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ATB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来勇 刘芳 +3 位作者 童健 陈群请 张福伟 郭琳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ATB1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CK7阳性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力 丁彦青 +2 位作者 肖莎 赖飞菊 卢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探讨CK7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7、CK20在68例结直肠癌、20例管状腺瘤、5例锯齿状腺瘤和20例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结果68例直结肠癌CK20表达阳性率89.7%;CK7表达阳性率39.7%,其中结肠癌... 目的探讨CK7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7、CK20在68例结直肠癌、20例管状腺瘤、5例锯齿状腺瘤和20例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结果68例直结肠癌CK20表达阳性率89.7%;CK7表达阳性率39.7%,其中结肠癌阳性率35.7%(15/42),直肠癌42.3%(11/26);管状腺瘤CK20表达阳性率100%,CK7表达阴性;锯齿状腺瘤和腺瘤增生性息肉CK20表达阳性率100%,CK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30%。在结肠癌,CK7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腺癌分化程度及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K7很可能是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变途径发生的结直肠癌标志物之一,检测结直肠粘膜息肉样变CK7的表达,可能对判断结肠息肉癌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病理学 细胞角蛋白7 细胞角蛋白2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真喜 余力 欧阳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101-2102,共2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告4例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肿瘤位于皮肤真皮内,直径1.1~2.6cm;肿瘤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细胞混杂存在;瘤细胞...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告4例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病例,描述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肿瘤位于皮肤真皮内,直径1.1~2.6cm;肿瘤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细胞混杂存在;瘤细胞多呈梭形,束状排列,核多形性,呈梭形、圆形或肾形;在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之间散在大而形状奇特的多核巨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但核分裂象少见;部分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透亮、泡沫状。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CD68(+)、Lys(+)、CD10(+)、CD99(+);CK(-)、S-100蛋白部分阳性、HMB45(-)、Ki67(-)。结论: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好发于皮肤真皮,是一种中间型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赖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病 皮肤纤维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先军 林颖 赖飞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49-850,共2页
目的:报告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并对有关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命名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患者临床上均有下腹痛,肿物大小分别为4cm&#... 目的:报告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并对有关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命名等进行讨论。方法:回顾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患者临床上均有下腹痛,肿物大小分别为4cm×3.5cm×3cm和4.8cm×4cm×3.5cm,肉眼观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一样,镜下瘤组织由增生的平滑肌样细胞组成,其中见局灶性或散在排列的淋巴管样腔隙,有的更像肺泡腔,部分腔内有粉红色水肿样液,腔内衬单层扁平上皮。免疫组化示,2例淋巴管样腔隙内衬上皮细胞均为CK(+)、MC膜(+)、CD34(-)、CD31(-)、CEA(-);而腔隙之间的大部分平滑肌样细胞actin-SM(+)、Vimtin(+)、S-100(-)。结论:子宫良性间皮平滑肌瘤是由平滑肌和间皮组成的良性混合性肿瘤,与一般的腺瘤样瘤和平滑肌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腺瘤样瘤 间皮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8个家系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瑜 杨磊 +1 位作者 丁彦青 童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97-2400,共4页
目的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8例HNPCC家系资料,绘制家系图谱。结果HNPCC发病率为1.59%,8个HNPCC家系总发病人数为31例,其中结直肠癌患者为25例,肠外相关肿瘤6例,8例先... 目的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8例HNPCC家系资料,绘制家系图谱。结果HNPCC发病率为1.59%,8个HNPCC家系总发病人数为31例,其中结直肠癌患者为25例,肠外相关肿瘤6例,8例先证者中6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4例发病年龄小于40岁,发病部位位于右半结肠为2例,左半结肠3例,直肠3例,组织学分型以中至低分化腺癌为主;均未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8例先证者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异常的为5例。结论HNPCC先证者发病年龄轻,组织学分型较好,家系成员发病率高,对其家族成员进行定期检查和及时治疗将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并降低死亡率;MMR基因突变检测对提高HNPCC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Amsterdam标准 先证者 错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力 肖莎 赖晃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镜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主要由长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交错状、车辐状排列,可见围绕血...  目的 探讨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镜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主要由长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交错状、车辐状排列,可见围绕血管分布,形成假菊形团。瘤细胞呈单极或双极突起细长,分化好,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vim entin强阳性,GFAP、S -100蛋白、EMA阳性,Syn和HHF35阴性。超微结构观察见较多的中间细丝和发育好的的桥粒,以及细胞间腔隙内有微绒毛。结论 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附近伸展细胞,是罕见的室管膜瘤的一个亚型,在诊断上往往易与其它梭形细胞为主的神经上皮肿瘤相混,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 病理学观察 vimentin S-100蛋白 临床病理特点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标记 神经上皮肿瘤 鉴别诊断 电镜观察 HHF35 超微结构观 细胞构成 血管分布 GFAP 梭形细胞 病理诊断 瘤细胞 车辐状 分裂象 强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及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洪波 韩小兵 +2 位作者 梁宜骞 刘建刚 王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survivin的表达,以探讨OPN和survivin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及survivin的...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survivin的表达,以探讨OPN和survivin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 4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OPN mRNA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1%(35/46)和67.4%(31/46),OPN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32/46)和67.4%(31/46),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并且两者在前列腺癌不同分期和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OPN和survivin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在前列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 骨桥蛋白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与脑膜瘤的临床和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蒋春秀 朱建彬 +5 位作者 邹天宇 王显龙 于昊 任云燕 郭培 温志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性、瘤内血管流空信号、瘤内短T2信号强化结节、瘤内囊变坏死情况、脑膜尾征、骨质改变、性别、Ki-67%水平、术中出血量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FT/HPC及脑膜瘤临床及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及CD166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朱震威 罗皓 +3 位作者 石丰榕 李静宇 李婷 余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CD166与现在公认的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和CD166在80例脑膜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33和CD166均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散在... 目的:探讨CD166与现在公认的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和CD166在80例脑膜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33和CD166均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散在或簇状聚集分布。CD133、CD166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膜瘤中差异有显著性(Z=-4.080,P=0.000;Z=-4.657,P=0.000),二者表达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00)。结论:CD133与CD166表达与组织病理级别密切相关,CD166可能是脑膜瘤干细胞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脑肿瘤干细胞 CD133 白细胞黏附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积分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型盒基因HOXA5对小细胞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法嫚 陈珍珠 +3 位作者 曾香萍 白义凤 郭琳琅 李余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65-1668,共4页
目的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HOXA5的变化对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其作为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细胞H69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69AR中HOXA5 mRNA和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HOXA5的变化对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其作为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细胞H69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69AR中HOXA5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表达质粒和siRNA升高或降低HOXA5基因表达水平,CCK8法分析细胞对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和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H69细胞中HOXA5 mRNA水平是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8.99倍。HOXA5 siRNA显著降低H69细胞中HOXA5的表达水平,降低了H69细胞对DDP和VP-16的敏感性。将HOXA5表达质粒稳定转染入H69AR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细胞对DDP和VP-16敏感性增加。结论 HOXA5可能参与了小细胞肺癌耐药过程,可能会成为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5 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FMNL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余发 肖法嫚 +2 位作者 梁莉 丁彦青 余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1-366,共6页
目的:研究各转移能力不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各转移能力不同的细胞系SW480、SW620、SW480/M5标本的mRNA与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表达差异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FMNL2进行初步分析,以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转移能力不同... 目的:研究各转移能力不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各转移能力不同的细胞系SW480、SW620、SW480/M5标本的mRNA与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表达差异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FMNL2进行初步分析,以及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转移能力不同的细胞系SW480、SW620、SW480/M5中FMNL2的表达。结果:表达谱芯片共找出了422条差异表达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表达上调的基因FMNL2的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等信息。对FMNL2蛋白的多物种相似蛋白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基本明确了该基因编码一种在胚胎和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进化中保守的核蛋白,以及证实了该基因在转移能力高的SW620和SW480/M5中比SW480中要高。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MNL2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癌相关蛋白。这个蛋白可能参与正常的胚胎发育,但也与肿瘤转移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基因 表达谱芯片 大肠癌 生物信息学 FMN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根文 全显跃 +3 位作者 Queenie Chan 李余发 林婷 史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规律。材料与方法选取6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不同时间以获取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使用3.0T MR进行肝脏IVIM成像获得体素内真...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规律。材料与方法选取6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不同时间以获取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使用3.0T MR进行肝脏IVIM成像获得体素内真性水分子扩散(D)、灌注分数(f)、体素内微循环灌注(D*)。扫描后行病理检查并分为对照组及轻度、中度、重度肝纤维化组,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15只大鼠和模型组42只大鼠完成实验,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组IVIM参数D、f、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8、13.80、27.48,P<0.05);肝纤维化程度与D、f、D*均呈负相关(r=-0.668、-0.630、-0.704,P<0.05)。结论 IVIM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的、不使用造影剂的新技术用于探测肝纤维化进程中组织内扩散和灌注的变化,反映肝纤维化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助于早期检测和诊断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单指数ADC值及扩散峰度成像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根文 全显跃 +6 位作者 林小影 Queenie Chan 章绪辉 李余发 林婷 史达 陆丹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单指数ADC值及扩散峰度成像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应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作为模型组,另取15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模型组于建模后第14、21、28、35、42、49、56、63、70天各随机抽取5只(建模过程中死亡... 目的探讨单指数ADC值及扩散峰度成像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应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作为模型组,另取15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模型组于建模后第14、21、28、35、42、49、56、63、70天各随机抽取5只(建模过程中死亡5只),行3.0T MRI及病理检查,对正常对照组直接行MRI及病理检查,获得肝脏ADC值、Dapp、Kapp值及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不同肝硬化病理分期间ADC、Dapp及Kap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DC、Dapp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79、-0.73,P均<0.001),Kapp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59,P<0.001)。结论扩散峰度成像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新技术,单指数ADC值结合扩散峰度成像可较为全面、准确地反应肝纤维化过程中病理生理及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小根 刘春栋 +1 位作者 罗陆侨 才晓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4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石蜡标本,进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双重染色检测舌鳞状细胞癌中的VM。结果在42例舌鳞状细...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4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石蜡标本,进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PAS)双重染色检测舌鳞状细胞癌中的VM。结果在4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存在VM的比例为42.86%(18/42),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有VM组的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于无VM组(P<0.05),有VM组的舌鳞状细胞癌组的分化程度低于无VM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舌鳞状细胞癌中存在VM,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舌鳞状细胞癌形成VM的能力越强,易发生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拟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乔 黄金中 +2 位作者 余力 肖莎 秦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研究l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喉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喉黏膜l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癌组... 目的:研究l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喉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喉黏膜l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喉鳞癌组织中有livin蛋白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82.76%(48/58);平均PCNA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为(70.47±15.39)%。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喉鳞癌细胞PCNALI为(74.76±12.27)%,高于l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的(49.87±12.01)%;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中livin蛋白阳性率(97.22%)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59.09%);生存期5年以上的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0.37%,19/27)比生存期5年内者(93.55%,29/31)低。正常喉黏膜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喉鳞癌组织中有livin蛋白的表达,其表达与PCNA正相关;livin蛋白能促进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Livin蛋白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调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Delta-Like1基因可增强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换新 彭娟 +1 位作者 白义凤 郭琳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2-288,共7页
背景与目的 DLL1(Delta-Like1)与Notch受体结合激活Notch信号通路,从而决定细胞的分化,并调控多种组织的生长发育。已有研究报道DLL1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密切相关。前期基因芯片发现DLL1与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性相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D... 背景与目的 DLL1(Delta-Like1)与Notch受体结合激活Notch信号通路,从而决定细胞的分化,并调控多种组织的生长发育。已有研究报道DLL1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密切相关。前期基因芯片发现DLL1与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性相关,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DLL1在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化疗敏感细胞株H69及多药耐药细胞株H69AR中DLL1的差异表达;转染DLL1-pIRES2-EGFP表达质粒上调H69AR细胞中的DLL1的表达,构建稳定转染的过表达细胞株H69AR-eGFP-DLL1,通过CCK8检测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ADM,DDP,VP-16)的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DLL1在化疗敏感细胞H69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69AR,过表达H69AR中DLL1的表达能够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促进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及S期阻滞,上调DLL1增加其下游基因HES1、HEY1的表达。结论在小细胞肺癌中上调DLL1的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DLL1通过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激活HES1、HEY1等下游基因,影响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1 多药耐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调节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耐药性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换新 王炜 +1 位作者 张国祥 郭琳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和耐药细胞株H69AR中TGF-...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和耐药细胞株H69AR中TGF-β1的表达,应用si 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TGF-β1表达,采用CCK8检测细胞对各种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并分析TGF-β1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细胞株H69比较,TGF-β1 m RNA在细胞株H69AR中的表达升高了(5.93±0.47)倍(t=8.986,P<0.01);TGF-β1蛋白在细胞株H69AR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了(8.49±1.92)倍(t=4.127,P<0.01)。转染si RNA后,细胞株H69AR中TGF-β1的表达下降了70.432%(F=21.20,P<0.01);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t=4.576,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TGF-β1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t=13.925,P<0.01)。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分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化学治疗的敏感性有关(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结论:TGF-β1参与了调节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TGF-β1可作为评估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珊 郭琳琅 +1 位作者 张健 朱伟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及Bak蛋白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检测照射后Bcl-2、Bak的阳性表达率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株鼻咽癌细...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与Bcl-2及Bak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及Bak蛋白在两株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检测照射后Bcl-2、Bak的阳性表达率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株鼻咽癌细胞中均存在Bcl-2及Bak蛋白的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照射前两株鼻咽癌细胞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87.6±1.2)%,CNE-2(87.7±0.8)%,Bak的表达率分别为CNE-1(11.5±0.8)%,CNE-2(13.5±0.9)%;照射后两株鼻咽癌细胞的凋亡率及Bak的表达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而Bcl-2的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及CNE-2中,细胞的内在放射敏感性与Bak的表达相关,而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敏感性 BCL-2 B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体外调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7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艳芹 张帆 +1 位作者 白义凤 郭琳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7-770,共4页
目的研究miR-126对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设计并构建靶向于EGFL-7的miR-126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EGFL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 目的研究miR-126对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设计并构建靶向于EGFL-7的miR-126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EGFL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miR-126重组质粒转染ECV-304后经qRT-PCR检测发现:转染后pEGFP-N1-GFP/miR-126转染组EGFL7mRNA平均表达水平随时间总体呈降低趋势,48h的表达量最低。Westernblot检测发现:重组质粒转染后plegfp-N1-miR-126转染组内皮细胞中EGFL7蛋白相对于β-actin的比率为0.111,相对于空白对照组(0.336)减少了67%,而空质粒转染组(0.314)相对于空白对照组仅减少了6.5%。结论MiR-126可下调内皮细胞中EGFL-7蛋白水平的表达,为下一步研究EGFL7与肿瘤血管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EGFL-7 微小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疑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瑜 童晶 +1 位作者 杨磊 丁彦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分析可疑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蛋白(MMR)hMLH1和hMSH2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93例可疑HNPCC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缺失的病例为高度可疑HNPCC。结果:193例可疑HNPCChMLH... 目的:分析可疑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蛋白(MMR)hMLH1和hMSH2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93例可疑HNPCC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缺失的病例为高度可疑HNPCC。结果:193例可疑HNPCC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为29.02%:不同年龄段依次为:≤30岁为40.00%,31~40岁为28.05%,41。50岁为28.71%:其中3例hMLH1和hMSH2同时表达缺失;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0.74%、32.65%和18.89%;有家族史的病例表达缺失率为46.15%。结论:MMR蛋白表达缺失与年龄、发病部位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并且以hMLH1表达缺失为主,MMR蛋白表达缺失是诱发青年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hMLH1/hMSH2蛋白同时表达缺失。说明二者可能协同作用HNPC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蛋白 HMLH1 HMS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