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芳元 郭千 +3 位作者 梁雅珠 王晓飞 尤飞虎 曾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9-1692,共4页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主要方法;精准肝胆外科创新理念的提出,为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在数字化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得到...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主要方法;精准肝胆外科创新理念的提出,为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在数字化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复杂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预后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开启我国肝胆胰外科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数字医学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3D打印及3D腹腔镜在肝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5
2
作者 方驰华 方兆山 +3 位作者 范应方 李鉴轶 向飞 陶海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3D打印、3D腹腔镜(3-3D技术)在肝脏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1月22例肝脏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进行上腹部薄层CT扫描,收集CT数据,然后利用MI-3DVS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脉管分...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3D打印、3D腹腔镜(3-3D技术)在肝脏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1月22例肝脏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进行上腹部薄层CT扫描,收集CT数据,然后利用MI-3DVS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脉管分型、虚拟肝切除等术前规划。将三维可视化的STL文件打印3D物理模型,进行肝预切除面界定。采用3D腹腔镜进行解剖性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实际肝切除体积、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肝动脉按Michels分型:Ⅰ型19例,Ⅱ型2例,Ⅷ型1例;门静脉按Cheng分型:Ⅰ型1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肝静脉根据Nakamura分型:Ⅰ型10例,Ⅱ型7型,Ⅲ型5例。虚拟切除肝体积490±228 ml,残肝体积885±139 ml;残肝体积与功能肝体积之比0.71±0.11。3D打印模型立体显示了肝肿瘤和脉管的空间关系。20例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6±92 min,术中出血量284±286 ml,实际切除肝体积491±19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6±3.7 d。结论3-3D技术有助于术前安全评估、关键解剖部位的定位、实时导航手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3D打印 3D腹腔镜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曾宁 杨剑 +6 位作者 项楠 文赛 曾思略 齐硕 祝文 胡浩宇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5月~2019年3月在三维可视化3D打印指导下10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收...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5月~2019年3月在三维可视化3D打印指导下10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收集患者薄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打印3D模型,观察肿瘤与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的三维立体关系,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并制定手术方案,将3D打印模型带入手术室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构建三维可视化打印3D模型,进行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a型4例、Ⅲb型4例、Ⅳ型2例,其中门静脉变异4例,肝动脉变异3例。门静脉“三分叉”变异2例;“工字型”变异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2例既有门静脉变异又出现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变异3例,1例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其中Ⅲb型4例行左半肝切除术;Ⅲa型4例行右半肝切除;Ⅳ型1例行围肝门区域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此组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与术中情况均一致。手术时间452±75.12 min,术中出血量356±62.35 mL,术后住院时间15±4.61 d。术后出现胆漏1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经通畅引流及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对Bismuth-CorletteⅢ、Ⅳ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规划,优化手术方案,尤其在肝内血管变异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3D打印 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规划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精准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范应方 方驰华 +3 位作者 陈建新 项楠 杨剑 李克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指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 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指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评估手术预案可行性及安全性,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后指导临床实际手术过程;并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结石的精确部位、大小及数量。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重建符合率、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仿真手术符合率均为100%,实际手术方案与术前预案符合率达到90%(27/30)。随访半年,复发率7.4%(2/27)。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确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三维可视化 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22
5
作者 方驰华 陈建新 +3 位作者 范应方 杨剑 项楠 游锦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I-3DVS软件对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上腹部64排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可视化仿真手术,制定手术规划,指导临床施行保护性肝切除术。观察实际肝切除... 目的评价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I-3DVS软件对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上腹部64排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可视化仿真手术,制定手术规划,指导临床施行保护性肝切除术。观察实际肝切除方式与仿真手术符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日,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尽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21例患者实际肝切除方式与仿真手术一致,与常规的规则性肝切除术相比,均不同程度的保留功能正常的肝脏组织,平均手术时间(215.2±51.3)min,住院时间(10.7±4.3)d,术中出血量(301.4±60.7)ml,结石取尽率为95.2%(20/2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21)。结论基于三维技术的保护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在实现取尽结石、祛除病灶、解除狭窄、通畅引流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保留残肝体积,并降低肝切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技术 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路径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3 位作者 孙北望 谢嘉奋 刘衍民 叶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45-32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肝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齐硕 祝文 +6 位作者 张鹏 胡浩宇 曾宁 杨剑 文赛 项楠 方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49-3153,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3DVT)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肝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实施3DVT联合ERAS围术期处理的...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3DVT)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肝脏肿瘤手术中应用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实施3DVT联合ERAS围术期处理的肝脏肿瘤手术患者86例(A组)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3DVT联合传统围术期处理的肝脏肿瘤手术患者9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A、B两组在术中、术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素的差异性。结果A、B两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第3、5天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值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第1天白蛋白(albumin,Alb)值极显著高于B组(P<0.001);A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低于B组(P=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极显著短于B组(9.3±2.8 vs.14.6±5.1,P<0.001);A组术后Clavien DindoⅠ~Ⅴ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9.8%vs.34.1%,P=0.024)。结论3DVT联合ERAS应用于肝脏肿瘤手术,可进行精确的术前评估与规划,同时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加速康复外科 疗效分析 肝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壮雄 李林容 +3 位作者 王芳元 杨涛 郑嘉玲 杨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0-1212,共3页
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然而,术前3... 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然而,术前3D图像和实际手术过程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导致术者手眼不协调,无法达到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导航。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减少3D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逐渐展示了明显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三维重建 肝脏外科手术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右半肝门静脉3D分型及分段 被引量:26
9
作者 范应方 向飞 +3 位作者 蔡伟 杨剑 项楠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右半肝门静脉系统的解剖,为计算机辅助个体化肝脏分段和解剖性肝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83例肝脏CT数据的肝静脉和门静脉分割重建,对门静脉右支的数量、走向和分... 目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右半肝门静脉系统的解剖,为计算机辅助个体化肝脏分段和解剖性肝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83例肝脏CT数据的肝静脉和门静脉分割重建,对门静脉右支的数量、走向和分布规律进行三维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建立门静脉右支的3D分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个体化肝脏分段。结果重建后的门静脉模型可显示门静脉4级分支,门静脉右支三级分支基本分为P5、P6、P7、P8四大分支,根据其三级分支的三维分布,将P5、P6、P7、P8分为以下3D分型。P5可分为5型,A型有16例(19.3%),B型有5例(6%),C型有30例(36.1%),D型有7例(8.5%),E型有25例(30.1%)。P8可分为4型,A型有29例(34.9%),B型有29例(34.9%),C型有10例(12.1%),D型有15例(18.1%)。P6可分为4型,A型有35例(42.2%),B型有12例(14.5%),C型有33例(39.7%),D型有3例(3.6%)。P7可分为6型,A型有27例(32.5%),B型有11例(13.3%),C型有27例(32.5%),D型有4例(4.8%),E型有12例(14.5%),F型有2例(2.4%)。以门静脉三级分支供血区域实现了个体化肝段划分。结论右半肝门静脉三级分支解剖结构复杂多变,熟悉正常人群右半肝门静脉3D分型,术前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个体化分段,对解剖性肝切除术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肝分段 三维重建 解剖性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技术在复杂性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方驰华 刘星星 +2 位作者 范应方 鲍苏苏 钟世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复杂性肝切除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因肝癌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而行复杂性肝切除术者共24人,利用MI-3DVS三维重建肝脏、肿瘤、血管等,术前行仿真手术,明确手术可行性;统计分析肿瘤直径、术... 目的探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复杂性肝切除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因肝癌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而行复杂性肝切除术者共24人,利用MI-3DVS三维重建肝脏、肿瘤、血管等,术前行仿真手术,明确手术可行性;统计分析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住院死亡率及1年生存率等。结果所有患者都安全并成功实施了肝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肝肿瘤直径(9.8±4.3)cm,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和600 ml,输血率91.7%(22/24),住院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29.2%(7/24),1年生存率37.5%。结论肝脏容积分析法、剩余肝血流障碍风险评估等3D技术可增加复杂性肝切除手术规划的准确率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肝切除 三维重建 仿真手术 体积 手术规划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毫米CT扫描数据的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剑 方驰华 +5 位作者 范应方 彭戈 项楠 祝文 刘军 鲍苏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5-949,共5页
目的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基于亚毫米CT数据精细管道分割新方法。方法把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图像分割新算法作为一个分割插件整合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中,再将10名受检者的腹部64层亚毫米CTA数据导入MI-3D... 目的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基于亚毫米CT数据精细管道分割新方法。方法把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图像分割新算法作为一个分割插件整合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中,再将10名受检者的腹部64层亚毫米CTA数据导入MI-3DVS,程序化构建肝外胆管及供血动脉的3D模型。然后对3D模型进行缩放、旋转、融合拆分以及透明化显示等操作,观察、分析3D模型中的肝外胆管供血动脉来源、走行、分布特点。结果 10例肝外胆管血供3D模型立体感强,可精确显示肝动脉的4到5级分支、胆囊动脉的2级分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及门静脉后动脉;胆道3D模型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左右肝管、胆囊、肝总管、胆总管等胆道各部分。结论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分割方法能够对肝外胆管供血小动脉进行分割、提取;使用MI-3DVS重建的3D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个体化的肝外胆管及供血动脉立体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CT 肝外胆管 供血动脉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技术指导腔镜乳腺癌保乳并转移背阔肌瓣重建乳房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普生 王立坤 +5 位作者 罗云峰 史福军 何琳赟 曾成炳 张宇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135,1142,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技术在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30例志愿要求行背阔肌瓣转移重建乳房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术前采集256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的DICOM数据,导入自...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技术在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临床30例志愿要求行背阔肌瓣转移重建乳房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术前采集256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的DICOM数据,导入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对患者CTA图像中的乳房、乳腺肿瘤、背阔肌及胸背动脉等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再导入三维可视化手术平台中进行手术研究,指导临床腔镜乳腺癌保乳并一期转移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进行美学评价。对照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18例在我院行腔镜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患者(术前未应用三维可视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月乳房的美学评价等数据。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三维可视技术能准确反映其乳房及肿瘤、背阔肌及胸背血管等解剖结构及其三维毗邻关系。30例患者手术顺利,中位手术时间为226 min(205~253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95 m L(73~132 m L)。乳房美学评价,22例优,6例良,2例一般。对照组18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283 min(256~313 min),中位出血量为107 m L(79~147 m L)。乳房美学评价,10例优,4例良,4例一般。结论三维可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背阔肌形态及胸背动脉走行,可计算乳房体积及背阔肌体积,指导背阔肌切取范围,避免误伤背阔肌瓣蒂部血管,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乳房重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技术 乳腺癌 转移背阔肌瓣 乳房一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普生 罗云峰 +3 位作者 俞金龙 方驰华 史福军 邓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视化预演及临床手术,评价在数字三维技术指导下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39例患者腋窝三维模型符合患者实际解剖,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的三维关系。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为100%,总符合率为87.18%(34/39),灵敏度为91.67%(11/12),假阴性率为8.33%(1/12)。术后随访半年,39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腋窝皮下积液、感染、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较低的假阴性率,可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三维技术 淋巴造影 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 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围肝门部少见、复杂管道变异型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剑 方驰华 +3 位作者 范应方 项楠 曾宁 祝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围肝门部胆道和血管解剖变异的手术经验及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6例围肝门部少见、复杂管道变异型LC患者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三管一孔一脏器"的显...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围肝门部胆道和血管解剖变异的手术经验及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6例围肝门部少见、复杂管道变异型LC患者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三管一孔一脏器"的显露方法,解剖围肝门部管道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本组变异类型包括:右肝管、肝右动脉及胆囊动脉同时变异,胆囊动脉起源于内脏动脉,双胆囊管,门静脉位于肝总管左侧合并迷走胆管,右肝动脉合并胆囊动脉变异,胆囊管汇入右肝管合并胆囊动脉变异,变异的胆囊动脉合并病理的胆囊管,变异的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合并迷走胆管等。4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C,均未发生胆管及血管损伤。结论:加强对围肝门部各种管道变异的认识和处理水平是避免LC术中胆管及血管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围肝门部 胆囊动脉 胆管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宁 方驰华 +6 位作者 杨剑 项楠 祝文 刘军 陈青山 梁洪玻 黄文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复杂性胆囊结石资料,按照所使用的腹腔镜分为2D组和3D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机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复杂性胆囊结石资料,按照所使用的腹腔镜分为2D组和3D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机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共计纳入89例,其中3D组46例,2D组43例;3D组43例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3例,2D组39例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4例;3D组和2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5±15.2 m L和65.4±18.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常规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4.1±13.6 m L和44.5±22.3 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腹腔镜能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良好的深度感,可实现精确操作,在复杂性胆囊切除术中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复杂性胆囊切除 肝胆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血管瘤个体化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项楠 方驰华 +4 位作者 范应方 杨剑 祝文 曾宁 蔡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99-330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血管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32例肝血管瘤,术前通过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三维重建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术中在3D模型辅助下...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血管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32例肝血管瘤,术前通过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三维重建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术中在3D模型辅助下,选择最佳肝切除手术方案,保护临近血管瘤的重要血管,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脏组织,实施手术。结果:三维重建真实显示肝血管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血管变异,血管瘤与肝内血管的空间关系。所有病例术前评估均为可切除,术前规划和实际手术符合率100%。术中在3D模型指导下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14例,开腹肝血管瘤切除术18例。第一肝门阻断18例,阻断时间(15.32±7.12)min。术中出血(188.63±66.37)m L。术后胸腔积液5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血管瘤个体化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三维重建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宁 杨剑 +5 位作者 项楠 祝文 文赛 胡浩宇 齐硕 方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720-2724,共5页
目的研究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48例临床诊断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完成CT、三维可视化及VR模型进行术前评估、手术规划... 目的研究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48例临床诊断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完成CT、三维可视化及VR模型进行术前评估、手术规划。三维可视化、VR模型对侧支血管显示率(包括胃左静脉、胃短静脉、胃后静脉、食管旁静脉曲张、胃肾分流、脾肾分流),及基于三维可视化、VR指导下侧支循环静脉曲张分布进行分型。根据智能化诊疗系统进行术前评估及分型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手术规划,选择最佳手术方案。结果三维可视化、VR模型对侧支血管显示率为胃左静脉87.75%、胃短静脉75.51%、胃后静脉48.97%、食管旁静脉曲张53.06%、胃肾分流30.61%、脾肾分流18.36%。三维可视化指导下曲张侧支循环进行分型,分成A/B/C三型,A1型27.08%;A2型27.08%;B1型18.75%;B2型16.67%。C型10.41%。三维可视化、VR指导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4例、选择性贲周血管离断术12例,近端脾-腔分流术3例,脾肺固定术1例,单纯脾切除术18例。围手术期无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病例,术后随访3年无再出血病例。结论数字智能化诊疗系统三维可视化、VR能结合食管、胃的重建模型可以明确曲张血管的精确位置、直径、形态,能清楚显示胃左静脉、胃后静脉、胃短静脉、食管旁静脉等对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供血关系;综合考虑曲张静脉的部位与供血特征,进行个体化的分型,对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智能化诊疗系统 三维可视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个体化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驰华 张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945,共5页
随着数字智能化诊疗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提高胰腺癌的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维可视化仿真、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手术导航、影像组学等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全新的角度展示了胰腺外科疾病诊疗的... 随着数字智能化诊疗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提高胰腺癌的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维可视化仿真、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手术导航、影像组学等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全新的角度展示了胰腺外科疾病诊疗的新方向,引领着数字化胰腺外科迈入数字智能化时代。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笔者近年来应用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胰腺癌诊治中的经验,对相关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上述技术在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个体化手术规划、可视化指导手术等方面的应用,展望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在提高胰腺癌临床诊断率、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改善外科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成像 三维 数字医学 智能化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19
作者 范应方 项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报道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并文献复习。方法采用德国Stroze公司3D腹腔镜为1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D腹腔镜下术野呈现纵深感,真实呈现腹腔及胆囊三角区的三维解剖结构,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成功实施了3D腹腔镜... 目的报道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并文献复习。方法采用德国Stroze公司3D腹腔镜为1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D腹腔镜下术野呈现纵深感,真实呈现腹腔及胆囊三角区的三维解剖结构,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成功实施了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历时32 min,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3D腹腔镜下深度感的出现,使得解剖更清楚,操作更精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完成更为复杂的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洪磊 何援利 +4 位作者 王雪峰 彭冬先 王显龙 李克晓 李湘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34-2237,共4页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的三维图像,包括盆腔主要脏器、血管、宫颈癌肿块、肿瘤供血血管等,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子宫与毗邻主要脏器空间立体位置关系。结论:通过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的宫颈癌女性盆腔数字化模型,能够辅助判断宫颈癌患者分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仿真手术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数字医学 三维重建 可视化系统 女性盆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