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闰国伟 宋朝阳 +2 位作者 黄睿 张星 陆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的因素。方法:40例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经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健康供者的年龄、性别、分离前白细胞的数量、不同的动员方案对外周血造血干...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的因素。方法:40例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经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健康供者的年龄、性别、分离前白细胞的数量、不同的动员方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40例供者均成功采集:PBMNC(9.77±2.74)×108/kg、CD34+(5.07±6.5)×106/kg。分离前白细胞计数与PBMNC、CD34+呈正相关,年龄、性别、不同的动员方案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所有供者经合理动员后均可成功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动员 健康供者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负载红细胞及其冻干保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燕 陆志刚 韩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05-609,共5页
为了研究海藻糖负载红细胞方法的可行性及红细胞内海藻糖对冻干红细胞的影响,利用红细胞膜在37℃时细胞膜上部分脂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流动性增大和膜通透性增加的性质,将红细胞置于高浓度海藻糖负载液中孵育7小时,并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 为了研究海藻糖负载红细胞方法的可行性及红细胞内海藻糖对冻干红细胞的影响,利用红细胞膜在37℃时细胞膜上部分脂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流动性增大和膜通透性增加的性质,将红细胞置于高浓度海藻糖负载液中孵育7小时,并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孵育的红细胞作为对照,对红细胞的海藻糖负载率、形态学、渗透脆性、变形性、ATP含量及2,3-DPG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后红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为36.56±7.95mmol/L,实验组红细胞溶血率为(15.663±3.848)%,对照组红细胞溶血率为(5.03±1.85)%,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是0.0289±0.00738,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是0.1200±0.0121,差异显著(P<0.05);负载后实验组红细胞内ATP含量为2.67±0.54μmol/gHb,对照组红细胞内ATP含量为5.22±1.10μmol/gHb(P>0.05),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尽管负载组的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在透射电镜下绝大多数红细胞膜完整,胞内血红蛋白密度均匀,而对照组有近一半的细胞膜不完整并有漏孔,胞内血红蛋白密度变浅。实验组与对照组中2,3-DPG含量均为零。实验组红细胞冻干再水化后,血红蛋白回收率46.44±4.14%,对照组血红蛋白回收率8.33±2.34%,差异显著(P<0.001)。结论:海藻糖负载的红细胞功能符合输注标准,负载方法可行,负载入细胞内的海藻糖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冻干红细胞的回收率,为红细胞的冷冻干燥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红细胞 冷冻干燥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用于血细胞冻干保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燕 陆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16-418,共3页
冰冻干燥方法是保存血细胞最佳的方法,因为冻干的血细胞制品能在常温下保存,性能稳定,保存时间长,便于运输,保存费用低廉等优势,解决了目前血细胞保存的局限性。然而,在冻干过程中血细胞膜的损伤、细胞功能的降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 冰冻干燥方法是保存血细胞最佳的方法,因为冻干的血细胞制品能在常温下保存,性能稳定,保存时间长,便于运输,保存费用低廉等优势,解决了目前血细胞保存的局限性。然而,在冻干过程中血细胞膜的损伤、细胞功能的降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研究者多以海藻糖为保护剂,将海藻糖导入血细胞内,对血细胞进行冻干。本文主要综述冻干对血细胞损伤机理,海藻糖对血细胞冻干过程中的保护机制及海藻糖在血细胞冻干保存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血细胞 冻干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干保护体系对海藻糖负载红细胞冻干保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燕 陆志刚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5-779,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冻干保护剂人血白蛋白、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甘油对海藻糖负载后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的影响,筛选最佳冻干保护体系。将浓缩红细胞在37℃,浓度为800 mmol/L的海藻糖溶液中孵育7 h,经PBS液冲洗3遍后制成海藻糖负载的浓... 本研究旨在评价冻干保护剂人血白蛋白、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甘油对海藻糖负载后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的影响,筛选最佳冻干保护体系。将浓缩红细胞在37℃,浓度为800 mmol/L的海藻糖溶液中孵育7 h,经PBS液冲洗3遍后制成海藻糖负载的浓缩红细胞。对照组为海藻糖负载红细胞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干;实验组将人血白蛋白、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等组成的冻干保护体系与海藻糖负载浓缩红细胞混合,两组样品在常温下平衡30 min,移入-80℃深低温冰箱,预冻24 h,入冻干机冻干处理24 h。用温度为37℃,6%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再水化样品,用氰化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血红蛋白溶血率,计算血红蛋白回收率,同时测定干燥样品含水量。结果表明:当样品含水量在3%-4%时,对照组冻干红细胞血红蛋白回收率为(33.57±2.89)%,白蛋白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为(51.15±1.9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用不同浓度的葡聚糖为冻干保护剂,血红蛋白回收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浓度增加,血红蛋白回收率逐渐升高,当浓度为36%时,血红蛋白回收率为(22.15±4.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的冻干保护体系,当浓度小于40%时,血红蛋白回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甘油组血红蛋白回收率为(3.93±1.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在海藻糖负载的冻干红细胞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葡聚糖与浓度小于40%PVP可削弱细胞内海藻糖的保护作用。液态的甘油不宜作为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的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海藻糖 冷冻干燥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洁 彭永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了解孕产妇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GBS)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基因,为临床防治GBS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住某院妊娠晚期且生殖道分泌物检出GBS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了解孕产妇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GBS)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基因,为临床防治GBS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住某院妊娠晚期且生殖道分泌物检出GBS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分离培养的GBS进行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分离GBS 62株,GBS的血清型分别为Ⅲ型(30株,48.4%)、Ⅰa型(16株,25.8%)、Ⅰb型(8株,12.9%)、Ⅴ型(6株,9.7%)、Ⅵ型(2株,3.2%)。GB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BS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有着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7.4%、71.0%、67.7%,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均不耐药。GBS耐药菌株:四环素耐药基因tet M、tet O、tet L携带率分别为75.0%(36/48)、33.3%(16/48)、8.3%(4/48);红霉素耐药基因erm B、mef A/E、erm A、erm TR携带率分别为72.7%(32/44)、22.7%(10/44)、18.2%(8/44)、13.6%(6/44);克林霉素耐药基因lin B携带率为42.9%(18/42)。GBS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表型主要以内在型(cMLSB)表型为主,占75.0%(36/48),主要由erm B(44.4%,16/36)、erm B+lin B(27.8%,10/36)基因介导。结论孕产妇生殖道GBS血清型以Ⅲ型最为常见,GBS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四环素耐药以tet M、tet O基因介导为主,红霉素耐药以erm B基因介导的cMLSB型为主,克林霉素耐药以lin B基因介导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无乳链球菌 血清型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星 王秀菊 陆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14-2015,共2页
近年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逐渐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N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短期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指... 近年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逐渐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N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短期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纤维连接蛋白 预后 个体化治疗 国外学者 短期复发 相关性 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血清sTNFrⅠ和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陆琳 陆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15-3317,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Ⅰ和Ⅱ的水平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2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66例...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Ⅰ和Ⅱ的水平在子宫内膜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2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66例健康体检女性血清TNFrⅠ(sTNFr-p55)和TNFrII(sTNFr-p7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sTNFr-p55和sTNFr-p75水平分别为(2.58±0.43)ng/mL和(7.48±1.02)ng/mL远高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0.82±0.22)ng/mL和(2.62±0.47)ng/mL及健康女性(0.71±0.21)ng/mL和(2.34±0.38)ng/mL(P<0.05),子宫良性病变和健康体检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sTNFr-p55和sTNFr-p75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结论:sTNFr-p55和sTNFr-p75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良性病变中存在表达差异,有可能成为监测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参考指标,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娄琳 陆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908-3910,共3页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是PBSCT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经济、高效地体外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现就有关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是PBSCT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经济、高效地体外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现就有关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体外保存 恶性血液病 PBSCT 保存技术 实体瘤 前治疗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醇对红细胞冻干前海藻糖负载红细胞影响研究
9
作者 陈燕 陆志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82-884,共3页
为研究苯甲醇对海藻糖负载红细胞的影响,在4℃条件下将红细胞孵育在浓度分别为10、30、50、100mmol/L的苯甲醇-海藻糖溶液中24小时,用氰化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海藻糖负载红细胞的溶血率,用硫酸-蒽酮法检测红细胞内海藻糖浓度水平。结果表... 为研究苯甲醇对海藻糖负载红细胞的影响,在4℃条件下将红细胞孵育在浓度分别为10、30、50、100mmol/L的苯甲醇-海藻糖溶液中24小时,用氰化血红蛋白试剂盒测定海藻糖负载红细胞的溶血率,用硫酸-蒽酮法检测红细胞内海藻糖浓度水平。结果表明:在100mmol/L苯甲醇-海藻糖溶液组,其红细胞内海藻糖浓度为72±12.98mmol/L,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溶血率为17.99±3.75%,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苯甲醇可提高海藻糖负载红细胞的负载率,随着苯甲醇浓度的升高红细胞海藻糖负载率也提高,100mmol/L的苯甲醇浓度为可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醇 红细胞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各亚型丰度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东泉 郑文霞 +1 位作者 谢惠芳 彭永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各亚型丰度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和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道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各亚型丰度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和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各亚型丰度的变化;同步分析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Glu)水平.结果PD组和对照组均表现为AkkⅠ的丰度最高,AkkⅢ的丰度最低.在65岁及以上的PD患者肠道中AkkⅡ的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D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PD组中,患者AkkⅠ的丰度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患者病程与AkkⅠ的丰度、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PD组中,患者肠道AkkⅠ的丰度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D患者病程与AkkⅠ的丰度和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联合患者肠道低AkkⅠ丰度和低血清尿酸水平指标,可作为PD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丰度 亚型 尿酸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