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室温体温梯度对脓毒症患者28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露兰 刘易林 +3 位作者 刘勇 陈少武 胡鸿彬 曾振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544,共9页
目的 探讨体温梯度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及其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54例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内是否存活分为... 目的 探讨体温梯度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及其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54例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18)与非存活组(n=36)。在入重症监护室(简称入科)即刻及入科6 h监测和计算中心-外周体温梯度(CTTG)、外周-室温体温梯度(TRTG),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体温梯度对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生存分析进行验证,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体温梯度与液体入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患者中,存活组118例,非存活组36例。ROC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入科6 h的TRTG≤5.35℃是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入科6 h后,与TRTG(>5.35℃)相比,低TRTG(≤5.35℃)患者的28 d内死亡风险增加了2.74倍(P=0.004,95%CI 1.54~9.12)。入科即刻及入科6 h的CTTG、TRTG均与液体入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相关不明显(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科6 h的TRTG≤5.35℃是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但不同时间点体温梯度的改善均与患者液体入量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体温梯度 液体复苏 皮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