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视化的微创人工流产手术系统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达明 王耿媛 余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9-158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视化的人工流产手术系统的原理、结构、组成。针对现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盲刮的弊端,在不改变手术方式和难度的前提下,采用微型CMOS图像传感器和LED光源技术,增加可视化装置,实现定点清除孕囊组织,达到手术微创化目标。
关键词 人工流产手术 可视化 微创 CMOS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甲基蓝荧光特性研制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陆茂 杜佩妍 +4 位作者 陈兰 张洒 周地福 陈春林 辛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基于亚甲基蓝的荧光特性研制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并开展相关实验以证实该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根据亚甲基蓝的光学特性,分别定制特定LED光源与干涉滤光片,及CCD相机等相关的零部件,并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设备的搭建。其次,利用研... 目的基于亚甲基蓝的荧光特性研制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并开展相关实验以证实该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根据亚甲基蓝的光学特性,分别定制特定LED光源与干涉滤光片,及CCD相机等相关的零部件,并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设备的搭建。其次,利用研制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进行亚甲基蓝近红外荧光成像实验,并分析计算各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亚甲基蓝的SBR(Signal-to-background ratio)值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初步开展wistar鼠尿液收集实验,15只wistar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甲基蓝注射液(剂量分别为0、2、1.8、1.6、1.4 mg/kg),收集尿液,并将收集的尿液进行近红外荧光成像及分析各个剂量组的SBR值,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B的SBR值受浓度及成像距离的影响,各种不同实验条件下P值均小于0.05。而不同剂量组wistar鼠尿液的SBR值随剂量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其中1.6 mg/kg的剂量组SBR值(8.71±0.20)最高,且不同剂量与SBR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系统可用于亚甲基蓝荧光的探测,有望进一步应用于腹部术中输尿管实时识别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亚甲基蓝 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的人工流产手术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凡洋 孙桂芹 +1 位作者 彭建 余学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人工流产手术系统的设计方案.人工流产吸引管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和近红外LED光源技术.在有血液的环境下,进行可见光与近红外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波长近红外单色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以确定...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人工流产手术系统的设计方案.人工流产吸引管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和近红外LED光源技术.在有血液的环境下,进行可见光与近红外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波长近红外单色光成像效果对比实验,以确定CMOS摄像头在血液环境下的最佳红外波长.吸引管有3个腔道构成,分别为主吸引腔道、走线腔道、减压通道.人工流产吸引管的减压通道,在术中可以利用压差将宫腔内升高的压力以流体力学的方式排出,减少宫血逆流等并发症、促进血窦闭合、减少出血、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手术 CMOS 图像传感器 血液吸光度 LED 光源 近红外光 减压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活态细胞显微激光拉曼散射光谱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康立丽 黄耀熊 吴正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8-411,共4页
单细胞激光共焦拉曼散射光谱由于受扫描条件、样品自身浓度以及样品分子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其谱线信噪比较低、荧光背景有时较明显从而导致谱线质量较差。本文主要针对活态单细胞的拉曼光谱进行谱线预处理技术研究用以提高谱线的信噪比... 单细胞激光共焦拉曼散射光谱由于受扫描条件、样品自身浓度以及样品分子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其谱线信噪比较低、荧光背景有时较明显从而导致谱线质量较差。本文主要针对活态单细胞的拉曼光谱进行谱线预处理技术研究用以提高谱线的信噪比、灵敏度及降低荧光背景干扰。首先是宇宙射线的去除,之后进行谱线的归类,这是提高谱线灵敏度的关键步骤;其次是进行滤波及样品平均提高谱线的信噪比;最后是比较谱线本底降低荧光背景对定量分析的干扰。经过上述系列处理后单细胞拉曼谱线可使一些变化小、但灵敏的谱线表现出来,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内分子及结构信息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激光共焦拉曼光谱 单细胞 归类 信噪比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内血流速度与瘤腔大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庆平 李铁林 +4 位作者 陈永安 潘树茂 关茂武 陈光忠 冯衍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0.046(双侧)。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内标志血流速度的Ka值(PKa值)无相关性,r=0.107,P=0.704(双侧)。结论动脉瘤腔越大,动脉瘤中心部位的血流越慢;动脉瘤腔越小,血流速度衰减越少,瘤腔中心区的血流速度越快。而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动脉瘤大小无关。这一结果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自然转归、栓塞治疗效果,并能对动脉瘤的复发原因做出部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Map的单、双指数拟合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雅芬 牛爱青 康立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MR图像单指数和双指数拟合的T2-Map方法,获得每个像素点的T2信息。方法对不同TE条件下的一系列MR图像利用单、双指数拟合方法得到T2-Map图像。采用线性拟合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实现对MR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的单指数拟合和定点双指数拟... 目的探讨MR图像单指数和双指数拟合的T2-Map方法,获得每个像素点的T2信息。方法对不同TE条件下的一系列MR图像利用单、双指数拟合方法得到T2-Map图像。采用线性拟合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实现对MR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的单指数拟合和定点双指数拟合,得到T2-Map图像;上述计算过程是在MATLAB平台上开发T2-Map的计算软件,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计算、显示和存储等功能。结果得到了单、双指数拟合方法的T2-Map计算软件,可用于计算不同组织的T2值,得到T2-Map。结论利用单指数线性拟合方法得到T2-Map图像方便、快捷,但不能很好地反映一些组织成分混合较多的区域;在出现组织明显混合的情形时,双指数拟合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两个不同的T2值,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精确,但是计算速度较慢,双指数T2-Map是单指数T2-Map计算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Map 线性拟合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ldstein枝切算法的MR相位像解缠方法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林 康立丽 王丹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磁共振相位像的信息可应用于一些特殊MR成像技术,如磁敏感成像、弹性成像、温度监控等,但是扫描得到的相位像常常会出现相位缠绕导致相位信息不准确,因此相位解缠成为上述成像技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Goldstein枝切算法产生... 磁共振相位像的信息可应用于一些特殊MR成像技术,如磁敏感成像、弹性成像、温度监控等,但是扫描得到的相位像常常会出现相位缠绕导致相位信息不准确,因此相位解缠成为上述成像技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Goldstein枝切算法产生错误解缠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算法改进,提出在解缠流程中引入掩模处理、滤波及最近邻偶极子对去除的最小生成树等步骤,从而改善Goldstein枝切算法需要的残差图。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使得残差点数量明显下降,枝切线的重复连接、闭合回路及贯通线等引起错误解缠的情形得到改善,明显提高了解缠后的相位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相位像 相位解缠 Goldstein枝切算法 PRI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可在体监测裸鼠黑素瘤的动态发展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云 刘永泓 辛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监测皮肤黑素瘤生长过程中的成像效果。方法将20只4周龄的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6)与对照组(n=4)。实验组:将0.2 mL A375人源皮肤黑素瘤细胞悬液经皮下种植于裸鼠背部;对照组:将等量的培养...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监测皮肤黑素瘤生长过程中的成像效果。方法将20只4周龄的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6)与对照组(n=4)。实验组:将0.2 mL A375人源皮肤黑素瘤细胞悬液经皮下种植于裸鼠背部;对照组:将等量的培养液经皮下种植于裸鼠背部。自接种后起,每天对裸鼠进行大体观察、小动物高频超声成像以及OCT成像,对所得图像进行量化分析,并记录肿瘤成瘤时间、肿瘤大小、体积、长径、厚径等信息,接种后第24天解剖裸鼠,切取肿瘤块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皮肤黑素瘤接种成功率为87.5%,结果经HE染色证实。OCT比高频超声更早探测到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在高频超声图像中可见点状或带状强回声信号,在OCT图像中出现真皮上层的扁平化,并且在高频超声与OCT中,CNR均逐步增强(P<0.05)。生长曲线图显示,与高频超声相比,OCT对厚径的测量更灵敏,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OCT可在体监测皮肤黑素瘤的动态发展过程,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成像效果不同。高频超声和OCT在肿瘤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影像学表现,可在研究肿瘤动态发展过程中,对不同影像模态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黑素瘤 生长过程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电磁场辐照可诱导人黑素瘤细胞凋亡
9
作者 赵瑞亭 刘永泓 +5 位作者 刘思达 罗童 钟广元 刘安琪 曾强 辛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研究毫米波电磁场辐照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电磁场计算实验和细胞实验。电磁场计算实验通过模拟毫米波辐照细胞这一生物物理过程,计算并对比分析比吸收率(SAR)的均匀性及强度,得出最佳辐照参数。细... 目的研究毫米波电磁场辐照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电磁场计算实验和细胞实验。电磁场计算实验通过模拟毫米波辐照细胞这一生物物理过程,计算并对比分析比吸收率(SAR)的均匀性及强度,得出最佳辐照参数。细胞实验中,A375细胞以35.2 GHz毫米波分别辐照15、30、60、90 min,非辐照组除不接受辐照外其他环境与辐照组保持一致,caspase-3抑制剂(AC-DEVD-fmk)组在毫米波辐照90 min前以10μmoL的AC-DEVD-fmk预处理1 h。用CCK-8法检测辐照组,非辐照组及AC-DEVD-fmk预处理组的细胞活性。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电磁计算得出的最佳辐照方式为沿天线线极化方向,入射场垂直于塑料培养皿底部,自下而上辐照。CCK-8细胞活性检测法的结果表明,毫米波对A375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与非辐照组相比,15、30、60、90 min毫米波辐照组A37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辐照组A375细胞中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应用caspase-3抑制剂后可以逆转毫米波辐照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细胞活性率由(36.7±0.09)%增加到(59.8±0.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2 GHz毫米波辐照可以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A375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吸收率 电磁计算 凋亡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