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肺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附38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宁 陈红武 +1 位作者 周新华 梁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回顾性分析38例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病例,取尸解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部分以SP法行CD34、CD68、CK,TTF-1免疫标记和六胺银特殊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发育情况、查找肺血管疾病。在这3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中,存在肺血管疾... 回顾性分析38例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病例,取尸解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部分以SP法行CD34、CD68、CK,TTF-1免疫标记和六胺银特殊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发育情况、查找肺血管疾病。在这3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中,存在肺血管疾病5例,其中高血压性肺血管重塑3例,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2例。认为血管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疾病 呼吸衰竭 新生儿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定碱对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梁磊 张绪慧 +2 位作者 王晓燕 陈艳 邓虹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考察槐定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影响及探讨其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测定槐定碱对SW62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 目的考察槐定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影响及探讨其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测定槐定碱对SW62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槐定碱对体外培养的SW62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8hIC50=2.8mmol.L-1。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变圆、核染色质聚集或碎裂、胞质空泡化。DNA ladder结果显示有凋亡引起的"梯状"条带出现。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槐定碱作用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增多,同时S期细胞比例也相应增高。结论槐定碱对体外培养SW620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结肠癌 细胞凋亡 SW6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分子亚型的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丽青 郑智勇 +3 位作者 刘秉瀚 余英豪 申洪 曾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1-244,共4页
目的:在蛋白水平上研究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的蛋白表型特点,为DLBCL的病理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DLBCL标本52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利用CD10... 目的:在蛋白水平上研究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的蛋白表型特点,为DLBCL的病理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DLBCL标本52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利用CD10、MUM1和bcl-6免疫标记对DLBCL进行分子分型,分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分析其在DLBCL中的构成比,及CD10、MUM1和bcl-6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DLBCL中,non-GCB的构成比超过GCB(69.2%/30.8%);统计学分析表明,GCB组间CD10、bcl-6、CD10/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CD10的表达率最高,bcl-6其次,CD10/bcl-6最低;non-GCB组间MUM1、MUM1/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我国的DLBCL多起源于后生发中心B细胞,以non-GCB为主,预后较差。DLBCL在CD10、MUM1和bcl-6表达的差异对判定GCB组和non-GCB组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BCL 分子亚型 免疫组化 形态学亚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机理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阳 赵卫东 +3 位作者 王慧君 张美超 李鉴轶 李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磨牙区(14.1±0.9)mm、下颌角(6.8±0.5)mm、下颌孔前区(10.1±1.0)mm、下颌孔后区(6.2±0.5)mm。下颌第3磨牙阻生时,骨质变薄。牙缺失时,骨质吸收牙槽突降低。咀嚼肌在下颌骨两侧呈镜面影像,附着于下颌骨的不同部位。牙尖交错位和下颌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列接触,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无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使上下牙列及髁状突与颞骨关节面之间均有间隙。结论:(1)颏部正中、下颌体部、下颌角、髁突颈部为下颌骨解剖薄弱区域,下骨全厚骨质厚度和骨折无相关性;(2)下颌第3磨牙阻生、缺失牙、颏孔和尖牙窝使下颌骨变薄弱;(3)咀嚼肌的收缩和位的不同可以改变下颌骨骨折的发生部位;(4)下颌骨薄弱区、咀嚼肌和位共同影响下颌骨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折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体外诱导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晓燕 梁磊 +2 位作者 邓虹珠 廖旺军 李祖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MT)诱导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T对SW620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目的观察苦参碱(MT)诱导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T对SW620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Ⅴ-FITC法检测MT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抑制SW620细胞增殖和诱导SW620细胞的凋亡作用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48hIC50=0.934mg/ml。与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处理后的SW620细胞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爬片HE染色以及透射电镜可见实验组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细胞皱缩,体积减小,胞浆凝聚,空泡化明显,凋亡小体形成以及所谓的"印戒"细胞。结论MT在体外能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细胞凋亡 大肠癌 SW6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ERK1/2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忽新刚 阮祥才 +3 位作者 于霖 丁宁 佘守章 廖禹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组,8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组,20ml/kg,呼吸频率50... 目的研究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组,8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处理组(D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每组12只。各组通气时间均为4h,呼吸末气道压力均为0。D组大鼠在机械通气的同时接受盐酸右旋美托咪啶溶液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0.5μg/(kg·h)。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肺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组和D组肺部有明显病理改变,且干湿重比、总蛋白、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TNF-α和p-ERK1/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与H组相比,D组肺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ERK1/2磷酸化水平和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静脉输注能显著减轻呼吸机所造成的肺损伤,减少肺部炎症因子的产生,并抑制ERK1/2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肺损伤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 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驱动KDR-CDglyTK融合基因系统对MCF-7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苏国强 黄宗海 +4 位作者 刘志锋 郭爱华 俞金龙 厉周 宋彗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46-1349,1358,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MCF-7、ECV30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MCF-7、ECV304细胞株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株,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5-FC和/或GCV,观察该体系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及其旁观者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前药对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所得病毒滴度为2.0×1012pfu/ml。3种细胞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感染复数(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达约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表现出对前药的不同敏感性:表达KDR的MCF-7细胞和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二者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00);与前2者相比,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CDglyTK融合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混合培养,观察到该体系明显的旁观者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MCF-7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G1期细胞比率增多及S期细胞减少(P<0.001)。结论KDR基因启动子调控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可选择性杀伤乳腺癌MCF-7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启动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肝转移亚株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春 王爽 +1 位作者 刘莉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建立鼻咽癌细胞肝转移亚株,研究鼻咽癌肝转移机制。方法利用裸鼠体内传代的方法获得肝转移细胞亚株,并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来观察其侵袭转移能力。结果经体内反复筛选得到肝转移能力高的亚株5-8F-H3B-EGFP,其侵袭性、运动性以及形成肝... 目的建立鼻咽癌细胞肝转移亚株,研究鼻咽癌肝转移机制。方法利用裸鼠体内传代的方法获得肝转移细胞亚株,并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来观察其侵袭转移能力。结果经体内反复筛选得到肝转移能力高的亚株5-8F-H3B-EGFP,其侵袭性、运动性以及形成肝转移灶的能力均大于母系5-8F-EGFP,并具有较高的肝脏亲和性。结论该亚株的建立为今后研究鼻咽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肝转移 肿瘤侵袭 细胞亚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FasL和颗粒酶B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沈丽佳 阮萍 +1 位作者 谢方方 赵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讨Fas/FasL、颗粒酶B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中的细胞凋亡及与OLP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20例糜烂萎缩型,30例非糜烂型)... 目的探讨Fas/FasL、颗粒酶B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中的细胞凋亡及与OLP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20例糜烂萎缩型,30例非糜烂型)OLP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as、FasL及颗粒酶B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OLP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95.32±28.99)比正常对照组(42.52±0.05)高(P<0.05),且OLP中凋亡上皮细胞多位于基底层或基底上层,而正常对照组的凋亡上皮细胞多位于表层及棘层。OLP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35.12±9.89)则低于正常组(61.58±0.10)(P<0.05)。OLP固有层FasL及颗粒酶B的阳性率分别为68%、6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糜烂萎缩型OLP固有层中淋巴细胞FasL及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增加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减少,Fas/FasL及颗粒酶B可能与这种凋亡的异常相关,且FasL及颗粒酶B的高表达与OLP病情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FAS/FASL 颗粒酶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样脑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慧霞 杜平 +1 位作者 张彦 邓永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7,共2页
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a,RM)是脑膜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理改变以大量横纹肌样肿瘤细胞伴或不伴有脑膜瘤形态为特点。由于该病很少见,且组织形态与多个肿瘤相似,因而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现结合我科诊断的1例病例及文献... 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a,RM)是脑膜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理改变以大量横纹肌样肿瘤细胞伴或不伴有脑膜瘤形态为特点。由于该病很少见,且组织形态与多个肿瘤相似,因而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现结合我科诊断的1例病例及文献对该病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样脑膜瘤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与雌二醇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小立 张晋碚 +1 位作者 温盛霖 黄泽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索雌二醇(E2)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抑郁为主伴或不伴焦虑的围绝经期女患者57 例(病例组)及37名无抑郁焦虑症状群的健康女性(正常组)进行更年期症状量表(G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目的探索雌二醇(E2)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抑郁为主伴或不伴焦虑的围绝经期女患者57 例(病例组)及37名无抑郁焦虑症状群的健康女性(正常组)进行更年期症状量表(G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检测血雌激素(E2)。结果病例组的Gr、HAMD、HAMA 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病例组的E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病例组E2与Gr中血管因子呈负相关(P<0.05),而其情绪障碍与E2无直接相关,但与Gr中血管因子的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Gr中性因子的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E2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血管舒缩功能和性相关功能方面的改变而发挥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围绝经期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上皮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鸿 赵亚刚 +1 位作者 孙大勇 邓永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2987-2987,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协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其直接关系尚难确定。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被认为癌前状态.本实验通过研究Hp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协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其直接关系尚难确定。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被认为癌前状态.本实验通过研究Hp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来探讨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皮增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HP感染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脏收缩功能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冬冬 刘俭 +5 位作者 廖禹林 陶宇 伍巍兰 袁野 吴平生 宾建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和心导管探讨不同时间短暂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脏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3个心肌缺血/再灌注组),通过调节阻断大鼠冠脉前降支时间制作不同缺...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和心导管探讨不同时间短暂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心脏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3个心肌缺血/再灌注组),通过调节阻断大鼠冠脉前降支时间制作不同缺血时间(5、10和15 min)的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在冠脉阻断前、缺血结束时和再灌注(1~240 min)时取左室短轴乳头肌切面进行VVI分析,测定收缩期峰值应变(Ssys),并应用心导管测量相应时间的左室内收缩压(LVSP)和左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结果在缺血结束时3个MI/R组大鼠的LVSP和+dP/dt与冠脉阻断前比较明显减小(P<0.05),但在再灌注后所有MI/R组的LVSP和+dP/dt即可恢复。所有MI/R组大鼠在缺血结束时缺血区心肌的Ssys和冠脉阻断前比较,明显减小(P<0.05);在心肌再灌注1 min时,缺血5 min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的Ssys迅速恢复,缺血10 min组的大鼠缺血区心肌的异常Ssys再灌注120min时恢复正常;而缺血15 min组的大鼠缺血区心肌的异常Ssys到再灌注240 min时能恢复正常。假手术组大鼠的LVSP、+dP/dt和Ssys在实验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10~15 min的短暂性心肌缺血在再灌注后有较长时间的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可作为心肌缺血的记忆指标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 速度向量成像 心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OM培养基营养成分调整对小鼠植入前期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吴键 袁进 +1 位作者 邓星 安靓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囊胚发育率低和发育迟缓是继“2-细胞阻滞”解决后小鼠胚胎体外培养中面临的两大问题。本实验通过对KSOM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调整,观察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优化培养基的构成。方法采用微滴培养法培养昆明小鼠单细胞胚胎,以胚胎发育到囊... 目的囊胚发育率低和发育迟缓是继“2-细胞阻滞”解决后小鼠胚胎体外培养中面临的两大问题。本实验通过对KSOM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调整,观察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优化培养基的构成。方法采用微滴培养法培养昆明小鼠单细胞胚胎,以胚胎发育到囊胚的比例、孵出比例以及注射hCG后120 h囊胚全细胞数作为判断培养效果的标准,比较KSOM在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3种营养物质不同浓度下对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培养的效果。结果在未加氨基酸时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对注射hCG后120 h囊胚形成率、囊胚全细胞数影响不大,添加氨基酸后,囊胚发育速度提高,部分孵出和全部孵出比例提高,囊胚全细胞数增大明显,且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与氨基酸对囊胚的发育有共同促进的作用。结论通过添加适量的氨基酸、葡萄糖、BSA改良KSOM培养基能很好的促进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胚胎 KSOM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癌不同部位组织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慧霞 姚连生 +2 位作者 王爽 韩为农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筛选鼻咽癌癌变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基因。方法应用显微切割和荧光标记探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癌周组织、癌旁组织及鼻咽炎症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扫描仪扫描荧光芯片,图象处理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在检测的3组标本中,存在大... 目的筛选鼻咽癌癌变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基因。方法应用显微切割和荧光标记探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癌周组织、癌旁组织及鼻咽炎症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扫描仪扫描荧光芯片,图象处理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在检测的3组标本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基因包括信号与蛋白传递、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凋亡基因,以及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等范围。结论鼻咽癌癌变过程中有多个多种类基因参与,说明鼻咽癌癌变过程是一个复杂、多通路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含量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红霞 胡金艳 +1 位作者 胡水旺 王晨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L-PGDS)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足月妊娠、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20例,分别对其尿液中的L-PGDS浓度进行检测,并与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探讨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L-PGDS)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足月妊娠、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20例,分别对其尿液中的L-PGDS浓度进行检测,并与平均动脉压(MAP)和24小时(24 h)尿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液中L-PGDS浓度和正常妊娠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液中L-PGDS浓度低于正常妊娠女性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子痫前期尿液中LPGDS浓度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液中L-PGDS浓度与MAP、24 h尿蛋白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尿液L-PGDS水平可以用来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损伤的程度,能较好地区别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前列腺素D合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卵圆细胞免疫组化定位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4 位作者 马俊勋 张伟 朱新勇 杨丽萍 路艳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组织卵圆细胞的定位及其超微结构。方法建立SD大鼠卵圆细胞增生模型,用胆管上皮分化标志CK18、19和干细胞标志CD34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大鼠卵圆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部... 目的研究大鼠肝组织卵圆细胞的定位及其超微结构。方法建立SD大鼠卵圆细胞增生模型,用胆管上皮分化标志CK18、19和干细胞标志CD34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大鼠卵圆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部分分散于肝小叶内,根据组织和细胞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特点,发现卵圆细胞有三型,Ⅰ型细胞体积较小、7μm左右,核大、胞质少,细胞器少,此为较为原始的卵圆细胞。Ⅱ型细胞体积稍大,8μm左右,胞质稍多,有部分细胞器。Ⅲ型细胞体积更大,9μm左右,细胞器较多。结论大鼠肝卵圆细胞位于汇管区,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肝卵圆细胞可能是肝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卵圆细胞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激动剂Bay k 8644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清 赵克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对正常膜电位和休克后期超极化膜电位状态的影响。方法制作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s),用DiBAC4(3)标记细胞膜电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ay k 8644和TEA对正常对照组和休克组细胞膜电位的影...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对正常膜电位和休克后期超极化膜电位状态的影响。方法制作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s),用DiBAC4(3)标记细胞膜电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ay k 8644和TEA对正常对照组和休克组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Bay k 8644使正常对照组的ASMCs膜电位超极化,而Bay k 8644对休克组 ASMCs膜电位的作用是去极化,但这种作用可被TEA逆转。结论在正常情况下外钙大量内流会激活BKCa使细胞膜电位超极化,而在休克后期外钙内流会直接导致ASMCs膜电位的去极化,对于休克后期低反应性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膜电位 L型钙通道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穿透肽核靶向运输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蛋白转导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海玉 郭爱华 +6 位作者 刘志锋 刘瑜 刘靖华 邓鹏 李志杰 刘亚伟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94-1399,1407,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细胞穿透肽靶向细胞核运输的蛋白表达载体,并研究其蛋白转导功能。方法在带His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pET14b-HE(pET14b-His-EGFP)基础上,利用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依次含细胞穿透肽(CPP)、连接子、核定位信号(... 目的构建基于细胞穿透肽靶向细胞核运输的蛋白表达载体,并研究其蛋白转导功能。方法在带His标记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pET14b-HE(pET14b-His-EGFP)基础上,利用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依次含细胞穿透肽(CPP)、连接子、核定位信号(NLS)序列和EGFP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14b-HC(L)NE(pET14b-His-CPP-Linker-NLS-EGFP);经酶切、测序鉴定载体构建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用Ni2+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透析、过滤除菌后加入培养的真核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Westernblot检测分析其在活细胞的蛋白转导功能。结果酶切、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有效表达;蛋白转导实验可见融合蛋白可快速穿透细胞膜并进入细胞核,并且这种内化转导功能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细胞穿透肽的蛋白表达运输载体,建立了可携带外源蛋白进入细胞浆及细胞核的运输系统,为研究蛋白或多肽的细胞内功能以及运输药物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透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核定位信号 蛋白转导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观察Tiam-1基因沉默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娟芝 邓永键 +1 位作者 谢思明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应用整体可视化成像技术观察Tiam-1基因沉默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绿色增强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EGFP+与SW480/EGFP+/Tiam-1-经裸鼠尾静脉注射和结肠原位接种,分别建立可视化转移动物模... 目的应用整体可视化成像技术观察Tiam-1基因沉默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转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绿色增强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EGFP+与SW480/EGFP+/Tiam-1-经裸鼠尾静脉注射和结肠原位接种,分别建立可视化转移动物模型,比较两种细胞株成瘤与转移特性的差别。结果SW480/EGFP+与SW480/EGFP+/Tiam-1-细胞均稳定表达EGFP;SW480/EGFP+/Tiam-1-的Tiam1基因干扰率达70%;SW480/EGFP+/Tiam-1-和SW480/EGFP+比较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内增殖能力差异显著(P<0.05);SW480/EGFP+/Tiam-1-转移率明显降低。结论Tiam1基因可能在人大肠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TIAM-1 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