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化康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积华 曾庆 +6 位作者 赵一瑾 郑晓燕 陈淑萍 李祥萍 湾明月 李爱军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带来了契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办学 教育模式创新 南方医科大学 信息一体化 康复专业 专业认证标准 康复医学教育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康复医学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一瑾 郑彭 +3 位作者 陈蓉 廖政文 路鹏程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康复医学是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临床学科。通过《康复医学》课程建设,旨在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康复诊疗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按照国家"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以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卓越班春季学期开展... 康复医学是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临床学科。通过《康复医学》课程建设,旨在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康复诊疗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按照国家"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以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卓越班春季学期开展的《康复医学》线上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四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康复医学》课程的"金课"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馈 线上教学 康复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教学实施 实践探索 临床医学生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创学院的康复治疗学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庆 梁嘉欣 +4 位作者 邹积华 陈淑萍 陈蓉 郑彭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媒介,对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具有重大意义[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极为重要[2]。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全国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创业,是强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者 双创 创业技能 创业意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钟晓燕 彭生辉 +1 位作者 汪孝红 曾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近年来,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归纳了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治疗辅助意识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姚舜 唐雅彬 +2 位作者 李水艳 任欣然 谢秋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431,共5页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由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包括昏迷,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其特征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改变。昏迷是最严重的DoC,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强刺激无反应,无自主活动。多数昏迷患者2...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由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包括昏迷,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其特征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改变。昏迷是最严重的DoC,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强刺激无反应,无自主活动。多数昏迷患者2—4周后可进入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此时患者觉醒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状态 严重脑损伤 意识障碍 音乐治疗 意识丧失 昏迷患者 强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反馈下腹横肌运动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洲 何树堂 +4 位作者 谭茗丹 于谦 张豪杰 徐智勤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4-1129,共6页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反馈对腹横肌运动控制的影响,探讨下背痛患者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的方法。方法:对33例试验对象随机分组,比较在有无实时超声反馈下两组试验对象腹横肌的收缩率,腰椎稳定性从1级上升至2级所需的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是否...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反馈对腹横肌运动控制的影响,探讨下背痛患者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的方法。方法:对33例试验对象随机分组,比较在有无实时超声反馈下两组试验对象腹横肌的收缩率,腰椎稳定性从1级上升至2级所需的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腹横肌收缩率(P=0.662>0.05)两组间无差异;训练次数(P=0.018<0.05)和训练时间(P=0.011<0.05)两组间存在差异,且训练次数均值试验组(1.5次)小于对照组(3.1次),训练时间均值试验组(13.4min)小于对照组(30.8min)。结论:实时超声反馈不会增加腹横肌收缩的效率;实时超声反馈能使试验对象用较少的次数,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腹横肌收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反馈 腹横肌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疗法对脑卒中后腕手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楚红 曾庆 +2 位作者 陈欢 李宇淇 黄国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6-1452,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 目的观察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辅助下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脑卒中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常规手工作业治疗,试验组在每天手工作业治疗时及休息时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常规手工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共14 d;非训练时间佩戴矫形器每天累计5 h,共14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和手)、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腕手)评定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腕关节肌张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MAS分级、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Z|>3.420,P<0.01),且试验组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2.895,t=4.331,P<0.01);两组Brunnstrom分期、MAS分级在治疗前后均无改变(P>0.05)。结论佩戴复合式腕手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腕手功能障碍 复合式腕手矫形器 手工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流刺激的多强度分级虚拟触觉反馈 被引量:2
8
作者 谭铭昱 花浩镪 +7 位作者 熊奇炜 朱齐 舒琳 徐向民 梁家铭 魏磊 黄国志 曾庆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5-2027,共13页
触觉反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虚拟现实交互的沉浸感,但是采用振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反馈模态单一的缺陷;采用机械传动式、微流驱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结构复杂、难以集成等缺陷.微电流触觉反馈具有集成度高、反馈模态丰富等优点,但是存... 触觉反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虚拟现实交互的沉浸感,但是采用振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反馈模态单一的缺陷;采用机械传动式、微流驱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结构复杂、难以集成等缺陷.微电流触觉反馈具有集成度高、反馈模态丰富等优点,但是存在反馈强度识别准确率不够和长时间作用下易造成不适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基于微电流刺激的新型多强度电触觉反馈系统,通过研究电流参数、电极阵列和接地电极等影响因素,并引入双相电流脉冲,优化电流正负电荷量比值等方式,确定了该系统的刺激模式.35名受试者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馈系统能够在有效减少微电流刺激带来不适的同时实现93.3%和81.7%的四级和五级强度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方法,这可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触觉反馈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反馈 微电流刺激 优化的电刺激范式 高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紊乱:基于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善
9
作者 邓楚玉 王雪莹 +3 位作者 甘立祥 王大禹 郑晓燕 唐纯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633-1642,共10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普通饮食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ND),高脂模型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电针足三里组(EA组),10只/组,EA组予电针足三里穴,记录3组小...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普通饮食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ND),高脂模型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电针足三里组(EA组),10只/组,EA组予电针足三里穴,记录3组小鼠在高脂饮食造模和针刺干预期间的体质量变化,干预16周后评估各组小鼠血脂4项(TC、TG、LDL-c、HDL-c)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及脂质蓄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NLRP3、TLR4、IL-1b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结果干预16周,与HFD组比较,EA组小鼠体质量、血清TC、TG、LDL-C含量降低(P<0.01),MDA含量降低(P<0.05);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ND相比,HFD组可见肝脏组织脂滴蓄积,脂滴明显升高,与HFD组相比,EA组小鼠肝脏的脂滴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NLRP3、TLR4、IL-1β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中NLRP3、TLR4、IL-1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中NLRP3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16S rRNA测序表明EA治疗后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回升(P<0.05),Muribaculaceae菌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菌相对丰度升高(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Muribaculaceae属菌的丰度、促进降解高热量复合碳水化合物、改善胆固醇脂质代谢,并增加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菌而修复肠道黏膜、减轻毒素泄露,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减少肝脏脂肪沉积,降低高脂血症动物肠道黏膜NLRP3、TLR4、IL-1β的含量,减轻肠黏膜炎症,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改善血脂紊乱,为解释足三里的降脂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高脂血症 足三里 电针 NLRP3 TLR4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