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生物与玫瑰痤疮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朱玲桂
张武德
杨桂兰
潘之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美容与性病科
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7-320,共4页
-
文摘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但近年来微生物因素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蠕形螨、死亡蠕形螨释放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小肠细菌、人免疫缺陷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微生物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此类研究目前的矛盾及局限性。
-
关键词
微生物
玫瑰痤疮
感染
发病机制
相关性
-
分类号
K758.7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汗孔角化病1例
- 2
-
-
作者
朱琳
梁燕华
王佳曼
陈建立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美容与性病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0-441,共2页
-
文摘
患者男,48岁。右侧腰背部及双上肢角化性斑片44年。患者4岁时无诱因于右侧腰背部出现角化性斑片,无痛痒,未予特殊处理,皮损逐渐扩大,后于双上肢出现散在相似环形褐色斑疹,表面粗糙角化。曾就诊于外院,腰部皮损予冷冻治疗,无明显好转,后未继续诊治。近期无明显诱因发现腰部皮损处出现糜烂及渗液,伴轻度灼痛,于2017年8月就诊于我科。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侧腰背部一25.0cm×3.5cm束带状淡褐色角化性斑片,中央轻度萎缩,边缘角化微隆起,色较深,如一黑线圈(图1)。
-
关键词
光动力
汗孔角化病
-
分类号
R758.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