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控观察员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芸 周萍 何巧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控观察员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感控观察员制度应用于手术室的诊疗活动中,制定针对疫情的手术室相关流程与指引,分别选取疫情期上班1周后的第1天(2月17日)和感控观察员管理制度实施1周后的第1天(2...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控观察员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感控观察员制度应用于手术室的诊疗活动中,制定针对疫情的手术室相关流程与指引,分别选取疫情期上班1周后的第1天(2月17日)和感控观察员管理制度实施1周后的第1天(2月24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穿脱防护用品评分表,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焦虑及防护用品穿脱合格情况,并比较感控观察员制度实施前后其差异。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60名,两次发放问卷共12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100%。实施前(2月17日)医务人员焦虑评分为(56.96±9.45)分,实施后(2月24日)医务人员焦虑评分为(35.02±6.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78,P<0.001)。感控观察员制度实施前及实施后,不同职称医务人员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制度实施前,初级医务人员焦虑评分低于中级与高级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称医务人员感控观察员制度实施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通过对全科在岗的50名护理人员分组进行穿脱防护用品操作考核评分,无感控观察员的A组防护用品穿脱合格率为40.00%(10/25),而有感控观察员监督指导的B组合格率达100.00%(25/25),B组合格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9,P<0.001)。结论感控观察员制度能有效降低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心理焦虑并提高其穿脱防护用品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控观察员 第三方监督 手术室 新冠肺炎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会珍 黄莉 +4 位作者 林荔军 韩卫雨 毛惠娜 何巧芳 陈宝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患者为对照组(n=110),由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股神经阻滞导管;2019年3-12月,同法选择该院骨科患者为观察组(n=100),...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患者为对照组(n=110),由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股神经阻滞导管;2019年3-12月,同法选择该院骨科患者为观察组(n=100),采用护士、医生、麻醉师三方联合规范化管理模式管理股神经阻滞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导管脱管和外渗等情况发生率。结果不同组别与不同时间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3.450,P<0.05)。在术后1.24.48 h.两组患者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别与不同时间关节活动度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79.200,P交互<0.05)。术后1.3.7d,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脱管、外渗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患者术后镇痛,能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和肢体活动度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导管 膝关节置换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