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腔内隔绝治疗前主动脉3D打印模型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燕纯 董柱 +1 位作者 林金利 王晓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1-1658,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模拟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腔内隔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案,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采取腔内隔绝手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6例进行分析,其中40例患者术前采用3D打...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模拟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腔内隔绝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案,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采取腔内隔绝手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6例进行分析,其中40例患者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模拟手术指导(模拟组),另外36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腔内隔绝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前术后心脏超声指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主动脉近端破口平面、支架末端平面、腹腔干动脉平面的真、假腔内径及并发症率。结果模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的主动脉近端破口平面、支架末端平面、腹腔干动脉平面的真腔内径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显著增大(P<0.05),主动脉近端破口平面、支架末端平面、腹腔干动脉平面的假腔内径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显著减小(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LVEF、FS显著增大(P<0.05)。结论术前3D打印模拟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腔内隔绝治疗中应用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但在手术效果上与传统手术相比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腔内隔绝术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子通过调控Src-AKT1轴抑制肺动脉高压平滑肌增殖
2
作者 杨子为 吕畅 +4 位作者 董柱 计书磊 毕生辉 张雪花 王晓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889-1902,共14页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金樱子(RLM)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协同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其抗增殖效应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作用。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金樱子活性成分及PAH疾病靶点,构建“成分-...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金樱子(RLM)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协同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其抗增殖效应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作用。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金樱子活性成分及PAH疾病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进行基因富集分析与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实验:设置对照组、缺氧组+溶剂对照、缺氧+金樱子(100 mg/mL)、缺氧+金樱子(200 mg/mL)、缺氧+金樱子(300 mg/mL),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动物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野百合碱(MCT)+溶剂对照、野百合碱+金樱子(100 mg/mL),MCT+金樱子(200 mg/mL)、MCT+金樱子(300 mg/mL)。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网络分析筛选出7种核心活性成分(如β-谷甾醇、山奈酚)及39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Src为高亲和力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钙信号通路和PI3K-AKT通路。体外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ypo组PCNA上调(P<0.001)。金樱子显著抑制PASMCs增殖(PCNA表达下调)。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金樱子可以抑制Src和AKT1的磷酸化。动物实验证实,金樱子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P<0.001)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右心室射血功能改善,肺血管壁增厚和纤维化减轻。结论金樱子通过调控Src-AKT1轴,发挥抗平滑肌增殖的作用,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型天然药物候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平滑肌细胞增殖 AKT1 Src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