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in A通过JNK/ERK信号通路调控皮肤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重组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晓凤 张敏 +1 位作者 武薇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Activin A对成纤维细胞微丝肌动蛋白的作用以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出生24 h内的C57BL/6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实验分为PBS组、Activin A组以及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组、ERK特异性抑制剂SL327组、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 目的探讨Activin A对成纤维细胞微丝肌动蛋白的作用以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出生24 h内的C57BL/6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实验分为PBS组、Activin A组以及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组、ERK特异性抑制剂SL327组、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组。3~5代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JNK、ERK、p38的磷酸化活性并且通过Phallotoxins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变化。结果 Activin A可诱导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聚集,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后,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聚集现象完全被抑制;给予ERK特异性抑制剂SL327后,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聚集现象减弱,但是尚未完全被抑制;而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处理后,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聚集未被抑制。结论 Activin A通过JNK和ERK信号通路诱导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重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重组 ACTIVIN A MAPK信号通路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诱导髓核细胞凋亡中细胞内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联军 朱立新 +4 位作者 董为人 曹延林 王坤 黄汉清 荣子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中细胞内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髓核细胞,以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髓核细胞制造氧化应激模型,CCK8法检测H2O2诱导髓核细胞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中细胞内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髓核细胞,以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髓核细胞制造氧化应激模型,CCK8法检测H2O2诱导髓核细胞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定量法检测ROS含量、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CCK8法检测H2O2能够降低髓核细胞生存率并呈剂量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比例增多,细胞内ROS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ROS介导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ROS有望成为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线粒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银娟 张丽华 +6 位作者 刘杰明 董为人 郭家松 王海红 戴翔 陈英华 肖应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成年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培养成年SD大鼠AD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9d和CD106。传6~8代的ADSCs接种在多聚赖氨酸铺板的培养板内,用含5ng/ml血...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成年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培养成年SD大鼠AD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9d和CD106。传6~8代的ADSCs接种在多聚赖氨酸铺板的培养板内,用含5ng/m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ng/ml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μmol/LForskolin,200ng/mlHeregulin及10%FBS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分化12d,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GFAP,S-100和P75。结果分离纯化的ADSCs呈CD44和CD49d阳性,而CD106表达为阴性;诱导后的细胞呈梭形,并表达施万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GFAP,S-100和P75。结论从大鼠脂肪组织能获得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干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分化 施万细胞样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磷脂酶C-γ1前体mRNA剪接的初步鉴定
4
作者 刘忠英 罗深秋 赵永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中是否存在磷脂酶C-γ1(PLC-γ1)选择性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及其可能意义。方法针对在人中已发现的选择性剪接位点(即第30内含子的3'末端与第31外显子交界处)自行设计引物,将大鼠RNA逆转录为cDNA后,再用该对引物进行PCR... 目的探讨在大鼠中是否存在磷脂酶C-γ1(PLC-γ1)选择性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及其可能意义。方法针对在人中已发现的选择性剪接位点(即第30内含子的3'末端与第31外显子交界处)自行设计引物,将大鼠RNA逆转录为cDNA后,再用该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用此方法初步筛查了大鼠包括胚胎时期、出生早期、成年时期6种脏器组织心、肝、肺、肾、脑和眼球样品共21份。结果在大鼠中未发现与人相似的第一种剪接方式PLC-γ1a(NM_002660)。结论(1)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在大鼠中可能不存在与在人类中已发现的PLC-γ1前体mRNA相似的选择性剪接方式,在大鼠中PLC-γ1转录后的剪接主要以与人类相似的第二种剪接方式(PLC-γ1b)为主。(2)在大鼠中PLC-γ1的选择性剪接位点可能与人不同而位于其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 选择性剪接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皮肤感染性慢性溃疡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银燕 张敏 +3 位作者 王雪儿 卢魁 房兆鑫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5-571,577,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皮肤感染性慢性溃疡动物模型。方法C57BL/6小鼠通过药物处理、磁铁造成创面后,使用3M无菌透明敷料对伤口进行覆盖,观测和记录小鼠伤口的变化。挤压后的第3、7、14、21、28 d,大体拍照,伤口部位取材,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 目的构建一种皮肤感染性慢性溃疡动物模型。方法C57BL/6小鼠通过药物处理、磁铁造成创面后,使用3M无菌透明敷料对伤口进行覆盖,观测和记录小鼠伤口的变化。挤压后的第3、7、14、21、28 d,大体拍照,伤口部位取材,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16SrDNA检测观察伤口的病理变化。结果大体观察第3天开始有腐肉覆盖,渗出液渗出,至28天腐肉增多,第1~28天伤口愈合率均小于0;与正常皮肤相比,HE染色显示,伤口部位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组织碎片;Masson染色显示,伤口部位仅少量胶原纤维散在分布于坏死组织中,且排列紊乱松散;继而免疫组化显示,伤口部位M1型巨噬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周围正常皮肤(P<0.001),M2型阳性率没有差异,M1与M2型巨噬细胞的比值最高可达10;免疫组化显示第14天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在伤口部位高表达;进一步16SrDNA检测显示,第0天菌群多样化明显,第3天之后变形菌门占据90%以上,伤口细菌多样化消失,出现菌群失调。结论本研究利用药物提高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磁铁挤压的方法模拟伤口部位组织缺血坏死,3M膜促进伤口腐肉形成和菌群失调,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和菌群16SrDNA结果均符合临床上皮肤慢性溃疡的发展特征。该造模方法可以成功构建一种皮肤感染性慢性溃疡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慢性溃疡 炎症 巨噬细胞 菌群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