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申恒 史伟 +4 位作者 夏运风 梁馨苓 王文健 马建超 邬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 目的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从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到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再到尿酸升高高血压组,IgA肾病患者病程延长,体质量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h尿蛋白增多,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载脂蛋白B100、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小管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加剧,血管壁进一步增厚,病理Lee氏分级①组以Ⅲ级为主,②组以Ⅲ、Ⅳ级为主,③组则Ⅲ、Ⅳ、Ⅴ级的患者显著增加。①、②组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③组则多为局灶节段硬化或硬化性肾炎多见。结论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高血压使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高血压 IGA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章俊 邱敏姿 +3 位作者 马亚琼 卜阳 杨蕾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3部分:⑤分别用不同浓度AOPP及BSA刺激细胞24 h后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⑤AOPP刺激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α-SMA、E-Cadherin表达... 目的探讨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3部分:⑤分别用不同浓度AOPP及BSA刺激细胞24 h后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⑤AOPP刺激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α-SMA、E-Cadherin表达;⑤分别予BSA、AOPP以及用DPI、C-SOD预处理后再加入AOPP刺激细胞,检测α-SMA、E-Cadherin表达和不同时间的MDA含量及SOD、CAT、GSH-px活力。结果 AOPP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HK-2细胞α-SMA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AOPP引起细胞MDA含量上升,SOD、CAT和GSH-px活力下降。DPI、C-SOD预处理细胞可以部分抑制AOPP诱导的α-SMA表达上调和E-Cadherin表达下调;降低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活力。结论 AOPP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治疗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EMT HK-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通过p38/NF-κB通路抑制AOPP诱导的足细胞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艳 王建成 +8 位作者 李红瑜 贾倩倩 陈斯佳 许兆忠 杜晓燕 陈晓雯 鲁路 黄波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5-1271,共7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含药血清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的体外培养足细胞(MPC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肾康丸含药血清和AOPP;体外培养MPC5,用不同浓度的肾康丸含药血清刺激不同时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肾康丸含药血清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的体外培养足细胞(MPC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肾康丸含药血清和AOPP;体外培养MPC5,用不同浓度的肾康丸含药血清刺激不同时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肾康丸含药血清干预AOPP处理的MPC5,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IκBα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 p65核转移,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表达。结果 (1)肾康丸含药血清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促进MPC5增殖,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分别是5%、24 h;(2)AOPP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MPC5分泌MCP-1;p38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抑制剂小白菊内酯预孵育能使细胞上清中MCP-1分泌减少;肾康丸含药血清能抑制AOPP诱导MPC5分泌MCP-1;(3)AOPP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P-p38蛋白的表达、降低IκBα蛋白的表达;与AOPP组相比,AOPP+肾康丸组MPC5 IκBα蛋白表达增加;AOPP+SB203580组IκBα蛋白表达亦增加,但不及AOPP+肾康丸组;(4)肾康丸含药血清减少AOPP诱导的NF-κB p65核转移。结论肾康丸含药血清能通过p38MAPK/NF-κB途径下调MCP-1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为应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足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P38MAP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荟萃分析(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宗瑞 赵豪 +2 位作者 陈艳荣 唐冬冬 牛红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电子数据库(时间截止2015年2月)的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关肾脏病进展指标。结果共纳入28个研究,共包括45 688例慢...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电子数据库(时间截止2015年2月)的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关肾脏病进展指标。结果共纳入28个研究,共包括45 68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不能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RR=0.98,95%CI:0.91-1.05),也不能降低肌酐翻倍风险(RR 1.43,95%CI 0.26 to 7.79),但是可以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5%的风险(RR=0.91,95%CI:0.83=0.99以及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SMD=0.04,95%CI:0.02-0.07)。亚组分析显示,在中度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这一指标有疗效(SMD=0.09,95%CI:0.04=0.13)。阿托伐他汀(SMD=0.10,95%CI:0.03-0.17)及高强度降脂治疗(SMD=0.12,95%CI:0.02-0.21)对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这一指标有效。结论尽管他汀类药物对降低终末期肾病发及肌酐翻倍的发生率无明显效果,但可以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其疗效与肾脏病分期、药物种类及降脂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脏Mtdh表达而减轻肾脏纤维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彭芬芬 李红瑜 +5 位作者 尹柏辉 王育娴 陈毅华 许兆忠 罗丛伟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metadhein(Mtdh)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脏的表达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梗阻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模型。1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metadhein(Mtdh)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脏的表达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梗阻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模型。1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梗阻、单侧输尿管结扎并替米沙坦干预组。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外基质蛋白纤连蛋白(FN1)、α平滑肌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钙连蛋白和Mtdh的表达情况;体外细胞实验采用TGF-β1预刺激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同时利用siRNA干涉下调Mtdh,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肾脏纤维化显著高于假手术组,FN1、α-SMA、ColⅠ和Mtdh表达显著升高(P<0.05),钙连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替米沙坦干预后,肾脏纤维化病理减轻,FN1、α-SMA、ColⅠ及Mtdh表达显著下降(P<0.05),钙连蛋白表达回升(P<0.05)。采用si-Mtdh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Mtdh后,FN1、α-SMA、ColⅠ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钙连蛋白表达回升(P<0.01)。结论替米沙坦可抑制细胞基质蛋白生成,抑制Mtdh的表达,减轻小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metadhein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CTGF的影响及P38MAP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汤珣 章俊 +1 位作者 蔡德鸿 曾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糖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应用RT-PCR,免疫组化、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糖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应用RT-PCR,免疫组化、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分析技术,检测高糖刺激24、48、72、96h,以及20d时HKC表达CTGFmRNA及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以SB203580特异性阻断p38MAPK信号传导途径后上述过程的变化。结果体外培养HKC的CTGFmRNA与蛋白含量极低,高糖刺激48h后HKC表达CTGFmRNA水平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96h时接近正常水平,但长期(20d)高糖刺激的HKC,其表达CTGFmRNA水平稳定高于正常对照组2倍。而随高糖刺激时间的延长,HKC细胞表达CTGF蛋白水平进行性升高,长期(20d)持续高糖刺激可使CTGF蛋白表达水平达到正常组的5倍左右。SB203580能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CTGF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结论持续高糖刺激可以引起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CTGF显著升高,提示CTGF高表达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的重要环节,而p38MAP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高糖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兆忠 贾倩倩 +4 位作者 李红瑜 王建成 赵艳 陈斯佳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葡萄糖组(糖浓度为5.6 mmol/L)和高糖组(糖浓度为30 mmol/L)、高糖+PTL组,分别体外培养...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葡萄糖组(糖浓度为5.6 mmol/L)和高糖组(糖浓度为30 mmol/L)、高糖+PTL组,分别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MC,MTT法检测MC的增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MCP-1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反映NF-κB的活性,EMSA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高糖诱导后MC增殖、MCP-1表达和NF-κB活性明显增强,NF-κB结合蛋白IκBα明显降解;应用PTL干预后,MC增殖、MCP-1表达和NF-κB活性均明显降低,IκBα降解被抑制。结论 PTL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MC NF-κB活化及MCP-1的表达,从而为PTL用于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糖尿病肾病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siRNA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章俊 杜庆生 +2 位作者 蔡德鸿 曾莉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02-2006,共5页
目的观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siRNA后对高糖诱导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细胞分6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等渗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高糖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4.5g/L)... 目的观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siRNA后对高糖诱导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细胞分6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等渗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高糖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4.5g/L),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收集各组培养至24、48、96h的细胞,以实时PCR检测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TGF蛋白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考马氏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高糖刺激可上调HK-2细胞的CTGF mRNA及蛋白水平,使停留于G1期的细胞比例升高,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指标胞内总蛋白含量增加;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 mRNA表达后,细胞的CTGF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进行性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增强,更多的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细胞内总蛋白含量降低。结论证实了CTGF是高糖诱导HK-2细胞肥大的重要介质。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为进一步寻找DN防治的靶点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通过AKT/GSK-3β阻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在G2期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婷婷 张雯英 +4 位作者 向晓红 束双双 谢唯 汤珣 章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氯化锂(Li Cl)是否影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信号通路。方法将不同浓度(5、12.5、20、25 mmol/L)的Li Cl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CCK-8测定HK-2细胞... 目的探讨氯化锂(Li Cl)是否影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信号通路。方法将不同浓度(5、12.5、20、25 mmol/L)的Li Cl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CCK-8测定HK-2细胞的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G2期的关键蛋白Cyclin B1、CDK1以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Li Cl以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使HK-2细胞的G2细胞周期比例逐渐增加(P<0.05),CCK-8结果提示HK-2细胞的活力随Li Cl作用的时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Cyclin B1、CDK1、p-GSK-3β、β-catenin蛋白含量随着时间以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KT磷酸化水平随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 Li Cl可能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使HK-2细胞阻滞在G2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AKT/GSK-3β HK-2细胞 G2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血浆神经肽的表达及复方α-酮酸的干预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伟东 邓聪 +2 位作者 龙海波 肖炜 胡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血浆神经肽(NPY)水平和下丘脑NPY基因表达,及复方α-酮酸对其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配合4%酪蛋白饮食制作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α-酮酸组。灌胃4周后放免...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血浆神经肽(NPY)水平和下丘脑NPY基因表达,及复方α-酮酸对其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配合4%酪蛋白饮食制作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α-酮酸组。灌胃4周后放免法检测血浆NPY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下丘脑NPY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浆NPY显著升高,而下丘脑NPY基因表达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血浆NPY与下丘脑NPY呈显著负相关,复方α-酮酸组血浆NPY显著降低,NPY基因表达显著上升。结论慢性肾衰大鼠存在高NPY血症,NPY与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关系密切,复方α-酮酸可上调下丘脑NPY基因表达,降低血浆NPY水平,从而改善慢性肾衰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神经肽Y 复方Α-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介导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机制
11
作者 汤珣 曾莉 +1 位作者 蔡德鸿 章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HK-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葡萄糖1g/L),等渗对照组(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和高糖组(葡萄糖4.5g/L)培养。收集各组培养至24h,48h,96h的细胞,检测结缔组织...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HK-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葡萄糖1g/L),等渗对照组(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和高糖组(葡萄糖4.5g/L)培养。收集各组培养至24h,48h,96h的细胞,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27kip的mRNA水平、CTGF、p27kip的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总蛋白含量。另外检测各组培养30min、1h、24h、48h时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水平。每个检测指标设3个重复样本。【结果】高糖刺激可引起HK-2细胞的CTGF、p27k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RK1/2磷酸化激活,阻滞于G1期的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主要指标胞内蛋白总含量进行性增高。【结论】证实了高糖可通过上调CTGF激活ERK1/2信号转导,从转录水平上调p27kip,从而使增殖细胞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肥大 p27kip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丽丽 祝小林 +9 位作者 邓伟谦 段娜 梁秀洁 王悦 郭婷婷 束双双 向晓红 姜婷婷 汤珣 章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是否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用Western blott...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是否介导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方法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用p38 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并予AOPP-BSA刺激,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EMT标志性蛋白E-cadherin、vimentin和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和m RNA表达;用内质网应激(ERS)阻断剂salubrinal预处理细胞,并予AOPP-BSA刺激,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38 MAPK和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结果 AOPP-BSA能使细胞p38 MAPK磷酸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磷酸化可显著抑制AOPP-BSA下调的E-cadherin和上调的vimentin和GRP78的表达;用salubrinal抑制ERS可有效地抑制AOPP-BSA诱导的p38 MAPK磷酸化。结论 p38 MAP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AOPPs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的过程,且p38 MAPK受ERS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 MAPK 间充质转分化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内质网应激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肾脏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思捷 李申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0-323,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es.CK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D)缺乏的情况。VitD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重要激素,其缺乏与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25(OH)D水平和低1,25(OH)2D水平是CKD患者和终...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es.CK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D)缺乏的情况。VitD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重要激素,其缺乏与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25(OH)D水平和低1,25(OH)2D水平是CKD患者和终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慢性肾脏病 25(OH)D 钙磷代谢 VITD 流行病学 CKD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章俊 郭婷婷 +4 位作者 杨蕾 杜庆生 华洁 刘蓉芝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CHOP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干预后可抑制小鼠足细胞Grp78、CHOP、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OPP可通过引起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而牛蒡子苷则可通过减轻ERS从而逆转EMT,为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 足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邬丹 刘宏 李申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升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9例T2DM住院患者[年龄40~80岁,SCr水平51~159μmol/L(0.6~1.8 mg/dl)]临床实验室资料,明确高尿酸血症(HUA)与T2DM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升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9例T2DM住院患者[年龄40~80岁,SCr水平51~159μmol/L(0.6~1.8 mg/dl)]临床实验室资料,明确高尿酸血症(HUA)与T2DM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中HUA患者40例,占25.2%;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体质指数(BMI)≥25 kg/m2、高血压、血肌酐(SCr)≥110μmol/L、血尿素氮(BUN)≥7.0 mmol/L、尿微量白蛋白(U-MA)≥11.2 mg/L、血甘油三酯(TG)≥1.70 mmol/L、血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LDL)≥3.37 mmol/L等因素影响HUA的发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Cr、BMI、TG水平是影响T2DM发生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各主要危险因素在T2DM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T2DM合并HUA患者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T2DM尿酸升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HUA与T2DM代谢紊乱及并发症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糖尿病 2型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通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足细胞减少podocalyxin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章俊 李萍华 +3 位作者 杨蕾 杜庆生 郭婷婷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9-843,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小鼠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参与其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针对CTGF基因的特异性siRNA质粒并转染至小鼠足细胞。将体外培养的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1g... 目的探讨高糖对小鼠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参与其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针对CTGF基因的特异性siRNA质粒并转染至小鼠足细胞。将体外培养的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2)等渗对照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3)高糖组,正常足细胞其培养基含D-葡萄糖4.5g/L;(4)高糖+空白对照组:足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5)高糖+阴性对照组:足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6)高糖+干扰组:足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足细胞Podocalyxin、CTGF蛋白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高糖培养足细胞24、48h时均可下调其Podocalyxin蛋白表达量(P<0.05),并可诱导CTGF蛋白表达增加(P<0.05)。同时高糖可以活化足细胞ERK1/2信号途径,在高糖刺激30min时开始活化,持续活化至24h。特异性siRNA干扰CTGF合成后,ERK1/2活化减少,并且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升高。结论 CTGF是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可通过ERK1/2途径诱导podocalyxin表达下降,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podocalyxin表达量,为D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CTGF的siRNA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减少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蕾 汤珣 +3 位作者 李萍华 杜庆生 郭婷婷 章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中的作用,及针对CTGF基因的siRNA对其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2)等渗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中的作用,及针对CTGF基因的siRNA对其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2)等渗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甘露醇3.5 g/L;(3)高糖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4)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5)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6)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应用Realtime PCR检测nephrin、podocin、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TGF、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可诱导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下调足细胞的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水平,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 mRNA表达后,CTGF表达减少,同时伴有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升高。结论 CTGF是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高糖可通过CTGF诱导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这种损伤,为DN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近年腹膜透析状况及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毅华 龙海波 +5 位作者 周伟东 朱艳 吕明花 李申恒 李沛霖 牛红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腹膜透析(PD)现状,提高PD治疗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近6年植入PD导管进行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来自华南地区,对其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登记和统计,先将患者资料逐项登记输入Microsoft E...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腹膜透析(PD)现状,提高PD治疗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近6年植入PD导管进行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来自华南地区,对其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登记和统计,先将患者资料逐项登记输入Microsoft Excel做数据处理,再与其他部分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新入PD患者在年龄和原发病构成、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感染率、患者生存率等方面与其他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均有不同。结论:华南地区PD患者治疗和管理质量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生存率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TMEM39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章俊 马亚琼 +3 位作者 邱敏姿 杨蕾 卜阳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39A(TMEM39A)基因的3个位点(1880G/A,2442T/G,2456A/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110例中国汉族SLE患者及80例健康对...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39A(TMEM39A)基因的3个位点(1880G/A,2442T/G,2456A/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110例中国汉族SLE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TMEM39A基因1880G/A、2442T/G、2456A/T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E患者TMEM39A基因1880G/A位点的AA、GA、GG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2),两组间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44);2442T/G位点的GG、TG、TT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间G、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41);2456A/T位点的TT、AT、AA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T、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3个位点(1880G/A、2442T/G、2456A/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组和非狼疮性肾炎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EM39A基因1880G/A、2442T/G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的遗传易感性有关,TMEM39A基因2456 A/T位点的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无相关性;1880G/A、2442T/G、2456A/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对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39A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大网膜部分切除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牛红心 周伟东 +3 位作者 龙海波 李申恒 邬丹 陈毅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透析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为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和对照组。大网膜部分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 目的:观察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透析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分为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和对照组。大网膜部分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对照组予常规开放式手术置管。比较2组术后导管功能障碍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置管前及透析3-6月后血肌酐(Scr)、尿素(urea)和二氧化碳总量(TCO2)差异。结果: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腹膜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置管前,观察组Scr(P<0.05)、urea(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TCO2无明显差异;透析后2组Scr、urea、TCO2无明显差异;2组透析后Scr、urea、TCO2较腹膜透析前均明显改善。结论: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可明显降低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但不降低腹膜透析效率,也不增加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大网膜 导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