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海鱼 陈爱华 +5 位作者 贺献芝 方胜先 宋旭东 钟庆华 郭盛 彭文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经择期PCI和单纯优化药物治疗住院期间及治疗后近期心血管事件比较,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选择。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8例,根据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组134例(发病后...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经择期PCI和单纯优化药物治疗住院期间及治疗后近期心血管事件比较,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选择。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8例,根据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组134例(发病后3~7d接受择期PCI)和药物组134例(未行PCI术,单纯优化药物治疗),分别比较住院10d、出院30、90d后2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左心室功能。结果出院30、90d随访2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再发心绞痛及左心室功能较药物组明显改善(P<0.05),介入组住院期间发生出血事件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行择期PCI有利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和抑制左心室重构,择期PCI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心病 心室功能 心室重构 支架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前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巧汶 李志樑 +2 位作者 邱健 阮云军 顾晓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在ACS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检测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18、IL-10水平变化,随访2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在ACS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检测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18、IL-10水平变化,随访2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CS组(38例)及无ACS组(173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无ACS组(P<0.01),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ACS组(P<0.05);ACS组患者发生ACS后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ACS发生前(P<0.01),发生ACS后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ACS发生前(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机体炎症在AC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可能是防治ACS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动脉硬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丽萍 王丽姿 钟克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状况及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应用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对8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进行评估调查。结果高达81.6%的患者对每日称体重持不同意态度;患者由于呼吸短促、脚...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状况及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应用中文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量表,对8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进行评估调查。结果高达81.6%的患者对每日称体重持不同意态度;患者由于呼吸短促、脚肿、体重增加和疲劳增加而求医持肯定态度的百分比分别是56.3%、43.6%、22.9%和27.5%;同意低盐饮食的占65.5%;87.3%的患者遵医嘱服药;对每年接受流感疫苗注射持肯定态度的有37.9%;78.1%的患者对有规律运动持肯定态度。不同病程和心功能患者的量表得分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和学历患者的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普遍较低,需通过各种途径的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自我护理行为 老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新医科教育解析——新机遇下的未来医学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培东 庞丽敏 +1 位作者 吴宏超 郭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493-498,共6页
新医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全周期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以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医疗信息技术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对未来智能医学发展和新医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新医科的定义、背景,... 新医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全周期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以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医疗信息技术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对未来智能医学发展和新医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新医科的定义、背景,医学信息技术的已有成果、现实瓶颈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分别以知识体系、医疗理念、资源配置、信息技术与医科教学的融合和相关政策,探讨我国新医科与智能医学在疫情后时代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疗大数据 医学人工智能 智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新 王丽姿 李健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29-31,34,共4页
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性生活状况,分析影响其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14例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其术后的性生活状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明显低于患病... 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性生活状况,分析影响其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14例中青年男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其术后的性生活状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明显低于患病前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8.9%的患者表示患病后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中,术后对性生活的焦虑感、患病前6个月和术后的性欲强度、患病前6个月和术后性生活的频率、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以及轻体力活动情况等均影响了性生活质量。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心脏病患者的性生活状况,将性教育列为疾病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及其配偶必要的性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性生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匡荣仁 李云鹏 +2 位作者 洪雷 曾小林 徐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标准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稳心颗粒组130例和对照组134例。患者随访2年,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死...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标准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稳心颗粒组130例和对照组134例。患者随访2年,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死亡率和累计生存率。结果两组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率和因心力衰竭恶化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稳心颗粒组因心力衰竭恶化和因心力衰竭恶化再入院的累计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因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于指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恶化相关的死亡率,但稳心颗粒未能显著减少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稳心颗粒 临床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文韬 吴晓玲 张培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多项研究表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闭塞率较单纯冠心病患者高,并常继发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异常凝血指标、慢性炎症反应、肾功不全等,并伴有特异性动脉闭塞特征,这些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通... 多项研究表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闭塞率较单纯冠心病患者高,并常继发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异常凝血指标、慢性炎症反应、肾功不全等,并伴有特异性动脉闭塞特征,这些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通过影响内皮功能、平滑肌增生、凝血异常等最终导致再狭窄的发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除积极控制血糖外,还应强化抗栓、强化他汀,选择双联乃至三联的抗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标本兼治,多方面降低糖尿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PCI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魏巍 傅强 李志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目前,大量研究提示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状态,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循环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预后、危险分层等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目前,大量研究提示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状态,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循环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预后、危险分层等密切相关,针对炎症免疫激活的治疗亦存在重要的应用潜能。本文就细胞因子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细胞因子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9
作者 傅强 李志樑 +6 位作者 吴宏超 丁明学 李公信 魏向龙 严全能 赵霞 刘映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9-549,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病人转诊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病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0
作者 傅强 李晓丹 李志梁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4期813-815,共3页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是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根据南方医科大学二附院开展心内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能为其...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是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根据南方医科大学二附院开展心内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能为其他学校进行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琼霄 王丽姿 +6 位作者 朱莲香 黄远平 叶雅雯 王思瑶 伍珊珊 袁丽娜 唐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8期692-696,700,共6页
目的调查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照顾者的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入住我院心内科心功能Ⅱ~Ⅳ级心衰患者的照顾者11... 目的调查心功能Ⅱ~Ⅳ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照顾者的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入住我院心内科心功能Ⅱ~Ⅳ级心衰患者的照顾者11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心衰患者照顾者抑郁得分(9.26±5.36)分,26.4%患有抑郁情绪。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负担水平、患者合并症、病程、照顾者文化程度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抑郁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可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照顾者 抑郁 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 贝克抑郁量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9促进MSCs心肌样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菊 区彩文 +3 位作者 张建武 吴智业 刘启才 陈敏生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miR-499体外是否能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验证其是否通过靶作用于结肠腺瘤样息肉(APC)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在MSCs中过表达miR-499后,Q-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GATA4、Nkx2.5、c... 目的:探讨miR-499体外是否能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验证其是否通过靶作用于结肠腺瘤样息肉(APC)调控WN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在MSCs中过表达miR-499后,Q-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GATA4、Nkx2.5、cTnI及miR-499及其靶基因APC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基因APC。结果:niR-499、GATA4、Nk2.5、cTnI表达明显上调(P<0.05),但APC表达无明显差异(P=0.3);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37);结论:miR-499可促进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不通过靶作用于APC发挥促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WNT信号转导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巧汶 邱健 +2 位作者 李志樑 洪长江 阮云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5-70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凝血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诊断分为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51例,2组患者测定血浆组织...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凝血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诊断分为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51例,2组患者测定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01.44±21.32)ng/L vs(90.01±19.44)ng/L,(311.73±113.00)ng/L vs(246.59±94.63)ng/L,P<0.01];ACS组血浆组织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8呈正相关(r=0.654,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组织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8无相关性(P>0.05)。结论 ACS患者体内炎症活动与凝血活动可能互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凝血致活酶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性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朝俊 李志梁 +4 位作者 傅强 缪绯 雷霄 吴宏超 刘映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mg/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20 mg/L)的培养液中,使其分化为DCs,培养第5天,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mg/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20 mg/L)的培养液中,使其分化为DCs,培养第5天,随机分为空白组(PBS培养液),实验组(黄芪多糖,150 mg/L),对照组(脂多糖,500μg/L),混合培养48 h后,动态观察DCs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s成熟表型(CD1a、CD80、CD86、人白细胞抗原-DR)。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CD1a、人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T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促进DCs成熟,并增加DCs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黄芪多糖 单核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辉 王丽姿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50-51,共2页
国内外研究证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 it,ICU)的管理模式与护士的角色对家属要求的满足有着重要的影响。参阅近年相关文献,就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的研发和使用、ICU管理模式、ICU护士角色、ICU家属需求研究意义等方面的进展... 国内外研究证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 it,ICU)的管理模式与护士的角色对家属要求的满足有着重要的影响。参阅近年相关文献,就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的研发和使用、ICU管理模式、ICU护士角色、ICU家属需求研究意义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家属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耘红 李志梁 +1 位作者 吴沃栋 黄焕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展的影响,是否促进炎症发展及AS斑块的不稳定、破裂甚至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展的影响,是否促进炎症发展及AS斑块的不稳定、破裂甚至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组)、AS对照组(AS组)、AS SD 1d组(SD1d组)、AS SD3d组(SD3d组)、AS SD 5d组(SD 5d组)、AS SD 7d组(SD 7d组)。5组大鼠建立AS模型后,其中4组再建立SD模型,制备主动脉组织标本,HE染色,光镜观察切片。检测血清TNF-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结果随着SD时间的延长,大鼠AS病变进展逐渐加重。血清中TNF-α、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主动脉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SD可加速大鼠机体的炎症发展,引起不稳定斑块的出现从而促进AS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睡眠剥夺 肿瘤坏死因子A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胸痛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华 陈爱华 +2 位作者 刘映峰 李志梁 吴金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房结 老年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耘红 李志梁 +1 位作者 吴沃栋 黄焕亮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6期497-50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 A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S组、SD1d组、SD3d组、SD5d组、SD7d组。建立AS大鼠SD模型,制备主动脉组织标本,苏...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 A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S组、SD1d组、SD3d组、SD5d组、SD7d组。建立AS大鼠SD模型,制备主动脉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光镜观察切片。检测主动脉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AS病变进展逐渐加重。主动脉组织GSH含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增高,GSH-Px及SOD活性逐渐降低。血清中TNF-α、hsCRPI、L-6水平也在逐渐增高。结论睡眠剥夺可通过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加速炎症发展,从而促进AS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氧化性应激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对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的作用
19
作者 陈安 李功辉 +2 位作者 陈立桁 郭敬宾 李志樑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并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灌胃,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rar大鼠40只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将所有大鼠进行手术建模,对照组大鼠于术后进行生理盐水灌注,实验组大鼠进行... 目的: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并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灌胃,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rar大鼠40只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将所有大鼠进行手术建模,对照组大鼠于术后进行生理盐水灌注,实验组大鼠进行左旋氨氯地平混悬液灌注,共连续给药14d,分别对大鼠手术灌注前、灌注后即刻以及给药治疗后腹主动脉直径进行测量并记录,并使用弹力蛋白-胶原染色(VVG)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处理所有样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对所有样品的MMP-2和MMP-9蛋白表达进行检测;使用组织原位杂交法对MMP-2 m RNA和MMP-9 m RNA进行检测。结果:灌注后的即刻腹主动脉直径在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14d后实验组的腹主动脉直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腹主动脉瘤形成率为65%对照组为100%(P<0.05);HE染色、VVG染色均显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的腹主动脉管壁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量呈阴性或弱阳性对照组呈现阳性(P<0.05)与原位杂交实验结果类似(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拥有控制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腹主动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弹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0
作者 伍珊珊 黄远平 +2 位作者 王耀利 谢铄 王丽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对251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房颤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收集和出血、栓塞及死亡事件的跟踪随访。以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来反映华...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对251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房颤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收集和出血、栓塞及死亡事件的跟踪随访。以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来反映华法林抗凝质量。结果251例患者平均TTR值仅为32.4%,只有12.0%的患者获得高水平抗凝质量(TTR≥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911)和脑卒中史(OR=5.608)是低质量抗凝的影响因素。不同抗凝质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不良事件均发生在TTR<65%的患者。结论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差,远低于有效的抗凝水平。医护人员需对年龄<60岁、脑卒中史和TTR<65%的患者加强抗凝管理,改善抗凝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 脑卒中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