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Tc^m标记反义miR208b寡核苷酸及其转染离体肥大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静 冯会娟 +3 位作者 欧阳伟 孙云钢 吴菊清 陈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索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反义mi R208b寡核苷酸,并转染离体早期肥大心肌细胞的实验过程及方法。方法合成针对mi R208b的反义mi R寡核苷酸(AMO),LNA(带锁核酸)修饰AMO,将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 目的探索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反义mi R208b寡核苷酸,并转染离体早期肥大心肌细胞的实验过程及方法。方法合成针对mi R208b的反义mi R寡核苷酸(AMO),LNA(带锁核酸)修饰AMO,将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与LNA-AMO偶联后,用99Tcm标记,然后用Sep-Pak C18反相层析法对NHS-MAG3-LNA-AMO及其标记物进行洗脱纯化,前者同时经Gene Quant DNA/RNA calculator测定在26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不同检测方法测定纯化后标记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度、稳定性以及与靶基因杂交的活性;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离体心肌肥大细胞模型,检验早期肥大心肌细胞内mi RNA208b的相对表达量以及经脂质体包裹的99Tcm-NHS-MAG3-LNA-AMO在早期肥大心肌细胞内的滞留率。结果纯化后的标记物标记率>84%,放化纯度>86%,标记物分别在新鲜人血清、生理盐水中孵育12 h后,放化纯度均大于80%,并具有与靶向基因杂合的能力。离体心肌肥大模型成功建立,测得早期心肌肥大细胞内mi RNA208b表达升高,且最终标记物转染细胞后6 h滞留率大于20%。结论在双功能螯合剂NHS-MAG3以及LNA的介导下,成功将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于NHSMAG3-LNA-AMO,最后将反义探针顺利转染早期离体肥大心肌细胞,这为后续的在体心肌肥大核素显像提供重要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NA208b 99Tcm 反义mi R寡核苷酸(AMO) NHS-MAG3 心肌肥大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巨大与非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会娟 欧阳伟 +2 位作者 胡瑞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通过与非巨大性甲状腺肿组的对比,探讨131I治疗巨大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过131I治疗的甲状腺质量>70 g的甲亢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经过131I治疗的甲状腺质量<70 g的甲亢患者31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 目的通过与非巨大性甲状腺肿组的对比,探讨131I治疗巨大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过131I治疗的甲状腺质量>70 g的甲亢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经过131I治疗的甲状腺质量<70 g的甲亢患者31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131I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次治愈率、总治愈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结果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的总治愈率95.3%,一次治愈率46.9%,早发甲减发生率4.7%;对照组总治愈率90.9%,一次治愈率65.7%,早发甲减发生率9.1%。两组一次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总治愈率、早发甲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15)。结论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安全有效,无一例发生气管压迫、喉头水肿、甲亢危象等不良反应,总治愈率与早发甲减的发生率与非巨大性甲状腺肿性Graves甲亢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甲亢 巨大甲状腺肿 131I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克治疗免疫抑制疗法无效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阳伟 冯会娟 +1 位作者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1-1922,共2页
目的评价云克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双侧突眼的Graves'眼病病人,均使用正规强的松治疗至少3个月,眼突症状和体征无好转。云克与强的松治疗时间间隔5~28个月。静脉注射云克AB针每日1套,1套/次,... 目的评价云克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双侧突眼的Graves'眼病病人,均使用正规强的松治疗至少3个月,眼突症状和体征无好转。云克与强的松治疗时间间隔5~28个月。静脉注射云克AB针每日1套,1套/次,1周5次,20套为一疗程。效果不佳者增加1~2个疗程。云克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均记录眼部症状、眼征及突眼度,并检测肝肾功能。结果42例Graves'眼病病人中,云克的总有效率为83.3%(35/42例),显效率为35.7%(15/42例)。云克对Graves'眼病病人眼部症状的效果较突眼度和眼球运动障碍要好,且起效也较快。治疗过程中未见副作用。结论云克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Graves'眼病病人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突眼 免疫抑制剂 99Tc—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三相扫描诊断四肢单发骨肿瘤病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云钢 冯会娟 +2 位作者 刘金华 胡瑞 欧阳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三相扫描在诊断四肢单发骨肿瘤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骨三相资料,比较良恶性骨肿瘤病灶的三相骨显像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骨代谢情况。结果在血流相,良性骨肿瘤的最高... 目的探讨99mTc-MDP骨三相扫描在诊断四肢单发骨肿瘤病灶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骨三相资料,比较良恶性骨肿瘤病灶的三相骨显像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骨代谢情况。结果在血流相,良性骨肿瘤的最高计数率、平均计数率、计数率-时间曲线斜率和曲线下面积均低于恶性骨肿瘤(t=-4.50、-3.93、-8.42、-3.03,P均<0.05),良性骨肿瘤计数率高峰时间晚于恶性骨肿瘤(t=8.03,P<0.05)。在血池相,良性骨肿瘤患/健侧ROI比值低于恶性骨肿瘤(t=-3.00,P<0.05),延迟相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8)。99mTc-MDP骨三相扫描诊断恶性骨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17/19)、86.96%(40/46)、87.69%(57/65)、73.91%(17/23)和95.24%(40/42)。结论 99mTc-MDP骨三相在反映良恶性骨肿瘤病灶血流灌注和骨代谢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血流灌注相及血池相对鉴别诊断良恶性四肢单发骨肿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鉴别 99m锝亚甲基二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欧阳伟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1,共2页
目的评价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不伴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首次静脉注射89SrCl2,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为1.48~2.22MBq/kg,重复给药间隔3~6个月,给药次数为1~3次。结果54例病人中,总有效率为74... 目的评价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不伴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首次静脉注射89SrCl2,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为1.48~2.22MBq/kg,重复给药间隔3~6个月,给药次数为1~3次。结果54例病人中,总有效率为74.0%,病灶直径>2cm病人的有效率较≤2cm病人明显为低(33.3%vs66.6%,χ2=14.9,P<00.1)。89SrCl2治疗的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但绝大数病人为轻度降低,且可以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结论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锶/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冯会娟 欧阳伟 +1 位作者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局部显像在全身骨显像中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临床加做局部显像的效果及加强临床对其的重视度。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7年1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癌症病人238例,对于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等加做局部显像,鼻咽癌患者常规行... 目的旨在探讨局部显像在全身骨显像中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临床加做局部显像的效果及加强临床对其的重视度。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7年1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癌症病人238例,对于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等加做局部显像,鼻咽癌患者常规行颅骨侧位局部显像。结果180例(除58例鼻咽癌患者)患者全身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机率为55.56%(100例),各个部位加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胸廓两侧、颈椎及胸椎上段、识别胸骨和胸椎病灶、中下段胸腰骶椎及骨盆、识别肩胛骨和肋骨病灶、识别颈椎和环状软骨病灶、可疑体表污染、排尿后骨盆局部显像、识别肋骨与肾脏的病灶、颞骨切线緣、颅底。鼻咽癌患者58例,全身骨显像可疑颅底病灶16例,局部显像证实13例,排除2例;全身显像未发现而局部显像发现病灶1例。结论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骨显像对降低临床骨转移灶的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检出率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局部显像 癌症 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探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云钢 冯会娟 +2 位作者 刘金华 胡瑞 欧阳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6-769,共4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对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甲状腺手术及131I成功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第2次131I治疗前1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在给予剂量3.7~7.4...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对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甲状腺手术及131I成功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第2次131I治疗前1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在给予剂量3.7~7.4GBq 131I后第3天行131I-SPECT/CT,对比分析两种显像结果,并统计分析影响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探测效率的因素。结果: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32/38),94.44%(17/18),87.5%(49/56),96.97%(32/33),73.91%(17/23)。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χ2=16.114,14.175,6.285,P均<0.05)。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转移病灶大小分别为(1.83±0.30)cm、(1.29±0.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31I-SPECT/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131I-SPEC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重要补充,其探测效率与转移灶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显像加做颅骨侧位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临床价值:与CT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会娟 欧阳伟 +1 位作者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6-1218,1222,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颅骨局部加位对NPC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3年01至2007年12月间病理确诊为NPC的放疗前患者,共405例,均在1周内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WBI)及颅骨左、右侧位局部显像和CT检查。结果WBI诊断与CT诊断阳... 目的旨在探讨颅骨局部加位对NPC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并与CT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3年01至2007年12月间病理确诊为NPC的放疗前患者,共405例,均在1周内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WBI)及颅骨左、右侧位局部显像和CT检查。结果WBI诊断与CT诊断阳性符合率29.48%,阴性诊断符合率76.05%,总符合率81.23%;骨局部显像目测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67.95%,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7.16%;骨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同CT诊断的阳性符合率75.64%,阴性诊断符合率74.07%,总符合率88.64%。在27例CT诊断阴性而局部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的患者中,其中有9例同时行了MRI检查,MRI结果为阳性。结论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颅骨侧位显像,对NPC颅底骨侵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做为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颅骨侧位显像 全身骨显像 颅底骨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31)I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云钢 冯会娟 +2 位作者 刘金华 胡瑞 欧阳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31I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过甲状腺手术及成功"清甲"治疗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前一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在给予...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31I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过甲状腺手术及成功"清甲"治疗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前一周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在给予剂量3.7~7.4 GBq131I后4 d行131I-全身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分为两组,第Ⅰ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和131I-全身显像阳性,第Ⅱ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阴性和131I-全身显像阳性,半年后随访患者疗效,评价显像结果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第Ⅰ组共14例,发现淋巴结转移灶49个,第Ⅱ组共22例,发现淋巴结转移灶76个。在第Ⅰ组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总体灵敏度分别为67.3%及8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全身显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26.0%及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131I有效率分别为35.7%和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t检验显示T/NT(靶与非靶)比值为影响颈部转移性淋巴结131I疗效因素之一(P<0.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总体灵敏度低于131I-全身显像的总体灵敏度;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131I-全身显像均阳性的患者中,131I-全身显像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发现更多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颈部转移性淋巴结131I-全身显像阳性的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组131I的疗效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阴性组差;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T/NT值与131I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 甲状腺肿瘤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病风险关键基因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东兰 邹建军 +1 位作者 张积仁 郑燕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90-1895,共6页
目的:筛选肺癌患病风险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肺癌患病风险相关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上述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内的文献共涉及312个基因,其中不同分级的GO分类762种,K... 目的:筛选肺癌患病风险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肺癌患病风险相关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上述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内的文献共涉及312个基因,其中不同分级的GO分类762种,KEGG通路81种,而ln大于0且P值≤0.001的GO分类有70种,KEGG通路8种,两者主要与细胞生理、代谢、增殖、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MAPK信号通路有关。在线String软件构建的蛋白网络图提示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大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发现上述基因中307个可翻译成蛋白并参与网络构建。进一步运用Cytoscape软件将"String"软件所构建的蛋白网络图可视化及量化同时筛选出24个关键基因。结论:肺癌患病风险相关基因种类繁多,针对关键基因的大样本跨种族高质量肺癌患病风险临床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患病风险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室肥厚病人运动^(201)TI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分类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伟 钱学贤 +1 位作者 何国荣 刘金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室肥厚病人运动铊-201(201TI)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分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54例可疑冠状动脉疾病病人接受了201TI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无高血压组84例,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93例,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77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室肥厚病人运动铊-201(201TI)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分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54例可疑冠状动脉疾病病人接受了201TI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无高血压组84例,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93例,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77例。所有灌注异常者均在显像前或后1个月内行冠脉造影。将灌注异常者分为3类:节段型、非节段型和混合型。对上述病人灌注显像异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在高血压无心肌肥厚和伴心肌肥厚病人中,节段型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52/60和32/58,非节段型异常率分别为4/60和9/58,混合型异常率分别为4/60和17/58。节段型异常的冠脉造影正常率为17/84,非节段型异常为13/13,混合型异常为10/21。对40例灌注异常且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人进行随访,5例节段型和2例混合型异常出现与大冠状动脉病变有关,且病变部位相符;而非节段型异常无1例发生。结论高血压伴或不伴心肌肥厚病人的节段型异常可能不仅由冠脉大动脉的解剖狭窄引起,而且还可能由冠状大动脉的功能性狭窄引起。非节段型异常则可能只由肌内微血管病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01TI 单光子发射计机断层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肠辐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蒋玲 李艳菊 +2 位作者 郭坤元 胡瑞 欧阳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对大鼠肠辐射损伤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进行60Co一次性全身照射8.0Gy,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模型组腹...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对大鼠肠辐射损伤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进行60Co一次性全身照射8.0Gy,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模型组腹泻症状明显时立即做18F-FDGSPECT-CT并检测肠道浓聚影;检测后取出大鼠小肠,4%甲醛固定,常规病理切片,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6只大鼠照射4d后出现腹泻,3只5d后出现腹泻,1只观察7d未出现腹泻。(2)SPECT-CT显示腹泻大鼠肠道有明显浓聚影,正常组大鼠肠道无明显浓聚影。(3)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小肠破坏严重,炎症明显;对照组大鼠小肠无粘连、局部充血,肠壁不增厚,未见溃疡。结论:18F-FDGSPECT-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检测大鼠肠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18F-FDGSPECT-CT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IS综合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袁立一 欧阳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56,共4页
TENIS综合征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而诊断性或治疗性^(131)I全身显像(^(131)I-WBS)未见明显病灶的现象,已成为治疗DTC的难题之一,且目前对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尚无统一共... TENIS综合征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而诊断性或治疗性^(131)I全身显像(^(131)I-WBS)未见明显病灶的现象,已成为治疗DTC的难题之一,且目前对其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尚无统一共识及标准。本文就TENIS综合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球蛋白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