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邱小玲 贾搏 +2 位作者 韩久松 褚洪星 孙书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5例、下颌前牙13例、上颌前磨牙6例、下颌前磨牙4例、上颌磨牙4例、下颌磨牙4例。手术包括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根尖倒充填主要步骤,术后1年回访,通过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评估疗效,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MTA应用的1年成功率达95.9%(140/146),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根尖病灶范围分别统计手术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失败5例6颗患牙,主要原因为根折及合并重度牙周炎。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应用可取得满意效果;显微根尖手术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口腔显微镜显微根尖手术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83例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测量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朝 徐淑兰 +3 位作者 周磊 姚钟雄 杨烁 钟丹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究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为种植及植骨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3名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对其双侧下颌神经管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到下颌骨颊侧壁的距离为(5.32±1.29)^(7.24... 目的:探究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为种植及植骨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3名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对其双侧下颌神经管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到下颌骨颊侧壁的距离为(5.32±1.29)^(7.24±1.29)mm,到下颌骨舌侧壁的平均距离为(3.43±0.99)^(3.93±1.17)mm,到下颌骨下缘的平均距离为(8.81±1.90)^(10.02±2.19)mm,内径的平均值为(2.27±0.44)^(2.61±0.40)mm。男性与女性在下颌管距下颌骨颊侧壁、下颌下缘以及下颌骨内径的平均值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襻的出现率是70.9%,长度为(2.76±1.14)mm。下颌管分支的出现率为10.84%,长度为(10.72±5.29)mm。结论:中国人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位置变异较大,前襻和下颌管分支在下颌骨中发生率较高,植骨及种植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减小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 锥形束CT 下颌神经管 前襻 下颌管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肥胖大鼠血清炎症指标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素兰 倪佳 +2 位作者 柴巧学 陈蕾 章锦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已成功建立肥胖复合牙周炎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所有大鼠于牙周治疗后2周处...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已成功建立肥胖复合牙周炎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所有大鼠于牙周治疗后2周处死。牙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两组大鼠均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眼眶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牙周治疗后2周,治疗组的空腹血糖(t=2.445,P=0.034)及β细胞功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2.543,P=0.027);经牙周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显著降低,并低于对照组(t=2.388,P=0.028);口服糖耐量试验中,曲线下面积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t=12.053,P=0.000)。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可以下调肥胖复合牙周炎大鼠的CRP水平,改善肥胖大鼠的糖代谢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非手术治疗 肥胖 炎症因子 代谢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牙周治疗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柴巧学 钟素兰 +3 位作者 倪佳 周磊 陈蕾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4组比较:牙周炎合并肥胖症时,出现了较单纯肥胖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结构功能的破坏。经牙周治疗后,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出现了好转的趋势。病理学标本也提示了这一结果。结论:合并牙周炎会加重肥胖的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通过进行基础的牙周治疗可以缓解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IRS-1、IRS-2介导的信号通路受阻,以及PDX-1、GK、GLUT等蛋白表达受抑制,可能与肥胖及肥胖合并牙周炎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肥胖 牙周治疗 胰岛素受体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羟基磷灰石牙膏对早期龋的修复及吸附镉离子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伟群 黄建生 徐平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6-269,共4页
通过掺羟基磷灰石(HA)牙膏对早期龋模型进行处理,应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对再矿化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掺HA牙膏和空白牙膏分别配成不同质量浓度的牙膏悬液,分别加入0.2 mg·L-1的镉离子溶液中,静置24 h后去上清液用电感藕合等离... 通过掺羟基磷灰石(HA)牙膏对早期龋模型进行处理,应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对再矿化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掺HA牙膏和空白牙膏分别配成不同质量浓度的牙膏悬液,分别加入0.2 mg·L-1的镉离子溶液中,静置24 h后去上清液用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残余镉离子的量,比较2种牙膏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情况。结果显示,处理1和2周时掺HA牙膏组釉质的显微硬度分别为253.87±5.66和291.90±10.37,而空白牙膏组则分别仅为199.73±7.11和200.07±9.84,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可见HA处理对早期龋脱矿牙釉质再矿化作用明显;各质量浓度组的掺HA牙膏对镉离子的吸附率均高于空白牙膏。结果表明将HA掺入牙膏可提高其修复早期龋的作用,同时增强了对水中镉离子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羟基磷灰石 龋齿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扭矩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虎 徐世同 +3 位作者 丁婧文 宋亚平 张彩美 黄丞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扭矩值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达到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值的最佳植入扭矩范围。方法:选取六条纯种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拔牙术后3个月,于双侧下颌一共植入48枚XIVE种植体。根据种植体的最大植入扭... 目的:探讨植入扭矩值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达到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值的最佳植入扭矩范围。方法:选取六条纯种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拔牙术后3个月,于双侧下颌一共植入48枚XIVE种植体。根据种植体的最大植入扭矩值(ITV)将种植体分为4组:A组12枚,0<ITV<20N cm;B组12枚,20≤ITV<40 Ncm;C组12枚,40 Ncm≤ITV<60 Ncm;D组12枚,ITV≥60Ncm。种植体植入后立即测量该种植体的稳定性值(ISQ)。结果:A组与B组、C组、D组之间ISQ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D组之间ISQ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只要植入扭矩值达到20Ncm以上,种植体都能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植入扭矩值不能全面反映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应联合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SQ值)才能更全面地评估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稳定性值 植入扭矩 共振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周炎对肥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钟素兰 倪佳 +2 位作者 柴巧学 章锦才 陈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牙周炎对肥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时间的变化。方法:4周龄SD大鼠(n=35)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肥胖模型。按肥胖指标筛除5只,其余30只肥胖大鼠按1∶2比例,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肥胖组,20只肥... 目的:探讨实验性牙周炎对肥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时间的变化。方法:4周龄SD大鼠(n=35)高脂饲料喂养16周建立肥胖模型。按肥胖指标筛除5只,其余30只肥胖大鼠按1∶2比例,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肥胖组,20只肥胖大鼠牙周丝线结扎建立肥胖复合牙周炎模型(复合组),结扎后有4只大鼠死亡。在牙周结扎前、结扎1周、4周3个时间点眼眶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并计算HOMA-IR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ELISA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牙周结扎1周后,复合组CRP水平显著升高,在结扎4周时则逐渐回落(F=7.773,P=0.004)。牙周结扎后4周,复合组HOMA-IR显著高于肥胖组(F=-4.691,P=0.000),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F=3.672,P=0.002)。结论:实验性牙周炎影响肥胖大鼠血清CRP水平;实验性牙周炎会加重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下调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牙周炎 肥胖 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纳米羟基磷灰石牙膏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剑珍 申晓青 +1 位作者 刘成霞 徐平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4,共7页
比较不同粒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及掺入牙膏后对模拟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并探讨掺n-HA牙膏对铅离子的吸附稳定性及作用机制。配制系列质量浓度的n-HA悬液及掺n-HA牙膏悬液,与初始质量浓度为1 mg/L的模拟铅溶液进行反应,静置24 h... 比较不同粒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及掺入牙膏后对模拟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并探讨掺n-HA牙膏对铅离子的吸附稳定性及作用机制。配制系列质量浓度的n-HA悬液及掺n-HA牙膏悬液,与初始质量浓度为1 mg/L的模拟铅溶液进行反应,静置24 h、14 d和28 d后,取上清液测定残余铅离子质量浓度,计算吸附率及吸附能力。结果显示,n-HA及其牙膏对铅离子的平均吸附率达95%左右,吸附能力随着HA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掺n-HA牙膏的吸附能力显著优于掺微米级HA牙膏和空白牙膏,吸附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解吸附现象不明显。HA及其牙膏对铅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sh等温模型。研究表明,掺n-HA牙膏可有效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铅离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吸附剂,可为人们的日常保健行为赋予环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吸附 铅离子 牙膏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体表面预备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爱华 黄建生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38-2140,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联合GBR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进行重建,筛选出临床成骨效果良好的表面处理技术。方法: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植入2种不同表面的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各种种... 目的:采用不同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联合GBR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进行重建,筛选出临床成骨效果良好的表面处理技术。方法: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植入2种不同表面的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各种种植系统分别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翻瓣刮治;Bio-Oss组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填Bio-Oss,覆盖BME胶原膜;OAM组共4颗种植体,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OAM,覆盖BME胶原膜。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每颗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4个视野的种植体冠部到骨缺损底部的垂直距离(DD值)、缺损牙槽骨的冠方顶点到种植体表面的水平距离(DW值)、牙槽嵴冠方顶点到种植体冠部的垂直距离(BL值)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所有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接近30%。而经过不同治疗后,各组之间骨的再生不一,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io-Oss、OAM两组在治疗前后DD值、DW值、BL值均接近,说明两者的成骨效能相近。由于存在分组变量表面(MTS表面、HA表面)之分和处理(空白对照组、Bio-Oss组、OAM组)之分,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均显著。Bio-Oss和OAM对骨重建的骨量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周围炎 骨缺损 骨重建 G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磊 周东风 谭耀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长代谢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Sham)-A,单纯去势组(OVX)-B,去势雌激素治疗组-C;去势辛伐他汀治疗组-D。术后第30天,C组以体质量每100g每天给0.1mg尼尔雌醇灌...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长代谢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Sham)-A,单纯去势组(OVX)-B,去势雌激素治疗组-C;去势辛伐他汀治疗组-D。术后第30天,C组以体质量每100g每天给0.1mg尼尔雌醇灌胃,每周1次,持续12周。D组以辛伐他汀5mg/(kg·d)灌胃,连续服用1周,停2周,再服用1周,间断持续12周。用药12周后,所有大鼠被处死采取胫骨标本,处死前第12和第4天进行四环素双标记。标本行不脱钙骨切片,硝酸银和VonKossa染色,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各治疗方法对胫骨近心端干骺的作用效果。结果:单纯去势组(OVX)-B与对照假手术组(Sham)-A相比,其胫骨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与OVX相比,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去势大鼠胫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Tb.Ar、Tb.N,Tb.Sp有明显差异(P<0.01)。辛伐他汀组的动态骨形成参数%L.Pm、MAR、BFR/BV、%O.Pm及荧光双标间隔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骨吸收参数Oc.N、%E.Pm低于单纯去势组,但高于雌激素组和假手术组(P<0.01),雌激素组骨吸收参数Oc.N、%E.Pm相对单纯去势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大鼠去势后骨转换,促进骨的生长,并能抑制骨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辛伐他汀 胫骨 骨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肥胖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柴巧学 钟素兰 +3 位作者 倪佳 陈蕾 周磊 章锦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治疗肥胖合并牙周炎的大鼠,对大鼠牙周炎的控制、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肥胖组(O组)、牙周炎合并肥胖组(P组)和牙周治疗组(T组)。P组和T组大鼠行上颌第2磨牙牙周结扎,T组大...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治疗肥胖合并牙周炎的大鼠,对大鼠牙周炎的控制、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肥胖组(O组)、牙周炎合并肥胖组(P组)和牙周治疗组(T组)。P组和T组大鼠行上颌第2磨牙牙周结扎,T组大鼠做基础牙周治疗,所有大鼠24周龄处死。眼眶静脉取血检测血脂四项,胰岛素和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值,HOMA-IR)。取大鼠颌骨及各脏器行病理观察;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表达。结果 P组与单纯肥胖O组比较:HOMA-IR、LDL-C值均出现升高;而IRS-1、IRS-2表达及HDL-C值则低于肥胖组。T组与P组比较,大鼠的胰岛素抵抗HOMA-IR值下降(P<0.05);IRS-1及IRS-2的mRNA表达均有增高(P<0.05),TG值变化不明显(P>0.05),HDL-C升高,LDL-C及TC值出现下降(P<0.05)。病理学观察:T组大鼠颌骨标本切片中的炎细胞浸润情况出现好转。P组大鼠颌骨破坏最严重。肝脏切片比较,P组大鼠的肝细胞中肝脂变最为广泛,炎症浸润最严重。结论牙周的炎症可下调IRS-1,IRS-2的表达,加重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代谢紊乱。牙周治疗对于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减轻血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实验性牙周炎 牙周治疗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受体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种植在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烁 郭泳彤 +6 位作者 张祥成 吴婧漪 周震 王亚敏 何武林 周磊 徐淑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种植体倾斜植入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患者,且即刻修复至最终修复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伴有牙槽骨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患者10例,各植入4枚种植体,其中双侧后牙区种植体倾斜植入。术后48 h内戴入种植... 目的:探讨采用种植体倾斜植入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患者,且即刻修复至最终修复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伴有牙槽骨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患者10例,各植入4枚种植体,其中双侧后牙区种植体倾斜植入。术后48 h内戴入种植支持式临时树脂固定桥,采用螺丝固位,行即刻功能性负载;3~4个月后永久固定修复。结果:共40枚种植体中,初期扭矩均达到35(N·cm)以上,在术后随访1年以上,种植体存活率达到100%。结论:在下颌无牙()伴严重萎缩的病例中使用种植体倾斜植入的种植固定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中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牙合) 种植固定修复 倾斜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漫文 曾曙光 +4 位作者 高文峰 容明灯 郭泽鸿 石勇 干辉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8-332,共5页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微球,考察了SF,CS和京尼平的用量对微球的表观形态、粒径、溶胀率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京尼平1.0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05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5 g,CS 0.2 g...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微球,考察了SF,CS和京尼平的用量对微球的表观形态、粒径、溶胀率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京尼平1.0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05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4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1 g;京尼平0.1 g,CS 0.2 g,SF 0.1 g等5种组合制备出的微球,形态较为规则,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71.13,146.60,74.09,89.00和109.83μm。经FTIR和XRD证实,京尼平使得SF和CS的氨基发生交联,SF的结构从α螺旋状或者无序蜷曲状改变为β折叠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微球 制备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Ⅵ与4~5岁儿童龋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雯 苏达 阙国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4~5岁儿童唾液、菌斑液中碳酸酐酶Ⅵ(CA-Ⅵ)含量与龋病的关系。方法:以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儿童各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唾液、菌斑液中CA-Ⅵ含量,H+-ISFET测定菌斑液pH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唾液CA-Ⅵ含... 目的:初步探讨4~5岁儿童唾液、菌斑液中碳酸酐酶Ⅵ(CA-Ⅵ)含量与龋病的关系。方法:以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儿童各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唾液、菌斑液中CA-Ⅵ含量,H+-ISFET测定菌斑液pH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唾液CA-Ⅵ含量: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菌斑液CA-Ⅵ含量: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唾液、菌斑液CA-Ⅵ含量和菌斑液pH值呈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随着龋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唾液、菌斑液CA-Ⅵ水平呈下降趋势。CA-Ⅵ可上调牙表面菌斑pH值,对保护牙齿、抵抗龋病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Ⅵ 龋病 菌斑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韧带无痛局部麻醉注射技术在拔牙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许竞 巫燕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105-410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牙周韧带(PDL)麻醉开展拔牙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拔牙病例共224例,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开展拔牙手术,了解麻醉效果,并比较上、下颌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以及在炎症、非炎症状态下拔...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牙周韧带(PDL)麻醉开展拔牙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拔牙病例共224例,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开展拔牙手术,了解麻醉效果,并比较上、下颌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以及在炎症、非炎症状态下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全部224例拔牙病例PDL麻醉总有效率达到83.48%。上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9.47%,下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2.26%.统计学χ2检验(χ2=1.2627,P〉O.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炎症拔牙的PDI.麻醉有效率76.92%,非炎症拔牙的PDI.有效率84.91%,统计学χ2检验(χ2=1.0847,P〉0.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拔牙,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操作时,在注射技巧方面需要加以改进提高,以克服由于病患牙痛变导致的非理想性注射条件而所造成的麻醉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麻醉注射仪 C-CLADS牙周韧带 无痛麻醉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搏 邱小玲 +4 位作者 褚洪星 孙翔 盘杰 王治平 赵建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β亚族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不同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及其配体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对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UM-1、Tca-8113)... 目的探讨β亚族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不同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及其配体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对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UM-1、Tca-8113)MIP-1β的相应受体CCR5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MIP-1β刺激浓度的不同,细胞被随机分为4组:0 ng/m L组(对照组)、10 ng/m L组、20 ng/m L组、40 ng/m L组。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MIP-1β在刺激12、24、48 h时,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组同前,分别用0、10、20、40 ng/m L IP-10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CAL-2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CCR5在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均有表达,并且CCR5在3株细胞的胞膜及胞质内均有染色;和对照组相比,MIP-1β对CAL-27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在12 h、24 h时,3种浓度的MIP-1β均能够促进CAL-27细胞增殖(P<0.05);48 h时,10 ng/m L、20 ng/m L的MIP-1β均能够促进CAL-27细胞增殖(P<0.05),但40 ng/m L的MIP-1β对CAL-27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在24 h时,40 ng/m L MIP-1β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ng/m L、20 ng/m L MIP-1β组细胞凋亡率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CR5在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胞膜及胞质内均有表达;MIP-1β对CAL-27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但相对较高浓度的MIP-1β对CAL-27细胞的凋亡也有促进作用。随着较高浓度MIP-1β作用时间的延长,促增殖作用减弱,而这种减弱可能是由MIP-1β的促凋亡作用的逐步发挥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趋化因子 增殖 凋亡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搏 褚洪星 +3 位作者 韩久松 孙翔 王治平 周会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60,F0003,共4页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的症状,其中3例开口受限、3例关节区肿胀、5例患者X线平片见关节间隙增宽、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节内占位性改变。采取开放性关节手术方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区无病灶残留。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的研究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极少,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等检查,其中游离体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且多发于关节上腔。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需行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方案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颞下颌关节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改良式骨劈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泽鸿 徐淑兰 +3 位作者 赵春萍 卢灿 赖春花 刘安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做改良式骨劈开术水平向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15例下颌后牙区骨宽度不足行牙槽嵴改良式骨劈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定缺牙...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做改良式骨劈开术水平向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15例下颌后牙区骨宽度不足行牙槽嵴改良式骨劈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定缺牙区的牙槽嵴宽度,所有骨宽度均≤3 mm。使用超声骨刀进行下颌后牙区改良式骨劈开术,并联合GBR做水平向骨增量术,术后CBCT检查骨增量情况,术后抗炎治疗1周,术后3个月复查CBCT测定骨增量情况,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平向骨增量时,超声骨刀应用于改良式的骨劈开术,手术的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伤口均未发现明显感染,术后的宽度增加至(6.05±0.65)mm。术后3个月的宽度增加(5.81±0.61)mm。术前及术后牙槽嵴厚度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牙槽嵴宽度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骨劈开术对水平向骨增量效果明显,配合使用超声骨刀适用于更狭窄的牙槽嵴,比较安全、精确且创伤小,对软组织无伤害,且切割方向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改良式 骨劈开术 下颌骨 水平骨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开窗治疗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子楠 梁倩 +2 位作者 杨乐 梁玉洁 廖贵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UA)开窗后的体积缩小率(RR)和缩小速度(SS),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3例开窗治疗的UA患者临床观察8月~7.3年,分析统计术前术后全景片,计算肿瘤开窗后的体积缩小率和缩小速度,并综合年...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UA)开窗后的体积缩小率(RR)和缩小速度(SS),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3例开窗治疗的UA患者临床观察8月~7.3年,分析统计术前术后全景片,计算肿瘤开窗后的体积缩小率和缩小速度,并综合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体积平均缩小速度为0.207%/d;开窗后平均体积缩小率为68.0%,肿瘤复发1例(3.0%);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平均开窗时间为437 d。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与RR、SS无相关性(P>0.05)。结论:开窗治疗可以显著减小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开窗减压 曲面断层片 体积缩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