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某定点医院2008年5~12月手足口病收治状况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璐璐 陈清 +4 位作者 钟小祝 谭细兰 周杰 郭江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对广州市某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2008年收治情况和病原进行分析。方法采集广州市某医院2008年5~12月手足口住院患儿的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对VP1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利用MEGA 4软件对VP1... 目的对广州市某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2008年收治情况和病原进行分析。方法采集广州市某医院2008年5~12月手足口住院患儿的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对VP1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利用MEGA 4软件对VP1基因进行遗传性分析。结果共收治住院患儿309名,全年的发病主要集中在5~7月份,发病年龄集中在2~4岁,15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检测临床标本207份,EV71阳性率为64.7%(134/207),CoxA16阳性率14.5%(30/207),10株广州市EV71分离株VP1基因遗传性分析全部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EV71是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原体,广州地区的EV71与目前国内多个省份及相邻国家和地区的C4a亚型的毒株一起进化和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收治状况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无菌物品质量管理知识和行为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承婷 宋慧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无菌物品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行为,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9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无菌物品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的不记名调查。结果:知识平均得分12.03±2.05,平均答对率70%。不同工作年限、...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无菌物品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行为,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9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无菌物品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的不记名调查。结果:知识平均得分12.03±2.05,平均答对率70%。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和是否接受培训组别间知识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对无菌物品无菌性的判断方面得分较低,无菌物品的存放要求和清洁环境的要求不明确。结论:加强培训和制定相关的指引和制度,强化集中供应,减少科室自行处理物品,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无菌物品 质量管理 知识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念珠菌不同条件下生长特性及体内毒性 被引量:4
3
作者 付雷雯 乐婷婷 +5 位作者 王玲 郭辉杰 刘志华 杨钧 陈清 胡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探讨耳念珠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代谢特点及体内毒性特征。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参照,测定并比较耳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不同pH值和不同盐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利用微量生化反应管测定两种念珠菌糖醇发酵情况;以四... 目的探讨耳念珠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代谢特点及体内毒性特征。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参照,测定并比较耳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不同pH值和不同盐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利用微量生化反应管测定两种念珠菌糖醇发酵情况;以四周龄裸鼠为实验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耳念珠菌感染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组。耳念珠菌感染组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取0.3 mL已调至5×10^9cfu/mL菌液,对裸鼠进行灌胃处理,建立胃肠道感染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取肝脏、肾脏、肠、粪便和血液等标本,通过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耳念珠菌的体内分布和毒性特征。结果耳念珠菌的对数生长期约为8~24 h,约在24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最适生长的pH值范围为5~7,生长模式与白色念珠菌相同;耳念珠菌在浓度为5%和10%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优于白色念珠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海藻糖和山梨醇;从裸鼠的粪便、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分离出耳念珠菌,肝脏载菌量最多为5.7 log10cfu/g,其可造成肝组织和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但病变程度比白色念珠菌弱。结论耳念珠菌在弱酸或中性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具有高耐盐性,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机体后,存在突破肠屏障入血及随血流播散并导致组织病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生长特征 体内毒性 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