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维玉 陈扬平 +7 位作者 冯婷 胡兴卫 周风云 路祥麒 张秋霞 张新禄 陈鹏 修建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8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例,根据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将患者分为高血压低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采用16S rDNA高通...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8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例,根据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将患者分为高血压低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丰度的改变,并分析其与Scor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其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低中危组相比,很高危组及高危组患者肠道罗斯氏菌和Anaerostipes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放线菌、瘤胃球菌、毛螺旋菌、嗜胆菌和SMB53在很高危组患者中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高危组和低中危组。此外,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克雷伯氏菌属和颤螺旋菌属丰度与Score评分呈正相关,而罗斯氏菌属和毛螺旋菌属丰度与Score评分呈负相关(P <0.05)。结论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心血管危险程度的提高,患者肠道内益生菌丰度显著降低,提示肠道微生物可能参与高血压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肠道菌群 危险分层 Score评分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