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环境下Ⅱ度烫伤大鼠施行冷却疗法后皮肤温度的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立颖 李亚洁 +2 位作者 罗炳德 李亦蕾 林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在湿热环境下皮肤温度的变化。同时,评价冷疗敷料方法的降温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对照组(常对组)、常温常湿冷疗组(常冷组)、湿热对照组(高对组)和湿热冷疗组(高... 目的观察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即刻施行冷疗后,在湿热环境下皮肤温度的变化。同时,评价冷疗敷料方法的降温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常温常湿对照组(常对组)、常温常湿冷疗组(常冷组)、湿热对照组(高对组)和湿热冷疗组(高冷组),每组6只。制作浅Ⅱ度烫伤模型后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条件,常温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干球温度(Tdb)(26.33±1.29)℃、相对湿度(rh)(71.05±4.57)%,湿热组的实验环境条件为Tdb(35.33±0.35)℃,rh(70.81±1.38)%,对照组不给予冷疗降温,冷疗组给予腹部冷疗敷料降温,暴露时间均为125 min。监测皮肤温度(Ts),烫伤5 min 后每20 min记录1次。结果4组组内7个时间水平之间、不同时间水平组间以及不同组间比较,湿热环境使Ts升高(P<0.001),冷疗使Ts降低(P<0.001),且时间与环境温度(P≤0.002)、时间与冷疗(P<0.05)、时间、环境温度与冷疗对Ts变化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常温组冷疗前后Ts降低了(1.92±2.13)℃,湿热组Ts降低了(2.36±1.03)℃。结论在湿热环境下,腹部冷疗敷料有效降低了大鼠创面皮肤温度,阻止了热损伤的进程和创面余热的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烫伤 冷却疗法 皮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莉 周美娟 丁振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研究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室温组和湿热环境组,两组小鼠首先分别给予6.5Gyγ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然后室温组立即置于室温环境中,湿热环境组则先接受湿热环境作用1h,再置于室温环境中。照后... 目的研究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室温组和湿热环境组,两组小鼠首先分别给予6.5Gyγ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然后室温组立即置于室温环境中,湿热环境组则先接受湿热环境作用1h,再置于室温环境中。照后1、3、5、9、15d,分别取两组小鼠的骨髓和脾脏,获取骨髓有核细胞(BMC)数、骨髓细胞DNA、脾/体质量比实验指标。结果湿热环境作用组小鼠和室温组小鼠相比,BMC、骨髓细胞DNA及脾/体质量比指标下降。结论湿热环境加重辐射损伤动物骨髓和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辐射损伤 骨髓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虎纹蜘蛛毒素-I对大鼠内脏痛模型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嘉勤 陈威华 +4 位作者 邓梅春 黎冠 康园 丁振华 梁宋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虎纹蜘蛛毒素-Ⅰ(HWAP-I)经蛛网膜下腔用药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福尔马林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作为疼痛模型,以数种可评估的反映内脏疼痛的固...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虎纹蜘蛛毒素-Ⅰ(HWAP-I)经蛛网膜下腔用药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福尔马林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作为疼痛模型,以数种可评估的反映内脏疼痛的固定性行为作为疼痛评分指标(疼痛分数).此前30 min经留置的导管注射各待测试剂于蛛网膜下腔内,以观察其对该模型疼痛行为的作用.结果以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美国同类镇痛新药SNX-111(0.2,0.5和0.75μg/kg·b.w.)和盐酸吗啡(0.05,0.1和0.2μg/kg·b.w.)两个阳性对照组比较,HWAP-I(0.1~1.0μg/kg·b.w.)均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福尔马林结肠壁粘膜下注射所诱导的大鼠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HWAP-I和SNX-111在0.2μg/kg·b.w.时即有稳定和明显的疼痛抑制作用.虽然在同等剂量时SNX-111镇痛效果略大于HWAP-I,但在≥0.5μg/kg·b.w.的较高剂量时SNX-111会引起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能力障碍,而HWAP-I在此剂量范围内则未见明显的这类毒副作用.盐酸吗啡镇痛作用起效快于HWAP-I和SNX-111,但维持时间较后二者短.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肽类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HWAP-I和其类似物SNX-111经蛛网膜下腔用药后,对结肠壁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具有和盐酸吗啡类似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且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毒素-Ⅰ(HWTX—Ⅰ or HWAP—Ⅰ) 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 钙通道拮抗剂 内脏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颜晓慧 陈雪梅 邹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分别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段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变化,死亡细胞数目,培养上清液的氧分压、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出现肿胀、漂浮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缺氧10h组死亡细胞数、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其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乳酸盐浓度和LDH活性则明显升高,而缺氧8h组虽然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LDH活性的变化明显,但星形胶质细胞保存着多突触的形态。结论缺氧可致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缺氧8h可作为以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缺氧生物学研究的最佳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 缺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