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
1
作者
李泽桦
曾宇宏
+1 位作者
郝卿鋆
郭敬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0-1919,共10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U)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小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U)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小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治疗组,每组5只。每周记录小鼠体重变化。12周后,检测血浆炎症因子、血脂四项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粪便样本的代谢物变化。结果:(1)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成功诱导了AS模型,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整体主动脉及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2)PU治疗显著降低了小鼠体重(P<0.05)和炎症因子水平(P<0.01),改善了血脂紊乱,其中,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此外,PU组小鼠整体主动脉及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少(P<0.01);(3)代谢组学分析显示,PU通过调控L-缬氨酸、L-苯丙氨酸和L-组氨酸等代谢物水平,修复了异常的氨基酸代谢途径;下调了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酰胺等脂质代谢物的异常水平,促进了脂质代谢平衡;同时,PU调节了胆汁酸代谢和抗氧化应激机制,改善了嘌呤、嘧啶代谢及相关的能量代谢途径。结论:PU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代谢途径,显著改善了AS小鼠模型的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组学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淋巴漏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杨秀冬
刘星
+6 位作者
刘鑫
姜岩
王维
何宗斌
黄沙
文美红
刘亚珍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21期3378-3384,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淋巴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4年1月以来248例RP患者的围术期数据,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筛选独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淋巴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4年1月以来248例RP患者的围术期数据,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利用5倍交叉验证模型泛化能力,最终绘制列线图实现风险量化。结果248例患者中89例(35.9%)存在淋巴漏,159例(64.1%)无淋巴漏;术中淋巴结清扫(OR=5.415,95%CI:2.167~13.532,P<0.001)、术中使用血浆(OR=2.952,95%CI:1.524~5.718,P=0.001)和术后禁食时间2 d及以上(OR=1.412,95%CI:1.089~1.829,P=0.009)是发生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评价曲线表明,该模型精度高,偏差小(AUC=0.711,95%CI:0.647~0.776,P<0.001,敏感度0.764,特异度0.597)。5倍交叉验证法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训练集AUC=0.822;测试集AUC=0.829)。列线图可量化淋巴漏发生率。结论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血浆以及术后禁食时间≥2 d,是RP术后发生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预测模型经验证临床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淋巴漏
疾病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
1
作者
李泽桦
曾宇宏
郝卿鋆
郭敬宾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珠江
医院
心血管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学工程部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0-191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20044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25A04J3768)。
文摘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rarin,PU)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小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治疗组,每组5只。每周记录小鼠体重变化。12周后,检测血浆炎症因子、血脂四项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粪便样本的代谢物变化。结果:(1)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成功诱导了AS模型,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整体主动脉及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2)PU治疗显著降低了小鼠体重(P<0.05)和炎症因子水平(P<0.01),改善了血脂紊乱,其中,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此外,PU组小鼠整体主动脉及主动脉窦的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少(P<0.01);(3)代谢组学分析显示,PU通过调控L-缬氨酸、L-苯丙氨酸和L-组氨酸等代谢物水平,修复了异常的氨基酸代谢途径;下调了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酰胺等脂质代谢物的异常水平,促进了脂质代谢平衡;同时,PU调节了胆汁酸代谢和抗氧化应激机制,改善了嘌呤、嘧啶代谢及相关的能量代谢途径。结论:PU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代谢途径,显著改善了AS小鼠模型的代谢异常。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代谢组学
ApoE^(−/−)小鼠
Keywords
puerarin
atherosclerosis
metabolomics
ApoE^(-/-)mice
分类号
R543.1+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淋巴漏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杨秀冬
刘星
刘鑫
姜岩
王维
何宗斌
黄沙
文美红
刘亚珍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珠江
医院
泌尿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21期3378-3384,共7页
基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临床研究科研专项基金(编号:WKZX2023CX040001)。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淋巴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4年1月以来248例RP患者的围术期数据,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利用5倍交叉验证模型泛化能力,最终绘制列线图实现风险量化。结果248例患者中89例(35.9%)存在淋巴漏,159例(64.1%)无淋巴漏;术中淋巴结清扫(OR=5.415,95%CI:2.167~13.532,P<0.001)、术中使用血浆(OR=2.952,95%CI:1.524~5.718,P=0.001)和术后禁食时间2 d及以上(OR=1.412,95%CI:1.089~1.829,P=0.009)是发生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评价曲线表明,该模型精度高,偏差小(AUC=0.711,95%CI:0.647~0.776,P<0.001,敏感度0.764,特异度0.597)。5倍交叉验证法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训练集AUC=0.822;测试集AUC=0.829)。列线图可量化淋巴漏发生率。结论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血浆以及术后禁食时间≥2 d,是RP术后发生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预测模型经验证临床效能良好。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淋巴漏
疾病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Keywords
machine learn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lymphatic leakage
predictive model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
李泽桦
曾宇宏
郝卿鋆
郭敬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淋巴漏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杨秀冬
刘星
刘鑫
姜岩
王维
何宗斌
黄沙
文美红
刘亚珍
《实用医学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