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卢国辉
张世忠
+5 位作者
陈强
王雪峰
卢凤飞
刘剑
李明
李振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并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通过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获取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和生长特点;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并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通过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获取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和生长特点;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CD29、CD44、CD73、CD90、CD34、CD45、CD14)的表达;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使其向成骨、成脂、成软骨方向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分离的MSCs呈克隆样生长,形态类似于骨髓MSCs,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倍增时间为(2.21±0.21)d;大于70%的细胞处于静止期(G0/G1期),阳性表达CD29、CD44、CD73、CD90,不表达CD34、CD45、CD14;经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Alcian blue染色均呈阳性表现。结论胎盘底蜕膜中含有丰富的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希望成为另一新颖的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底蜕膜
分离培养
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初步经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庆平
李铁林
+3 位作者
陈光忠
段传志
汪求精
方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初步评价该技术和新栓塞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我们治疗中心近9个月内收治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初步评价该技术和新栓塞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我们治疗中心近9个月内收治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部分获得血管造影随访病人的疗效观察,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联合颅内Neuroform支架和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中,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疗效,其中6例病人术后半年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但仍需长期观察。结论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是一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颅内支架理想的大小选择和恰当的植入位置是成功治疗的重要一环,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入瘤腔后可有效促进血栓和结缔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颅内支架
栓塞治疗
生物活性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卢国辉
张世忠
陈强
王雪峰
卢凤飞
刘剑
李明
李振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南方医科大学
珠江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3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1375)~~
文摘
目的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并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通过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获取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和生长特点;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CD29、CD44、CD73、CD90、CD34、CD45、CD14)的表达;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使其向成骨、成脂、成软骨方向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分离的MSCs呈克隆样生长,形态类似于骨髓MSCs,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倍增时间为(2.21±0.21)d;大于70%的细胞处于静止期(G0/G1期),阳性表达CD29、CD44、CD73、CD90,不表达CD34、CD45、CD14;经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Alcian blue染色均呈阳性表现。结论胎盘底蜕膜中含有丰富的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希望成为另一新颖的干细胞来源。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底蜕膜
分离培养
多向分化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cidua basalis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multipotent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R331.2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29.2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初步经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庆平
李铁林
陈光忠
段传志
汪求精
方兵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初步评价该技术和新栓塞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我们治疗中心近9个月内收治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部分获得血管造影随访病人的疗效观察,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联合颅内Neuroform支架和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中,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疗效,其中6例病人术后半年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但仍需长期观察。结论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是一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颅内支架理想的大小选择和恰当的植入位置是成功治疗的重要一环,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入瘤腔后可有效促进血栓和结缔组织形成。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颅内支架
栓塞治疗
生物活性弹簧圈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卢国辉
张世忠
陈强
王雪峰
卢凤飞
刘剑
李明
李振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初步经验
赵庆平
李铁林
陈光忠
段传志
汪求精
方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