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3D序列显示腰骶丛神经及影像解剖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余琴琴 陈焱君 +4 位作者 张晓东 周全 杨洋 钟世镇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3D-T2W-FFE、3D-STIR-TSE、DWIBS三种序列腰骶丛神经显示、影像解剖和3D重建效果。方法收集49名志愿者常规腰椎磁共振和腰骶丛神经成像数据,其中3D-T2W-FFE序列48例、3D-STIR-TSE序列47例、DWIBS序列43例。计算三种序列神经根... 目的探讨3D-T2W-FFE、3D-STIR-TSE、DWIBS三种序列腰骶丛神经显示、影像解剖和3D重建效果。方法收集49名志愿者常规腰椎磁共振和腰骶丛神经成像数据,其中3D-T2W-FFE序列48例、3D-STIR-TSE序列47例、DWIBS序列43例。计算三种序列神经根和骨骼肌的对比度噪声比(CNRN/M)、右侧骶1神经根直径及神经节体积;分别采用各自4等级评分比较这三种序列对腰骶丛神经的显示效果和3D重建效果。结果三种序列的CNR N/M不全相同,其中3D-T2W-FFE序列与3DSTIR-TSE、DWIBS序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的神经节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0)。三种序列的神经根直径不全相同,其中3D-STIR-TSE序列与DWIBS序列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神经显示评分不全相同,其中DWIBS序列与3D-T2W-FFE、3D-STIR-TSE序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神经3D重建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3D-T2W-FFE序列和3D-STIRTSE FFE序列神经显示和影像解剖评分无差别,较DWIBS序列好。三种序列神经3D重建评分无差别,其中DWIBS序列重建过程最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神经成像 3D重建 图像信号 影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各向同性磁共振成像分析踝关节解剖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文吉 张鑫涛 +3 位作者 吴著 赵银霞 胡绍勇 李绍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目的对比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FSE)和三维快速场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field echo,3D-FF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2D-FSE)对踝关节解剖结构显示的特点。方法随机选1... 目的对比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FSE)和三维快速场回波(3 dimensional fast field echo,3D-FF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 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2D-FSE)对踝关节解剖结构显示的特点。方法随机选10名志愿者进行各向同性3D-FSE、3D-FFE及2D-FSE序列磁共振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并测量各组织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用5分利克特表(5-point Likert scale)评估各序列各组织的成像质量。结果在各组织中的3D-FSE序列SNR最高,在软骨、肌肉、肌腱中其次为3D-FFE序列;软骨-骨髓、肌肉-肌腱、关节液-肌腱中的3DFSE的CNR最高,其次为3D-FFE,各序列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评估三种序列踝关节软骨的成像质量,各序列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D-FFE成像质量最好,其次为3D-FSE。主观评估韧带中3D-FSE、2D-FSE序列均优于3D-FFE序列(P<0.05);主观评估肌腱中,除腓短肌腱外,其余肌腱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都是3D-FSE成像质量最好,其次为2D-FSE序列。结论各向同性3D-FSE序列具有最高的SNR、CNR,能任意平面重建,扫描时间短,可全面评估复杂关节的解剖结构,广泛应用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3D-FSE 3D-FFE 2D-FSE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蔡沁馨 李红林 +2 位作者 王笑转 李婷 周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与其他肺炎的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的60名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组年龄处于18~35岁占75%,表现为... 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与其他肺炎的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的60名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全组年龄处于18~35岁占75%,表现为高热占55%.实验室检查:8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6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98%C反应蛋白(CRP)增高.CT影像表现:病变累及单个肺叶占73%,累及右肺下叶占47%;小叶中心分布占90%;呈团片状占62%,呈磨玻璃影占80%,肺实变占38%;病灶边缘欠清占68%,75%见树芽征,85%支气管壁增厚,38%见支气管气象;2%见胸腔积液,未见合并空洞.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大多数见于青年人,临床表现以高热常见;常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增高且不伴有WBC增高.CT以右肺下叶受累为主,常见小叶中心分布的团片状、边缘欠清的磨玻璃样影,伴或不伴肺实变,罕见胸腔积液及肺空洞,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多见,支气管气象相对少见;不同于常见细菌性肺炎的以实变为主并伴支气管气象;虽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同样多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但支原体肺炎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伴有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多层螺旋CT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瘤影像学表现(附15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穗芳 管雪琴 +2 位作者 万莹莹 李红林 周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5-1267,共3页
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瘤(1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是少见的具有自发性恶变倾向的骨良性纤维性病变[1-2],其影像学特征易与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等疾病相混... 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瘤(1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是少见的具有自发性恶变倾向的骨良性纤维性病变[1-2],其影像学特征易与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等疾病相混淆,确诊需病理诊断[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的骨LSMF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对于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MRI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新骨形成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翊 宋丽文 赵英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在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MRI冠状位T1序列图像预测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arthritis,axSpA)患者新骨形成进展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 目的探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在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MRI冠状位T1序列图像预测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arthritis,axSpA)患者新骨形成进展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axSpA的351例患者的初诊和随访1年、2年或3年的MRI图像,以8∶1∶1的比例随机分入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开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fpn-YOLOv8模型,同时构建三个基线模型(YOLOv8、YOLOv7、Faster-RCNN)用于同Bifpn-YOLOv8比较模型效能。使用全类平均准确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F1分数、准确度、召回率、具体情境的常规物体(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COCO)指标评估各模型预测新骨形成进展的性能。其中,mAP_(50)和mAP_(50:95)分别代表不同交并比阈值下的全类平均准确度,COCO指标的平均准确度(average precision,AP)如AP,AP_(50),AP_(75)同理。结果Bifpn-YOLOv8模型在验证和测试集上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同基线模型相比,该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最优的mAP_(50)和mAP_(50:95),为83.8%和50.4%,结果同三个基线模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样,Bifpn-YOLOv8模型在测试集上获得了较基线模型更优的COCO指标,AP、AP_(50)、AP_(75)分别为50.5%、82.3%、58.6%。结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fpn-YOLOv8模型可以利用MRI图像有效预测axSpA患者SIJ新骨形成进展,该模型有望成为评估新骨形成进展的临床工具,辅助医师对axSpA患者进行临床决策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骶髂关节 注意力机制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变形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崔运能 李绍林 +1 位作者 赵银霞 岑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变形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5月到本院就诊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并仅行保守治疗的患者资料,均行X线及MRI检查,共71名患者;在X线平片上利用Genant半定量标准评估... 目的探讨胸腰段陈旧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变形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5月到本院就诊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并仅行保守治疗的患者资料,均行X线及MRI检查,共71名患者;在X线平片上利用Genant半定量标准评估受累椎体的形态学改变,在MR图像上观察受累椎体相邻头侧、尾侧椎间盘的形态、信号变化,并进行Oner及Pfirrmann分级评分;对受累的变形椎体,与相邻椎间盘的形态、信号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受累椎体相邻头侧、尾侧椎间盘的形态、信号改变。结果椎体变形Genant分度与相邻头侧椎间盘的Oner形态学改变分度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8,P〈0.01),但与相邻头侧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相邻尾侧椎间盘的Oner分度、Pfirrman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变形椎体相邻头侧的椎间盘Oner分度较相邻尾侧椎间盘高(P〈0.01),但两组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影响相邻头侧椎间盘的形态,两者严重程度相一致,而相邻尾侧椎间盘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椎间盘退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测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崔运能 李绍林 赵银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生理退化现象,也是诸多引起患者不适疾病的基础,尤其与腰痛密切相关。早期、准确判断椎间盘退变不仅能提供实用性临床信息,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多利用MRI检测椎间盘退变,可无创性地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影响人...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生理退化现象,也是诸多引起患者不适疾病的基础,尤其与腰痛密切相关。早期、准确判断椎间盘退变不仅能提供实用性临床信息,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目前多利用MRI检测椎间盘退变,可无创性地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不影响人体的生理状态,无电离辐射,可进行多参数、多平面成像,软组织对比度高,不仅可以观察椎间盘的组织结构,显示椎间盘本身及周围神经根、椎管的病变,还可以评估椎间盘的生理生化改变。近年来,由于主磁场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MR高信号区形态及信号强度纵向追踪 被引量:1
8
作者 崔运能 杨伟超 +2 位作者 方晓潮 赵银霞 张晓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高信号区(HIZ)病灶形态及信号强度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1月腰椎MR检查发现HIZ病灶、并在至少1.5年后复查的27名腰痛患者资料。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读MR图像,目测判断复查时HIZ病灶形态改变,...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高信号区(HIZ)病灶形态及信号强度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1月腰椎MR检查发现HIZ病灶、并在至少1.5年后复查的27名腰痛患者资料。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读MR图像,目测判断复查时HIZ病灶形态改变,分为"增大"、"不变"、"缩小"、"消失"。利用Image J软件在MR图像上测量初查及复查时HIZ体积及HIZ信号/脑脊液信号(T2/CSF)比值,对比初查及复查体积及信号强度改变。结果初查可见HIZ累及43个椎间盘,复查时病灶增大10个(23.3%),不变22个(51.2%),缩小9个(20.9%),消失2个(4.7%),另可见4个椎间盘出现新的HIZ病灶。Image J软件测量显示,初查及复查HIZ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的T2/CSF信号比值较初查高(P<0.05)。结论经过平均3年3月时间观察,腰痛患者椎间盘大部分HIZ病灶形态保持稳定状态,但信号强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磁共振成像 高信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MRI检查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 袁慧书 +1 位作者 李绍林 张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周围神经是一个复杂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网络,并且长期以来其影像学成像一直是技术难点。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及高场超导MRI的普及,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MRN)成为目前最具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影像学技术,对周围... 周围神经是一个复杂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网络,并且长期以来其影像学成像一直是技术难点。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及高场超导MRI的普及,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MRN)成为目前最具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影像学技术,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周围神经MRI检查具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在临床常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和普及上受到限制,且目前尚未有可循的周围神经MRI检查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的专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临床需求出发,在充分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围神经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针对外周神经MRI检查的适应证、检查流程、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以及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科学、具体的实践标准和建议,为全国各级医院放射科医师及技师提供参考,以促进该技术的规范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周围神经 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