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拉伸载荷调控肺癌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李祥天 温小晖 +5 位作者 王若琳 成云水 刘钊汝 吕英 樊庭宇 宫凤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和“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并筛选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13)和V型胶原蛋白(COL5A1)作为调控该双表型的关键候选基因。GSE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CD22介导的B细胞受体信号调控”通路激活。结论机械信号可能通过调控MRPL13和COL5A1分子介导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表型改变,为肺癌机械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拉伸 肺癌 线粒体代谢 细胞外基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昊霖 王勉 +3 位作者 李子涛 邓羽平 赵东良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三周左后肢伸直位固定法构建KOA大鼠模型。番红O-固绿染色并结合改良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后取下正常组与模型组前交叉韧带。通过微型力学加载系统对正常及关节炎前交叉韧带进行宏观力学测试。组织学染色法表征细观韧带组织成分变化。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观组织进行结构观测。结果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表明,三周固定后左肢出现早期KOA软骨病理改变,证实模型构建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出现炎症细胞浸润,韧带处在炎性环境中;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早期KOA前交叉韧带的刚度、低张模量、高张模量均增高;代偿侧初始斜率较正常组右侧前交叉韧带升高;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OA前交叉韧带结构紊乱,胶原纤维排列方向混乱。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关节制动诱导下的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力学性质的改变以组织刚度上升为主,而这可能与韧带组织炎性浸润及其微观胶原纤维结构改变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3D序列显示腰骶丛神经及影像解剖的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余琴琴 陈焱君 +4 位作者 张晓东 周全 杨洋 钟世镇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3D-T2W-FFE、3D-STIR-TSE、DWIBS三种序列腰骶丛神经显示、影像解剖和3D重建效果。方法收集49名志愿者常规腰椎磁共振和腰骶丛神经成像数据,其中3D-T2W-FFE序列48例、3D-STIR-TSE序列47例、DWIBS序列43例。计算三种序列神经根... 目的探讨3D-T2W-FFE、3D-STIR-TSE、DWIBS三种序列腰骶丛神经显示、影像解剖和3D重建效果。方法收集49名志愿者常规腰椎磁共振和腰骶丛神经成像数据,其中3D-T2W-FFE序列48例、3D-STIR-TSE序列47例、DWIBS序列43例。计算三种序列神经根和骨骼肌的对比度噪声比(CNRN/M)、右侧骶1神经根直径及神经节体积;分别采用各自4等级评分比较这三种序列对腰骶丛神经的显示效果和3D重建效果。结果三种序列的CNR N/M不全相同,其中3D-T2W-FFE序列与3DSTIR-TSE、DWIBS序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的神经节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0)。三种序列的神经根直径不全相同,其中3D-STIR-TSE序列与DWIBS序列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神经显示评分不全相同,其中DWIBS序列与3D-T2W-FFE、3D-STIR-TSE序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序列神经3D重建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3D-T2W-FFE序列和3D-STIRTSE FFE序列神经显示和影像解剖评分无差别,较DWIBS序列好。三种序列神经3D重建评分无差别,其中DWIBS序列重建过程最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神经成像 3D重建 图像信号 影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跌倒史老年人坐立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协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平 钱蕾 +5 位作者 刘燕燕 万心竹 陈春艳 王镱凝 于宛琪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坐立运动中肌肉募集机制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招募17名健康年轻人、17名健康老年人及9名有跌倒史的老年人,采集右下肢16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和足底压力中心(COP)轨迹,使用Falls Efficacy Scale-Internatio... 目的探讨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坐立运动中肌肉募集机制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招募17名健康年轻人、17名健康老年人及9名有跌倒史的老年人,采集右下肢16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和足底压力中心(COP)轨迹,使用Falls Efficacy Scale-International(FES-I)评估跌倒风险,通过非负矩阵分解(NNMF)提取肌肉协同。结果3组在肌肉协同数量上无显著差异。有跌倒史老年人坐立运动初期,提前激活腘绳肌和踝关节跖屈肌,在运动的后期,这种提前激活转变为额外的肌肉活动,与健康组形成对比。此外,COP偏移量和FES-I评分显著增加,指示运动稳定性不足。结论坐立运动中有跌倒史老年人腘绳肌和踝关节跖屈肌的异常激活可能影响下肢稳定和肌肉募集策略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坐立运动 肌肉协同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关节软骨支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晏紫 利时雨 +3 位作者 王艺霖 吴耀彬 李严兵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软骨是由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结缔组织,其细胞终末分化程度高,难以自行再生。退行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软骨损伤修复术。药物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有改善症状与改善结构延缓发展两种药物... 软骨是由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结缔组织,其细胞终末分化程度高,难以自行再生。退行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软骨损伤修复术。药物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有改善症状与改善结构延缓发展两种药物;前者是以NSAIDs为代表的消炎止痛药物,后者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及双醋瑞因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软骨损伤修复技术包括:骨髓刺激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以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软骨细胞移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仿生支架 生物材料 软骨组织工程 关节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技术用于功能性骨骼肌3D组织构建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飞虎 李婷 +2 位作者 林智伟 李严兵 黄文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30,共11页
骨骼肌作为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对维持运动功能不可或缺。然而,体积性骨骼肌缺失(VML)所致运动功能丧失严重限制了机体的活动能力,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当前,临床对VML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移植手术,但其受限于供体部位发病率、供体组织... 骨骼肌作为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对维持运动功能不可或缺。然而,体积性骨骼肌缺失(VML)所致运动功能丧失严重限制了机体的活动能力,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当前,临床对VML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移植手术,但其受限于供体部位发病率、供体组织缺乏以及对高技能手术团队的依赖。鉴于此,生物3D打印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为功能性肌肉的制造以及VML的再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综述了生物3D打印技术在功能化骨骼肌组织构建方面的研究现状,回顾了生物3D打印的多种技术方案,探讨了生物墨水在功能性肌肉构建中的应用进展。重点讨论了该技术在构建血管化和神经化骨骼肌仿生组织方面的最新方法,总结了各种3D打印构建的功能化骨骼肌结构对骨骼肌缺损修复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展望了生物3D打印功能化骨骼肌结构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功能性骨骼肌 神经化/血管化肌肉 骨骼肌组织工程 体积性骨骼肌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孔玥莹 王艺霖 +2 位作者 赵宏 谭思杰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3,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是一种会引起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脊髓作为其他周围神经的中继站,在全身感觉运动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脊髓损伤会引起肌张力异常,致使膀胱、肾脏、肠道等诸多器官出现不同...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是一种会引起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脊髓作为其他周围神经的中继站,在全身感觉运动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脊髓损伤会引起肌张力异常,致使膀胱、肾脏、肠道等诸多器官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甚至会引发心脏和呼吸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2,3]。据统计,我国因各种意外事故造成SCI的患者已超过200万人,且每年仍持续新增10~14万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3D打印 仿生支架 神经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在器官再造中的前沿热点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文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生物3D打印是采用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成分制作人工组织器官的新兴制造技术,已在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在器官再造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生物3D打印器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目前仍处在研发和探索阶段,存在较多瓶颈,尚还不能... 生物3D打印是采用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成分制作人工组织器官的新兴制造技术,已在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在器官再造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年来,生物3D打印器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目前仍处在研发和探索阶段,存在较多瓶颈,尚还不能用于体内移植。本文主要就3D打印技术的医学应用,生物3D打印技术的特点,生物3D打印器官在仿生结构、功能重建、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及生物3D打印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器官重建、人工器官构建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推动器官移植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器官再造 器官移植 器官芯片 免疫反应 功能重建 仿生结构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人MGST1基因抑制肺腺癌细胞SPC-A-1的凋亡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宝真 葛春蕾 +3 位作者 付桥粉 张志伟 宋鑫 黄文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8-614,共7页
目的:建立稳定过表达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MGST1)基因的肺腺癌SPC-A-1细胞系,探讨MGST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重组质粒pcDNA3-MGST1和空载体pcDNA3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至SPC-A-... 目的:建立稳定过表达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MGST1)基因的肺腺癌SPC-A-1细胞系,探讨MGST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重组质粒pcDNA3-MGST1和空载体pcDNA3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至SPC-A-1细胞中,经过G418筛选稳转细胞系,标记为pcDNA3-MGST1细胞和空载体pcDNA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稳转细胞中MGS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S法检测稳转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_2O_2诱导下稳转细胞的凋亡率和下游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显示pcDNA3-MGST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获得具有G418抗性的稳转细胞株。pcDNA3-MGST1细胞中MGST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且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H_2O_2诱导下,pcDNA3-MGST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低于pcDNA3组[(3.30±0.40)%vs(6.50±0.95)%,P<0.05];pcDNA3-MGST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caspase 3、PARP表达增多,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cleaved-PARP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MGST1的SPC-A-1肺腺癌细胞系,MGST1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凋亡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 基因克隆 稳定过表达 caspase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融合技术三维重建岩上静脉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世源 何浩强 +4 位作者 陈正和 牟永告 李严兵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为了更客观、更个性化地体现岩上静脉(Superior petrosal vein,SPV)及其毗邻骨性结构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相结合的多模态... 目的为了更客观、更个性化地体现岩上静脉(Superior petrosal vein,SPV)及其毗邻骨性结构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相结合的多模态融合技术三维重建岩上静脉复合体及其周围颅骨的正常解剖结构,为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手术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通过对造影剂浓度、造影剂推注速度、开始扫描时间等的调整,扫描得到的3D CEMRA经过图像处理工作站MIP后处理软件判断岩上静脉复合体(SPVC)显影成功。3D CEMRA与3D-CT的原始数据共同导入3Dslicer软件,通过图像配准、阈值分割、结构修剪和数据打包保存,最后把这两种模态的打包数据共同导入并同时3D融合显现。运用3Dslicer软件的测量模块对相关解剖参数进行测量。结果①得到造影精度分别为乙状窦、岩上窦(Superior petrosal sinus,SPS)、SPV、SPV属支的相关造影参数,但是成功率不够稳定;②通过对头部CEMRA和头颅CT的DICOM数据的三维重建,得到SPV及其属支、SPS、乙状窦、横窦和海绵窦等静脉结构,内耳道、岩上窦沟和横窦沟等颅底特别是岩斜区附近的骨性解剖标志;③多模态融合后静脉结构和骨性结构的三维融合图;④运用3Dslicer软件中的测量模块测量的测量图示。结论提示影像学与3Dslicer软件的结合可以逼真地展示多模态融合的解剖结构,为解剖形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也可以为临床手术提供个性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上静脉 解剖学 神经外科 影像学 CEMRA 3Dslicer 三维重建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保护剂tempol既降低顺铂的毒性又减弱顺铂的抗肿瘤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双燕 曾思思 +9 位作者 黄梦秋 陈建萍 陈曦 许鹏飞 王千里 高雯雯 杨炳生 郝冰涛 黄文华 刘求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化疗保护剂tempol对顺铂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细胞学水平中,运用MTT及CCK8方法检测tempol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生存能力的影响;通过CalcuSyn软件分析tempol与顺铂对细胞生存抑制的相互作用关系;动物水平中,构... 目的探讨化疗保护剂tempol对顺铂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细胞学水平中,运用MTT及CCK8方法检测tempol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生存能力的影响;通过CalcuSyn软件分析tempol与顺铂对细胞生存抑制的相互作用关系;动物水平中,构建小鼠皮下结肠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empol组、顺铂组、tempol联合顺铂组,分别给药处理,观测各组小鼠肿瘤生长、小鼠生存期及小鼠体质量指标;剥取小鼠肾脏及肝脏做HE染色观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表达水平;通过肿瘤组织TUNEL染色,将凋亡细胞数目进行量化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中活性氧水平。结果研究显示tempol可抑制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生存;CalcuSyn软件分析显示tempol与化疗药物顺铂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CI<1);但在小鼠体内实验中,tempol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虽然肾脏HE染色显示tempol与顺铂联合运用逆转顺铂造成的肾脏纤维化,但同时tempol减弱顺铂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1),缩短小鼠生存期(P<0.05),明显拮抗顺铂的抗肿瘤效果;tempol逆转顺铂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Bax及Bcl2表达,同时肿瘤组织TUNEL染色显示顺铂明显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比率,而与tempol联合运用则凋亡比率明显下降(P<0.001);此外tempol降低顺铂引起的活性氧升高(P<0.05)。结论 tempol虽然可以降低化疗药物顺铂对其他器官的毒性,但同时也减弱顺铂的抗肿瘤效果,提示当将tempol作为化疗保护剂用于临床以减弱通过升高活性氧杀伤肿瘤的药物毒副作用时,应衡量利弊,谨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L 顺铂 毒副作用 抗氧化剂 活性氧 肿瘤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融合术后后足关节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文杰 孙欣 +6 位作者 黄文华 魏波 林涛 梁振明 钟环 张欣 欧阳汉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术后后足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右踝关节CT图像,构建踝关节融合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踝关节融合术后骨性融合状态,采用中立、外旋、内旋、背伸和跖屈的5种载荷工况分别对融合...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术后后足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右踝关节CT图像,构建踝关节融合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踝关节融合术后骨性融合状态,采用中立、外旋、内旋、背伸和跖屈的5种载荷工况分别对融合前、后模型组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估踝关节融合前后的整体刚度变化、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的接触力学特性变化。结果踝关节发生骨性融合后,整体结构刚度较融合前模型显著增高;除中立位工况以外,融合后的距下关节的接触面积均有所减少,距舟关节接触面积则有所增加;而融合后的距下和距舟关节的接触应力在各工况下总体呈降低趋势。结论踝关节骨性融合术后相邻关节的接触特性改变可能是足部整体结构刚度提高后承载模式发生变化的结果,其与相邻后足关节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踝关节融合术 后足关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3D打印多孔硅胶义眼台及其表面修饰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宏 王艺霖 +5 位作者 汪艳芳 宫海环 殷俊飞扬 崔晓军 张剑凯 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目的制备个性化多孔硅胶义眼台并探讨表面修饰对硅胶义眼台性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支撑介质的透明度、流动性及流变学性能,确定硅胶的最适打印参数。扫描电镜分析硅胶表面修饰前后的形貌变化;水接触角评估硅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压缩试验测... 目的制备个性化多孔硅胶义眼台并探讨表面修饰对硅胶义眼台性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支撑介质的透明度、流动性及流变学性能,确定硅胶的最适打印参数。扫描电镜分析硅胶表面修饰前后的形貌变化;水接触角评估硅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压缩试验测试多孔硅胶的压缩模量;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OEC)与多孔硅胶支架共培养1、3、5 d后测试多孔硅胶的细胞相容性;大鼠皮下植入试验评估多孔硅胶的体内局部炎症反应。结果确定多孔硅胶义眼台的最适打印参数为:支撑介质4 wt%、打印压力为1.0 bar,打印速度为6 mm/s;扫描电镜显示硅胶表面聚多巴胺、胶原蛋白修饰成功,修饰后的硅胶表面亲水性显著提升(P<0.05),且压缩模量无显著变化(P>0.05);细胞毒性及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修饰后的多孔硅胶无明显细胞毒性且能够促进PAOEC的黏附和增殖(P<0.05);植入大鼠皮下后局部组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结论嵌入式3D打印技术能够制备孔隙均匀的多孔硅胶义眼台,表面修饰后的硅胶亲水性增加、生物相容性良好,为3D打印个性化义眼台的性能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眼台 嵌入式3D打印 硅胶 聚多巴胺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取自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炳坤 张磊 +5 位作者 夏章容 周鑫 唐小高 扶世杰 汪国友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胫骨后移距离,对患者膝关节的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X线片和MRI显示螺钉位置固定可靠,无断裂、松脱及骨道愈合,后抽屉实验转阴性。术后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较术前明显缩短,(11.33±1.45)cm VS(3.27±0.80)cm,P<0.05;术后3、6、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有缓慢增长趋势,分别为(2.94±0.90)、(3.18±0.84)及(3.27±0.80)cm,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50.33±3.31)相比,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分别为(70.97±2.59)、(86.18±1.78)、(92.67±2.13),P<0.05;Lysholm评分术前(51.82±3.95),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73.52±2.59)、(87.12±1.93)、(93.94±1.98),P<0.05;Tegner评分术前(1.97±1.10),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5.21±0.74)、(7.67±0.85)、(8.52±0.57),P<0.05。功能明显改善,且评分比较均逐步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疼痛和稳定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腓骨长肌腱 半腱肌腱 后交叉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脂肪移植血管栓塞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志芳 黄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9-433,共5页
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年轻化的主要技术之一。作为一项日新月异的技术,面部脂肪移植却因可能导致血管栓塞,而让整形外科医生手术时充满着敬畏、如履薄冰,也让不少求美者望而却步。脂肪栓塞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治疗十分困难。因此对如何防... 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年轻化的主要技术之一。作为一项日新月异的技术,面部脂肪移植却因可能导致血管栓塞,而让整形外科医生手术时充满着敬畏、如履薄冰,也让不少求美者望而却步。脂肪栓塞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治疗十分困难。因此对如何防治脂肪移植引起血管栓塞的方法进行综述很有必要,希望本综述能对脂肪移植的临床工作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整形 脂肪移植 脂肪栓塞 血管栓塞 预防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思豆 吴补领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2,287,共7页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 目的比较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并评估3个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治疗前收集104名骨性Ⅰ、Ⅱ、Ⅲ类错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的CBCT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测量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分析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Ⅲ类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小于其余3组,牙弓、基骨弓长度大于其余3组;Ⅱ类错牙合的下切牙矢状向倾斜度显著大于其余3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与相应基骨弓长度呈中度负相关(中切牙区至尖牙区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7、-0.554和-0.489,P<0.001),而与牙弓长度无相关性。结论不同骨性错牙合的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和牙弓、基骨弓长度存在差异。通过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的大小可以评估相应基骨的矢状向发育情况,但改变下前牙矢状向倾斜度不足以影响牙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牙合 矢状向倾斜度 牙弓长度 基骨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