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蛋白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水旺 沈安娜 +2 位作者 郑德仲 黄敬 胡兆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可能与UAP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分别收集2014年6月-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UAP及SAP血浆标本各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 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可能与UAP早期诊断密切相关的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分别收集2014年6月-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UAP及SAP血浆标本各60例,另收集体检科收集的血浆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n=60)。随机取对照组(n=10)、UAP组(n=10)与SAP组(n=10)空腹血浆标本各100μl,分别等量混合成3组样本,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后,利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进行蛋白分离,经差异软件分析后,采集UAP和SAP之间变化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每组随机选取40份血浆样本,选取UAP特异性差异蛋白进行ELISA验证。结果 UAP与SAP组患者血浆相比较,共筛选出10个表达量差异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包括9个上调蛋白点,1个下调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后,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γ链(FGG)、补体C4-B(C4B)、免疫球蛋白κ链C结构域(IGKC)和血红蛋白α亚基(HBA1);表达下调的蛋白是结合珠蛋白(HP)。与对照组比较后,在这些差异蛋白中共找到2个UAP特异性相关蛋白,即IGKC和HP。选取IGKC进行ELISA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较,UAP组样本中IGKC特异性表达上调(P<0.05),与DIGE验证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到UAP特异性相关蛋白IGKC和HP,IGKC有可能成为UAP早期筛查及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浆 生物学标记 蛋白质组学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腾祥 李红梅 +2 位作者 胡水旺 刘靖华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构建人C反应蛋白(CRP)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带HA反向互补序列碱基的特异性引物,从p91023/CRP载体上将编码人CRP的基因序列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 目的构建人C反应蛋白(CRP)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带HA反向互补序列碱基的特异性引物,从p91023/CRP载体上将编码人CRP的基因序列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NIH3T3细胞;并使用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对重组质粒pcDNA3/HA-CRP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蛋白定位进行分析。结果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pcDNA3/HA-CRP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NIH3T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和核周边内质网的区域。结论成功构建了带HA标签的人CRP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RP的细胞内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蛋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FLAG标签小鼠Hu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涛 于文燕 +3 位作者 欧小利 刘爱华 梅柱中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构建人抗原R(HuR)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提取NIH3T3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小鼠HuR编码序列,酶切后克隆至pcDNA3.1-FLAG载体;重组载体经PCR、酶切、测... 目的构建人抗原R(HuR)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提取NIH3T3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小鼠HuR编码序列,酶切后克隆至pcDNA3.1-FLAG载体;重组载体经PCR、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NIH3T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HuR在细胞中的表达,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HuR过表达对DUSP1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HuR-FLAG,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质粒能在NIH3T3细胞中高效表达,Real-time PCR结果表明HuR过表达可提高细胞内DUSP1基因的mRNA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HuR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NIH3T3细胞中有效表达,并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研究肿瘤细胞中HuR对DUSP1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 基因表达 基因转录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膜联蛋白A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细胞内定位
4
作者 姚琦 刘爱华 +2 位作者 邓鹏 刘芸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构建小鼠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PCR法从小鼠肝cDNA文库扩增ANXA1基因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上,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 目的构建小鼠膜联蛋白A1(annexin-A1,ANXA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PCR法从小鼠肝cDNA文库扩增ANXA1基因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带有血凝素(HA)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上,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cDNA3-HA-ANXA1瞬时转染NIH3T3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菌液PCR、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cDNA3-HA-ANXA1构建正确,并可在NIH3T3细胞的胞质、胞核和胞膜中广泛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HA-ANXA1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中的HA-ANXA1融合基因能在哺乳动物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ANXA1相关的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小鼠 遗传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固醇载体蛋白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5
作者 胡水旺 孙明晶 +2 位作者 夏高晓 邓鹏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构建小鼠固醇载体蛋白2(SCP-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及纯化获得具有活性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CP-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鼠SCP-2编码序列,然后将该编码序... 目的构建小鼠固醇载体蛋白2(SCP-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及纯化获得具有活性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CP-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提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鼠SCP-2编码序列,然后将该编码序列克隆到带有His标记的载体pET14b上,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并进行复性,然后切取分子量正确的条带用SDS-PAGE及质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正确。融合蛋白表达纯化后获得了分子量约59kD的融合蛋白,符合预期大小,并经质谱分析证明该融合蛋白的表达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带His标签的SCP-2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及纯化出该融合蛋白,为深入研究SCP-2的相关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载体蛋白类 克隆 生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噬菌体阳性克隆中的应用和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宁 刘承武 +3 位作者 李志杰 刘靖华 邓鹏 姜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影响细胞ELISA的关键条件和步骤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降低实验假阳性率,提高敏感性。方法:THP-1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分别用脂多糖(LPS)刺激或不刺激作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将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噬菌体分别与处理组及对... 目的:通过对影响细胞ELISA的关键条件和步骤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降低实验假阳性率,提高敏感性。方法:THP-1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分别用脂多糖(LPS)刺激或不刺激作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将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噬菌体分别与处理组及对照组细胞作用,洗脱未结合的噬菌体,加入HRP标记的抗M13单克隆抗体,分别用酶标仪和Kodak IS 2000R数码成像系统检测细胞与短肽的结合情况。并针对细胞的特性,在细胞的准备、固定、孵育和洗涤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结果:酶标仪和数码成像系统检测分别得到6个和8个可与细胞高亲和力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经过免疫荧光实验证实数码成像系统检测得到的8个阳性克隆均与细胞结合,并且数码成像系统多次测量值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本方法为蛋白质与完整细胞的亲和活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结合亲和力 噬菌体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