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位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超声影像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巧华 颜滨 +6 位作者 李征毅 杜冰冉 汝首航 姜江 汪斐 贾蕊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目的超声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两侧椎旁肌的对称性和形态学特征,为AIS运动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23例AIS患者(患者组)与23例无脊柱侧凸的青少年(对照组),应用超声对两组受试者在休息位(腰背部肌肉取俯卧位、腹... 目的超声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两侧椎旁肌的对称性和形态学特征,为AIS运动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23例AIS患者(患者组)与23例无脊柱侧凸的青少年(对照组),应用超声对两组受试者在休息位(腰背部肌肉取俯卧位、腹部肌肉取仰卧位)、站立位下测量椎旁肌(T_(12)~L_(5)水平竖脊肌、T_(12)~S_(1)水平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厚度,计算肌肉厚度变化率。结果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主弯曲线T_(12)~L_(4)水平竖脊肌、T_(12)~S_(1)水平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仅休息位)凸侧厚度均小于凹侧(P<0.05);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凸侧竖脊肌、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仅休息位)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AIS患者凹凸两侧的竖脊肌收缩厚度变化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主弯曲线多个椎体节段椎旁肌对称性不良,较对照组凸侧椎旁肌厚度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超声 椎旁肌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小鼠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琳瑞 王小燕 +4 位作者 张群 张书勤 杨静 王红 胡华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脓毒症小鼠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9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脂多糖(LPS)组(n=12)和hUCMSCs组(n=12)。LPS组和hUCMSCs组小鼠腹腔注射10mg/kg LPS诱导建...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脓毒症小鼠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9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脂多糖(LPS)组(n=12)和hUCMSCs组(n=12)。LPS组和hUCMSCs组小鼠腹腔注射10mg/kg LPS诱导建立脓毒症模型,1h后hUCMSCs组尾静脉注射经提取鉴定的正常新生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5×105个/只),LPS组给予等量PBS,并于3、6、12、24h时随机处死小鼠,收集肺、肾、肝组织及血液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器官损伤及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脏、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成功培养鉴定hUCMSCs并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hUCMSCs明显改善了脓毒症小鼠肺、肾、肝组织受损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hUCMSCs处理明显降低了同时间点肝组织TNF-α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了IL-10的表达水平(P<0.05)。ELISA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hUCMSCs处理24h明显降低了外周血TNF-α的表达水平(P<0.05),处理3、6、12h明显增加了外周血IL-10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hUCMSCs可改善脓毒症小鼠肝、肺、肾组织受损情况,调节脓毒症炎性因子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赖舒畅 邱鸿 +5 位作者 王肖 潘道延 王桢钰 李凯 白晓春 沈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DEPTOR基因在糖尿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条件性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小鼠与DEPTOR^(loxp/loxp)小鼠进行杂交繁殖,并对子代进行基因型鉴定,获得... 目的构建并鉴定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DEPTOR基因在糖尿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条件性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小鼠与DEPTOR^(loxp/loxp)小鼠进行杂交繁殖,并对子代进行基因型鉴定,获得基因型为DEPTOR^(loxp/-)Cre^(+/-)的小鼠;再让DEPTOR^(loxp/-)Cre^(+/-)的小鼠与DEPTOR^(loxp/loxp)小鼠杂交获得DEPTOR^(loxp/loxp)Cre^(+/-)小鼠;基因型为DEPTOR^(loxp/loxp)Cre^(+/-)的小鼠即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模型小鼠。3周龄时通过PCR法鉴定小鼠的基因型;8周龄时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后,免疫荧光验证DEPTOR基因敲除效果。结果从引进这两种小鼠开始繁殖10个月,共获得基因型为DEPTOR^(loxp/loxp)Cre^(+/-)的小鼠10只,PCR结果证实小鼠的基因型符合DEPTOR^(loxp/loxp)Cre^(+/-)。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敲除效果明显。结论利用Cre/loxp系统,本研究成功构建并鉴定了条件性胰岛β细胞DEPTOR基因敲除小鼠,为在动物水平研究DEPTOR基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TOR CRE/LOXP系统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彭鹏 黄刚 +1 位作者 朱美松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正常成人颈椎CT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测量C_(3)~C_(7)椎体的椎弓根宽度(OPW)、椎弓根高度(OPH)、...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正常成人颈椎CT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测量C_(3)~C_(7)椎体的椎弓根宽度(OPW)、椎弓根高度(OPH)、内侧皮质骨厚度(MCT)以及颈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置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节段左右两侧OPH和MCT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男性的OPH和OPW参数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_(3)~C_(4)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对侧1.0~3.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1.0~3.5 mm;C_(5)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同侧或对侧1.0~2.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3.0~4.0 mm;C_(6)~C_(7)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同侧2.0~4.5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4.5~7.0 mm。C_(3)~C_(7)的皮质骨螺钉总体内倾角平均值分别是:39.13°、41.00°、40.91°、37.28°、31.84°,总体矢状角是:90.85°、97.23°、108.97°、111.60°、104.83°。螺钉的直径为3.5 mm,长度选择30 mm,32 mm较为适宜。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并总结出置钉规律,为其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 下颈椎 解剖学 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