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谢惠芳 刘艳 +1 位作者 龙军 颜振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71-3273,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11株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125株(5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31.3%),真菌20株(9.5%),其中非发酵菌89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1.2%,在89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舒巴坦与β内酰胺类复合剂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该医疗单元非发酵菌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加强病原菌的诊断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卒中相关性肺炎 非发酵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龙军 许娟 兰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1日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1日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8例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机械通气时间及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7.599和4.391。在感染的真菌类型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61.11%。结论:机械通气时间≥7d和抗生素使用≥14d是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神经外科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壳抗原抗体定性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静平 龙军 张宏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研究EB病毒壳抗原抗体定性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具有广州市户籍健康查体者血清2107份,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检测EB病毒壳抗原抗体表达,对于EB病毒壳抗原抗体阳性者行间接鼻咽镜检查,必要时行鼻内镜下鼻咽... 目的研究EB病毒壳抗原抗体定性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具有广州市户籍健康查体者血清2107份,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检测EB病毒壳抗原抗体表达,对于EB病毒壳抗原抗体阳性者行间接鼻咽镜检查,必要时行鼻内镜下鼻咽活检。结果 EB病毒壳抗原抗体阳性血清601份,阳性率为28.5%;其中男性388份,阳性率为30.3%;女性213份,阳性率为25.8%。189人完成间接鼻咽镜检查,2人经活检证实为鼻咽癌。结论定性检测EB病毒壳抗原抗体诊断价值有限,不适合用于鼻咽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EB病毒壳抗原抗体 鼻咽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功能片段的纯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小澎 邹全明 +4 位作者 柏杨 杨珺 郭鹰 张卫军 刘正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9-96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尿素酶功能片段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已构建的尿素酶B功能片段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包涵体鉴定试验判断目的蛋白表达形式,AKTA100上分别采用亲和层析和离子层析等多级纯化方式优化纯化条件,HPLC检测纯化蛋白纯度,...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尿素酶功能片段的纯化方法。方法应用已构建的尿素酶B功能片段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包涵体鉴定试验判断目的蛋白表达形式,AKTA100上分别采用亲和层析和离子层析等多级纯化方式优化纯化条件,HPLC检测纯化蛋白纯度,尿素酶活性阻断试验对纯化后功能片段进行活性鉴定。结果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高表达,包涵体鉴定试验证实目的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宿主细胞中,优化后方案得到目的蛋白纯度>90%且能被尿素酶B免疫的兔血清识别,纯化后蛋白免疫家兔后产生兔抗血清能够特异性中和Hp尿素酶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尿素酶功能片段的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蛋白纯化 尿素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严全能 徐春生 +4 位作者 李志樑 周鹏 叶仁清 李明 姜朝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5-1368,137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与住院的汉族无血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215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121例)及T2DM合并冠心病组(94例)。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CE2基因多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与住院的汉族无血缘关系的糖尿病患者215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121例)及T2DM合并冠心病组(94例)。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CE2基因多态性,并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中,男性G8790A位点G等位基因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及校正后尿蛋白量均高于A等位基因(P<0.05)。而在糖尿病组及女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中未得出同样结论。结论ACE2基因G8790A位点多态性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室间隔、左室质量及尿蛋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毒力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敏 陈义忠 +2 位作者 胡簇琼 江凌晓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索肠球菌中毒力岛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使用PCR和杂交方法对155株肠球菌进行毒力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155株肠球菌中,88.39%携带至少一个毒力岛基因,各基因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yd(81.94%),psaA(78.06%)、nuc(57.42%)、esp(53.5... 目的探索肠球菌中毒力岛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使用PCR和杂交方法对155株肠球菌进行毒力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155株肠球菌中,88.39%携带至少一个毒力岛基因,各基因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yd(81.94%),psaA(78.06%)、nuc(57.42%)、esp(53.55%)、cylB(52.90%)和gls24-like(38.06%);除esp基因,其他5个基因的阳性率均是粪肠球菌高于屎肠球菌,其中nuc、cylB、gls24-like三个基因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各基因的阳性率和所携带的基因数均高于健康人分离株。结论肠球菌普遍携带毒力岛相关基因,粪肠球菌各基因阳性率高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毒力岛基因数目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毒力岛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朝新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4-737,共4页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 目的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相差显微镜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3d后EPCs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给药前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无变化。结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后,可引起EPCs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纤溶酶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邹红波 江凌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280-1282,共3页
院内感染一直是困扰医院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nreus MRSA)出现之后,院内感染问题就显得相当棘手。这主要是由于MRSA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而且传染性强.最... 院内感染一直是困扰医院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nreus MRSA)出现之后,院内感染问题就显得相当棘手。这主要是由于MRSA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而且传染性强.最易导致流行的爆发,并且院内获得性MRSA有向社区扩散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MRSA感染已被列为世界范围内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MRSA感染 获得性MRSA 感染性疾病 世界范围 致死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恩中 彭永正 江凌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56-658,共3页
目的:比较ILab和MLab两实验室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因素,提出减少差异的对策。方法:待测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分送两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游离雌三醇(μE3),... 目的:比较ILab和MLab两实验室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因素,提出减少差异的对策。方法:待测样本离心分离血清,分送两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游离雌三醇(μE3),计算相应的中位数倍数(中倍数),再对测试结果和中倍数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实验室AFP、μE3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两实验室计算的AFP、β-hCG中倍数差异有显著性;对同一测试结果,分别应用不同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的中倍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同产前筛查分析系统筛查结果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与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力 蔡德鸿 +4 位作者 陈慕璇 方艳平 赵卫东 鞠晓伟 黄连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与雌激素单用和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4月龄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Sham)8只;②去卵巢(OVX)9只;③雌激素治疗组(OVX+E)10只:OVX2个月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治疗6w;④PTH治疗...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与雌激素单用和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4月龄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Sham)8只;②去卵巢(OVX)9只;③雌激素治疗组(OVX+E)10只:OVX2个月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治疗6w;④PTH治疗组(OVX+PTH)9只:OVX2个月后给予rhPTH(1-34)治疗6w;⑤雌激素与PTH联合治疗组(OVX+E+PTH)9只:OVX2个月后给予rhPTH(1-34)和E2联合治疗6w。观察各组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参数,椎体生物力学指标及部分血清骨生化代谢指标。结果雌激素治疗组和PTH治疗组的骨静态参数均表现为骨量增加;雌激素治疗组的骨形成参数和骨吸收参数降低;PTH治疗组的骨形成指标明显升高,而骨吸收指标虽较Sham高,但较OVX组有所降低;E2与PTH联合治疗组与单用E2组和单用PTH组比较,骨量明显提高,骨转换率参数介于单用E2和单用PTH组之间。3个治疗组的生物力学指标较OVX组均有明显提高,其中E2与PTH联合治疗组改善最明显。结论雌激素和PTH可使去卵巢大鼠松质骨骨量增加和改善生物力学性能,两者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甲状旁腺激素 雌激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伴JAK2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鲲 阴常欣 +2 位作者 陈学东 周雪云 郭坤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9-1143,共5页
本研究探讨1例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与JAK2基因突变发生的关系。利用骨髓组织学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ARMS-PCR等方法,观察该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JAK2基... 本研究探讨1例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与JAK2基因突变发生的关系。利用骨髓组织学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ARMS-PCR等方法,观察该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JAK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患者骨髓有典型的小巨核细胞、血小板增多、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JAK2 V617F基因突变。结论:该患者符合MDS/MPD-U的诊断,伴有+8,JAK2 V617F基因突变,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两种分子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及对MDS/MPD-U预后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 8三体 JAK2 V617F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RIN-m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刘敏 蔡德鸿 +3 位作者 张桦 袁小澎 孙佳 陈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80-3082,共3页
目的: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作用于RIN-m细胞(来源于射线诱导的褐鼠胰岛素细胞瘤),观察RIN-m合成及分泌胰岛素功能及细胞凋亡的情况。为进一步在临床中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糖代谢的... 目的: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作用于RIN-m细胞(来源于射线诱导的褐鼠胰岛素细胞瘤),观察RIN-m合成及分泌胰岛素功能及细胞凋亡的情况。为进一步在临床中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提供实验证据。方法:细胞的培养及干预:RIN-m细胞(40~50代)接种于3mL含5.6mmol/L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中。A组加入10μL生理盐水,B、C、D、E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1、1、10及100nmol/L的AngⅡ,F组在加入100n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醋酸盐前10mim给予氯沙坦1μmol/L。各组处理后继续置于37℃、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48h。RIN-m细胞行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及TUNEL检测凋亡。结果:两种凋亡检测结果大致相似,TUNNEL检测各组凋亡率分别为(7.50±1.18)%,(8.15±0.97)%,(12.67±1.35)%,(15.88±1.75)%,(20.66±0.80)%,(7.74±0.8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分别为(7.62±0.87)%,(8.74±1.31)%,(14.64±1.48)%,(16.47±0.88)%,(20.51±1.03)%,(7.63±0.79)%。AngⅡ干预组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并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氯沙坦预处理+AngⅡ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结论:AngⅡ可能通过与胰岛β细胞表面AT1受体结合而诱导RIN-m细胞凋亡,氯沙坦可抑制AngⅡ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M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文莉 龙军 +2 位作者 钟慧 彭永正 江凌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63-3764,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葡萄球菌16~23srRNA间隔区序列特征的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方法:在葡萄球菌16srRNA3′端和23srRNA5′端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各个实验菌株的16~23srRN...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葡萄球菌16~23srRNA间隔区序列特征的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方法:在葡萄球菌16srRNA3′端和23srRNA5′端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各个实验菌株的16~23srRNA间隔区序列,然后分析各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以确定各个菌种熔解曲线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15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设计的引物对成功地扩增了葡萄球菌所有实验菌株,对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可初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以VITEK2鉴定结果为标准,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鉴定菌种的准确率为67%(10/15),整个实验可在1h内完成。结论: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有望成为临床实验室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属 rRNA间隔区 熔解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CA125、CYFRA21-1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建忠 黄国柱 +1 位作者 谢裕达 苏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5-896,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肺癌诊断过程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的变化、敏感程度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使用IRMA法测定92例肺癌及23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CA125、CYFRA21-1的含量,使用IRA法测定... 目的探讨在肺癌诊断过程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的变化、敏感程度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使用IRMA法测定92例肺癌及23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CA125、CYFRA21-1的含量,使用IRA法测定血清CEA的含量,并探讨CEA、CA125、CYFRA21-1含量与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YFRA21-1在鳞癌组最高,腺癌组次之,鳞癌组与腺癌组及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腺癌组与其他组之间无差异。CEA在腺癌组中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肺癌各组中CA125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的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血清CEA含量间差异无显著性,而Ⅲ期的血清CA125、CYFRA21-1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Ⅳ期的血清CA125、CYFRA21-1显著高于Ⅲ期。结论血清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并有助于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