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龙海波 张辉 +3 位作者 钟娟 朱艳 何井华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及desm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desmin、podocin表达变化。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desmin表达明显减少、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通过上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使podocin的合成增加,从而减轻足细胞的损伤、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可能是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肾康丸 厄贝沙坦 DESMIN PODO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酪氨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NF-κB、MCP-1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许兆忠 王明 +5 位作者 王艳靖 牛红心 李小云 周伟东 朱艳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 目的观察硝基酪氨酸(N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3组:DN模型组、DN+NT组和DN+NT+Ebselen组(NT抑制剂),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F-κB、MCP-1及TGF-β1 mRNA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DN模型组比较,DN+NT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中NF-κB、MCP-1和TGF-β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NT抑制剂Ebselen可明显减轻这些变化。结论硝基酪氨酸可上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MCP-1及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加重炎性反应,促进D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酪氨酸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AngⅡ及其受体AT_1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龙海波 牛红心 +4 位作者 李小云 许兆忠 张辉 钟娟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AngⅡ、AT1R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AT1R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及肾组织AngⅡ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AT1R免疫组化相对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肾康丸可以降低DN大鼠血浆、肾组织AngⅡ水平以及肾组织AT1R含量,抑制肾组织AT1R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受体 肾康丸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3 位作者 朱艳 何井华 牛红心 魏连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DN模型对照组、肾康丸组、厄贝沙坦组、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量、血清和肾组织AGEs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AGEs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肾康丸、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及肾组织AGEs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RAGEs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肾康丸和厄贝沙坦合用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肾康丸对DN的肾保护作用与厄贝沙坦作用相当,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DN大鼠血清、肾组织AGEs水平以及肾组织RAGEs含量,抑制肾组织RAGEs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管紧张素类 肾康丸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desm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钟娟 魏连波 +2 位作者 刘启华 龙海波 周伟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2-1234,共3页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NEPHRIN DES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龙海波 章俊 +6 位作者 周伟东 汤珣 魏连波 朱艳 张红英 周立立 牛红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 目的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23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流行病学、腹膜透析(PD)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PD起始时间、年龄、住址、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植管方式、透析管类型、并发症、退出PD时间等资料,计算漂管率、腹膜炎发生率、掉队率(DOR)、PD治疗时间(TOT)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它PD中心比较。结果新增PD患者数呈逐年上涨趋势;新增患者年龄47±16岁,60岁以下77.96%;自费病人67.37%,自费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肾炎(54.66%)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2.29%)位居第二,与亚太地区多数中心相似,但梗阻性肾病(11.02%)、慢性肾炎比率偏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0.17%)比率偏低;导管移位发生率(8.05%)和腹膜炎感染率(1∶44.22病人月)均较低;患者1年、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65%、51.59%和29.81%,低于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高于国内平均水平;DOR呈逐年下降趋势,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二者分别为11.56%和23.61月。结论以上特点与我中心遵循"PD优先"原则、患者主要来源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部分患者在植管时预先采用了大网膜部分切除术、重视病人宣教与随访、以及医疗保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逐年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导管移位 腹膜炎 掉队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2 位作者 魏连波 周伟东 许兆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观察nephrin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厄贝沙坦对DN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 目的:观察nephrin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厄贝沙坦对DN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大鼠体重、肾重、相对肾重、24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nephrin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nephrin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厄贝沙坦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足细胞neph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类 厄贝沙坦 足细胞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龙海波 魏连波 +2 位作者 王翠兰 钟娟 周伟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肾康丸 厄贝沙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龙海波 钟娟 +2 位作者 魏连波 周伟东 许兆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足细胞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治疗中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足细胞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DN治疗中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厄贝沙坦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nephrin、desmin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足细胞nephrin、desmin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量有关,通过延缓或抑制nephrin的损伤、维护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发挥减少尿蛋白、延缓DN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厄贝沙坦 足细胞 NEPHRIN DES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海波 牛红心 +4 位作者 李小云 周伟东 何井华 钟娟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3-2436,2441,共5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DN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DN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组织AGEs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RAGEs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s 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及肾组织AGEs含量明显减少,肾组织RAGEs含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厄贝沙坦对DN的肾保护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肾组织AGEs水平以及肾组织RAGEs含量,抑制肾组织RAGEs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厄贝沙坦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Ⅲ期糖尿病肾病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娟 魏连波 +4 位作者 龙海波 周伟东 刘启华 汤珣 张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Ⅲ期糖尿病肾病(DN)高凝状态(HCS)的影响。方法:38例Ⅲ期DN伴H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制剂肾康丸,对照组加用潘生丁干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U)、Ⅷ因子抗原(Ⅷ...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Ⅲ期糖尿病肾病(DN)高凝状态(HCS)的影响。方法:38例Ⅲ期DN伴H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制剂肾康丸,对照组加用潘生丁干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U)、Ⅷ因子抗原(ⅧR∶Ag)、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含量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较对照组MAU显著下降(P=0.044),治疗前2组均较健康组ⅧR:Ag、Fib、D-D明显升高(P<0.001),AT-Ⅲ、PLG显著下降(P<0.005),PT、APTT显著缩短(P<0.001),2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AT-Ⅲ、PL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ⅧR:Ag、Fib、D-D显著下降(P<0.005),除AT-Ⅲ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PLG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ⅧR∶Ag、Fib、D-D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05)。治疗后2组PT延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治疗组无显著延长。结论:肾康丸能显著改善Ⅲ期DN患者HCS,减少尿蛋白,有助于DN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NO、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国宝 魏连波 +1 位作者 肖炜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肾康丸药物血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NO、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结果肾康丸药物血清能促进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 目的探讨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肾康丸药物血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NO、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结果肾康丸药物血清能促进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P<0.05或P<0.01),上述作用随用药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肾康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与其促进系膜细胞分泌NO、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分泌,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达到防止细胞因子引起的系膜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糖尿病肾病 NO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云 肖炜 侯连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3-1296,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诱导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等方面的作用。Smad是新近发现介导TGF-β超家族胞内信号转导过程的一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诱导肾小球及肾小管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等方面的作用。Smad是新近发现介导TGF-β超家族胞内信号转导过程的一族蛋白质。因此,本文就该信号通路目前研究的一般概况、在DN时激活的因素、发病作用及针对其治疗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期望能对DN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9
14
作者 牛红心 汤珣 +3 位作者 周伟东 魏连波 陈治国 龙海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5-858,共4页
目的了解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腹膜透析置管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将1年内发生两次或以上感染性腹膜炎定义为频发腹膜炎(1组),1年内仅发... 目的了解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腹膜透析置管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将1年内发生两次或以上感染性腹膜炎定义为频发腹膜炎(1组),1年内仅发生1次腹膜炎的病例(2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组16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44例次,2组45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53例次。与2组相比,1组患者血压明显升高(P≤0.05),有水肿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血红蛋白(P≤0.05)和血浆白蛋白(P≤0.01)明显降低,病原学检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无效拔管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年龄、置管手术方式、腹膜炎发生距开始腹膜透析时间、腹膜炎发生诱因、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例次、血清肌酐、尿素、钙、无机磷、外周血白细胞、腹膜透出液白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血红蛋白<70g/L(OR0.135,P≤0.01)和血浆白蛋白<30g/L(OR0.181,P≤0.05)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结论与发生单次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频发腹膜炎腹膜透析患者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率较高,营养不良和容量负荷过重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些因素可能与患者拔管率高、预后差有关。较严重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积极治疗腹腔内源性感染可能有助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低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曾建峰 赖海标 +6 位作者 钟喨 黄智峰 王山云 雷金娣 曾晔 吴松 魏连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与腕踝针组,每组42例。双氯芬酸钠组:肌肉注射双氯芬...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与腕踝针组,每组42例。双氯芬酸钠组: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75 mg;腕踝针组:取下5、下2进针腕踝针针刺镇痛,留针90min。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作时间及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后5 min、10min、15 min、30 min、45 min及60 min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拔出尿管腰痛发作吋间、临床疗效及腰痛发作时治疗后5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min腕踝针组VAS评分低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踝针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短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输尿管下段结石-内镜术后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输尿管结石 腰痛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申恒 李小云 +2 位作者 周伟东 朱艳 龙海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90-1994,共5页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并具有多重的抗炎和抗肿瘤的药理活性,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可被用作抗肿瘤药物。综述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抗炎 NF-ΚB 氧化应激 凋亡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聪 魏连波 +3 位作者 汪东涛 鲁路 龚艳媚 张娥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I0006,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细胞凋亡 中药 肾衰养真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7a-Akt/mTORa信号通路在肾衰营养胶囊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明 汪东涛 +5 位作者 尹懿 鲁路 石莹 黄燕峰 陈德秀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Wnt7a-Akt/m TOR信号通路在肾衰营养胶囊改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切除5/6肾的方法制作CRF模型,予4%酪蛋白饲料喂养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开同组... 目的探讨Wnt7a-Akt/m TOR信号通路在肾衰营养胶囊改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切除5/6肾的方法制作CRF模型,予4%酪蛋白饲料喂养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开同组。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测TA横截面积并计算肌纤维面积分布;采用同位素14+C-苯丙氨酸掺入法检测肌肉蛋白合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7a-Akt/m TOR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表达。结果肾衰营养胶囊增加了CRF大鼠体质量和骨骼肌质量的作用,形态学表现为TA横截面积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以及骨骼肌组织Wnt7a-Akt/m TOR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肾衰营养胶囊具有改善CRF模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上调骨骼肌Wnt7a-Akt/m TOR信号通路和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骨骼肌萎缩 Wnt7a 肾衰营养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临床证型规律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继红 孙伟 +3 位作者 魏连波 刘旭生 袁发焕 周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88-1991,共4页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为中医规范化诊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4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人口学、中医症状及证候学资料,探索CKD3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CKD3期...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为中医规范化诊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4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人口学、中医症状及证候学资料,探索CKD3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CKD3期患者以肾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为基本中医证候,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肾气阴(血)虚证;辨证分型以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最多(29.8%),其次为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22.7%)、气阴(血)虚+肾络瘀痹+湿热内蕴(16.2%)和气阴(血)虚+风湿内扰+湿热内蕴(11%)。结论:肾气阴(血)虚证、肾络瘀痹证、风湿内扰证、湿热内蕴证在CKD3期患者整个病程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3期 中医证候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爱成 肖炜 +3 位作者 刘雅诗 魏连波 梁子安 马春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DM)、肾康丸组(DS);另设正常对照组(C)。分组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高密度...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TRAIL系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DM)、肾康丸组(DS);另设正常对照组(C)。分组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BG)(HDL-C);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α1-MG(Uα1-MG)、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 UmAlb),Q-RT-PCR法检测TRAIL、DR4、DcR2mRNA在肾组织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DM组FBG及TC升高,HDL-C降低,而DS组FBG及TC降低,HDL-C升高;与C组相比,第4周、第8周DM组大鼠Uα1-MG、24h UmAlb均显著升高(P<0.01,P<0.01),肾组织DcR2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TRAIL、DR4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并且DM组大鼠出现了肾脏组织病理损害;DS组各指标均呈相反改变,肾脏病理损害减轻。结论:肾康丸通过影响TRAIL系统的表达,对T2DM大鼠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TRAI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