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闭症儿童全麻下口腔手术全程管理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蕊妮 吴补领 +3 位作者 李风舟 沈皓纯 陈若乔 徐稳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自闭症(ASD)儿童行全麻下口腔手术的全程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护理评估、麻醉安全、术中安全与管理、术后护理与随访等4个方面对15例行全麻下口腔手术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全程护理管理,分析全麻下口腔治疗围术期护理管理的效... 目的:探讨自闭症(ASD)儿童行全麻下口腔手术的全程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护理评估、麻醉安全、术中安全与管理、术后护理与随访等4个方面对15例行全麻下口腔手术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全程护理管理,分析全麻下口腔治疗围术期护理管理的效果与特点,提出可行的临床实施策略。结果:对15例ASD儿童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术前和术中管理非常满意,均为15/15,术后护理与随访非常满意为14/15,满意为1/15,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建立完善的自闭症儿童口腔诊疗空间、专业化团队、系统规范的准入制度与护理管理策略,是保证全麻下口腔治疗成功的前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儿童 牙病 全身麻醉 口腔治疗 全程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术辅助正畸治疗关闭中切牙缺牙间隙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露祎 黄忞 +1 位作者 吴佳奇 罗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2-488,共7页
个别牙长期缺失会导致缺牙区牙槽骨丧失,引导骨再生术(GBR)是骨增量的一种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正畸治疗的适应证。本文报告1例正畸治疗结合GBR关闭上颌中切牙缺失间隙的成年患者病例,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切牙缺失 关闭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Mir-30a-wnt/β-catenin信号轴通过上调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促进牙周膜干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芬 周志斐 +3 位作者 薛洋 朱斌 吴补领 陈发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9-1447,共9页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成牙骨质向分化过程中mir-30a-wnt/β-catenin信号轴调控组织蛋白酶K(CTSK)表达的功能作用。方法极限稀释法分离培养PDLSC,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MD)诱导细胞成牙骨质向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microRNA芯...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成牙骨质向分化过程中mir-30a-wnt/β-catenin信号轴调控组织蛋白酶K(CTSK)表达的功能作用。方法极限稀释法分离培养PDLSC,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MD)诱导细胞成牙骨质向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microRNA芯片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首先,给予不同分组细胞EMD诱导和/或抑制microRNA表达等处理,无干预组细胞作为对照。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首先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是否能够调控CTSK的表达。之后,将细胞膜片复合陶瓷支架材料植入裸鼠皮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成牙骨质细胞标记蛋白CAP和CEMP-1的表达变化,明确受microRNA调控的CTSK表达变化是否参与了PDLSC成牙骨质分化。在此基础上,从蛋白学水平观察wnt信号通路在microRNA调节CTSK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了相应功效。结果EMD诱导PDLSC成牙骨质向分化过程中,多种microRNA表达发生变化,其中miR-30a表达出现特异性上调(P<0.05)。表达上调的miR-30a进一步调节CTSK的表达(P<0.05),促进PDLSC异位形成类牙骨质样结构,高表达成牙骨质细胞标记蛋白CAP和CEMP-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miR-30a对CTSK的表达调控作用出现相应减弱。结论EMD可能通过上调miR-30a的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经mir-30a-wnt/β-catenin信号轴调控CTSK诱导PDLSC向成牙骨质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组织蛋白酶K 成牙骨质向分化 微小RNA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聚糖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靖漪 陈嘉文 +2 位作者 孙天语 刘鹏 吴补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7-1221,共5页
创伤和肿瘤导致的大面积骨缺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介导骨组织再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探究干细胞在骨组织微环境中的转归及其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临床转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 创伤和肿瘤导致的大面积骨缺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介导骨组织再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探究干细胞在骨组织微环境中的转归及其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临床转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蛋白聚糖作为MSCs微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及调节分子,广泛参与了MSCs自我更新和成骨分化的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多项研究证实蛋白聚糖是骨缺损再生修复中的重要调控因子,深入揭示蛋白聚糖在MSCs成骨向分化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并逐渐将其局部应用在骨修复材料中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将重点就蛋白聚糖在调控不同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潜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 糖胺聚糖链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si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燕玲 陈良娇 +1 位作者 李正茂 兰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负载si 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胶原/生物玻璃、负载阴性对照si RNA胶原/生物玻璃和负载noggin胶原/生物玻璃3组复合材料。用CCK8试验检测空白组上述3组不同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负载si 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冷冻干燥法分别制备胶原/生物玻璃、负载阴性对照si RNA胶原/生物玻璃和负载noggin胶原/生物玻璃3组复合材料。用CCK8试验检测空白组上述3组不同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LP活性检测、q-PCR检测、茜素红染色评估3组不同支架对MC3T3细胞矿化的影响。结果材料浸提液共培养MC3T3细胞3、5 d后,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负载阴性对照si 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和负载noggin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细胞增殖数目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 d后,负载si 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ALP活性高于单纯支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4 d后,负载si 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ALP、Runx2、BSP表达量高于单纯支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负载si RNA胶原/生物玻璃支架组较其余组有更多矿化结节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si 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和si RNA noggin可协同增效促进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胶原 生物活性玻璃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苏的功能神经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振鑫 赵亮 +2 位作者 蔡伟华 邢飞 张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全麻复苏是全身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神经科学在麻醉领域的深入研究,全麻复苏并非药物代谢的被动过程,其涉及脑内众多功能神经网络的主动活化和相继激活,最终促进意识恢复。然而,苏醒延迟、术后谵妄以及躁动的发生机制依旧不明,而解... 全麻复苏是全身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神经科学在麻醉领域的深入研究,全麻复苏并非药物代谢的被动过程,其涉及脑内众多功能神经网络的主动活化和相继激活,最终促进意识恢复。然而,苏醒延迟、术后谵妄以及躁动的发生机制依旧不明,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全麻复苏的神经网络动态演变过程。本文结合新近研究,综述基底前脑、下丘脑、中脑腹侧被盖区、蓝斑核、乳头结节、臂旁核、中缝背核以及各核团所分泌的主要神经递质在复苏中的网络作用机制,为临床开展意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深入研究苏醒延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神经网络 麻醉复苏 苏醒延迟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思豆 吴补领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2,287,共7页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Ⅲ类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小于其余3组,牙弓、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余3组;Ⅱ类错牙合的下切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大于其余3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与相应基骨弓长度呈中度负相关(中切牙区至尖牙区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7、-0.554和-0.489,P<0.001),而与牙弓长度无相关性。结论不同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存在差异。通过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评估相应基骨的矢状向发育情况,但改变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不足以影响牙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牙合 矢状向倾斜度 牙弓长度 基骨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相淮 林曦 +2 位作者 柴金友 齐锐 刘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唇侧埋伏多生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定位导板... 目的探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唇侧埋伏多生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定位导板根据患者的CBCT数据和牙列模型,避开重要解剖结构,以牙-骨面作为支持,设计出软组织切口线和骨组织暴露范围。对照组15例不使用导板进行手术。记录术前设计时间、找牙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定位导板在术中均贴附良好,可快速定位并协助暴露多生牙,同时避免邻近重要解剖结构损伤。实验组术前设计时间为50±5 min,对照组该时间为0 min。实验组平均找牙时间为5±2 min,对照组为10±3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15.40,P<0.01);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 min,对照组为45±6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35.50,P<0.01);实验组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对照组出现一例定位稍偏差。结论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明显缩短了找牙时间,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定位导板 埋伏牙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汉族人群下颌前突与候选基因GHR多态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凡 陈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下颌骨前突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锁分析研究。文中探讨香港地区汉族人群候选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下颌前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菲腊牙科...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下颌骨前突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锁分析研究。文中探讨香港地区汉族人群候选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下颌前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菲腊牙科医院435例受试者静脉血,其中下颌前突患者211例(下颌前突组)、咬合关系与面型正常患者224例(对照组)。挑选7个位于GHR基因的标签SNPs(tSNP)。采用MassARRAY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对单个SNP和单倍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SNP rs6898743显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15)。rs6898743等位基因G频率在下颌前突组比对照组减少,显著性减低下颌前突的风险(OR=0.72、95%CI 0.55~0.94)。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单倍型GAA和G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12)。结论 GHR基因SNP位点rs6898743与香港地区汉族人群下颌前突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siRNA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的合成
10
作者 陈燕玲 陈良娇 +1 位作者 李正茂 兰泽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初步探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同时作为诱导成骨的支架材料和siRNA缓释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检测支架材料表征、机械性能及降解速率。... 目的: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初步探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同时作为诱导成骨的支架材料和siRNA缓释体系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检测支架材料表征、机械性能及降解速率。用SEM、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3T3-E1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和生长情况,通过q-PCR检测从支架释放的siRNA活性。结果: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观察为海绵状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均匀分散在胶原材料中,抗压强度较低,孔隙率适宜。第1周时,支架降解率达30.7%。细胞在支架上形成伪足,紧密黏附材料表面,细胞之间连接紧密。从支架中释放siRNA noggin干扰效率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的负载siRNA胶原/生物玻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随着支架降解siRNA从支架中释放,siRNA noggin保持一定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胶原 生物活性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美学数字化和传统工艺修复流程对比1例
11
作者 王玲 林廷云 +1 位作者 荣蓉 撒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88,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对比数字化与传统方式制作瓷贴面进行上颌先天过小牙及散在间隙的微创美学修复并随访1年的临床病例。
关键词 过小牙 美学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