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佛山某社区医院550例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双喜 周琼 +3 位作者 罗婉莹 吴筠 廖庆辉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为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软件对550例2型D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50例患者中有并发症的人数为494例... 目的为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开展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软件对550例2型D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50例患者中有并发症的人数为494例(89.82%),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并发症分布不同;并发症按发生率排列,依次为脑血管病(59.6%)、高血压病(45.5%)、高脂血症(41.3%)、心血管疾病(27.3%)、脂肪肝(19.3%)、周围神经病变(18.5%)、糖尿病肾病(17.8%);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控制水平较差。结论多数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2型DM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社区基层医院糖尿病教育、防治的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医院 并发症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损伤RIN-m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保护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鲁辛 吕俊 +2 位作者 张桦 陈宏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损伤β细胞(RIN-m)功能的保护,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培养RIN-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24h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3.3mmol/L)和葡萄糖(16.7mmol...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损伤β细胞(RIN-m)功能的保护,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常规培养RIN-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24h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基础(3.3mmol/L)和葡萄糖(16.7mmol/L)刺激下RIN-m细胞胰岛素分泌量;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IN-m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各组基础胰岛分泌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糖刺激下,100nmol/LAngⅡ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胰岛素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AngⅡ组明显增加(P<0.001);②100nmol/LAngⅡ组细胞内ROS水平、UCP2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100nmol/LAngⅡ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AngⅡ损伤β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氯沙坦预处理可以拮抗AngⅡ的作用,减少β细胞内ROS水平,下调UCP2表达,最终对β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Β细胞 胰岛素分泌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PMR1表达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房彦平 季爱民 +3 位作者 杨月莲 冯巧飞 孙靓 刘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5-1567,1570,共4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体外合成的siRNA分子对高尔基体膜上钙离子ATP酶1(plasma membrane-relatedCa2+-ATPase-1,PMR1)的基因沉默作用,并探讨沉默后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委托公司合成抗PMR1基因的siPMR1,用脂质体...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体外合成的siRNA分子对高尔基体膜上钙离子ATP酶1(plasma membrane-relatedCa2+-ATPase-1,PMR1)的基因沉默作用,并探讨沉默后对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委托公司合成抗PMR1基因的siPMR1,用脂质体方法介导siPMR1转染胰岛NIT-1细胞,采用RT-PCR法观察siPMR1转染前后胰岛细胞中PMR1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浓度。结果siPMR1转染胰岛NIT-1细胞后能明显抑制PMR1mRNA表达,siPMR1转染的胰岛NIT-1细胞能显著增加胰岛素分泌量。结论siPMR1可明显沉默PMR1基因表达,并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为用RNAi技术沉默PMR1靶点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上钙离子ATP酶1 SIRNA RNA干扰技术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多重用药管理规范 被引量:9
4
作者 曾森祥 杨锐 +2 位作者 邓勋 杨睿涛 杨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3,共7页
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损伤全身血管,影响心、肾、眼和神经等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降糖、调脂、降压、... 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损伤全身血管,影响心、肾、眼和神经等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和降低尿蛋白等综合治疗。多重用药对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老年人有较好的疾病控制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合理、不科学,也会带来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本文针对老年T2DM合并ASCVD患者多重用药管理进行分析,重点阐述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保证药物使用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多重用药 合理用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肠道菌群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彦玮 曾开泰 +2 位作者 温子琪 李彦 陈容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3-1478,共6页
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前驱期因欠缺标志物而造成对病情判断的困难。PD具有很多先于其症状表现之前的肠道共患病如便秘、肠道炎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增殖代谢紧密相关,或是肠道菌群的原发改变诱导了PD共... 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前驱期因欠缺标志物而造成对病情判断的困难。PD具有很多先于其症状表现之前的肠道共患病如便秘、肠道炎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增殖代谢紧密相关,或是肠道菌群的原发改变诱导了PD共患病的发生,或是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作用影响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从而影响了PD的共患病。本文根据近年研究综述了PD的肠道菌群标志物研究进展,阐述肠道菌群作为PD进程的一项标志物在临床上的作用,并展望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干预PD上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睿涛 杨锐 +2 位作者 邓勋 曾森祥 杨晓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25,共5页
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多采用排他性诊断,诊断基于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影像学及组织学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依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 药物治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多采用排他性诊断,诊断基于病史采集、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影像学及组织学等。药物性肝损伤可依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种等级,轻者常不必停药,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重者可发生肝衰竭,病死率高,若能尽早发现、及时停药,辅以合理药物治疗,可避免致命后果。抗甲状腺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原则是促进肝损伤恢复、防止肝损伤重症化、慢性化和降低死亡风险。规范用药、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抗甲状腺药物肝损伤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35
7
作者 严婷 李玲玲 +2 位作者 王怀明 王娇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及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的水平,探讨AD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68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成两组:2型糖尿病...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及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的水平,探讨AD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68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成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组)51例及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组(F组)17例。测定各组空腹血清IL-6、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体质量(BMI)、腰臀比(W/H)等。结果 M组BMI、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管收缩压(SBP)等水平显著高于F组(P<0.05或0.01)。M组的IL-6显著高于F组,脂联素显著低于F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联素与TG(r=-0.30,P=0.02)呈明显正相关,与BMI(r=-0.47,P=0.39)、HOMA-IR(r=-0.30,P=0.03)呈明显负相关(P<0.05)。vaspin与HOMA-IR(r=0.347,P=0.02)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L(r=-0.45,P=0.01)呈明显负相关(P<0.05)。IL-6与LDL-L(r=0.54,P=0.00)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L(r=-0.45,P=0.01)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IL-6浓度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脂肪细胞因子 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清脂联素 白介素6 INTERLEUKIN-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嘉 郑晶晶 +2 位作者 郭松文 朱哲 陈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139例,采用MNA评估营养状态并分为营养良好组、营...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139例,采用MNA评估营养状态并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风险组及营养不良组。测定患者的体测指标、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MMRC评估呼吸困难程度。按BODE指数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分析其与MNA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性别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体测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BODE指数参数FEV1%Pred、BMI、MMRC、6MWD的评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NA评分与BODE指数呈负相关(r=-0.605,P〈0.001)。结论 MNA与体测指标、BODE指数密切相关,适用于COPD人群;营养是COPD患者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营养状态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 微型营养评定法 BODE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57
9
作者 李沛霖 杨锐 +2 位作者 周勇 陈宏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分析糖尿病肾病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含量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P<0.01),GSP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6及0.733。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SP含量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GSP与血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关系密切。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可以弥补瞬时血糖监测的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格列汀对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艳 张振 +2 位作者 陈容平 孙嘉 陈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2-868,共7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模型干预疗效,探讨其改善脂肪肝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模型干预疗效,探讨其改善脂肪肝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沙格列汀干预组,干预组给予沙格列汀溶液(10 mg/kg/d)灌胃8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肝功能、肝指数、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测肝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Bax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干预组血糖、胰岛素、HOMA-IR、肝功能、肝质量、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血脂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SOD显著升高(P<0.01),MDA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干预组谷草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HE及油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干预组肝细胞内脂肪滴减少。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浆内见大量脂肪滴,粗面内质网水肿,离散,线粒体数目减少,结构紊乱,肿胀。干预组细胞浆内脂肪滴减少,内质网围绕核膜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干预组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多。结论沙格列汀对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脂肪肝合并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通过有效降糖,缓和胰岛素抵抗及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器结构、增加抗凋亡蛋白基因表达等发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格列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南京 孙嘉 +5 位作者 陈宏 徐艳花 高飞 张桦 张振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胰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组(50、100、200μg/kg),8只LETO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12周结束时,所有大鼠均检测糖耐量试验空腹及服糖后30 min胰岛素,并检测胰岛IL-1β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利拉鲁肽干预的糖耐量异常大鼠和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胰岛IL-1β和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改善。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胰岛IL-1β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胰岛功能及糖代谢,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利拉鲁肽 白细胞介素-1Β CASPASE3 OLETF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骨髓细胞输注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明 蔡德鸿 +4 位作者 张桦 袁小澎 刘敏 张振 陈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骨髓细胞(BMC)输注对同种异体小鼠胰岛移植嵌合状态及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BALB/C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分离纯化的C57BL/6小鼠胰岛...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骨髓细胞(BMC)输注对同种异体小鼠胰岛移植嵌合状态及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BALB/C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分离纯化的C57BL/6小鼠胰岛移植到上述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肾包囊下,用抗CD154单抗进行受体预处理。将接受胰岛移植的25只BALB/C受体鼠随机分为A组(单纯胰岛移植);B组(供体MSC悬液0.5ml输注);C组(供体BMC悬液0.5ml输注);D组(供体BMC和MSC各0.5ml输注);E组(供体BMC和第三品系的KM小鼠MSC各0.5ml输注),每组5只,所有细胞在胰岛移植后经尾静脉输注。比较以上各组供体细胞嵌合率(DC)和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差异。结果在胰岛移植后第30天,MSC联合BMC输注的D、E两组与单纯BMC输注的C组比较,其DC显著升高(P<0.01);胰岛存活时间亦显著延长[(77.0±7.7d)和(61.0±2.2d)vs(53.0±16.4d)(P<0.01)]。胰岛移植后第60天,D组与E组比较,DC维持在更高水平,且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更长(P<0.05)。结论MSC联合BMC输注比单纯BMC输注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混合嵌合状态,并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供体来源的MSC输注比非供体来源的MSC输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细胞 胰岛移植 移植嵌合体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癌TSHR基因转录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戴亚丽 蔡德鸿 +2 位作者 陈宏 张桦 李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组)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TSHR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PTC组患者中有34例(68%)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16例(32%)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21.9%)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4例(12.5%)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PTC组织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6.61和4.02,P<0.05)。34例发生了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PTC患者中,有14例(41.2%)TSHR mRNA表达缺失;16例未发生甲基化的PTC患者中,2例(12.5%)发生了mRNA表达缺失,二者mRNA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TSHR基因mRN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织(t=3.86,P<0.05)。结论PTC患者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TSHR基因mRNA的表达则较良性甲状腺肿瘤降低;推测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甲基化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RAS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戴亚丽 蔡德鸿 +3 位作者 张桦 张震 陈宏 李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RAS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2组患者手术获...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RAS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2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RAS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RAS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并对2种抑癌基因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组织随机进行测序。结果 PTC组患者中,有30例(60%)RAS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31.3%)RAS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PTC组织RA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05)。乳头状甲状腺癌mRNA的半定量的值为0.56±0.10,对照组mRNA半定量的值为0.67±0.16,乳头状甲状腺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经DNA测序证实,RAS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其CpG岛的碱基未发生改变,仍为CG;未发生甲基化的,碱基由CG变为TG。结论 PTC患者RA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RAS基因mRNA的表达则较良性甲状腺肿瘤降低;推测RA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甲基化 RAS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锐 黄震 +5 位作者 蔡德鸿 张桦 赖阿娜 张振 孙平 陈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4-837,共4页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悬吊模拟失重同时给以雷奈酸锶灌胃组。A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期均为28d。测骨代谢指标,右侧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股骨颈超微结构。结果B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矿盐含量水平显著低于A组相应的指标(P<0.05),血钙、血磷无显著差异(P>0.05),组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松散,可见骨吸收现象;C组大鼠上述生化及代谢指标显著性高于B组大鼠(P<0.05),C组大鼠骨小梁较B组数量增多,厚度增加,骨吸收减少。结论雷奈酸锶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股骨颈的骨丢失,增加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化指标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叶文慧 彭湘杭 +3 位作者 艾雅琴 陈宏 张桦 蔡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55名45~85岁社区居民,平均年龄63.90岁,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血压(BP)、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FAB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根据血糖情况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A组):90例,糖耐量受损组(B组):85例,糖尿病组(C组):80例,比较各组A-FABP的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FPG、2hPGh、HbA1C、HOMA-IR、SBP、WC、WHR均明显升高(P=0.00),FINs、DBP、TG、HDL-C也显著增高(P=0.038、0.047、0.01、0.046);与B组相比,C组FPG、2hPG、HbA1c、TG、SBP均明显升高(P=0.00),FINs、BMI、WC、DBP、HDL-C也显著增高(P=0.012、0.006、0.03、0.019、0.029)。A-FABP在A组、B组和C组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呈升高趋势。而以上3组年龄差异对A-FA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浓度与FPB、2hPG、FINS、WHR、BMI、WC、SBP、HOMA-IR呈直线正相关,与TG、HDL-C呈负相关(P=0.00)。结论血清A-FABP表达升高与糖调节异常相关,是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 社区人群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IGT-OLETF大鼠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力 郭南京 +3 位作者 蔡德鸿 程彦臻 张振 张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IGT)OLETF大鼠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炎症指标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5组。12周龄IGT-OLETF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予生理盐水(OLETF-saline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50、100、200μg/kg...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IGT)OLETF大鼠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炎症指标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5组。12周龄IGT-OLETF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予生理盐水(OLETF-saline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50、100、200μg/kg)腹腔注射,2次/d;另取8只LETO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GEs、炎症因子及糖代谢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前IGT-OLETF大鼠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均较LETO大鼠升高;给予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12周后,FPG、2hPG、空腹胰岛素、AGEs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OLETF-saline组降低(P<0.05)。干预实验结束后,OLETF-saline组87.5%的OLETF大鼠发展成糖尿病,利拉鲁肽干预组大鼠均未发生糖尿病。结论利拉鲁肽能有效改善IGT-OLETF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同时降低大鼠血清AGEs和炎症指标,提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降低非酶糖化和炎症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延缓IGT向糖尿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基化终末产物 炎症因子 大鼠 OLE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的价值: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叶涛 杨银 +4 位作者 王凯 王梅 孙嘉 杜越 陈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8-1314,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确诊为稳定期且未合并T2DM的404例COPD患者。入组后每半年随...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确诊为稳定期且未合并T2DM的404例COPD患者。入组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重点监测空腹血糖,诊断T2DM即结束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3年。分析COPD患者中T2DM的累积发病率。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T2DM,将受试者分为COPD合并T2DM组和COPD未合并T2DM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各项指标,探索COPD患者发生T2DM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门诊随访2.1年,其中41名患者发生T2DM,COPD合并T2DM 3年累计发病率为10.1%。本研究发现发生T2DM的COPD患者的NLR值在合并T2DM前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NLR的最佳阈值为5.626。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的发生与既往1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r=0.136,P=0.006)、高血压(r=0.151,P=0.002)和NLR(r=0.340,P<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TG)(P=0.047)和NLR(P<0.001)是COPD患者合并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DM与NLR水平密切相关,NLR可能是COPD患者合并T2DM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浆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曾惠娴 张振 +2 位作者 林江虹 胡颖辉 陈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37例,其中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单纯T2DM患者47例及正常对照者40例,采用酶...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37例,其中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单纯T2DM患者47例及正常对照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ECT2水平,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及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浆LECT2水平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32.95±10.11 vs.29.08±7.54)ng/m L,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38±4.40)ng/m L,P<0.01]。血浆LECT2水平与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C肽、Hb A1c、γ-谷氨酰基转移酶、三酰甘油、HOMA-I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β呈负相关(均P<0.01)。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血浆LECT2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浆LECT2水平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提示LECT2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与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4
20
作者 姚祚星 朱小佳 +1 位作者 杨青 刘雪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在疾病认知与应对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便利抽取137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简易疾病认知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 目的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在疾病认知与应对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便利抽取137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简易疾病认知问卷、医学应对问卷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效能在患者疾病时间线描绘与面对应对的选择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466,效应比=0.502);在患者可控性描绘与面对应对的选择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121,效应比=0.230);在患者对疾病结果描绘与回避应对的选择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0.043,效应比=0.208)。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模型,自我效能是患者认知疾病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自我效能 疾病认知 应对方式 常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