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挑战与反思 被引量:9
1
作者 韩敏 黄伟 +1 位作者 肖柳珍 王慧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中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经历了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双轨制并存的、名称上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之后,目前又呈现为诉讼前后分立的两阶段、且医学会与司法鉴定机构均可参与的鉴定体制.在长久改革及当下制度框架内,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存在... 中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经历了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双轨制并存的、名称上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之后,目前又呈现为诉讼前后分立的两阶段、且医学会与司法鉴定机构均可参与的鉴定体制.在长久改革及当下制度框架内,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存在患者话语权保障的严重失衡、诉讼前后鉴定制度有待衔接及专家辅助人质证规则亟待建构的困境,建议鉴定中设置患者优先决定的听证制度、完善诉前无争议事实的记载制度,建构专家辅助人质证意见的有限规则及专家辅助人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鉴定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所致的大鼠神经毒性损伤及nNOS抑制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静涛 张付 +4 位作者 杨幸怡 谢卫兵 李丽增 刘超 王慧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甲基苯丙胺(METH)所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TH中毒动物模型,并给予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预处理,观察各组间动物行为学的变化,并检测nNOS表达、多巴胺(DA)含...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甲基苯丙胺(METH)所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ETH中毒动物模型,并给予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预处理,观察各组间动物行为学的变化,并检测nNOS表达、多巴胺(DA)含量、硝基化蛋白表达及凋亡等指标。结果 METH组大鼠纹状体中n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METH+7-NI组nNOS表达水平较METH组明显降低。METH组DA明显降低(P<0.01),而METH+7-NI组、7-NI组与对照组比较,DA无差异(P>0.05)。METH组硝基化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METH+7-NI组硝基化蛋白表达较METH组明显降低(P<0.05)。METH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而7-NI对凋亡的增高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与METH组相比P<0.01)。METH组和METH+7-NI组的动物刻板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7-NI和对照组(P<0.01),METH、METH+7-NI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TH可导致大鼠大脑纹状体nNOS蛋白表达水平增高、DA含量的降低、硝基化蛋白水平升高及细胞凋亡增多等多种神经毒性表现,7-NI能部分减轻其神经毒性作用。METH明显增加大鼠的不自主刻板运动,而应用7-NI预处理后,对刻板行为的改善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神经毒性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7-硝基吲唑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职业环境镉中毒死亡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日 肖宁 +2 位作者 王斌 翟创彦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07-708,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男,30岁,2013年5月就职于某金属加工公司从事金属产品的打磨和加工工作,2016年6月开始出现腹泻、消化不良。7月6日下午下班时张某向同事反映腹痛、腹泻、头晕,不想吃晚饭,后直接去寝室休息。晚上22:00左右同事发...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男,30岁,2013年5月就职于某金属加工公司从事金属产品的打磨和加工工作,2016年6月开始出现腹泻、消化不良。7月6日下午下班时张某向同事反映腹痛、腹泻、头晕,不想吃晚饭,后直接去寝室休息。晚上22:00左右同事发现张某意识不清、抽搐,急送医院,后张某于7月9日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镉中毒 重金属中毒 职业病 肝损害 环境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顺式维甲酸联合细胞毒药物对MYCN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毒性及MYCN、MDR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彭智勇 吴学东 +3 位作者 张玉明 龙丽娜 李春富 黄恩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观察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RA)联合细胞毒药物对MYCN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的毒性及MYCN、MDR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RA分别与长春新碱(VCR)、顺铂(CDDP)、足叶乙甙(VP16)、阿... 目的:观察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RA)联合细胞毒药物对MYCN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的毒性及MYCN、MDR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RA分别与长春新碱(VCR)、顺铂(CDDP)、足叶乙甙(VP16)、阿霉素(ADR)双药联合或单独作用IMR32细胞株24h后:(1)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3)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YCN、MDR1的mRNA表达。结果:(1)细胞生长抑制率:各双药组高于相应单药组(P<0.01)。(2)细胞凋亡率:双药组高于相应单药组(P<0.01),RA+CDDP高于其他双药组(P<0.05)。(3)MYCN表达:各双药组均低于相应单药组(P<0.05),RA+VCR低于其他双药组(P<0.05);MDR1表达:双药组高于相应单药组(P<0.05),RA+ADR高于其他双药组(P<0.01)。结论:RA联合细胞毒药物对NB生长抑制、凋亡及下调MYCN表达有协同作用,可上调MDR1表达,综合分析RA与VCR或CDDP的组合可能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较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9-顺式维甲酸 MYCN M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变化及死因分析
5
作者 杨彬 徐璐瑶 +4 位作者 李灵玥 乔东访 杜思昊 岳霞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86-595,共10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SARS-Co V-2仍在不断变异。目前全球对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改变乃至于死因判断标准并未达成共识,调查该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进展,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制。本文综述了全球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COVID-19尸体检验报告及相关文献,以有明确的尸体检验案例数量以及对应的重要器官病理学改变为纳入标准,共纳入来自18个国家65篇论文的1 111例尸体检验案例,对病理表现和死因进行归类和统计学分析,归纳和总结了COVID-19的共性病理变化,并提出分析结论 ,认为COVID-19感染能引起全身重要器官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理改变,在感染群体健康水平各异的基础上,死亡案例的直接死因主要为严重的肺部损伤及其继发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尸体检验 死亡原因 弥漫性肺泡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变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