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检验危急值数据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君 方晓玲 +3 位作者 陈慧 欧阳学军 钟春霞 王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0-822,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危急值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生儿科2013年至2015年的危急值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及主成分回归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3919例危急值报告,构成比最高的指标依次为血糖(35.8%)、...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危急值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危急值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生儿科2013年至2015年的危急值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及主成分回归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3919例危急值报告,构成比最高的指标依次为血糖(35.8%)、血清钾离子(13.5%)和血细菌培养(11.5%)。主成分分析共提取5个主成分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4.20%,分别代表新生儿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状态、血清离子异常以及感染过敏早期阶段。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检验危急值数据进行分析,为医护人员利用危急值数据判断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可以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新生儿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自助正念自悯干预对癌症患儿父母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
2
作者 朱文婷 杨祎玲 +3 位作者 史蕾 梁丽婵 魏天琪 刘炜菲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 探究网络自助正念自悯干预提升癌症患儿父母自悯水平、改善疾病进展恐惧的效果。方法 招募癌症患儿父母72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网络自助式正念自悯干预... 目的 探究网络自助正念自悯干预提升癌症患儿父母自悯水平、改善疾病进展恐惧的效果。方法 招募癌症患儿父母72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网络自助式正念自悯干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自悯量表、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悯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疾病进展恐惧量表总分及情感反应、家庭生活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网络自助式正念自悯干预能提高癌症患儿父母的自悯水平,改善疾病进展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癌症 父母 疾病进展恐惧 正念 自悯 心理护理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护家属赋能教育对早产儿脑积水Ommaya囊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宋霞梅 钟舂霞 +2 位作者 何海燕 黄琼 林宝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陪护家属赋能教育对早产儿脑积水Ommaya囊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积水并行Ommaya储液囊植入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陪护家属赋能教育对早产儿脑积水Ommaya囊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积水并行Ommaya储液囊植入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床边陪护赋能教育,随访患儿回归家庭后Ommaya囊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焦虑程度及随访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出院后1周、1个月随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前1天,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家属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床边陪护赋能教育可降低Ommaya囊植入患儿回归家庭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随访依从性及减轻其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教育 早产儿 脑积水 OMMAYA囊 并发症 随访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高氧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慧 陈欣欣 +5 位作者 陈剑锋 赵宏 王斌 郑娓 吕娟娟 杜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6-822,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模型,将36只幼鼠出生后立即给予实验处理,依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空气+维生素D组,空气+生理盐水组,高氧+维生素D组,高氧+生理...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模型,将36只幼鼠出生后立即给予实验处理,依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空气+维生素D组,空气+生理盐水组,高氧+维生素D组,高氧+生理盐水组。将各组实验鼠称重后处死,同时抽取心室内血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离肺组织病理切片制作和组织细胞形态学检查取不同处理组小鼠的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并分析肺终末呼吸单位的组织形态;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辐射状肺泡计数、肺泡次级间隔体积密度,比较不同处理组的肺终末呼吸单位损伤参数;取不同处理组实验小鼠的肺组织,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R2水平。结果空气+生理盐水组和空气+维生素D组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大于高氧+生理盐水组;空气+生理盐水组和空气+维生素D组的肺组织重量大于高氧+生理盐水组(P<0.05)。辐射状肺泡计数,高氧+生理盐水组的RAC降低(P<0.001),而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的辐射状肺泡计数升高(P<0.001),且当稀释倍数降低,高氧+维生素D(125倍)组的辐射状肺泡计数比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升高(P>0.01)。与高氧+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的次级突起计数显著升高(P<0.001),且当稀释倍数降低,高氧+维生素D(125倍)组的次级突起比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升高(P>0.01)。高氧+生理盐水组的VEGFR2表达量低于空气+生理盐水组(P<0.05),空气+维生素D组的VEGFR2表达量低于空气+生理盐水组(P<0.01);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的VEGFR2表达量高于高氧+生理盐水组(P<0.001)和高氧+维生素D(125倍)组(P<0.001),高氧+维生素D(125倍)组的表达量也高于高氧+生理盐水组(P<0.05)。但是,高氧+维生素D(1250倍)组的VEGFR2表达量高于高氧+生理盐水组与HE染色、辐射状肺泡计数以及次级突起计数的趋势相反。结论新生小鼠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状态下增加维生素D可增加肺组织重量,为肺成熟提供物质基础,高浓度维生素D更有助于对肺的保护作用,有助于肺血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抗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远斌 何思杰 +4 位作者 余楠 陈欣欣 王斌 车小燕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 目的克隆并表达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其抗原相关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经8 mol/L尿素洗涤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及肠道病毒71型病毒免疫兔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ELISA分析其抗原相关性及交叉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a/VP1-VP4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VP1-VP4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VP1-VP4可以被CVA16免疫兔血清特异识别,部分与肠道病毒71型免疫血清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M15中高效表达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VP4蛋白,经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型 VP1蛋白 VP2蛋白 VP3蛋白 VP4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抗原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95例病原菌分布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彭琼玲 吴渚 +1 位作者 刘朵朵 陶少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429,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病原体明确的B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结局将患儿分为结局良好和结局不良组。分析比较各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 目的了解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病原体明确的B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结局将患儿分为结局良好和结局不良组。分析比较各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共纳入95例病原体明确的BM患儿,其中69例(72.6%)为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43例,45.3%)占首位;26例为革兰阴性菌(27.4%),以大肠埃希菌(13例,13.7%)占首位。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BM患儿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实质损伤,以及听力和视力损伤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昏迷、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低下是BM患儿出院时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BM的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BM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意识改变和异常以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低下提示患儿出院时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体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环境下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间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军 田兆方 +2 位作者 杜江 尹晓娟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d。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 目的研究不同氧浓度环境对新生大鼠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视网膜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大鼠生后即置于50%和45%~12.5%的氧环境下14d。计数每张切片上突破内界膜且与内界膜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PEDF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在暴露于45/12.5%氧环境下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密度为92.62±23.45,持续50%氧组为14.23±12.86,对照组为12.96±10.58;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环境组、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4.98%,而对照组为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461,P=0.000)。离开暴露环境后0、2d的VEGF阳性细胞率在45%~12.5%氧和持续50%氧组分别为(57.89±2.84)%、(39.38±1.10)%和(34.98±4.80)%、(27.80±4.05)%(P均=0.000)。PEDF在三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1~0.765,P均>0.05)。因此,两实验组病理形态方面差异与视网膜的总VEGF水平相关,而总的PEDF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鼠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模型中,血氧小的波动就可触发随后不成比例的血管增长,后者伴随比PEDF更强烈的VEGF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同样存在,即可解释胎龄、体重、临床相似的早产儿,在相同给氧条件下的部分发生ROP,而部分不发生ROP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 血管发育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脑瘫患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周菊花 方素珍 +1 位作者 周细中 李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7,共3页
脑性瘫痪(CP)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轻至中度患儿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重度患儿则见效慢且疗效不明显。干细胞移植为该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正处于广泛的研究中,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 脑性瘫痪(CP)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轻至中度患儿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重度患儿则见效慢且疗效不明显。干细胞移植为该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正处于广泛的研究中,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临床应用开展较少,文章就儿童重度脑瘫的神经干细胞(NSCs)治疗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神经干细胞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在儿童细菌性 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惠丽 陈志江 +2 位作者 李欢 黄思远 穆小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67-2571,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入住的儿童细菌性脑膜炎28例,病毒性脑膜炎13例为观察组,非颅内...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入住的儿童细菌性脑膜炎28例,病毒性脑膜炎13例为观察组,非颅内感染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脊液和血清PCT浓度,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清IL-6水平,秩和检验分析各组之间脑脊液和血清PCT、IL-6的差异;ROC曲线分析法评定PCT、IL-6以及二者联合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组脑脊液PCT、IL-6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均P<0.0167)。脑脊液PCT在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敏感度67.9%,特异度92.3%;脑脊液IL-6 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敏感度60.7%,特异度92.3%;联合脑脊液PCT和脑脊液IL-6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87.24%,特异度85.2%。结论脑脊液PCT、IL-6水平有望成为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VP1~V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远斌 余楠 +4 位作者 何思杰 陈欣欣 王斌 车小燕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克隆并表达肠道病毒71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8 mol/L尿素洗涤及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肠道病毒71型免疫兔... 目的克隆并表达肠道病毒71型VP1~VP4蛋白基因,初步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抽提病毒RNA,经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VP1~VP4蛋白基因片段,经克隆后,在QIA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8 mol/L尿素洗涤及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肠道病毒71型免疫兔血清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免疫兔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ELISA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a/VP1~VP4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VP1~VP4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VP1~VP4可以被免疫兔血清特异识别。结论肠道病毒71型VP1~VP4蛋白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M15中高效表达。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今后EV71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和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兆方 李玉红 +2 位作者 付雪梅 封志纯 杜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及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及人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24只,随机... 目的研究大鼠及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及人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氧+人MSCs组(A组)、高氧+鼠MSCs(B组)、高氧对照组(C组)三组;A、B、C三组均先将大鼠置于95%氧环境下7d后,A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人MSCs,B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鼠MSCs,C组仅注射PBS,注射后72h(13日龄)处死全部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个注射MSCs组(A、B组)RAC值显著增高,TNFα、IL-1β显著降低。A、B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新生大鼠腹腔注射人MSCs及鼠MSCs均可对高氧损伤的肺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SCs影响损伤部位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高氧 细胞因子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东 王金华 +1 位作者 车頔 曾其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5-718,共4页
目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能量代谢以及氧化应激在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文中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5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 目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能量代谢以及氧化应激在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文中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5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与醒脑静组,其中脓毒症组与醒脑静组又按照不同干预时间分为脓毒症6 h组(LPS 6 h组)、脓毒症24 h组(LPS 24 h组)、脓毒症48 h组(LPS 48 h组)、醒脑静6 h组(XNJ 6 h组)、醒脑静24 h组(XNJ 24 h组)和醒脑静48 h组(XNJ 48 h组),共计7组,每组36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试剂(LPS)10 mg/kg后1 h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1 mL;醒脑静组大鼠腹腔注射LPS 10 mg/kg后1 h尾静脉注射醒脑静注射液1.6 mL/kg;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与尾静脉注射与其他2组等体积的等渗盐水。每组在相应时间点处理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比色法检测脑线粒体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一氧化氮(NO)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LPS 6 h组比较,XNJ 6 h组膜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4±0.19)vs(0.80±0.11),P<0.05]。LPS组与XNJ组脑线粒体的MDA含量与NOS活性在6 h达到高峰,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LPS组与XNJ组脑线粒体的NO浓度与Mn-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4 h达到高峰。与LPS 6 h组比较,XNJ6h组的脑线粒体MDA含量、NOS活性与NO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 24h组比较,XNJ 24h组的脑线粒体NOS活性、NO浓度、Mn-SOD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提高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改善线粒体内抗氧化指标,对脓毒症大鼠脑线粒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 醒脑静注射液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宁 王阳 曾其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索脓毒症早期脑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结构损伤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h脓毒症组(3LPS组),6h脓毒症组(6LPS组)和24h脓毒症组(24LPS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溶液建... 目的:探索脓毒症早期脑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结构损伤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h脓毒症组(3LPS组),6h脓毒症组(6LPS组)和24h脓毒症组(24LPS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溶液建立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各脓毒症组大鼠在相应时点处死后分离获得线粒体。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电镜观察各种神经细胞线粒体的结构损伤。结果:3LPS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0.5±0.5)vs(1.2±0.6),P<0.05];6LPS组和24LPS组大鼠脑线粒体膜电位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4±0.7)vs(1.2±0.6),(1.6±0.7)vs(1.2±0.6)]。6LPS组大鼠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脓毒症各组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存在可逆性功能和结构损伤,功能损伤先于结构损伤出现;脓毒症大鼠神经元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损伤较为明显,而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b干扰素成功治疗婴儿巨大血管瘤5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丽华 王斌 +1 位作者 李超芹 陈运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对婴幼儿巨大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5例患巨大血管瘤婴幼儿的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干扰素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α-2b干扰素用法:100~300万(U/m2.次),隔日1次,肌肉或静...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对婴幼儿巨大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5例患巨大血管瘤婴幼儿的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干扰素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α-2b干扰素用法:100~300万(U/m2.次),隔日1次,肌肉或静脉注射。结果男1例,女4例。患儿起病年龄为出生至2个月内,病情逐渐加重,5例患儿血管瘤生长部位均在体表,1例合并气道梗阻,1例合并左上肢和左手活动障碍,2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5例患儿住院前均在外院用过其他方法治疗,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手术、激光等,均无明显效果;住院后5例均采用α-2b干扰素肌肉注射,但3例肌肉注射2~4周无效,改用静脉注射后起效;目前3例患儿的血管瘤和合并症均消失,仅皮肤遗留轻微色素沉着,另外2例患儿的瘤体消退50%以上。5例在治疗初期均合并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口服布洛芬后解除,1例曾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减少药物剂量后恢复至正常。结论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不良反应小,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军 尹晓娟 +1 位作者 罗分平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1日~2007年2月1日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25例早产儿和20例足月新生儿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的诊断和分期。结果125例早产儿中ROP的患...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1日~2007年2月1日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25例早产儿和20例足月新生儿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的诊断和分期。结果125例早产儿中ROP的患病率为6.4%,对照组足月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质量≤2000g的早产儿ROP患病率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000g的早产儿(χ2=6.42,P=0.01),孕周≤32周组的早产儿ROP患病率(17.5%,7/40)显著高于孕周>32周的早产儿(1.1%,1/85,χ2=9.52,P=0.002)。孕周(OR=0.865,P=0.038)和出生体质量(OR=0.768,P=0.042)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未发现吸氧、机械通气、使用消炎痛、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质量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可早期发现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诱导U87细胞凋亡及对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惠丽 苑召虎 +3 位作者 陈志江 姚芳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及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150μmol/L)处理U87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槲皮素对U87细胞凋亡的影响、MDM2mRNA及p53、caspa...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及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150μmol/L)处理U87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槲皮素对U87细胞凋亡的影响、MDM2mRNA及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处理U87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Q50组为(22.53±0.72)%,Q100组为(29.06±0.81)%,Q150组为(31.5±0.45)%,明显高于对照组(12.40±0.70)%(P<0.05)。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升高,泛素连接酶MDM2 mRNA表达量升高,在蛋白水平发现,槲皮素处理后,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增加,p53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槲皮素可以促进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通过凋亡蛋白caspase-3发挥作用,并且在凋亡过程中可以发生MDM2-p53的负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U87 凋亡 MDM2-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甘敏 李良飞 林木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损伤鼻饲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加神经...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损伤鼻饲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频率是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频率是鼻饲前4次/d。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呕吐和反流、胃潴留、呛咳、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感觉统合训练后,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χ2=4.32,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留置胃管时间缩短(t=23,P<0.05),并发症的发生减少(χ2=5.19,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能有效促进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脑损伤 鼻饲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大鼠肾上腺线粒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宁 陈飞燕 曾其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肾上腺线粒体损伤情况及其损伤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6h和24h组,实验组腹腔注射LPS10mg/kg。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行Flameng评分;提取线粒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肾上腺线粒体损伤情况及其损伤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6h和24h组,实验组腹腔注射LPS10mg/kg。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行Flameng评分;提取线粒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随脓毒症时间的进展,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增高;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损伤,Flameng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但呈可逆趋势;线粒体内未检测到氧化应激因子的明显变化。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肾上腺功能无明显损伤,肾上腺线粒体可出现损伤性改变,但这种损伤呈可逆趋势,且线粒体未见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提示作为机体对抗损伤的应激和保护器官,肾上腺及其线粒体在脓毒症早期有较强的抗损伤和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上腺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急值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流程的管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甘敏 崔筱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5期84-85,共2页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科两种报告流程进行危急值接受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的接受时间及干预时间均较短(P<0.01)。采取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流程不仅可以简化报告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危急值结果存...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科两种报告流程进行危急值接受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的接受时间及干预时间均较短(P<0.01)。采取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流程不仅可以简化报告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危急值结果存档更加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及信息化,防范医疗纠纷,切实提高危重患者就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流程 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军 封志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495-1496,共2页
关键词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