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剪切刚度的影响: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1
作者 黄志平 郑健颖 +5 位作者 杨佳晨 林俊育 丁寅 吴秀华 周凌宏 朱青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建立腰骶椎在体剪切模型,经腰骶椎屈伸转动中心施加轴向压缩载荷300 N(垂直、前下10°和20°),前屈力矩5 N·m,前后剪切力分别为0~250 N和0~-50 N,采用...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建立腰骶椎在体剪切模型,经腰骶椎屈伸转动中心施加轴向压缩载荷300 N(垂直、前下10°和20°),前屈力矩5 N·m,前后剪切力分别为0~250 N和0~-50 N,采用6例新鲜人体腰骶椎标本,依次测试完整腰骶椎、小关节4 mm间隙切除、椎间盘前路髓核切除3种状态的腰骶椎剪切运动。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轴向载荷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剪切刚度的影响。结果对完整腰骶椎,轴向载荷前倾并不显著改变节段间向前或向后的剪切刚度,而前屈力矩显著增加了前剪切刚度,但没有增加后剪切刚度。随着结构依次切除,腰骶节段的前和后剪切位移增加,剪切刚度降低,尤其是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复合髓核切除后,前剪切刚度由完整状态的633 N/mm显著减小到125 N/mm,后剪切刚度也从408 N/mm减小为128 N/mm。依次不同结构切除在轴向载荷前倾或前屈力矩的作用下,前后剪切刚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轴向载荷前倾依次降低了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和髓核切除后的剪切刚度,但在前屈力矩的共同作用下却增加了剪切刚度,尤其显著增加了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复合髓核摘除后的前剪切刚度(从125 N/mm到184 N/mm)。结论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对腰骶椎剪切刚度没有影响,而前屈力矩增加腰骶椎的剪切刚度。前后剪切刚度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 剪切刚度 关节间隙 切除 髓核摘除 轴向载荷 转动中心 剪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培养复合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探索 被引量:26
2
作者 吕庆文 曹蕾 +1 位作者 李远念 陈武凡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6,共6页
针对医—工结合、复合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给出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基于CDIO模式、引入企业资源的改革理念和改革措施,阐述校企合作的具体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和... 针对医—工结合、复合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给出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基于CDIO模式、引入企业资源的改革理念和改革措施,阐述校企合作的具体培养方案。南方医科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复合型 人才培养 C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知识和MRF随机场模型的医学图像弹性配准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新刚 陈武凡 陈光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先验知识的弹性配准算法,首次把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图像的弹性配准方面。为了把关于变形场的先验知识融合到弹性配准过程中,本研究以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以B样条为基函数来构造弹性变形模型,以弹...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先验知识的弹性配准算法,首次把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图像的弹性配准方面。为了把关于变形场的先验知识融合到弹性配准过程中,本研究以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以B样条为基函数来构造弹性变形模型,以弹性模型的B样条系数作为待估参数,以原图像和变形图像作为已知条件,把弹性变形模型和关于变形场的先验知识有机的融合到了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中,实现了一种基于变形场先验知识的弹性配准算法。这种新算法因为有变形场的先验知识,所以可以得到更好配准结果。本研究以变形场的平滑作为先验知识,可以有效改善局部极值的状况,提高算法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本研究分别对2D和3D图像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随机场 弹性配准 先验知识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卢振泰 陈武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91-1593,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方法需要考虑整个三维数据的灰度信息,计算复杂度大,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本算法利用数据的轮廓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图像的质心和主轴,通过对齐质...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方法需要考虑整个三维数据的灰度信息,计算复杂度大,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本算法利用数据的轮廓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图像的质心和主轴,通过对齐质心和主轴完成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处理图像刚性配准问题,特别适用于三维医学图像的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主成分分析 网像配准 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医学图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江舢 陈武凡 冯前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5-716,共2页
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医学图像数据库系统,系统建立在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三层构架之上,采用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支持,以ASP技术来开发设计的模式。实现了数据的远程浏览、下载以及管理功能,并且支持大型的数据库。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数据库 SQL SERVER2000 AS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恢复性水印的医学图像认证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龚剑 钟晓燕 冯前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962,971,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医学图像内容认证和保护的可恢复性水印算法。选取图像的小波重要系数进行SPIHT编码生成水印;使用Arnold变换确定其嵌入块位置并将其加密嵌入到图像数据低位;通过链式认证结构实现水印信号的检测和图像篡改数据的定...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医学图像内容认证和保护的可恢复性水印算法。选取图像的小波重要系数进行SPIHT编码生成水印;使用Arnold变换确定其嵌入块位置并将其加密嵌入到图像数据低位;通过链式认证结构实现水印信号的检测和图像篡改数据的定位,由SPIHT解码完成篡改数据的恢复。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含水印医学图像具有良好视觉透明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定位并恢复被篡改区域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认证 图像数据恢复 小波变换 SPIHT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指导与交替优化的低剂量CT图像恢复方法
7
作者 张晓瑜 王昊 +1 位作者 曾栋 边兆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4-852,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中心指导与交替优化的低剂量CT图像恢复方法(FedGP)。方法FedGP框架革新了传统的联邦学习模式,采用无固定中央服务器的结构,每个机构交替担任中心服务器。该方法采用机构调制的CT图像恢复网络作为客户端局部训练的核心...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中心指导与交替优化的低剂量CT图像恢复方法(FedGP)。方法FedGP框架革新了传统的联邦学习模式,采用无固定中央服务器的结构,每个机构交替担任中心服务器。该方法采用机构调制的CT图像恢复网络作为客户端局部训练的核心,通过中心指导和交替优化的联邦学习方法,中央服务器利用本地标记数据指导客户端局部网络训练,从而显著提升多机构低剂量CT图像恢复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在低管电流和稀疏角度CT图像恢复任务中,与其他对比的联邦学习方法相比,FedGP方法的CT图像结果在视觉和定量评估上均有明显优势,FedGP获得了最高的PSNR指标(40.25和38.84)、最高的SSIM指标(0.95和0.92)以及最低的RMSE指标(2.39和2.56)。此外,FedGP的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心指导与交替优化的联邦学习框架能更好适应各机构之间的数据异构性,确保模型在各类成像条件下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结论本文提出的FedGP为解决CT成像异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FL框架,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参与方的数据特征,提高模型在多样化成像几何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联邦学习 图像恢复 数据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特林变换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振泰 张明慧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霍特林变换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这是将数据压缩技术用于图像配准的一种创新性尝试。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方法需要考虑整个三维数据的灰度信息,计算复杂度大,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论文将Otus算法与互信息量技术相...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霍特林变换的三维医学图像快速配准算法,这是将数据压缩技术用于图像配准的一种创新性尝试。传统的基于灰度的方法需要考虑整个三维数据的灰度信息,计算复杂度大,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论文将Otus算法与互信息量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分割算法,用于提取待配准物体,从而得到物体的向量表示;然后通过霍特林变换的平移和旋转性质完成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处理图像刚性配准问题,特别适用于三维医学图像的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霍特林变换 图像配准 互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弹性变换的医学图像塔式配准新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新刚 陈武凡 陈光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7-590,593,共5页
提出了利用B样条实现医学图像从刚性到弹性配准的统一的塔式算法。选取图像的四个顶点作为构成变形函数的B样条的节点,合理选择B样条的次数,可以实现图像的仿射变换。沿X和Y方向均匀增加节点数量,逐步增加变形函数的复杂性,通过选择B样... 提出了利用B样条实现医学图像从刚性到弹性配准的统一的塔式算法。选取图像的四个顶点作为构成变形函数的B样条的节点,合理选择B样条的次数,可以实现图像的仿射变换。沿X和Y方向均匀增加节点数量,逐步增加变形函数的复杂性,通过选择B样条的不同的次数n,可以实现图像的分块仿射变换或n-1阶导数连续的弹性变换。整个匹配算法体现了从整体到细节的匹配思想。实验证明,这种配准方法比单纯的弹性配准方法鲁棒性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 配准 刚性变换 弹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ibbs距离图Snake模型分割医学图像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广斌 郝立巍 陈武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提出利用Gibbs距离图Snake模型分割医学图像的算法。该方法能克服医学图像固有的噪声和伪边缘干扰,收敛到正确的目标轮廓。方法首先推导Gibbs形态学梯度,然后提出基于Gibbs形态学梯度的距离图Snake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结果本... 目的提出利用Gibbs距离图Snake模型分割医学图像的算法。该方法能克服医学图像固有的噪声和伪边缘干扰,收敛到正确的目标轮廓。方法首先推导Gibbs形态学梯度,然后提出基于Gibbs形态学梯度的距离图Snake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结果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克服了传统距离图Snake模型的上述缺点。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分割结果鲁棒性好,分割过程无须人工干预,适合应用于临床医学图像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GIBBS随机场 SNAKE模型 形态学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监督与残差反馈的优化算法有效提高鼻咽癌CT图像视交叉及视神经分割精度
11
作者 刘瑨禹 梁淑君 张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2-642,共11页
目的提出并验证一种新的基于多尺度监督与残差反馈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DSRF),以实现对鼻咽癌患者CT图像中小器官-视交叉和视神经的精确分割。方法收集来自SegRap2023、StructSeg2019和HaN-Seg2023公开数据库的212例鼻咽癌患者CT图像及... 目的提出并验证一种新的基于多尺度监督与残差反馈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DSRF),以实现对鼻咽癌患者CT图像中小器官-视交叉和视神经的精确分割。方法收集来自SegRap2023、StructSeg2019和HaN-Seg2023公开数据库的212例鼻咽癌患者CT图像及其真实标签。为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池化过程中小器官特征丢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混合池化策略的解码器,利用自适应池化和平均池化技术将高级语义特征逐步细化并融合低级语义特征,使网络学习到更细小的特征信息。采用多尺度深度监督层,在深度监督下学习丰富的多尺度、多层次语义特征,以提高对视交叉和视神经边界的识别能力。针对CT图像中视交叉和视神经对比度低的挑战,设计可使网络多次迭代的残差反馈模块,该模块充分利用模糊边界和易混淆区域的信息,通过监督迭代细化分割结果,并结合每次迭代的损失优化整个分割框架,提高分割精度和边界清晰度。采用消融实验验证各组件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引入混合池化策略、多尺度深度监督层和残差反馈模块的DSRF算法能有效提升小器官的特征表示,实现视交叉和视神经的准确分割,其平均DSC达到0.837,ASSD低至0.351。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DSRF方法中各组成部分的贡献。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尺度监督及残差反馈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能有效提升特征表示能力,实现视交叉和视神经准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视交叉与视神经分割 混合池化策略 深度监督 残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KUT:融合对比区域注意力机制与临床先验知识的U-Transformer用于放射学报告生成
12
作者 梁业东 朱雄峰 +3 位作者 黄美燕 张文聪 郭翰宇 冯前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3-1352,共10页
目的 提出一种对比区域注意力和先验知识融合的U型Transformer模型(CRAKUT),旨在解决文本分布不均衡、缺乏上下文临床知识以及跨模态信息转换等问题,提升生成报告的质量,辅助影像科医生诊断工作。方法 CRAKUT包括3个关键模块:对比注意... 目的 提出一种对比区域注意力和先验知识融合的U型Transformer模型(CRAKUT),旨在解决文本分布不均衡、缺乏上下文临床知识以及跨模态信息转换等问题,提升生成报告的质量,辅助影像科医生诊断工作。方法 CRAKUT包括3个关键模块:对比注意力图像编码器,利用数据集中常见的正常影像提取增强的视觉特征;外部知识注入模块,融合临床先验知识;U型Transformer,通过U型连接架构完成从视觉到语言的跨模态信息转换。在图像编码器中引入的对比区域注意力机制,通过强调正常与异常语义特征之间的差异,增强了异常区域的特征表示。此外,文本编码器中的临床先验知识注入模块结合了临床历史信息及由ChatGPT生成的知识图谱,从而提升了报告生成的上下文理解能力。U型Transformer在多模态编码器与报告解码器之间建立连接,融合多种类型的信息以生成最终的报告。结果 在2个公开的CXR数据集(IU-Xray和MIMIC-CXR)对CRAKUT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RAKUT在报告生成任务中实现了当前最先进的性能。在MIMIC-CXR数据集,CRAKUT取得了BLEU-4分数0.159、ROUGE-L分数0.353、CIDEr分数0.500;在IU-Xray数据集上,METEOR分数达到0.258,均优于以往模型的表现。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报告生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X光 对比区域注意力 临床先验知识 跨模态交互 U-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三维动态超声实时体绘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立巍 陈武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三维动态超声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但是三维动态超声的数据结构不属于三维规则数据场,所以不能直接在微机上采用三维纹理加速算法实现实时体绘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微机平台的针对三维规则数据场三维纹理体绘制加速算... 三维动态超声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和临床应用。但是三维动态超声的数据结构不属于三维规则数据场,所以不能直接在微机上采用三维纹理加速算法实现实时体绘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微机平台的针对三维规则数据场三维纹理体绘制加速算法。通过现代微机显卡结构的分析讨论,本文提出了利用现代微机显卡中的顶点渲染器编程实现三维动态扇扫数据场到三维规则数据场的快速变换,然后利用显卡中的三维纹理快速运算功能,从而在普通微机平台上实现了三维动态超声的实时体绘制。本方法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诊断 三维重建 实时体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矢量场的改进ACM模型与医学图像分割
14
作者 高杨 秦安 +1 位作者 冯前进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31-2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矢量场的改进ACM模型分割算法。采用广义模糊理论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较理想的边缘映射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复合矢量场替代原有的力场,使得图像的分割结果有了较大的改进。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在较大范围内捕获...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矢量场的改进ACM模型分割算法。采用广义模糊理论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较理想的边缘映射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复合矢量场替代原有的力场,使得图像的分割结果有了较大的改进。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在较大范围内捕获图像的特征、较好地处理深度凹陷区域和大曲率边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M模型 广义模糊 复合矢量场 医学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凤 宋晨 +4 位作者 熊伟荣 王国保 王孝娴 邱小忠 王乐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探索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大化的条件;评价其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检测反应体系在不同pH、温度与反应时间等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变化,探索最佳反应条件;通过CCK-8试剂盒、扫描电镜和抑菌实验评价银纳米颗粒... 目的探索橙汁提取物生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大化的条件;评价其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检测反应体系在不同pH、温度与反应时间等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变化,探索最佳反应条件;通过CCK-8试剂盒、扫描电镜和抑菌实验评价银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结果在pH=8.0、0℃、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银纳米颗粒产量最高。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平均粒径为15.54 nm,Zeta电位为-34.46,分散良好。浓度介于6.25~50μg/ml的银纳米颗粒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均无毒性作用。在12.5μg/ml及以上浓度银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100μg/ml及以下浓度银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在pH=8.0、0℃、反应时间为4 h条件下利用橙汁提取物制备银纳米颗粒产量最高,这种银纳米颗粒粒径小、分散均匀、不易团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汁提取物 银纳米颗粒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 绿色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andom Walker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16
作者 胡洁 肖阳 周凌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针对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利用图像信息的局限性,将应用于图像空间的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推广至特征空间。先将待分割图像进行高斯核滤波,然后利用联合直方图将图像空间延伸至特征空间,再用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进行半监督聚类,以... 针对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利用图像信息的局限性,将应用于图像空间的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推广至特征空间。先将待分割图像进行高斯核滤波,然后利用联合直方图将图像空间延伸至特征空间,再用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进行半监督聚类,以实现在特征空间的初步划分,最后将初步划分的结果映射回原始图像空间中进行分割。这一改进的算法尤其适合多通道图像的分割。将新算法应用于分割多模态MR脑部图像中的神经胶质瘤,并对算法的精确性和算法对种子点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新算法较经典Random Walker算法在精确性和稳定性上都有更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WALKER 特征空间 多模态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特征学习的多机型低剂量CT重建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世宣 曾栋 +1 位作者 边兆英 马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联邦特征学习的多机型低剂量CT重建算法(FedCT),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对多CT机型的泛化能力并保护数据隐私。方法FedCT框架在每个协作学习的客户端中设置了一个基于数据-解析模型耦合驱动的Radon反变换智能重建模型作为...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联邦特征学习的多机型低剂量CT重建算法(FedCT),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对多CT机型的泛化能力并保护数据隐私。方法FedCT框架在每个协作学习的客户端中设置了一个基于数据-解析模型耦合驱动的Radon反变换智能重建模型作为局部网络模型,并采用投影域特异性学习策略,在局部投影域保留成像几何特异性。同时,引入联邦特征学习,使用条件特征参数标记局部数据并馈入网络模型进行编码以在图像域提升网络模型的泛化性。结果在跨站点的多机型、多协议低剂量CT重建实验中,FedCT的重建结果在所有对比联邦学习方法中获得了最高的PSNR(高于次优的联邦学习方法+2.8048、+2.7301、+2.7263)、最高的SSIM指标(高于次优的联邦学习方法+0.0009、+0.0165、+0.0131)以及最低的RMSE指标(低于次优的对比联邦学习方法-0.6687、-1.5956、-0.9962)。在消融实验中,相较于一般联邦学习策略,采用投影特异学习策略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PSNR指标的Q1平均提升1.18,RMSE指标的Q3平均降低1.36。在引入联邦特征学习后,FedCT在测试集上的PSNR指标的Q1进一步提升3.56,RMSE指标的Q3进一步降低1.80。结论FedCT为协作构建CT智能重建网络模型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能够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基础上,增强网络模型泛化性,进一步地提升网络模型在全局数据上的重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低剂量 联邦学习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多示例学习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自动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楷兴 翁丹仪 +3 位作者 耿舰 路艳蒙 周志涛 曹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5-593,共9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方法,联合光学显微镜(OM)、免疫荧光显微镜(I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应的3种图像进行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法基于273例患者的病理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构建多模态多示例模型对3种免疫介导性的...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方法,联合光学显微镜(OM)、免疫荧光显微镜(I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应的3种图像进行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法基于273例患者的病理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构建多模态多示例模型对3种免疫介导性的肾小球疾病——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膜性肾病(MN)、狼疮性肾炎(LN)进行分类。该模型采用示例水平的多示例学习(I-MIL)方法挑选患者的TEM图像并与同一患者的OM图像和IM图像进行多模态特征融合。通过该模型与单模态、双模态模型的比较,探究3种模态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模态特征融合方式的特性。结果联合OM、IM以及TEM图像建立的多模态多示例模型准确率为(88.34±2.12)%,优于准确率为(87.08±4.25)%的最优的单模态模型,以及准确率为(87.92±3.06)%的最优的双模态模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基于OM、IM及TEM三种模态图像的多模态多示例模型,并验证了采用多示例学习结合多模态学习方法对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分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病理 肾小球疾病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多示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期相CT合成辅助的腹部多器官图像分割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品瑜 钟丽明 +4 位作者 郑楷宜 陈泽立 肖若琳 全显跃 阳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目的提出并探讨使用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方法提出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多期相CT能够充分提供同一器官不同的图像细节,从而为分割模型提供充分的全面的语义信息,提升腹部多个器官分割的性能。提出基于多头... 目的提出并探讨使用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方法提出多期相CT合成辅助腹部多器官分割,多期相CT能够充分提供同一器官不同的图像细节,从而为分割模型提供充分的全面的语义信息,提升腹部多个器官分割的性能。提出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感知的多期相CT合成方法,引入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模块,提升合成网络捕捉长距离语义信息的能力,扩大网络的感受野,并且引入感知损失,在特征层面对合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最小化,与Transformer模块有协同作用,从而合成出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多期相CT图像。结果使用南方医院的多期相CT数据集训练模型。其中用526例多期相CT训练合成模型,利用动脉期增强动脉CT(A.CECT)合成出平扫CT(NECT)、静脉期CECT(V.CECT)、延迟期CECT(D.CECT)的平均最大化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9.192±3.381、20.140±2.676、22.538±2.874,结合统计学对比,本文方法优于对比的其他图像合成方法(P<0.05)。多期相CT合成辅助的腹部多器官分割方法验证在内部验证集上进行验证平均Dice系数(DSC)为0.847,在外部验证集上进行验证平均DSC为0.823。结论本文方法能够合成出高质量的多期相CT图像以有效缓解不同期相CT之间存在的配准无法解决的误差问题,同时提高腹部13器官的分割性能,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多器官分割 多期相CT合成 对抗生成网络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
20
作者 李穆 米昀 +4 位作者 沈世文 吴心远 严静东 陈滨 曹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7-973,共7页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并计算出手术规划所需定量参数;结合关节盂形态和基座定位信息生成个性化导板;编写系统界面,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组装便于使用,提供交互操作与规划结果显示的功能。结果构建出“E骨”术前规划系统。本系统与Mimics系统相比,减少了规划过程中繁琐的手动调整,平均入钉长度规划结果长于Mimics系统,且规划时间缩短86%。本系统肩胛骨分割精度达到99.93%,较Mimics更高。结论本研究为反肩置换术提供了一套一站式的高效、精准的术前规划方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 反肩置换术 术前规划系统 肩胛骨分割 基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