Peli1慢病毒)、正常空载组(正常小鼠Treg细胞+空载病毒)、模型空白组(POI小鼠细胞Treg细胞)、模型上调组(POI小鼠Treg细胞+过表达Peli1慢病毒)、模型空载组(POI小鼠Treg细胞+空载病毒)。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eli1的mRNA及蛋白水平,CCK8法检测Treg细胞增殖,Annexin V-APC/PI法检测Treg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eff细胞增殖水平评估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模型上调组Peli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空载组、模型空白组(P<0.05);正常上调组Peli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空载组、正常空白组(P<0.05)。48 h、72 h和96 h时,模型上调组Treg细胞增殖水平高于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空载组(P<0.05),正常上调组Treg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空载组(P<0.05)。模型上调组Treg细胞凋亡率[(37.13±0.95)%]显著低于模型空载组[(45.27±0.95)%]与模型空白组[(41.95±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上调组Treg细胞凋亡率[(26.49±1.37)%]显著低于正常空载组[(33.60±2.09)%]与正常空白组[(35.20±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结果显示,模型上调组Treg细胞对Teff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模型空载组、模型空白组(P<0.05);正常上调组Treg细胞对Teff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正常空载组、正常空白组(P<0.05)。结论过表达Peli1促进POI小鼠Treg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强免疫抑制功能,为治疗免疫性POI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i1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自身免疫性 TREG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诱导宫颈癌细胞休眠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赵晴 刘艳 邓渊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DC)-杀伤细胞(CIK)对宫颈癌细胞休眠的诱导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SiHa细胞,采集宫颈癌患者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层,分别诱导DC、CIK,分组培养后观察DC-CIK对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及增殖...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DC)-杀伤细胞(CIK)对宫颈癌细胞休眠的诱导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SiHa细胞,采集宫颈癌患者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层,分别诱导DC、CIK,分组培养后观察DC-CIK对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及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侵袭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增殖率较低,凋亡率较高;与CIK组比较,DC-CIK组增殖率较低,凋亡率较高(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细胞存活率较低,且DC-CIK组存活率低于CIK组(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侵袭、迁移细胞数较低;与CIK组比较,DC-CIK组侵袭、迁移细胞数较低(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表达量较低,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高;与CIK组比较,DC-CIK组PI3K、Akt、mTOR、MMP-9相对表达量较低,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建立DC-CIK共培养体系,并对宫颈癌细胞进行干预,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诱导宫颈癌细胞休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使用DC-CIK细胞培养调控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树突状细胞 杀伤细胞 细胞休眠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