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例吡非尼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霞 李家意 +1 位作者 卢惠芬 崔海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吡非尼酮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例重型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吡非尼酮运用于抗新冠肺炎后纤维化治疗的疗效。结果 2例分别患者经吡非尼酮治疗15周和9周后,动态复查...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吡非尼酮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例重型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分析吡非尼酮运用于抗新冠肺炎后纤维化治疗的疗效。结果 2例分别患者经吡非尼酮治疗15周和9周后,动态复查胸部CT显示两例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前明显减轻。结论 吡非尼酮可能在改善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及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病毒肺炎 肺纤维化 吡非尼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理 郑少强 +1 位作者 袁伟锋 黄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5-700,共6页
目的:比较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基因多个等位基因在肺炎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肺炎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6例肺炎患者与66例既往无肺炎的健康体检者,抽提各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基因多个等位基因在肺炎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肺炎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6例肺炎患者与66例既往无肺炎的健康体检者,抽提各研究对象外周血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或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NFR1+36A/G、TNFR1-609G/T、TNFR2+676T/G、TNFR2+1663T/G、TNFR2+1668A/G和TNFR2+1690C/T各多态性位点在肺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统计分析各基因分布频率与肺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TNFR1-609G与T等位基因在肺炎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0.9%与59.1%,在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3.8%与46.2%;TNFR1-609T等位基因在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较高(P<0.05)。余基因的各等位基因在肺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R1-609G与T等位基因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5.0%与75.0%,在非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6.0%与54.0%,T等位基因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较高(P<0.05)。TNFR2+1690C与T等位基因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1.1%与18.9%,在非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1.0%与39.0%,C等位基因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分布频率较高(P<0.05),余基因的各等位基因在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TNFR1-609T等位基因的个体更易罹患肺炎,而携带TNFR1-609T及TNFR2+1690C等位基因的个体肺炎病情较严重,易进展为重症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蔡沁馨 李红林 +2 位作者 王笑转 李婷 周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与其他肺炎的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的60名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组年龄处于18~35岁占75%,表现为... 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与其他肺炎的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的60名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组年龄处于18~35岁占75%,表现为高热占55%.实验室检查:8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6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98%C反应蛋白(CRP)增高.CT影像表现:病变累及单个肺叶占73%,累及右肺下叶占47%;小叶中心分布占90%;呈团片状占62%,呈磨玻璃影占80%,肺实变占38%;病灶边缘欠清占68%,75%见树芽征,85%支气管壁增厚,38%见支气管气象;2%见胸腔积液,未见合并空洞.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大多数见于青年人,临床表现以高热常见;常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增高且不伴有WBC增高.CT以右肺下叶受累为主,常见小叶中心分布的团片状、边缘欠清的磨玻璃样影,伴或不伴肺实变,罕见胸腔积液及肺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多见,支气管气象相对少见;不同于常见细菌性肺炎的以实变为主并伴支气管气象;虽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同样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但支原体肺炎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伴有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多层螺旋CT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辅助鼻饲管置入在机械通气的慢阻肺病人中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达成 邵金莲 崔海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人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鼻饲管置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慢阻肺病人40例,年龄平均(72.40±7.886)岁,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人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鼻饲管置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慢阻肺病人40例,年龄平均(72.40±7.886)岁,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经纤支镜辅助鼻饲管置入,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鼻饲管置入。结果实验组的一次置管成功例数、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9 vs 9,95.0 vs 47.3,(8.37±1.34)vs(17.9±3.80),4 vs 12,P〈0.05),但置管操作所需的医疗耗费明显高于对照组((262±0)vs(12±0),P〈0.05)。实验组置管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指脉氧饱和度、动脉血Pa O2、动脉血Pa CO2均无明显差异((87.7±13.5)vs(89.9±13.8),(114.35±10.6)vs(115.1±9.2),(67.4±14.0)vs(68.7±9.9),(96.9±2.3)vs(97.2±2.2),(88.5±2.2)vs(82.0±19.2),(45.9±18.0)vs(38.4±2.6),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慢阻肺病人常规鼻饲管置入困难时,改用纤支镜辅助操作,简单迅速、安全可靠、损伤轻微、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鼻饲管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