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多重用药管理规范 被引量:9
1
作者 曾森祥 杨锐 +2 位作者 邓勋 杨睿涛 杨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3,共7页
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损伤全身血管,影响心、肾、眼和神经等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降糖、调脂、降压、... 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损伤全身血管,影响心、肾、眼和神经等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和降低尿蛋白等综合治疗。多重用药对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老年人有较好的疾病控制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合理、不科学,也会带来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本文针对老年T2DM合并ASCVD患者多重用药管理进行分析,重点阐述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保证药物使用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多重用药 合理用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睿涛 杨锐 +2 位作者 邓勋 曾森祥 杨晓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25,共5页
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多采用排他性诊断,诊断基于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影像学及组织学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依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 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多采用排他性诊断,诊断基于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影像学及组织学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依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种等级,轻者常不必停药,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重者可发生肝衰竭,病死率高,若能尽早发现、及时停药,辅以合理药物治疗,可避免致命后果。抗甲状腺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是促进肝损伤恢复、防止肝损伤重症化、慢性化和降低死亡风险。规范用药、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抗甲状腺药物肝损伤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46
3
作者 张生潭 王兆玉 +2 位作者 汪铁山 李苗霞 林敬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64-472,共9页
本研究将Bligh-Dyer溶剂提取法首次应用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通过GC-MS方法分析,从干燥成熟的砂仁种子和果壳四种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38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主要包括乙酸龙脑酯(5%~47%)、樟脑(4%~17%)、龙脑(1.5%~6%)、莰烯(0.2... 本研究将Bligh-Dyer溶剂提取法首次应用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通过GC-MS方法分析,从干燥成熟的砂仁种子和果壳四种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38种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主要包括乙酸龙脑酯(5%~47%)、樟脑(4%~17%)、龙脑(1.5%~6%)、莰烯(0.2%~3%)、α-蒎烯(0.2%~3%)、β-蒎烯(0.2%~5%)以及α-柯巴烯(0.1%~2%)等,其中总烯类物质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油总成分的10%~40%。从该植物中首次鉴定出蓝桉醇、二环大根香叶烯、薄荷烯醇、二十三烷、二十四烷等新的化学成分35个。所得挥发油对部分真菌及细菌的抑制试验表明其对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因此,砂仁不仅可作为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也可以作为食品原料或天然的食品防腐剂用于食品工业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挥发油 GC-MS 抗菌活性 Bligh-Dy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及信号转导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明星 王勇 +2 位作者 蒋德旗 王艳 喻珊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5-610,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严重受限、衰竭甚至死亡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以肺血管重构为特点,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外周血管的异常增殖是肺血管重构的主要病理基础。该文主要对参与肺...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严重受限、衰竭甚至死亡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以肺血管重构为特点,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外周血管的异常增殖是肺血管重构的主要病理基础。该文主要对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机制及信号转导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信号转导机制 信号转导抑制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抑制人肝癌QGY-7701细胞增殖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林敬明 刘煜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抑制人肝癌QGY-7701细胞的初步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半枝莲作用后QGY-7701细胞增殖的改变,光、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细胞比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表达。结果半枝莲能抑制QGY... 目的探讨半枝莲抑制人肝癌QGY-7701细胞的初步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半枝莲作用后QGY-7701细胞增殖的改变,光、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细胞比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表达。结果半枝莲能抑制QGY-7701细胞的增殖,作用72h后,细胞呈现凋亡早期形态;凋亡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少,Fas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半枝莲可抑制QGY-7701细胞增殖,可能与通过激活Bcl-2基因家族抑癌基因、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原发性肝癌 QGY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可灵喷雾剂中地塞米松磷酸钠、氧氟沙星及盐酸麻黄碱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贺帅 张忠义 张守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4-656,共3页
建立了复方鼻可灵喷雾剂中3组分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考察了其影响因素。以微乳(33g/L SDS-1.2%(体积分数)正辛烷-9%(体积分数)正丁醇-0.5%(体积分数)三乙胺,磷酸调pH至3)为流动相,采用Hypersil BDS C18 ... 建立了复方鼻可灵喷雾剂中3组分的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方法,并考察了其影响因素。以微乳(33g/L SDS-1.2%(体积分数)正辛烷-9%(体积分数)正丁醇-0.5%(体积分数)三乙胺,磷酸调pH至3)为流动相,采用Hypersil BDS C18 5μm(4.6mm×150mm)色谱柱,检测波长256nm。实验发现,被测组分地塞米松磷酸钠、氧氟沙星及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1~0.04g/L,r=0.9999;0.1~0.3g/L,r=0.9999;0.2~0.6g/L,r=0.9999。对应的平均回收率和RSD(n=5)分别为97%,2.55%;101%.0.45%;101%,0.54%(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磷酸钠 氧氟沙星 盐酸麻黄碱 微乳液相色谱法 鼻可灵喷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林敬明 刘煜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ESB)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ES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电镜观察ESB作用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SB作用后Hep-G2凋亡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ESB)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ES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电镜观察ESB作用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SB作用后Hep-G2凋亡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表达。结果ESB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有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ESB作用Hep-G2细胞72h后,呈现凋亡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Fas表达增强,Bcl-2及Bax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ES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FNFR超家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原发性肝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1-42)作用的小胶质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韦美丹 林继宗 +2 位作者 朱宁 王克万 王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3-688,共6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1-42)作用的小胶质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生存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在体外建立NSC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Aβ1-42蛋白作用小胶质细胞前后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情况。结果:与单纯...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1-42)作用的小胶质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生存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在体外建立NSC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Aβ1-42蛋白作用小胶质细胞前后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情况。结果:与单纯共培养组相比,Aβ1-42干预共培养组的增殖率降低,且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胆碱乙酰转化酶(CHAT)阳性表达率也均降低。结论:Aβ1-42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能显著降低其分化成神经元尤其是胆碱能神经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相色谱直接进样测定大鼠血清中大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8
9
作者 石勇 王秉钧 +3 位作者 林晓凯 黄淑贤 林凯谦 张守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59-2761,共3页
目的考察血清直接进样的可行性,建立大鼠血清中大黄素的微乳液相色谱直接进样测定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5μm(4.6mm×150mm)色谱柱,以微乳(3.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w/V-6.6%正丁醇V/V-1.0正辛烷V/V-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目的考察血清直接进样的可行性,建立大鼠血清中大黄素的微乳液相色谱直接进样测定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5μm(4.6mm×150mm)色谱柱,以微乳(3.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w/V-6.6%正丁醇V/V-1.0正辛烷V/V-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血清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结果大黄素在0.333~5.32μg·ml-1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3.60%,最低定量限为0.1386μg·ml-1。结论采用微乳流动相,可直接进样测定血清样品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微乳液相色谱 直接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慕燕萍 王黎青 +1 位作者 邓勋 王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本院104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的治疗用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成本...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本院104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的治疗用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莫西沙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为85.1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莫西沙星组的DUI为1.00,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为0.64。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2.75、25.60。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相当,成本-效果比优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泌尿生殖系感染 药物合理利用指数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国平 汪艳 +1 位作者 陈莉婧 张忠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作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的结构特点、载体和佐剂的使用、偶联方法、完全抗原的纯化鉴定以及其制备的单/多克隆抗体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旨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半抗原 抗体 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产钩吻生物碱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志睿 张兰兰 +2 位作者 黄昌全 张忠义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8,92,共3页
目的研究粤东产钩吻生物总碱提取物的结构.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与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DEPT)波谱分析及元素分析阐明该提取物的... 目的研究粤东产钩吻生物总碱提取物的结构.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与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DEPT)波谱分析及元素分析阐明该提取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在4000.0~400.0 cm-1区域内FTIR谱图显示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样品的1HNMR与13CNMR指纹图均有高度的特征性和重现性;元素含量与理论值接近.结论提取物的结构分析与已知化合物钩吻素子结构相符.对粤东产钩吻总生物碱的结构鉴定将为将钩吻开发为安全有效的单体临床制剂、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元素分析 钩吻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兆玉 杜延琪 +2 位作者 岑岳柱 陈极锋 全子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分析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处理福寿螺幼螺、成螺和螺卵,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后的杀螺效果。结果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下对福寿螺幼螺即有较好的浸杀作用,浓度75mg/L以... 目的分析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处理福寿螺幼螺、成螺和螺卵,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后的杀螺效果。结果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下对福寿螺幼螺即有较好的浸杀作用,浓度75mg/L以上3d死亡率达100%。该提取物对福寿螺成螺及卵也有一定的毒性。结论小油桐叶具有开发制备抗福寿螺绿色农药的潜在价值,其抗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桐叶 甲醇提取物 福寿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吻素子对免疫磁珠分离纯化的小鼠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志睿 黄昌全 +2 位作者 张忠义 张兰兰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分离方法,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台盼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将10~320μg/mlKou分别作用于... 目的探讨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分离方法,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台盼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将10~320μg/mlKou分别作用于经刀豆蛋白A或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2的含量。结果经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分离后的小鼠脾脏CD4+T细胞纯度达到90.3%±5.8%;0.2%台盼兰染色细胞活力为94.9%±3.6%;增殖试验表明分离后未加Kou的CD4+T细胞对刀豆蛋白A、植物血凝素的刺激保持了良好的增殖能力,当浓度范围为20~320μg/ml时,Kou均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不同浓度的Kou(20、100、200μg/ml)作用后,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操作简单、快速,可获得较高纯化率、有活性的CD4+T细胞;Kou明显抑制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此抑制作用可能与Kou抑制小鼠CD4+T细胞IL-2的分泌及免疫抑制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细胞 免疫磁珠分选 钩吻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油桐种子的^60Co-γ射线辐射敏感性及半致死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兆玉 林敬明 +1 位作者 罗莉 徐增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6-508,共3页
目的研究3个不同产地小油桐种子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确定其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种子50%发芽率为基准,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60Co-γ射线辐射的半致死剂量。结果和结论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的... 目的研究3个不同产地小油桐种子对60Co-γ射线辐射的敏感性,确定其辐射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方法以种子50%发芽率为基准,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60Co-γ射线辐射的半致死剂量。结果和结论3个不同种源的小油桐种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78Gy(广东)、132Gy(海南)、198Gy(印度)。60Co-γ射线辐射可引起幼苗某些表型发生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小油桐叶片形状发生多种变异。研究结果可作为重要药用及能源植物小油桐辐射诱变育种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桐 辐射育种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吻素子治疗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兰兰 黄昌全 +2 位作者 张忠义 王志睿 林敬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Kou中、高剂量...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吻素子 银屑病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衷敬华 刘瑞林 +3 位作者 陈晶 胡喜钢 王黎青 王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6-931,共6页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EMBASE、CBM、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检...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EMBASE、CBM、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283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析结果表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与FP方案(氟尿嘧啶+顺铂)的1年、3年生存率相似(Z=0.89,P=0.37)、(Z=1.70,P=0.09),但具有更高的总缓解率(Z=2.34,P=0.02),具有相对低的致骨髓毒性和消化道反应(Z=2.47,P=0.01)、(Z=3.20,P=0.001)、(Z=2.19,P=0.03)。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相比,具有相当的疗效和更轻微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吉西他滨 氟尿嘧啶 顺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半枝莲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溦 林敬明 +1 位作者 王素丽 林海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4,38,共5页
建立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35 nm,流动相为乙腈(A)-1%冰醋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 建立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35 nm,流动相为乙腈(A)-1%冰醋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浓度分别在2.0~200、0.5~50、0.5~50、0.5~5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在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复性实验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0%;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及平均值和RSD分别为97.73%~101.7%、99.72%、1.36%(n=9),97.78%~102.8%、99.53%、1.99%(n=9),97.40%~102.4%、99.39%、1.84%(n=9)和97.80%~102.0%、99.24%、1.49%(n=9)。所测12份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41~7.08、0.26~0.56、0.31~0.90、0.28~0.95 mg/g。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能准确、稳定地对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进行同时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野黄芩苷 黄芩素 木犀草素 芹菜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的筛选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本杰 黄青薇 冯丽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筛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最佳萃取工艺,提取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用镇痛药效学实验对提取物进行有效成分的筛选。结果药效最佳的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 目的筛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最佳萃取工艺,提取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用镇痛药效学实验对提取物进行有效成分的筛选。结果药效最佳的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6.7 MPa,解析温度50℃,得到其有效部位。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应用于"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提取,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特点,为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的提取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 “退热止痛散” 有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兆玉 汪铁山 +1 位作者 陈飞龙 林敬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2-1483,共2页
目的分析中草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ⅩD甲法提取半枝莲全草的挥发油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共分析得到83... 目的分析中草药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挥发油的成分。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ⅩD甲法提取半枝莲全草的挥发油成分;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成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共分析得到83个峰,确定了其中的54种化合物(占65.06%);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1种化合物,总相对含量为70.21%。含量最为丰富的三种物质依次为:棕榈酸,占34.07%;亚油酸,占13.21%;叶绿醇,占5.90%。结论本研究比前人确认了更多的半枝莲全草挥发油的成分,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半枝莲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