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78例体质量≤10 kg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儿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江 韦秋菊 +4 位作者 吴渚 李冠雪 赵纬 曾成 陶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10 kg危重症患儿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体质量≤10 kg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38)和非存活组(n=4... 目的探讨体质量≤10 kg危重症患儿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的体质量≤10 kg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38)和非存活组(n=40),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结果78例患儿纳入分析,存活组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比例更高(92.1%vs.70%,P=0.029);CRRT启动时间在存活组的时间更短(以入住PICU到CRRT启动时计算),存活组的中位时间为18.6 h,非存活组的中位时间为66.5 h(P=0.002);CRRT启动时存活组的液体负荷更低(1.9%vs.8.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ISMⅢ评分、液体负荷、CRRT启动时间>24 h是这一群体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OR=1.120、1.109、3.912,P<0.05)。结论体质量≤10 kg的患儿群体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存活率与液体负荷、PRISMⅢ评分和CRRT启动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儿科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器官保护作用: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占国 周健 +3 位作者 岑仲然 唐颖 杨祥锐 常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56,共3页
对1例病因不明的"广泛皮疹、皮肤剥脱、无尿、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动态观察各器官损伤情况的变化,之后在患者病变部位行组织活检。患者病理结果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开始后心、肝... 对1例病因不明的"广泛皮疹、皮肤剥脱、无尿、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动态观察各器官损伤情况的变化,之后在患者病变部位行组织活检。患者病理结果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开始后心、肝、肾、肺各项指标快速好转,表现为尿量快速增加,肺部炎症逐渐减轻,血肌酐、尿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快速回落,治疗结束后各项生化指标仍保持下降趋势,患者顺利出院。持续性血液净化在本例重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全身性炎症疾病的急性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持续性血液净化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血管外肺水指数在评估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剑彬 王华 +5 位作者 陈启康 岑仲然 唐颖 蔡靓 刘占国 常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共367组数值)进行液体复苏,测定并记录CVP、GEDI和ELWI三个参数,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回归性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共367组数值)进行液体复苏,测定并记录CVP、GEDI和ELWI三个参数,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回归性分析,研究其相关性,探讨其在液体复苏中的作用。结果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CVP与GEDI呈微弱线性相关性(r=0.137,P=0.009);进一步分层,当CVP<8 mmHg时,两者呈微弱线性相关性(r=0.149,P=0.029);当8 mmHg≤CVP≤12 mmHg和CVP>12 mmHg时,两者均无线性相关性(r分别为0.075、0.049,P分别为0.462、0.726)。367组数据,CVP与ELWI无线性相关性(r=0.040,P=0.445)。再进一步分层,当CVP<8 mmHg时,两者呈微弱线性相关性(r=0.221,P=0.001);当8 mmHg≤CVP≤12 mmHg和CVP>12 mmHg时,两者均无线性相关性(r分别为-0.047、0.042,P分别为0.646、0.76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CVP和GEDI、CVP和ELWI之间均无显著线性相关性。CVP不能准确评估有效循环血容量和肺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血管外肺水指数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在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20
4
作者 彭志允 常平 +3 位作者 王华 岑仲然 周健 刘占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5-1518,共4页
对1例口服50 m L百草枯后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连续9 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和10 d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模式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 对1例口服50 m L百草枯后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连续9 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和10 d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模式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好转,血及尿百草枯浓度下降,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氧合指数正常,患者出院后血肌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动态胸部CT检查显示肺间质性炎性病变逐渐减轻,无明显肺纤维化表现,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该个案提示早期开始的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可能会更好地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百草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远期预后及体内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伟 常平 +1 位作者 李夏西 岑仲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预后及体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151例,根据患者60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84)和死亡组(n=67);再根据患者是否予UTI治疗分为UTI组(n=69)和非UTI组(n=82)。患者的性别...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预后及体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151例,根据患者60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84)和死亡组(n=67);再根据患者是否予UTI治疗分为UTI组(n=69)和非UTI组(n=82)。患者的性别、年龄、预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乳酸、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血小板(PLT)、PCT等指标被收集。结果确诊脓毒症第1天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乳酸、PCT均显著高于生存组,LY、UTI治疗例数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治疗是患者60 d死亡保护因素(RR=0.504,P=0.008);UTI组与非UTI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6天与第1天各指标动态变化值两组比较,APACHEⅡ评分、乳酸、WBC、LY、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变化值两组比较,UTI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患者60 d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非UTI组(P<0.05)。结论 UTI是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死亡保护因素,常规治疗联合UTI能够显著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60 d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降低患者体内感染指标P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脓毒症 降钙素原 APACHEI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肺毛细血管渗漏并发严重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液体复苏:附1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海庭 李忠丽 +2 位作者 吴多斌 常平 刘占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对1例体外超声碎石时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低,伴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临床考虑为重度肺毛细血管渗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行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动态观察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 对1例体外超声碎石时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低,伴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临床考虑为重度肺毛细血管渗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行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动态观察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控制性补液,纠正休克治疗过程中该患者心排量(CO)和GEDI一直偏低,EVLWI最高达到了32 ml/kg,持续可吸出大量淡红色稀薄血性痰,高呼吸机支持参数下氧饱和度仍然非常低。为纠正休克同时减轻肺水肿选择了控制性补液,即当GEDI低于500 ml/m2时选择补充胶体液,当GEDI高于500 ml/m2时减少补液量并减慢补液速度,保持轻度容量不足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经治疗后患者胸片肺水肿逐渐好转,乳酸,肝肾功能,逐渐好转,6 d后停用升压药,10 d后脱呼吸机并拔除经口气管插管,25 d后顺利出院。在治疗过程中PiCCO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渗漏 低血容量性休克 控制性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知识及实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程蕾 李星 +1 位作者 罗霞娟 刘雪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内护士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证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临床循证实践的现状,了解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依据循证证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知...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内护士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证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临床循证实践的现状,了解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吻合度。方法:依据循证证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知识的调查。选取预防呼吸机循证指南中的"床头抬高"及"气管插管气囊内压"作为循证实践调查项目,由研究者每日随机抽取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依从性,并与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人员预防VAP循证知识掌握良好,各项目回答正确率均高于70.0%,最高可达100.0%。循证实践中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与气囊压执行达标率分别为33.8%与40.0%,而且与非机械通气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对预防VAP循证知识掌握良好,但是临床循证实践不足,措施针对性不强,与循证标准差距显著。需要加强其由知识向行为的转化,提高循证实践的执行力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循证 床头抬高 内囊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白消安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翁光样 杜萌 +1 位作者 胡亮杉 郭坤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白消安联合作用的效应。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G1a细胞株中CD34+CD38-KG1a细胞占(98.2±3.2)%。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能降低CD34+CD38-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姜黄素与白消安相互作用系数(CDI)<1。CD34+CD38-KG1a细胞被姜黄素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并能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体积变大,细胞结构不清,胞膜边缘粗糙。姜黄素能下调CD34+CD38-KG1a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CD34+CD38-KG1a细胞的增殖,姜黄素与白消安具有协同作用。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促使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KG1a 白血病干细胞 协同效应 Bcl-2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IL-6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占国 谭晓莹 +2 位作者 蔡靓 杨祥锐 常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中枢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同时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IL-6的水平分为低中高3个浓度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中枢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同时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IL-6的水平分为低中高3个浓度组,比较3个浓度组NSE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的差异,分析血清IL-6与NSE及APACHEII的相关性。结果 IL-6低中高3个浓度组NSE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浓度分别为(10.29±4.05)、(16.06±5.84)、(23.97±3.28)μg/L。IL-6三个浓度组的APACHEII评分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9),分值分别为14.17±4.67、16.40±4.84和24.00±6.26。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NSE和APACHEII评分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8(P<0.001)和0.733(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的浓度同患者危重程度和中枢神经损伤均有显著地相关性,可以作为动态监测脓毒性脑损伤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脑损伤 IL-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4例前瞻性、随机对照、先导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丹蕾 许卓谦 +10 位作者 瞿长春 霍保善 赖汉齐 黎阳 刘斌 邓火金 王倩文 李杜娟 常平 李沙 王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开放设计,对康复评定人设盲。筛选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广州市一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开放设计,对康复评定人设盲。筛选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广州市一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则招募入组。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为平衡因素,区组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脓毒症标准方案治疗,干预组增加早期胃肠康复。主要研究终点为AGI治愈;次要研究终点包括ICU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预后、ICU住院天数等。数据采集时间点定为入组、呼吸机脱机、转出ICU共3个。结果共招募60例患者,34例完成研究。干预组16例,对照组18例。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AGI治愈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康复治疗前后两组AGI评分的下降值,分别为(-1.9±2.1)分和(0.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肠康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无器官损伤或意外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两组在ICU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预后、ICU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康复不能降低AGI患病率,但降低AGI评分,改善胃肠道症状,安全性好,但需在设计更为合理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早期胃肠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6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代超 刘翠平 +3 位作者 高蕾 李婧宜 廖妍 白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17-721,共5页
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过程,探讨其预后因素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过程,探讨其预后因素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36例AR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RM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52.8%,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35%,中位生存时间为24.51个月。生存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无关。单纯手术治疗、采取手术为主的联合治疗、未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21、26.00、15.00个月,但受病例数所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广泛性局部扩大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MM预后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临床易误诊,为尽量避免误诊发生,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肿物 恶性黑色素瘤 ARMM 肠镜 预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与血清IL-6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占国 谭晓莹 +2 位作者 蔡靓 杨祥锐 常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33-2233,共1页
脓毒症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发病及致死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研究显示IL-6是反映脓毒症危重程度的一个潜在标志物。本研究对29例脓毒症患者的IL-6水平和危重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评估IL-6是否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 脓毒症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发病及致死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研究显示IL-6是反映脓毒症危重程度的一个潜在标志物。本研究对29例脓毒症患者的IL-6水平和危重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评估IL-6是否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IL-6 APACHEⅡ SO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鹅膏菌中毒伴横纹肌溶解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湛 陈艳波 +4 位作者 黄波 彭升 王倩文 刘丹蕾 王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5-638,共4页
报告4例罕见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混合型中毒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转归,综述中毒机制和救治方法进展。鹅膏菌中毒潜伏时间约8 h,病情严重程度与误食量有关。病变进展迅速,3~4 d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以肝、肾和神... 报告4例罕见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混合型中毒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转归,综述中毒机制和救治方法进展。鹅膏菌中毒潜伏时间约8 h,病情严重程度与误食量有关。病变进展迅速,3~4 d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以肝、肾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伴有急性胃肠损伤和横纹肌溶解。治疗均给予催吐、洗胃、利尿和导泻,行持续性血液净化和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共5~7 d,血液灌流1~2次/d。2例行血浆置换,1次/d,共2~3次。其他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和葡萄糖溶液等。结果治愈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鹅膏菌摄入过量、缺少早期针对性治疗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较为严重。早期催吐、洗胃、利尿和导泻清除体内鹅膏毒肽、打断肝肠循环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可有效清除或吸附鹅膏菌毒肽、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鹅膏菌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和坏死细胞输注对脓毒症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占国 张婕 +4 位作者 何懿 常平 顾冬生 罗宇维 孙尔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研究凋亡和坏死细胞对脓毒症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PBS对照组、凋亡细胞输注组和坏死细胞输注组,输注3d后行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模型,观察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和器官病理损伤。结果 PBS对照组小鼠2... 目的研究凋亡和坏死细胞对脓毒症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PBS对照组、凋亡细胞输注组和坏死细胞输注组,输注3d后行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模型,观察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和器官病理损伤。结果 PBS对照组小鼠2周存活率为44.6%,肺脏和肾脏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凋亡细胞输注组1周存活率为69.6%,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2),肺脏和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坏死细胞输注组1周存活率为31.6%,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35),肺脏和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加重。结论脓毒症造模前3d输注凋亡细胞可以减轻器官损伤,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而输注坏死细胞可以加重器官损伤,降低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坏死 脓毒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