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抑制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龚芝 孙丽荣 +3 位作者 曹雄 李树基 朱心红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1-2125,共5页
目的探讨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马钱子生物碱,分离去除其中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制备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分别在HEK293和PC12细胞系上,采用MTT法观察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细胞存活的... 目的探讨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马钱子生物碱,分离去除其中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制备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分别在HEK293和PC12细胞系上,采用MTT法观察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然后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采用BrdU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对HEK293细胞的存活无明显抑制作用,当其浓度>0.5mg/ml时,对HEK293细胞产生毒性作用(P<0.0001),但在PC12细胞中,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在5μg/ml的浓度下即可明显抑制PC12的存活(P<0.0001)。在培养的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上,50μg/ml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减少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P<0.01),当浓度增加到100μg/ml时则能够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P<0.001)。结论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及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具有细胞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复合生物碱成分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 抑制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NMDA诱导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常全忠 胡德辉 +2 位作者 陈明 王颖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NMDA受体的激活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NMDA诱导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拟建立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模型,观察了3种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在NMDA处理前和处... NMDA受体的激活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NMDA诱导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拟建立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模型,观察了3种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离体培养12 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在NMDA处理前和处理后使用氯通道阻断剂,对神经元的存活率影响不同,仅NMDA处理前给药才有保护作用。SITS对NMDA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最强并有浓度依赖性,DIDS次之,NPPB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SITS和DIDS可阻断NMDA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可能与NMDA的效应和氯通道活动均被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阻断剂 NMDA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A)受体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偶联O_2^-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国军 吴中海 陈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偶联O2-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对呼吸调控作用中的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制作新生大鼠体外延髓脑片标本,进一步参照Johnson方法制作mNRF“岛”,逐个移入mNRF“岛”于按预案加有试剂的带盖24孔板,24孔板置入5%... 目的探讨5-HT2A受体偶联O2-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对呼吸调控作用中的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制作新生大鼠体外延髓脑片标本,进一步参照Johnson方法制作mNRF“岛”,逐个移入mNRF“岛”于按预案加有试剂的带盖24孔板,24孔板置入5%CO2、37℃培养箱培养60min;取上清液100μl,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550nm)检测吸光度。分别观察5-HT、5-HT2A受体激动剂盐酸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DOI)对mNRF产生O2-的影响,及5-HT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Ketanserin)、抗氧化剂α-硫辛酸(α-LA)能否抑制5-HT及DOI在mNRF“岛”产生O2-的作用。结果5-HT的浓度曲线显示5-HT在1μmol/L时对mNRF作用达到峰值,随着浓度增加,O2-无显著增加;DOI浓度曲线显示DOI使mNRF产生的O2-达到峰值的浓度是20μmol/L;5-HT、DOI均可显著使mNRF产生的O2-增加(P<0.01),而5-HT、DO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Ketanserin、α-LA可显著抑制5-HT、DOI在mNRF产生O2-。结论在mNRF通过激活5-HT2A受体,可显著产生O2-,提示5-HT2A受体对呼吸的调控可能与O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 受体 5-Hk O2^- 凯坦色林 D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钙通道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神经元上的差异性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明 胡德辉 +1 位作者 朱心红 高天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5-1227,共3页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特异性地标记脑型L-型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CaV1.2α1C和CaV1.3α1D。结果CaV1.2α1C主要分布在CA1区锥体细胞突起部分及...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特异性地标记脑型L-型L-型钙通道不同的α1亚单位CaV1.2α1C和CaV1.3α1D。结果CaV1.2α1C主要分布在CA1区锥体细胞突起部分及CA3区锥体细胞的胞体区、基树突和远端顶树突;CaV1.3α1D则主要集中分布在海马各亚区的胞体区和近端突起;此外,CaV1.2α1C和CaV1.3α1D在细胞局部的分布特性上亦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现簇状分布,而后者则呈均匀分布。结论L-型钙通道CaV1.2α1C和CaV1.3α1D亚单位在成年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中呈现差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L-型钙通道亚单位 差异性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及其激活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简葵欢 陈明 +1 位作者 冯文龙 高天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0,319,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eNOS均分布在神经元上。另外,eNOS还分布在胶质细胞上。当给予NOS的底物L-精氨酸时,海马神经元的膜电位出现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OS广泛分布在海马神经细胞中,当其激活时对海马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细胞兴奋性 海马 免疫荧光标记 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全脑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周期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鸥 朱心红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4-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促脑神经元再生药物干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3)。分别于缺血后第7~14...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促脑神经元再生药物干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前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3)。分别于缺血后第7~14天,单日4次间隔2h腹腔注射BrdU75mg/kg。缺血第29天灌注固定,另取3只正常大鼠以同样方法注射BrdU,次日处死。取脑,连续冰冻冠状切片,分别做BrdU免疫组化标记及BrdU/NeuN荧光免疫组化双标记并计数BrdU+细胞密度及BrdU+/NeuN+细胞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缺血后不同时间增殖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损伤促进了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分裂,海马齿状回DG区和CA1区的新生细胞在缺血后第7~10天处于较高的水平且逐渐减少,11d后降至稳定水平。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未受缺血后时间变化的影响。结论全脑缺血对神经前体细胞的促分裂作用主要发生在缺血后10d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元再生 神经前体细胞 脑缺血 海马 齿状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prominin-1的C-末端肽的适配子筛选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兴梅 石玉生 +2 位作者 李晓文 李银 方莹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采用SELEX技术筛选针对人prominin-1的C-末端18肽(C18)的适配子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微孔板法进行SELEX筛选。用合成的KLH-C18作为筛选靶标,进行7轮筛选后进行克隆测序。选取适配子C6进行结合ELISA检测,同时进行与转染promini... 目的:采用SELEX技术筛选针对人prominin-1的C-末端18肽(C18)的适配子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微孔板法进行SELEX筛选。用合成的KLH-C18作为筛选靶标,进行7轮筛选后进行克隆测序。选取适配子C6进行结合ELISA检测,同时进行与转染prominin-1质粒的U87细胞的免疫组化;利用链亲和素磁珠来进行适配子C6的免疫共沉淀。结果:经过7轮SELEX筛选得到具有特定二级结构的适配子。适配子C6可结合C18肽和表达人prominin-1的U87细胞。Pulldown实验证明了C6可识别天然状态的prominin-1蛋白。结论:利用"靶标切换"的SELEX技术,初步获得能与人prominin-1的C-末端18肽及其天然蛋白结合的适配子,为肿瘤的诊疗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inin-1 适配子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参与中枢炎症反应的小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关艳中 高天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是否对小胶质细胞增殖产生影响。方法: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系,加入不同浓度的卡巴胆碱或卡巴胆碱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对...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是否对小胶质细胞增殖产生影响。方法: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系,加入不同浓度的卡巴胆碱或卡巴胆碱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对小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我们在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系发现,卡巴胆碱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并能有效抑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10μM浓度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卡巴胆碱可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小胶质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S2蛋白对A549细胞氯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常全忠 胡德辉 +2 位作者 朱玉山 陈佺 高天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1-433,共3页
目的研究SARS病毒表面相关蛋白S2蛋白对A549细胞氯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离体培养的A549细胞上,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氯通道电流。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记录正常A549细胞的氯通道电流;S2蛋白组在浴槽液中加SARS病... 目的研究SARS病毒表面相关蛋白S2蛋白对A549细胞氯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离体培养的A549细胞上,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氯通道电流。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记录正常A549细胞的氯通道电流;S2蛋白组在浴槽液中加SARS病毒S2蛋白,终浓度50μg/ml;calphostinC+S2蛋白组先在浴槽液中加calphostinC(终浓度0.1mmol/L)预处理10min,再观察S2蛋白对通道电流的影响;SB203580+S2蛋白组将SB203580加入电极液中(终浓度20μmol/L),观察S2蛋白对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正常A549全细胞氯通道电流呈外向整流特性,对TEA、阿米诺利不敏感,但可被SITS和DIDS明显抑制(P<0.05)。S2蛋白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氯通道电流(P<0.05),但PKC抑制剂和P38抑制剂不影响S2蛋白对氯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SARS冠状病毒S2蛋白能抑制A549细胞氯通道的功能活动,PKC和P38可能不参与S2蛋白对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SARS肺水肿的产生可能与肺上皮细胞氯通道的活动被SARS冠状病毒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S2蛋白A549细胞 氯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主要变应原蛋白的IgE结合表位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志美 郑传东 王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对屋尘螨主要变应原(Derp1)蛋白分子中与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相结合的表位序列的鉴定。进而获得基于串联表位的小分子低毒过敏原以作为新的免疫治疗剂。方法采用全蛋白序列重叠扫描法对Derp1蛋白进行全表位筛选,即合成了覆盖Derp... 目的对屋尘螨主要变应原(Derp1)蛋白分子中与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相结合的表位序列的鉴定。进而获得基于串联表位的小分子低毒过敏原以作为新的免疫治疗剂。方法采用全蛋白序列重叠扫描法对Derp1蛋白进行全表位筛选,即合成了覆盖Derp1全蛋白222个氨基酸的31段各含15个氨基酸的多肽,且相邻肽段间有8个氨基酸的重叠。并将这些肽段按点状固相多肽合成法依顺序合成于纤维膜上。再将该膜与由数份过敏血清组成的血清池孵育,经抗人IgE-HRP二抗结合及X光片显影后对阳性点进行灰度比对及分析。结果经对X光片阳性点的比对及分析,我们确定出了Derp1过敏原蛋白中的3个强阳性表位序列。它们是位于第85~99位的氨基酸序列(表位1,Ep1),第106~120位的氨基酸序列(表位2,Ep2)及第190~204位的氨基酸序列(表位3,Ep3)。结论我们获得了Derp1中3个15肽的线性IgE结合表位(B细胞表位)序列。证实了Derp1分子中存在IgE结合的线性表位。为进一步构建T/B细胞串联表位的小分子低毒过敏原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表位鉴定 低毒过敏原 屋尘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egulin-1温度依赖性抑制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
11
作者 陈永君 张猛 +2 位作者 王璞 朱心红 高天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71-1774,177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Neuregulin-1(NRG1)对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成年小鼠离体海马脑片标本,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小鼠海马脑片CA1区Schaffer侧枝诱发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以及施高...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Neuregulin-1(NRG1)对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成年小鼠离体海马脑片标本,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小鼠海马脑片CA1区Schaffer侧枝诱发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以及施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导长时程增强(LTP)。分别在室温(26±1)℃和生理温度(32±1)℃条件下,观察NRG1对fEPSP和LTP的影响。结果(1)无论在室温或生理温度条件下,灌流NRG1前后fEPSP斜率的平均值无明显变化(P>0.05)。(2)室温灌流NRG1组与室温正常对照组相比,强直刺激后fEPSP斜率的平均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生理温度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理温度灌流NRG1组强直刺激后fEPSP斜率平均值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RG1温度依赖性抑制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EGULIN-1 长时程增强 小鼠 海马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溶性Aβ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12
作者 朱瑞 郑传东 王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肽段Aβ与具有强助溶作用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从而经济有效地获得具有天然免疫原性的Aβ肽段,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方法用PCR法扩增Aβ的基因片...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肽段Aβ与具有强助溶作用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从而经济有效地获得具有天然免疫原性的Aβ肽段,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方法用PCR法扩增Aβ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含有麦芽糖结合蛋白的融合表达载体pMAL-c2中,经测序后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TB1中进行诱导表达。经多聚麦芽糖亲和色谱的纯化获得MBP-Aβ融合蛋白。再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Aβ及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与Aβ序列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Aβ融合蛋白被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β及其融合蛋白可被其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可溶性的Aβ融合蛋白并经纯化和酶解后获得了Aβ纯肽段,为AD病机理的研究及其病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RhoA发生了SUMO化修饰
13
作者 万滢聪 李春燕 +2 位作者 佘佳瑶 王靖雅 陈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人Rho A是否发生SUMO化修饰。方法运用重叠延伸PCR和双酶切连接方法构建pc DNA3-3flag-Rho A真核表达载体,测序验证。将重组Rho A质粒转染进HEK293T细胞中,免疫印迹检测质粒的表达。将重组Rho A质粒分别和SUMO各型质粒共转染进H... 目的探讨人Rho A是否发生SUMO化修饰。方法运用重叠延伸PCR和双酶切连接方法构建pc DNA3-3flag-Rho A真核表达载体,测序验证。将重组Rho A质粒转染进HEK293T细胞中,免疫印迹检测质粒的表达。将重组Rho A质粒分别和SUMO各型质粒共转染进HEK293T细胞中,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ho A与SUMO之间是否存在共定位。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Rho A是否发生SUMO化修饰。结果成功构建pc DNA3-3flag-Rho A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提示存在一个同义突变,其余完全正确;免疫印迹检测重组Rho A质粒能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Rho A与SUMO2/3存在共定位,Rho A与SUMO1不存在共定位;免疫共沉淀检测SUMO2/3对Rho A发生修饰作用,SUMO1对Rho A未发生修饰作用。结论人Rho A发生了SUMO2/3参与的SUMO化修饰,可能参与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再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 A SUMO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